第449章 力挽狂瀾(4)

李揆被孔晟反駁得體無完膚,一旁的李適有些無奈,面上也不好看。

作爲東宮之後,他不得不出面來替父親李豫幫着東宮輔臣說幾句話,畢竟李揆也是當朝重臣,資深權貴,東宮臣屬之首,若是眼見他受辱而無半點反應,無疑會冷了東宮從屬的心——若是如此,將來還有誰肯爲東宮太子賣命?

“大將軍,李少師也是擔心陛下和太上皇安危過甚,話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將軍見諒一二。”李適笑了笑:“不知大將軍準備如何行動?”

李適出來打圓場,孔晟不爲己甚,就順勢下了臺階,也算是給東宮幾分面子。

“奉節郡王客氣!實事求是地講,孔某暫時還沒有想出處置之策,宣政院內被數百太監把持掌控,高牆之上架設強弩,宣政殿內潑滿火油,若是強行進攻,一則會損傷禁軍士卒性命,更重要的是萬一引起賊人鋌而走險,陛下和太上皇就難以保證安全……因此,孔某不得不謹慎從事。”孔晟向李適拱了拱手。

孔晟對李適的印象還算是不錯。

孔晟知道眼前其實是後世大唐的兩代皇帝,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適。只是歷史的走向有了細節的偏移,這父子兩人還能不能如願當上皇帝,還尚未可知呢。

李適苦笑一聲:“大將軍,陛下和太上皇性命危在旦夕,卻不能總是束手無策,大將軍還是要想個萬全之策纔好。若是大將軍能破解此難,將再爲朝廷立下蓋世功勳啊。”

孔晟微微一笑:“孔某不求有功,但求無愧於心,保得陛下和太上皇安然無恙。”

羣臣中突然有人鼓譟起來,情緒激動嚷嚷着要孔晟趕緊想轍把皇帝和老皇帝給營救出來,孔晟擡頭一看,掃了一眼,見是御史大夫顏真卿,不由暗暗搖頭。

顏真卿是當世名臣,也是頂尖的書法家,更是老皇帝的擁躉領袖。顏真卿帶着幾個老臣衝過李泌等人的阻攔,義憤填膺,衝着孔晟七嘴八舌,要求孔晟拿出辦法立刻行動。

孔晟有些無奈。

其實他心裡有數,顏真卿此刻並不真正明白問題的關鍵,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顏真卿知道魚朝恩鋌而走險的目的是擁立老皇帝復位,恐怕他就會靜觀其變了。

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孔晟也沒法跟顏真卿解釋什麼,只得揮揮手,示意南勇率悍卒將幾位不太懂事的老臣給攔住。

南勇沉聲道:“顏大夫,諸位老大人,請自重!”

顏真卿吹鬍子瞪眼怒道:“爾身爲禁軍之將,陛下之臣,眼見陛下和太上皇有難,竟敢膽怯不前,真是讓本官等心寒齒冷!”

南勇啼笑皆非,心說你這老傢伙懂什麼啊?這哪裡是我等膽怯,而是情勢複雜,不能輕易輕舉妄動,這樣正是爲了保護皇帝和老皇帝的安全!

可南勇也知道無法跟顏真卿這些認死理又不明白狀況的老臣理論,只好陪着笑臉,帶着軍卒一步步將顏真卿等人隔離開去,任由其在當場怒斥哀嚎,不予理會。

李豫皺着眉頭望向孔晟,他不耐煩地分開衆臣,緩步上前來,沉聲道:“孔晟,一味束手無策,拖延時間,也不是辦法,若是陛下和太上皇出了什麼差池,身爲禁軍主將和神龍衛統領,你將難辭其咎!”

孔晟嘴角一曬:“還請殿下指教,孔某該如何行動,下官無不聽從殿下指派!”

這個時候,李泌和杜鴻漸聯袂上來,一起向孔晟拱手道:“大將軍,事出危急,既然沒有一時沒有太妥當的辦法,那麼,一味爭執不下、互相指責也不是辦法,不如我等奉召進宣政殿,請大將軍派遣軍卒混在我等朝臣中間,伺機救出兩位陛下,此策不知是否可行?”

孔晟緩緩點頭:“孔某認爲可行!諸位大人,還請聯袂奉召覲見陛下,孔某會派數十禁軍高手混在諸位中間,進入宣政殿,營救兩位陛下!”

實際上孔晟早有此意,只是這話不能他來說。孔晟扭頭望向了李豫,李豫遲疑了一下,也是點頭認可了。反正李豫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來。

但事情定了,臨了,很多朝臣卻躊躇不前起來。開玩笑啊,宣政殿內刀光劍影暗藏殺機,數百全副武裝的太監其中還不乏亡命徒和江湖高手,讓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朝臣進去伺機營救皇帝和太上皇,豈不是跟送死無異?萬一……萬一這羣太監喪心病狂,他們這些顯貴朝臣豈不是要爲之陪葬?

很多人在心裡將出主意的李泌和杜鴻漸兩人罵成了一灘爛泥,心道你們這是出的什麼餿主意?皇帝的命金貴,我們這些大臣的身家性命就可以隨便拋棄嗎?真是豈有此理!

杜鴻漸和李泌回頭望着衆人,揮揮手慨然道:“諸位大人,陛下有難,吾輩作爲人臣,豈能熟視無睹?!吾等當入宣政院覲見陛下,誓死也要護衛陛下和太上皇周全!”

杜鴻漸和李泌這番話說得是慷慨激昂,但朝臣神色各異,卻沒有幾個人動彈。孔晟在一旁看得暗笑,心說這些長安顯貴平日裡一個個口口聲聲效忠皇帝,可以爲李唐朝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到了關鍵時刻,真正敢捨棄性命爲皇帝衝鋒陷陣的卻沒有幾個。

人性自私,到了這種危急時刻更能顯現出來。

倒是顏真卿和幾個老臣義無反顧的走了過來,站在了李泌杜鴻漸二人的身後。這些老臣身材昂藏,雖然頭髮花白,卻是神色從容,慷慨就義的氣度十足。

顏真卿回頭望着衆多畏懼不前的朝臣忍不住譏諷道:“諸位大人食君俸祿,往日裡口口聲聲爲國捐軀、爲陛下盡忠言猶在耳,可今日陛下和太上皇有難,卻是遲疑不前,究竟是何道理?”

衆人羞怒,卻是無言以對。

李豫向自己身後的一些人使了一個眼色。

李揆等人硬着頭皮走上前去,也追隨在李泌杜鴻漸兩人身後。林林總總,稀稀拉拉的只站出來二三十位朝臣,孔晟微微皺眉,數量太少,根本無法混進禁軍高手去。

李泌和杜鴻漸都一起望向了皇太子李豫。

這種關鍵時刻,是需要一國儲君來一語定乾坤了。若是太子有命,這些人仍然畏懼不前,那性質就變了。難就不是怕死,而是抗拒上命,枉顧皇帝安危,形同謀反,罪當株連九族。

李豫微微有些遲疑,其實李豫並不認爲羣臣覲見混進些許禁軍高手去,就能把皇帝救出來。實際上,這有可能把局面搞得更糟。只是李豫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這個,所以,他就默許了李泌兩人的建議。

但這些朝臣,都是大唐朝廷的中堅力量,若是被魚朝恩這些賊監一股腦一鍋端了,他就算是繼位稱帝,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可事已至此,這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要想打破僵局,就只能如此了。(。)

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283章 虢王的意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537章 紅線女(5)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464章 抗婚(1)第333章 孤臣第710章 真相?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668章 公審(5)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570章 賀蘭堡(2)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372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2)第647章 當驚世界殊(3)第592章 年少肝膽雄(4)第113章 黃崗之下葬花吟第734章 能量異變(2)第87章 各懷心思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550章 靈武(5)第711章 骨朵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256章 雪荔(3)第154章 見虢王(4)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140章 氣運第75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7)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183章 許遠第665章 公審(2)第3章 楊府第204章 夏邑第538章 紅線女(6)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484章 脫身(4)第689章 我就是孔晟!第220章 抗命第255章 雪荔(2)第661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1)第170章 入睢陽第583章 上國伐謀(3)第655章 郎情(1)第440章 抉擇(2)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670章 袁晁(2)第538章 紅線女(6)第122章 必殺之局風寒夜第196章 艱難的決定第118章 追風救主一瞬間第252章 濟陰郡(5)第97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第4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49章 楊奇的危機第279章 血濺鴛鴦樓(5)第653章 軍變(3)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613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10)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460章 高力士之死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375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5)第738章 炮打洛陽(2)第634章 塵埃落定第501章 大炮在轟鳴(6)第744章 叛亂平(1)第545章 鳴沙山(2)第577章 賀蘭堡(9)第93章 染血的陌刀(4)第34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3)第480章 脫身(1)第397章 太上皇還朝(1)第380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0)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286章 軟禁!第541章 南宮望的選擇第248章 濟陰郡(1)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612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9)第6章 威逼利誘第572章 賀蘭堡(4)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17章 請都金陵表(1)第411章 安國寺(2)第513章 孔晟的手段(1)第706章 骨雲的心第552章 靈武(7)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415章 和親之爭(2)第599章 年少肝膽雄(11)第223章 民變危機第206章 入城式第299章 大軍北上第136章 脫身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31章 摸不透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