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宮變(7)

麟德殿的一間偏殿內,皇帝正在神色凝重地批閱各地報來的奏章,這些都是中書省門下省轉呈上來的重要事務,關乎國計民生,必須要皇帝親自裁奪。

如今讓皇帝憂心忡忡和苦惱的是三件事。第一,大唐國庫空虛,各地糧草不繼,民生凋敝苦難不堪,經過安祿山叛亂之後,天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休養生息。

第二,和親回紇所需的財物至今還沒有準備妥當。不能怨禮部戶部和工部的人辦事能力不強、辦事效率不高,而實在是因爲國庫無錢,到處捉襟見肘,必須要向地方下詔調撥,慢慢籌備。

第三,後續平叛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安慶緒依舊盤踞在河北邊緣,而史思明的十幾萬大軍在河東范陽一線勢力根深蒂固,儘管郭子儀李光弼的數路官軍緩緩進逼,經過連番作戰,但都沒有傷及叛軍的根本,取得決定性的戰略勝利。

皇帝對趙王李系很不滿意。

在皇帝看來,趙王李系的能力還是略顯不足,與皇太子李豫差之太遠。可目前這種局面,不宜再讓李豫執掌兵權,平叛可以徐徐圖之,但危機到自己的皇權統治卻是迫在眉睫。

而趙王李系弱一點就弱一點吧,反正皇帝也沒指望他能力挽狂瀾。真正的平叛,還是要靠郭子儀李光弼這些當時名將。

這更加加重了皇帝繼續求助於回紇,讓回紇出兵幫助平叛加速定鼎天下的念頭。但皇帝也知道,和親一日不完成、自己的承諾一日不履行,回紇騎兵就一日不會出兵。

回紇人看重利益,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驅動,要想讓回紇人爲李唐王朝賣命,是不可能的。

皇帝正在斟酌着是不是從內宮自己的小金庫中調撥一部分錢財,趕緊完成和親再說,突然朱輝光來報說高力士求見,有些意外。

皇帝將手裡的御筆放下,望着朱輝光淡淡道:“高力士那老東西來了?”

“然。高郡王來傳太上皇口諭,正在殿外侯召。”朱輝光笑吟吟道。高力士也是他的前輩,宮內資深的內宦總管,與高力士相比,他頂多就是一個小字輩。

當年高力士呼風喚雨的時候,他還是宮內剛剛無人知曉的小太監,在底層苦苦煎熬打拼,尋找着向上晉身的路徑。

李亨沉吟了片刻:“傳。”

朱輝光恭恭敬敬地帶着高力士走進殿來。

高力士其實沒有心情考慮朱輝光這個新任三宮大總管對自己的謙卑態度,他急匆匆進門,向着皇帝就拜了下去:“奴婢高力士,拜見陛下!”

高力士的資格太老了,而且人緣不錯。他是有口皆碑的對皇帝和皇室無比忠誠之人,哪怕是皇帝李亨,都不能不給他幾分面子。

何況當年李亨當太子時,高力士對他還有幾分關照之情。而有幾次,若不是高力士勸說,或者給李亨提前通風報信,李亨或者就被老皇帝給廢了。

李亨輕笑一聲:“高郡王,不要多禮,起來說話,看座。”

能讓皇帝說看座的宮內太監,也就是高力士一人了。

高力士長出了一口氣,輕輕道:“陛下,奴婢來傳太上皇口諭——朕近日心情煩悶,就離開興慶宮進了大明宮轉一轉,不料在宣政院感覺身體不適,想要在宣政殿內住幾日,不知皇帝可否同意?再者,朕也多日不曾見過皇帝了,想要跟皇帝見一見,不知可否?”

高力士通傳了太上皇的口諭。

李亨訝然:“父皇進宮了?怎麼不事先跟朕通傳一聲?高郡王,既然父皇在興慶宮住的煩悶,可以隨時進宮來住,朕豈能不同意呢?既然父皇身體不適,那麼,朕就去探視一番。”

李亨說着就起身,走下丹墀,揮了揮手:“擺駕宣政殿!”

朱輝光沒有遲疑,立即傳令下去擺皇帝鑾駕。也就是盞茶的功夫,皇帝就帶着幾名宿衛和宮女太監,匆匆去了宣政殿。

正如魚朝恩等人的密謀判斷,因爲處在大明宮之內,因爲要見太上皇,皇帝不可能帶太多的人進宣政院。影衛隱藏在暗處,明面上的宿衛卻也只有十幾人。

這麼點人進了宣政院,無異於羊入虎口。

高力士伴隨在皇帝的鑾駕隊伍中,心裡暗暗嘆息着。

而那一廂,御膳房管事太監鄭坤藉着採購物資的名義出宮而去。偶遇高力士,又被高力士託付給孔晟送東西,鄭坤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看在舊情上出宮跑了這一趟。

他也沒有多想。

可鄭坤趕到長安侯府,卻得知孔晟並不在府上,而是在城外的莊園。鄭坤就有些爲難起來,他是宮內的中下層執事太監,不可能出宮太久,可這出城面見孔晟,一來一去就要耽擱回宮的時間。可若是不面見孔晟,會不會又誤了高力士所託?

鄭坤糾結起來。

鄭坤擡頭望着面前這位面色清秀身材修長頗有些世外高人氣質的青年文士,略微有些遲疑,他不知道此人是長安侯府什麼人,是不是孔晟身邊的人。

同樣地,青年文士也在暗暗打量着面前的鄭坤。

宮裡突然來了一個陌生的太監,點名要見孔晟,說是有要事稟報。這讓青年文士感覺有些奇怪,一則宮裡有頭有臉的太監他基本上都能認識,二則孔晟與宮內太監鮮有往來,突然有宮裡太監來找,而且還不是皇帝的安排,的確是有些詭異。

鄭坤深吸了一口氣,決定還是好人當到底,看在高力士的面上,這次他就是豁出去違反些宮禁規定,冒着被總領太監懲罰的危險,也要見孔晟一面,將高力士的託付之物送上。

鄭坤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高力士給自己的東西非常重要,絕非尋常之物。

“請問你是……”鄭坤輕輕道。

作爲宮內很普通的中下層太監,尤其是非要害部門的太監,鄭坤沒有一點驕縱跋扈的氣息,態度非常謙卑。

青年文士微微一笑:“在下南宮望,添任神龍衛副使。不知公公要見大將軍有何要事,可否由南宮望轉達?”(。)

第575章 賀蘭堡(7)第417章 和親使第507章 光明使(3)第670章 袁晁(2)第570章 賀蘭堡(2)第11章 望江樓(5)第738章 炮打洛陽(2)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341章 大朝會,大幕揭(4)第445章 抉擇(7)第437章 宮變(6)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502章 大炮在轟鳴(7)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613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10)第652章 軍變(2)第492章 復出(8)第445章 抉擇(7)第213章 驅逐(2)第762章 在長安(1)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171章 水很深第333章 孤臣第22章 鴻門宴,殺機騰(4)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484章 脫身(4)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679章 蘇嫿與楊雪若第380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0)第522章 辣手(2)第511章 陷阱(1)第12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1)第653章 軍變(3)第391章 冷酷無情(2)第357章 皇帝的猜忌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471章 抗婚(8)第446章 力挽狂瀾(1)第229章 奇襲睢陽渠(4)第704章 驚天動地在江寧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317章 蘇嫿的轉變第6章 威逼利誘第419章 銅鐵合金大炮(2)第75章 不靠譜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469章 抗婚(6)第148章 彭城之外第302章 上天之怒(2)第232章 凱旋第685章 民亂(3)第500章 大炮在轟鳴(5)第630章 屠寺(1)第661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1)第221章 依律當斬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521章 辣手(1)第441章 抉擇(3)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57章 監房第704章 驚天動地在江寧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151章 見虢王(1)第355章 長安紙貴(4)第455章 大清洗(1)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1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6)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742章 叛亂平(2)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275章 血濺鴛鴦樓(1)第260章 蘇嫿(2)第646章 當驚世界殊(2)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444章 抉擇(6)第191章 熱血沸騰第524章 妥協第471章 抗婚(8)第196章 艱難的決定第421章 銅鐵合金大炮(4)第450章 力挽狂瀾(5)第158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1)第565章 挽弓射大雕(1)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596章 年少肝膽雄(8)第764章 改朝換代?(1)第760章 起兵(3)第364章 登臺亮相(5)第192章 楊朝宗第95章 染血的陌刀(6)第303章 上天之怒(3)第690章 孔晟之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