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宮變(3)

高力士自覺自己也算是苦口婆心規勸了。他心道你們一羣太監哪怕是有點武力,但想要在禁軍的眼皮底下造反那也是死路一條。若是讓禁軍得到消息,不要說數百人,就是數千人也扛不住。

況且,老皇帝復位可不僅僅是老皇帝自己的事,甚至不光是老皇帝父子之間的事,還涉及滿朝文武大臣和天下臣民,哪能說復位就復位?可笑至極啊!

魚朝恩淡漠道:“高郡王也莫要小看了我等。我等六百餘人,高手無數,有我等把持宮苑,不要說消息暫時傳不出去,即便是走漏了風聲,我們也有把握護得太上皇周全!”

魚朝恩這是赤果果的威脅了。他那意思是我們活不了,你們也活不了,反正大家要死一起死就是了。如果老皇帝不怕死,那就來硬的,反正光腳不怕穿鞋的。

老皇帝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至於皇帝那邊,奴婢也早有準備。奴婢等只要陛下一道復位詔命,然後就能讓皇帝下達退位詔書。”

魚朝恩冷厲的話讓高力士大吃一驚。原來這羣瘋狂的太監不僅誆騙了老皇帝,連皇帝那便都有所謀劃準備。說起來也難怪,他們既然要做這種逼宮大事,自然會做好各種準備。

魚朝恩也沒有說謊。

皇帝如今就在不遠處的麟德殿宮苑內。只要他們獲得老皇帝的復位詔書,就會一方面出宮聯絡忠於老皇帝熱衷老皇帝復位的朝臣進宮,比如說顏真卿這些人;一方面假傳老皇帝口諭將皇帝誆騙到宣政院來,硬逼皇帝退位。

他們甚至連皇帝身邊的影衛都算計到了。

他們判定在宮內,皇帝身邊保護的影衛不會太多。而皇帝應邀來宣政殿見老皇帝,父子相見,也不可能帶太多的護衛。只要進了宣政院,他們就有把握對付皇帝身邊的幾名影衛,畢竟太監中也有不少高手。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皇帝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身側——宮內太監謀反,他上當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只要拿到皇帝的退位詔書和老皇帝的復位詔書,他們自然就有的是辦法蠱惑羣臣,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宮來擁立老皇帝復位,完成新老皇帝的再次權力交替,而只要形成既定事實,天下臣民就只能接受現實了。

魚朝恩提前準備了四道詔書。

其一是老皇帝的復位詔書。

其二是皇帝的退位詔書。

其三是老皇帝復位後的第一道旨意,罷免孔晟的軍政大權,將禁軍和神龍衛指揮權交予魚朝恩。同時廢黜李豫的儲君之位,任命皇帝李亨爲儲君,然後將李豫幽禁在十王宅內。至於被廢的皇帝,幽禁在興慶宮內。

其四是冊封忠於老皇帝和與魚朝恩等人交好的一干朝臣佔據朝廷各種高位,實現權力的更迭,達到掌控把持朝廷的目的。

不能不說,魚朝恩等人的謀劃雖然瘋狂,卻也絲絲入扣步步爲營,還真有讓他們得逞的可能。

事實上,老皇帝本來就是皇帝,如果他復位稱帝,應該不會引起天下太大的反彈。這是魚朝恩最大的倚仗所在。而至於老皇帝登基之後,他就是最大的功臣,況且掌控禁軍、把持內宮,也不怕老皇帝翻臉不認人了。

魚朝恩不疾不徐地向老皇帝講述着自己等人的謀劃,甚至連所有的細節都無一遺漏。老皇帝越聽越是震驚,而慢慢地,他的心態也有了無形的悄然的變化。

老皇帝突然意識到,雖然魚朝恩等人的行爲大逆不道而且心懷叵測,但若是按照這種謀劃,說不準還真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老皇帝自己配合,復位也不是完全癡人說夢。

老皇帝無時不刻不在惦念着原本屬於自己的皇位。本來以爲此生再無機會,想不到突然又有一線生機,這由不得老皇帝不動心!

高力士畢竟在老皇帝身邊幾十年,太瞭解老皇帝的性情,見老皇帝神色變幻,就知道老皇帝動了心,暗暗心頭髮緊:陛下啊陛下,切莫被這幾個奴才給蠱惑住,復位要有這麼簡單,又何必等到今日?皇帝那邊經營多年,豈能坐以待斃甘心交出皇位?一個搞不好,就會釀成宮廷流血、父子相殘的人間悲劇啊!

而一旦失敗,父子都沒得做了。太上皇如今所擁有的富貴清閒,恐怕轉眼間都要變成泡影。

高力士急的直搓手,卻也無可奈何。

眼前這種局勢下,由不得他跟老皇帝仔細解釋和規勸。一旦觸怒魚朝恩,老皇帝的性命都不保。

老皇帝凝望着魚朝恩,輕輕道:“魚朝恩,爾等對於朕的忠誠之心,朕心甚慰。只是朕……”

老皇帝的態度變化讓魚朝恩等人心裡暗喜。

魚朝恩立即趁熱打鐵恭敬道:“陛下,奴婢對陛下的忠誠之心天日可表!陛下原本就是大唐之主,天之可汗,當日國難之際,陛下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本來就是事急從權,如今天下安定,陛下自然要重掌皇位,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魚朝恩頓了頓:“奴婢等願意爲陛下赴湯到死在所不辭!只要陛下能重登大寶,奴婢等即便是身死也心甘情願!陛下啊!!”

魚朝恩做戲做得極逼真,竟然痛哭流涕起來:“陛下,退一步來講,即便是奴婢等擁立失敗,那也是奴婢等人犯下重罪,與陛下無關!時不再來,機會難得,還請陛下三思啊!”

老皇帝被蠱惑得眉頭緊促起來。

他其實覺得魚朝恩的這番話有些道理。

即便是復位失敗,那也是魚朝恩這些人的大逆不道,與他這個老皇帝沒有太大的關係,反正皇帝也不能拿他怎麼着,失敗了他還是當他的太上皇,無非是被幽禁起來罷了。其實現在的生活與幽禁也沒什麼差別,反正自己已經處在人生最低潮,再差也就是維持現狀,那麼,他爲什麼不試一試?萬一……老皇帝權衡利弊,終於真正心動了。

魚朝恩仔細觀察着老皇帝的神色變幻,決定火上澆油趁熱打鐵:“陛下,昔年皇帝與一干賊人勾結,馬嵬坡逼宮篡權,更是逼迫得貴妃娘娘死於非命……”

魚朝恩故意提起了香消玉殞的楊貴妃,老皇帝果然恨意上頭,憤怒和悲傷之色溢於言表。楊玉環的死是他心底中最大的傷痛,而這也是他不曾真正原諒李亨的關鍵所在。

李亨奪了他的皇位也就罷了,但逼死了楊玉環,讓李隆基至今銘刻在心恨意隱藏。

第161章 臨別第123章 絕處逢生叛軍來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360章 登臺亮相(1)第70章 心跡和心機(1)第59章 商賈龐家第554章 靈武(9)第476章 天怒(3)第182章 公堂之上第464章 抗婚(1)第283章 虢王的意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618章 美人計、連環套(1)第617章 太子妃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428章 遣婚使(2)第309章 平陽縣子第473章 抗婚(10)第678章 蘇嫿來第326章 斬殺嚴莊第338章 大朝會,大幕揭(1)第512章 陷阱(2)第223章 民變危機第507章 光明使(3)第142章 招夫(2)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761章 起兵(4)第549章 靈武(4)第220章 抗命第453章 力挽狂瀾(8)第666章 公審(3)第563章 凱旋門、會盟碑(6)第613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10)第183章 許遠第81章 以德服人,以力服馬第147章 脫身第352章 長安紙貴(1)第348章 孔府家酒(3)第416章 和親之爭(3)第389章 東宮(2)第13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2)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77章 鄭氏的認同第268章 見蘇嫿(3)第491章 復出(7)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19章 鴻門宴,殺機騰(1)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439章 抉擇(1)第258章 雪荔(5)第200章 雍丘(3)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720章 大唐戰神(1)第686章 民亂(4)第360章 登臺亮相(1)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267章 見蘇嫿(2)第413章 皇帝的心思第439章 抉擇(1)第306章 取洛陽!第563章 凱旋門、會盟碑(6)第8章 望江樓(2)第202章 雍丘(5)第321章 封賞之爭(3)第363章 登臺亮相(4)第200章 雍丘(3)第346章 孔府家酒(1)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47章 衣冠禽獸第209章 陽謀第513章 孔晟的手段(1)第679章 蘇嫿與楊雪若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1章 吃軟飯的獨一份第80章 神力第147章 脫身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206章 入城式第509章 “神鵰俠侶”(1)第217章 負荊請罪第771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2)第393章 冷酷無情(4)第413章 皇帝的心思第208章 萬月樓第596章 年少肝膽雄(8)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446章 力挽狂瀾(1)第205章 封將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720章 唐州(3)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520章 孔晟的手段(8)第671章 楊統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