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

到底是年紀大了,陸鳳儀在堅持着說完後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力不能支。朱由棟遂吩咐吳有性趁着夜色趕緊的把老先生送回去:雖說老頭子八十多了,但是能夠讓人家的晚年少點煩惱還是應該做的。

在吳有性離開後,看着大廳裡躍躍欲言的衆人,朱由棟一甩衣袖:“今日之會,其一,內容不得外傳。其二,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然後三日內向孤提交如何整頓黃冊庫的意見。今日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是……我等恭送太孫。”

回到後面的寢宮,在宮女的服侍下更衣、沐浴後,吃了一點夜宵,又讓王承恩去找了一個擅長按摩的宮女來給自己按頭。這麼折騰一番後,鬱悶的心情和疲倦的身體總算都好了一點。然後他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再一次陷入了雙肘靠膝,雙手撐額的長考狀態。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作爲陰差陽錯被選中的穿越者,朱由棟從來都不認爲自己一個人全知全能可以包打天下。從他轉生到這個時代後,已經反覆思考過自己的路要如何走。而且多次思考的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大明擁有這個時代最多的人口,最勤勞聰慧的人民。只要能夠充分發動他們,能夠安心的依靠他們。在未來與其他穿越者的戰鬥中,朱由棟或許會有失敗,但絕對能夠迅速的重新站起來!

可是這已經基本崩潰的黃冊庫,讓他非但不能去依靠百姓,還得面對全國到處洶涌的流民潮。

而且,從黃冊庫的癱瘓便可以看出,整個大明的官僚機構,從上到下,已經全部爛完了。如果不把百姓安居樂業和官僚機構清廉高效這兩個目標達成,呵呵,不要說和其他穿越者競爭了,恐怕自己都要做亡國之君了!

看來自己的皇爺爺看得還是比自己深遠啊。當自己還執着於搞點科技發明,賺點小錢,或者在木邦、寬甸這樣的小地方小打小鬧的時候。這位爺爺已經強行把自己推到了更高的位置,只是爲了讓他看得更多、更遠!

大明的官場從整體上來看,確實是爛完了。但就個體而言,確實有很多有理想的官員爲了挽救這個國家而付出了實際的努力。

比如海瑞。

海剛峰做應天巡撫的時候,深知黃冊庫的問題。也清楚由於黃冊的失控導致民間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爲了扭轉這一局面,他採用了一個很笨,但確實有效的方法:一件一件的慢慢捋。

可是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少呢?就是你海瑞不要命的幹到死,又能捋清楚多少?而且,他這邊剛開了一個頭,近乎滿朝文武都齊齊對他施壓。最後他也只能黯然去職。

真正做出了成績的,是張居正。

一條鞭法的核心,就是化繁爲簡。什麼田賦、徭役、加派,統統合而爲一,統一折算成銀兩。農民以後交稅什麼都不用算,就單交一筆錢就行了。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是非常贊同這個想法的:這個時代,百姓識字率低,由於統治成本的原因,皇權又無法下縣。你稅種越多,各級小吏和鄉里的村霸便容易上下其手。最終的結果是朝廷沒收到多少錢,普通農民紛紛破產。而稅種化繁爲簡後,各級官吏想要上下其手,這難度就增大了太多。

尤其是允許徭役折銀這一政策,那是大大的善政。一個農夫要出去服徭役,家裡缺乏勞力容易導致家裡的人餓死不說,還得自帶乾糧,搞得不好死在外面。這對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來說,徭役就是雙重乃至多重傷害,一個不小心就家破人亡。而當允許徭役折銀後,小農的利益就得到了有效保護。而只要普通小農不大量破產,國家的根基就還是穩定的。

可是小農不破產,士紳們怎麼擴張呢?

所以,一條鞭法毫無疑問的觸動了官僚士紳階級的利益,但在張居正在世的時候,有政治強人強行施壓,一條鞭法還是有效推行了下去。但是當張居正死了之後……

對張居正的身後,朱由棟是很惋惜的。但在短暫的惋惜之後,他陷入了一個新的長考:爲什麼海瑞剛剛開了個頭就被迫辭職,而張居正卻能強硬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兩者對比,那當然是張居正比海瑞有更大的權力,當朝活太師,有明一朝唯一一人!

可是問題又來了,張居正再怎麼權力大,就算像他自己說的‘我非相,乃攝也’,是攝政王吧。但他的權力還能大過皇帝?可爲什麼後來皇帝卻無法保護一條鞭法,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不到二十年,一條鞭法就近乎名存實亡了呢?

反覆思考後,朱由棟眼光一亮:張居正不光是內閣首輔,文臣之首。在他執政的時代,他還有軍隊的支持!

其他的不說,戚繼光、李成樑,那個時候都唯張居正馬首是瞻。而那兩位的部隊是當時明帝國最能打的。所以,管你官僚士紳有再大的不滿,真要撕破了臉皮往死裡整的話。你們只能不斷的用奏章、輿論來批判張太師的靈魂,而張太師卻可以用武器來批判你的身體。

張居正之後,驚魂未定的文臣們迅速隔絕了武將和皇帝的聯繫。從此之後,皇帝再想振作,也是沒有辦法了。

想到這裡,思路似乎清晰起來了。

天朝太祖一語道破的真諦,我怎麼就忘了呢?這句話,不光適用於打天下,更適用於守天下!只要我有足夠的力量,管你什麼豺狼虎豹、魑魅魍魎,統統一刀砍下去……這個世界就清淨了。

哼!等小爺掌握了足夠的力量後,你們這些大明軀體上的蛀蟲就會發現,張太嶽對你們算是溫柔的了。在當前生產力不夠發達,農業稅確實沒法免除的情況下。小爺的學習目標可是歷史本位面上我大清裡的雍正。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

雖說雍正推出這三條,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割漢族地主官紳的肉去養那幾百萬不事生產的八旗子弟,但這三條政策真的很好,是不是?

一條鞭法你們都不喜歡了,這三項政策你們肯定更不喜歡是不是?可是在歷史本位面上,面對雍正的赫赫屠刀,你們最後不都捏着鼻子認了麼?

雍正能夠辦成的事情,我這個穿越者沒有理由辦不成。只要,只要能有一支絕對忠誠於我,並且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軍隊。

當然,光有軍隊還不行,還需要其他很多配套的東西。比如說,後世研究就發現,一條鞭法就算張居正能多活幾十年一樣會失敗,因爲這個政策受限於明代政權體制,天生的在技術操作上存在較大的隱患。

但是這些,對於穿越者而言都不是問題。

“哈哈哈哈哈~~~”隨着南京皇城裡的更夫敲響五更鐘的時候,南華宮的書房裡,響起了一陣孩童暢快的笑聲。

“王承恩!”

“小爺,奴婢……哎喲,小爺,您的頭髮?”

“嗯?吾的頭髮怎麼了?哎,沒事,快點,撲紙磨墨,趁着這會腦子裡的念頭還算清晰,吾要給皇爺爺寫信!”

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