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宮變(6)

高力士獨自一人急匆匆行走在幽靜的宮徑上。平日裡,高力士還感覺不出什麼,但如今卻是焦躁不安,暗暗抱怨着宮室之間竟然如此冷清,往日裡那成羣結隊的宮女太監都到哪裡去了?

從宣政院到皇帝所在的麟德殿宮苑步行也就是一刻鐘的時間,其實不算太遠。可高力士年邁體衰,平時又很少走路,走了一段就感覺氣喘吁吁。

可此刻他也顧不上這些了,他心急如焚,不知高該如何是好。不去誆騙皇帝,老皇帝那邊有危險,但爲了老皇帝就去誆騙皇帝,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將來,如何收場?皇帝會饒得了他?

好在不久他就遇上了三個太監,他看服色一眼就認出這是御膳房的管事太監。這三名太監扛着食盒往麟德殿的方向行去,看樣子是皇帝要用午後的餐點。

宮內的規矩森嚴,太監們各司其職,絲毫不能亂。誰的事就是誰的事,任何人不能代勞。

三名太監也認出了高力士。

高力士雖然如今不在大明宮內當差了,但他堪稱宮內所有太監的前輩,算是大唐第一內宦,知名度很高。

高力士喘息着走到近前,三名太監趕緊躬身施禮,給高力士讓路。其中一名四旬左右年紀的中年太監恭謹施禮道:“高郡王,奴婢鄭坤有禮了!”

高力士心頭一動,停下腳步來打量着這名太監,突然臉色一喜,認出了是昔年自己在宮內的舊人屬下,司禮監的執事鄭坤。

他心念一閃,卻也不知此人與魚朝恩有無牽扯,不敢輕易暴露真實心思,就笑了笑隨意試探道:“小鄭子?當年司禮監的鄭坤?”

鄭坤一喜,沒想到高高在上的高力士還能認得自己,就喜笑顏開地再次施禮道:“高郡王,奴婢正是當年司禮監的鄭坤!沒想到當年一別,高郡王風采依舊!”

皇帝和老皇帝在馬嵬坡分道揚鑣,宮內的太監們也自動分成了兩派,一派跟着老皇帝進入蜀中避難,一派則跟着皇帝遠赴靈武稱帝,另起爐竈。

高力士嘆了口氣:“雜家已經老朽不堪,談什麼風采依舊?!鄭坤,你不是在司禮監嗎,怎麼進了御膳房聽差?”

在宮內,司禮監算是實權部門,而御膳房頂多是個服務部門,兩者不可同日而語。鄭坤從司禮監管制淪落在御膳房當管事,足見他如今在宮內混得不是很好。

而只要混得不好,顯然就不受魚朝恩的待見。

鄭坤嘆息一聲:“高郡王,奴婢人微言輕,不爲魚省監所喜,前月又莫名其妙捱了一頓板子,然後被髮配到御膳房聽差,不過,奴婢也知足了。高郡王,你這是要往何處?”

高力士笑了笑,“雜家要去面見陛下,傳太上皇的口諭。”

鄭坤哦了一聲,畢恭畢敬地繼續讓高力士行在前頭。

高力士慢吞吞走着,心念不斷閃爍。他有心想要讓鄭坤幫自己傳消息出宮,但又擔心鄭坤其實是魚朝恩一夥,一旦觸怒魚朝恩,自己性命丟了也就罷了,可殃及太上皇,就大大不妙了。

但他的機會不多,一會見了皇帝,就要陪同皇帝去宣政院,太上皇的性命攸關,他不敢怠慢。

高力士拐進了麟德殿的宮門,給守門宿衛和太監看了自己的腰牌——其實他的這張面孔就是暢通無阻的通行證,所有人都認得他。

高力士走在雕樑畫柱的迴廊上,見左右無人就咬了咬牙,咬破手指從懷中掏出一面白色錦帕來,在其上匆匆寫了宣政院三個血字,然後用錦囊包好,又匆忙折返回來,在迴廊的盡頭攔住了鄭坤。

“鄭坤,雜家陪伴太上皇在宮內休養,這兩日沒機會出宮。雜家有點事要煩勞神策大將軍孔晟,麻煩你將這枚錦囊和雜家的腰牌帶出宮去,去長安候府當面交給孔晟,如何?”高力士的神色凝重,將錦囊交在鄭坤手裡,然後握了握鄭坤的手,故作長嘆一聲,轉身就走。

他其實是在賭博,他賭的是自己的威望和人品,以及鄭坤的心性。如果鄭坤看在他的面上,出宮去找上孔晟,以孔晟的權謀心機,一定能明白宮中發生了異變。而只要孔晟率軍進宮,皇帝和太上皇那就有救了。

可若是鄭坤是魚朝恩的人,那麼,此事必然被魚朝恩所知,引起其激烈的反彈,說不定會做出更瘋狂的事情來。至少,會殺了自己泄恨。

但高力士也沒有辦法。要讓他誆騙皇帝去附和魚朝恩等人的陰謀,他做不到。他雖然忠於老皇帝,卻也顧全大局,極有憂患意識,知道這種宮變極易誘發朝廷動盪,一個搞不好,皇帝和太上皇的安危都堪憂。而更重要的,現在的大唐王朝,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宮變導致皇權交替,對於天下的戕害之大可想而知。

萬一被安慶緒和史思明的兩路叛軍抓住機會反攻,反敗爲勝,大唐危矣。

一開始,他本來是想向大將軍陳玄禮求助。但他更知陳玄禮在當朝的影響力和權勢不足,目前這種危機關頭,除了皇太子李豫,就只有孔晟才能力挽狂瀾了。

高力士不敢向李豫求助。

在高力士看來,一旦消息傳到東宮,李豫絕對會趁勢而起。以李豫的手段,絕對不會讓魚朝恩等人得逞,但李豫也絕對不會像魚朝恩讓步苟且,到了最後關頭,恐怕李豫寧可犧牲皇帝和太上皇的性命也不會讓步,答應魚朝恩等人的放肆要求。

其實皇帝和太上皇都駕崩了,更符合李豫的政治利益,他正好可以趁機順理成章地即位稱帝,將所有罪責都推給魚朝恩這羣瘋狂太監。

因此,若是李豫得到這個消息,他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更符合自身政治利益的決斷。以李豫的手段,借魚朝恩這羣叛逆太監的手坑死皇帝和老皇帝,爾後自己挾大義以唯一的合法繼承人身份登基稱帝,自然會得到朝臣的擁戴。

高力士權衡利弊,也就只能選擇向孔晟求助。

不能不說,高力士在宮裡這幾十年不是白混的,他深謀遠慮,在關鍵時刻,當機立斷做出了最英明最正確的決定。(。)

第571章 賀蘭堡(3)第183章 許遠第29章 我的心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754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6)第302章 上天之怒(2)第25章 白衣長風第763章 在長安(2)第408章 十王宅(2)第256章 雪荔(3)第475章 天怒(2)第7章 望江樓(1)第144章 招夫(4)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288章 兩女爭鋒(2)第146章 威力!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401章 朱雀門血案(1)第182章 公堂之上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306章 取洛陽!第722章 大唐戰神(3)第523章 辣手(3)第700章 紀國進楊府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248章 濟陰郡(1)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537章 紅線女(5)第553章 靈武(8)第472章 抗婚(9)第74章 驛館第188章 勢成水火第466章 抗婚(3)第289章 夏糧豐收第188章 勢成水火第10章 望江樓(4)第202章 雍丘(5)第163章 雷霆進第724章 大唐戰神(5)第365章 誰和誰的局(1)第744章 叛亂平(1)第369章 誰和誰的局(5)第289章 夏糧豐收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438章 宮變(7)第200章 雍丘(3)第291章 再升官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125章 免死金牌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725章 大唐戰神(6)第420章 銅鐵合金大炮(3)第500章 大炮在轟鳴(5)第132章 車門山(3)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562章 凱旋門、會盟碑(5)第701章 宋母過壽第111章 狠辣第304章 本官親自行刑!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171章 水很深第473章 抗婚(10)第650章 殺威棒(3)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435章 宮變(4)第554章 靈武(9)第719章 唐州(2)第621章 美人計、連環套(4)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385章 李輔國的求救(1)第10章 望江樓(4)第355章 長安紙貴(4)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719章 唐州(2)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403章 朱雀門血案(3)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450章 力挽狂瀾(5)第431章 遣婚使(5)第555章 靈武(10)第720章 唐州(3)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477章 天怒(4)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657章 郎情(3)第692章 朝會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300章 絕望的蘇嫿第354章 長安紙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