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

“剛纔老夫所講的這一切民間巧取豪奪的手段,只要黃冊健全,複覈得力,這些都無法實現!比如說,剛纔所講的飛灑。只要我們複查的監生稍微有點常識就會發現問題:貧戶積蓄多年,買入一兩畝良田是可能的,但怎麼可能五十戶貧戶集體購田,還這麼巧的每戶都同時購買一畝?只要監生提出置疑,然後要求當地縣衙提供紅契。這個飛灑就無所遁形!

再比如死寄。假設這死寄發生在萬曆二十八年,監生們審覈萬曆三十年這個縣送進來的黃冊時。只要手裡有健全的萬曆二十年的黃冊,兩相對照之下就會發現。那四戶絕戶,其中有兩戶在萬曆十八年就已經死絕。他們怎麼可能在萬曆二十八年再出來買田?

又比如強行上戶改中戶,下戶改中戶。只要黃冊健在就會發現,那下戶兩兄弟確實都已經娶妻,但十年前的黃冊顯示,一個剛剛有了一個女兒,一個還沒有子嗣。十年後怎麼可能家裡突然多出來五六口壯丁……

所以,昔年太祖皇帝煞費苦心的編制黃冊,除了便於國家收取賦稅以支國用外,也切實保護了老實爲國家繳稅服役的良民。只要歷年黃冊在,複查又得力,那些宵小便無法肆意妄爲!”

粗粗的喘了一口氣,坐下來喝上一口茶緩一緩,陸鳳儀再次起身:“貪官國蠹、奸猾胥吏、刁民惡霸,人人皆視黃冊爲仇讎。在官場之上,南京國子監屢次上奏,要求提高入湖監生的待遇,結果袞袞諸公置之不理。黃冊庫多次苦求,要求單列支出,卻無人響應。近百年來,黃冊質量不斷下降,各地交送黃冊的時間越拖越遲,皇上雖然屢下嚴令要求對涉事官員加以嚴懲,但朝廷卻始終拿不出昔年太祖般的手段加以震懾……俗話說,取法乎上方能得乎其中。朝廷對主管黃冊的官員,對複覈的監生都是如此待遇。地方上的各級官員便對黃冊開始怠慢起來。逐漸的,各級官員更把主意打到了黃冊身上……更有喪心病狂的地方官員,爲了方便自己以後好貪賄,乾脆用米漿、蜂蜜混入紙漿中來製作黃冊!這樣的黃冊,入庫之後不到半年就全部被啃噬掉。如此,當地官員在做下一個十年的黃冊時便能肆無忌憚,而鄉間的胥吏、惡霸便能隨意欺壓良民!”

“反了這羣王八蛋了!小爺,咱們向皇爺請旨,把黃冊庫和監生的支出全部扛起來吧。頂天一年也就一萬兩,咱們興華宮完全負擔得起!如果皇爺準了,奴婢願意捐一半的年俸。”

“王承恩你先坐。”揮揮手讓王承恩坐下後,朱由棟起身,再次爲陸鳳儀續水後道:“老先生,黃冊的敵人是誰,我們已經清楚了。黃冊失控,對小民的傷害我們也懂了。能不能請您從大局上,講講黃冊失控對國家的傷害?”

“是,草民遵命。”恭敬的行禮後,陸鳳儀清了清嗓子:“草民舉幾個例子給殿下聽吧。嘉靖三十一年,揚州府興化縣遞交的黃冊,裡面有一萬一千餘戶,其中有三千七百餘戶,戶主年齡各個超過一百歲。諸位信麼?”

慘笑一聲後,陸鳳儀又道:“草民在黃冊庫供職多年,曾經將同一地區的不同年份的黃冊拿出來比較。這裡面的問題更大。比如說,隆慶六年的軍黃冊顯示,福建省福寧州的戶數,比洪武年間少了三分之二,丁口少了五分之三。嘉靖四十一年的民黃冊顯示,就是咱們現在所在的應天府,其人口比正德年間少了整整一半。哈哈,真是奇也怪哉,這兩個地方,尤其是應天府,那可是膏腴之地。近百年來除了倭寇鬧騰過一下子之外,又沒有遭遇其他什麼災禍。怎麼可能人口減少這麼多?還不是黃冊失控後,地方豪族通過包蔭、冒合、逃戶、隱匿、篡改等手段,把大量的人口給私吞罷了。

這國家掌握的戶數越來越少,可是每個縣的賦稅可不會減少。如此,官府便變本加厲的壓迫剩下的良民,之後這些良民,要麼脫寄於豪門之下,要麼就只有丟棄一切成爲流民。”

說到這裡,就不用再接着講下去了。因爲這種局面一旦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出現,任何一個對歷史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標準的亡國之像!

陸鳳儀一開始說的,若是他再活久一點,怕是要當亡國之民。這可真的沒有亂說:黃冊庫的官員對於國家的興衰,是最敏感的。

房間內靜得可怕,特別是王承恩、張世澤和李純忠三個小孩子。雖說作爲太孫伴讀,他們接觸到了很多高層次的東西。但是面對這樣殘酷的景象,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太早了。

不光是這三個小孩子怕,便是徐光啓、趙士禎這樣的成年人,這時候也在竭力控制身體的發抖:作爲官僚,他們如何不知道國家出了很多問題。但是直到今天,他們才知道這問題是多麼的恐怖。

至於李世忠、劉招孫這樣的武將。這時候也沒有站出來說殺光一切的昏話:戶籍都亂了,便是你軍神無敵,難道還強的過項羽?

“陸先生。”到底還是穿越者,明朝滅亡的慘烈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卻無數次的讀過。所以,朱由棟此時的情緒還算穩定:“孤願不顧一切,整頓黃冊。哪怕前面有千萬兇頑之敵,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會因此失去儲位而死無葬身之地。只要一息尚存,絕不退卻。先生,有以教我?”

“殿下!”規規矩矩的大禮參拜後,陸鳳儀在張世澤、李純忠的攙扶下起身:“殿下,欲整頓黃冊。首先需要整頓黃冊庫的人員。多年來,由於始終不受待見,黃冊庫的官員、小吏乃至入湖監生,早已失去了當年爲國家捍衛根基的氣勢。已經墮落爲比鄉間小吏還要不堪的蠹蟲!”

“此話怎講?”

“殿下,黃冊庫的各種耗費自宣德後多年來全靠江寧、上元兩縣攤派。由於黃冊庫的黃冊越來越多,需要的費用也越來越高。以至於江寧、上元兩縣也苦不堪言。於是相關費用經常不能及時送達,黃冊庫官員、監生經常挨凍受餓。迫不得已之下,黃冊庫想了一個生財的法子。”

“嗯,是不是黃冊庫複覈時,發現地方上送來的黃冊有誤時,除了責令地方複審重做之外,還要罰款?”

“聰慧無過殿下。但是此例一開,地方上非但沒有不滿,還非常高興的故意把黃冊做錯。”

“哎,是了,他們又可以以此向百姓攤派了嘛。”

“殿下,一個主要是清理審覈保管的衙門,若是因爲手中的那點微末權力居然可以生髮。那這個衙門,將不可避免的朽爛。再也沒有國朝開國那會爲國守根的氣節了。所以,現在的黃冊庫……草民不知道殿下今天去了黃冊庫對那裡的官員觀感如何。至少草民在任上的時候,那裡具體管理的官員,其操守,真的不堪一提。”

“孤明白了。整頓黃冊,先從整頓黃冊庫這個衙門的風氣開始。”

“正是如此。”說到這裡陸鳳儀稍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一咬牙:“殿下,草民斗膽,再給殿下說點隱秘之事。”

“隱秘?無妨,就在這裡講。”

“這……好吧。殿下,黃冊庫說起來是爲國家守護根本。但其實權力很小。殿下想想,我大明近百年北京戶部經常入不敷出。現在黃冊庫這個小衙門因爲罰錯有了一大筆收入。各個有實權的部門還不前來索要?”

“陸先生是想說,孤一動黃冊庫,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止如此。”陸鳳儀說到這裡乾脆由跪了下來:“殿下,這筆錢不要說各大實權的部門了,就是皇室也盯上了。嘉靖三十五年,世宗皇帝下旨給黃冊庫,讓黃冊庫出銀一萬七千八百七十八兩,轉給南京織造太監,以便南京織造爲世宗皇帝購買帝服、後服以及其他物品。此事發生時,正好是草民擔任南京戶科給事中,主管黃冊庫。而草民清楚的記得,那時候黃冊庫內剛好有罰銀一萬七千八百七十八兩零二錢八分。”

朱厚熜!你大爺的!

其他衙門打黃冊庫的主意就算了,你這個皇帝怎麼能打黃冊庫的主意?這是國家根本,也是朱家子孫能不能繼續當這個皇帝的依仗啊!

後世滿清編《明史》,說什麼明實亡於萬曆。那其實是在給萬曆扣屎盆子。明朝踏上亡國之路,在朱由棟看來,根子還是在明世宗朱厚熜身上。

這位自私到極致,只想着怎麼修仙成功以便萬壽無疆的王八蛋。弄壞了明代穩定的皇帝、內閣、司禮監三角平衡。弄壞了明代一百多年來穩健的財政。東南讓倭寇肆虐,西北讓俺答汗做大……這廝居然還做出如此沒有立場沒有下限的事情?

事實就是這樣,嘉靖把大明開上了亡國的方向,在這之後,除了張居正費盡力氣把明朝這架破車往回拉了一截之外。歷代皇帝,隆慶、萬曆、天啓……都沒能扭轉方向,只能是盡力的往已經失靈的剎車上猛踩。而崇禎皇帝,不過是把油門當成剎車來踩罷了。

哎,什麼穿越者的競爭先暫時緩緩,我得先把剎車修好,然後纔能有時間把定死了的方向盤修好。

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