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

“鐸鐸”的鈍響聲中,朱由棟等人乘坐的官船靠在了後湖湖心中最大的環洲岸邊。

下得船來,早有收到消息的南京戶部官員前來迎接。爲首的一隻黃鸝和兩隻鵪鶉。跟在這三個八、九品小官後面的,還有十多個身着百姓常服窄袖,一看氣質就是書生模樣的人。

“臣(學生)等拜見太孫殿下。”

“免禮免禮,諸位辛苦了。”

到底是剛纔在船上對自己的手下進行了一番教育,曹化淳等人已經完全明白了這個地方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看到太孫殿下深深彎腰對這些低級官吏乃至布衣還禮後。曹化淳等人也齊齊深彎腰,對着島上諸人行禮。

“這……”一衆高官對着自己這些卑微小人物行如此大禮,着實讓這些官員和布衣們感到了惶恐。

“這位卿家怎麼稱呼啊?”

“小臣當不得殿下‘卿家’稱呼。小臣張勇,現在忝任南京戶部照磨所照磨。這兩位是小臣的副手,戶部檢校。”

“嗯,那些後面的,便是南京國子監的監生了吧?”

“殿下明見萬里。”

老朱是一個大英雄,但也有普通老農常有的毛病:對自己家人極好,對臣下極爲苛刻。

親王郡王的俸祿極高,普通官員的待遇極差這個就不多說了。具體到國家戶籍統計、複覈、清理入庫、日常保管這件事來說,全國各地每十年清理、新造一次黃冊,然後逐級上報,最後全國黃冊統一送到後湖集中。總的來說,每次新造黃冊到了後湖的時候,其數量接近十萬冊。這麼多的戶籍資料,要逐一審閱、複覈……

如此龐大的工作量,當然不是戶部日常工作人員能夠完成的。但是吝嗇的老朱又不願意加發辦公經費僱人來弄。鬧到後來沒有辦法,老朱一拍腦袋:讓南京國子監的學生們去弄!既省下了辦公經費,還給學生們提供了實踐工作經驗……於是,每年新造黃冊入庫後,由國子監監生上島進行審閱複覈就成了定例。

“諸位監生且近前來。孤雖然是太孫,但其實這會還不到七歲,看起來沒那麼可怕吧。”

後面白身的監生們聽到太孫這樣的話,其緊張感頓時減緩了不少。幾個膽大的也敢於貼近了上來。

“學生嚴興文……等見過太孫殿下。”

“好好好,嗯?嚴監生,你的手是怎麼回事?”

隨着朱由棟的提問,他身後衆人齊齊的把眼光集中在了嚴興文的雙手上。哎喲,這是手嗎?滿手的凍瘡,有的凍瘡已經潰爛流膿了。

更有曹化淳這樣嗅覺異於常人的宦官,隱隱的聞到了一股臭氣:出身貧寒的曹化淳知道,這是一個人在許久沒有洗澡的情況下不可抑制的散發出來的體味兒。

再仔細看這位嚴監生的衣着,厚棉衣已經多有板結,毫無疑問,這樣的衣服其禦寒能力是嚴重不足的。

這個,反差有點大啊。剛纔太孫不是說,這裡是國家根基所在嗎?怎麼替國家維護根基的工作人員,就是這個待遇?

一想到這裡,曹化淳這樣已經十八歲的少年還勉強沉得住氣。而他身後的只有八、九歲的王承恩、李懷忠、張世澤等人,紛紛的變了臉色。轉過身來對着戶部尚書張士佩怒目而視!

“呃……殿下,諸位容稟。”訕訕的扯了扯嘴角,張士佩滿臉苦澀的說道:“環洲這裡,存放黃冊的架子是木頭做的。而黃冊本身全都是紙張。所以,整個環洲都是不準生火的。因此,便是冬天,這裡也是不能用火盆取暖的,也因此……”

穿越前,朱由棟是一名歷史愛好者。閱讀過很多關於明代黃冊的文章。在這些諸多的文章裡,所有的作者都不約而同的指出:雖然明代黃冊管理也存在各種問題。但是他們也創造了一個奇蹟:從黃冊第一次入庫到明朝滅亡,近三百年的時間裡,以木材和紙張爲主的黃冊倉庫從未失火!

天朝太祖曾經說過,歷史,是由人民來書寫的。而今天,朱由棟站在這個地方,真實的感受到了偉人這句話深刻的內涵。

他就站在活生生的歷史面前,面對着創造了舉世都難得一見奇蹟的,卻又付出了極度艱辛甚至生命的這一羣普通人!

“諸位爲國家根基操勞,辛苦了。”再一次深深俯身行禮後,朱由棟起身:“張司徒。”

“臣在。”

“爲了避免火災,環洲島上不能生火取暖,這個孤是理解並贊同的。但是,你看看這些監生穿的都是些什麼衣服?戶部讓人幫忙做事,就不能給他們更換新衣嗎?就不能給他們做幾副手套嗎?還有!你聞聞他們身上的味兒,這都多久沒有沐浴了?這可是冬天啊!嗯,不用問你孤也知道,他們晚上入睡,估計也是沒有熱水泡腳的吧?”

“臣……臣惶恐。只是國朝自開國以來,徵調監生上島清理黃冊,從未開列此項經費啊。臣,臣也不敢違背祖制啊。”

我TM……哎,我的大明太祖啊!您老人家是有多摳門?不過這張士佩說祖制?哼,大明立國兩百多年,公開的,變通的,不知道多少祖制被改掉了。爲什麼這麼一條小小的祖制卻不願去動?

“嚴監生,你們在島上,可能吃到熱食?”

嚴興文苦笑了一下:“殿下,環洲不能生火。每日吃食,都是伙房在其他島上做好,再由船隻運送過來,到了這裡,早就冷了。”

“張司徒,難道不能讓這些人每日到其他島上去吃點熱食,泡個熱水澡麼?”

“殿下,國朝早有成例。黃冊統計事關國家大計,一旦開始,除非有極特殊的情況,進島人員不得離島。”

“哎……那孤再問,他們在島上要如此辛苦多久?”

“這個,殿下,確實沒有定數的。”

“什麼叫沒有定數?哦,對了,孤記得最近一次新造黃冊,是在萬曆三十年,也就是五年前。怎麼現在還有監生在島上做事?這都快五年了啊!再有五年,新的黃冊又要入庫了!”

看到朱由棟已經要暴走,張士佩乾脆的跪了下來:“臣就此事有詳情奏上。”

“起來講!”

“謝殿下。殿下,國朝開國之初,定都於南京。那個時候,南京國子監有監生一千五到數千不等。後來成祖遷都北京,南京國子監雖然保留,但監生數量已經不足八百。洪武時,國朝新立,黃冊雖多,但較之今日,卻是不足七成。而如今這萬曆朝,每年新造黃冊數量越來越多不說,歷年來所造黃冊均需定期翻曬,維護……總之,做事的人越來越少,需要做的事情卻越來越多。故而,洪武朝時,新造黃冊入庫,複覈、驗校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三月。而現在的時間卻是難以確定,臣聽聞,在正德年間的新造黃冊入庫,整整花了八年時間才完成驗校。”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後,張士佩再道:“臣忝爲南京戶部尚書,身上職責之一便是管理黃冊這一天下根本。如何不知道這些監生的辛苦。事實上,便是洪武朝時,監生們只需在島上工作三月。一樣有累死、病死之人。臣還記得昔年洪武朝時的戶部尚書鬱新上奏太祖曰:‘後湖監生,患病者十有七八,病亡者百中一二。’至於臣接任此職後,深感監生們在島上太過辛苦,已經冒着極大的風險改了規矩:監生們分爲兩班。每班負責一個布政司的黃冊。審覈完之後,這一班監生就可下島修養。然後換另一班監生上島做另一個布政司的黃冊。如此輪流,監生們辛苦是辛苦了一點,但至少病死、累死的是沒有了。至於說到監生們的禦寒衣物,這個,國朝成例在此,臣也沒有辦法啊。”

聽完張士佩的解釋,朱由棟嘴角抽了抽:這個老傢伙說的全是廢話。老子穿越前看過這方面的書籍可是太多的,知道的可不一定比你這現任的管理者少!

洪武年間,大明首都在南京。而且由於那時候科舉制度不完善,所以通過國子監出仕是主流。因此,那時候的國子監,聚集了整個社會的精英。加上那時候新朝初立,國子監的學生們充滿了熱情和朝氣,因而工作效率極高。十萬冊黃冊,一千多國子監生齊齊動手,三個月內漂漂亮亮的完成審覈、入庫。

到了現在,科舉入仕纔是主流。北京國子監都成了冷門,更遑論南京國子監了。

現在的南京國子監裡的監生,大致分爲三類人:其一,貢生。這是由江南各省推薦入學的學生。這一類學生的共性是:功課不錯,普遍家貧。在考上舉人、進士前,必須仰仗國子監每月發放的糧食過活。這一類監生,是對國子監的各項安排依從度最好的。也是黃冊清點的主力。

其二,捐生。顧名思義,拿錢就入校。這一類學生就是來混的,對於上島清查黃冊這事,這些大爺都是一句話:老子不念了行不行?

其三,舉監生。這些人已經獲得舉人資格,但爲了考中進士,遂進入國子監打磨文章。這些傢伙的依從性介於前兩者之間。

所以,真正做事的,都是窮學生。窮學生本來就窮了,國家還如此的吝嗇……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深信:一個工作人員,工作時心裡的愉悅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工作細緻程度。而現在這些監生的工作態度是什麼?不問可知!

這些人的工作,是在維護國家的根本啊!維護者的態度都爛完了,那國家的根本還能不出問題麼?

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