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

“大將軍,恭喜恭喜啊。”

“呵呵呵,曹中將,同喜同喜呀。”

1648年3月,隨着規模宏大的印度-中亞戰役的徹底結束,朱由棟對本次參戰的衆多將士進行了封賞。曹文詔、劉招孫、孫傳庭、顏思齊、犬養棟二、滿桂等晉升爲大將,李自成、張獻忠、黃得功、羅雄、張宏等晉升爲上將。曹文詔的兒子曹變鵬晉升爲中將。鄭成功則直接由少校跳到了上校。

除了軍銜的提升,朱由棟也給出了實際的東西:爵位和土地。大將一般都晉位侯爵,上將一般都被封爲伯爵。而伯爵及其以上,都賜給了一定數量的土地。

當然,鑑於印度這塊地方消磨人的意志有特殊功效,所以這些人的封地,都在東南亞、澳洲以及美洲。地盤不是很大,最多的曹文詔也不過一千餘平方公里,大多數都是四五百平方公里。而這些侯爵、伯爵其領地上的人口,也就在數百到兩三千人之間。

不過朱由棟也說了:印度這鬼地方不適合大家,美洲、澳洲、東南亞呢其主要的部分又被朕封給了皇族。所以這會兒給大家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呢,未來還有非洲這塊大陸啊。到時候朕會把非洲拿出來給各位功臣酬功的。

除了將軍們賜爵封地外,本次參戰的普通將士,也都獲得了豐厚的賞賜。錢,國家這會真的不敢再多印鈔票了:纔打了大半年的仗,本土的糧價已經跳到了一元一石,整整翻了一倍!

所以,朱由棟對普通將士的封賞,主要還是用土地來酬功:那些年紀大了要退伍的,受了重傷殘疾的,就把土地賜在印度。年輕一些的,就安排在廣袤的澳洲:沒錯,澳洲是封給了他的幾個弟弟,但是澳洲那麼大,幾位親王怎麼吞的完?事實上,澳洲內陸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就算了,光是沿海一帶,就足夠這幾位親王開發至少一百年了。這會兒朕把這些士兵的土地封在澳洲,實際上是在給這幾位親王提供漢族人口啊——這些士兵又沒有爵位,他們的土地開發出來要繳稅,還不是向這幾位親王繳稅。

對於陣亡了的,其撫卹主要就是錢了。當然,中國人對土地的感情,那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朱由棟也說了:陣亡將士裡,家裡有成年子嗣的,一樣可以給土地。但是拿了土地,錢就少拿一點。只有未成年子嗣的,先給錢,以後等朕拿了非洲,在那裡再補一次土地。

總之,這場戰役結束後,不管是皇室還是藩屬國乃至參戰的將士,面子裡子全都有了,皆大歡喜。

……

“曹變鵬,皇上任命你爲印度洋分艦隊司令官的委任狀,你收到了吧?”

“收到了,哎,還想着回國去顯擺顯擺呢,誰知道接了這麼個差事。”

“又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這個位置海軍裡面多少人想要你不知道?要不是你在索馬里海岸幹成了那一票,這個位置輪得到你?”

“哎,司令,說是印度洋分艦隊。可是你看皇上給艦隊的駐錨地選的哪兒?索科特拉島!荒涼乾燥,沒得孟買、科倫坡那麼舒服就罷了。關鍵那是頂在紅海門口啊。西賊的海軍主力一旦南下,我那裡就是首當其衝!說不得,真要再次大戰,我都戰死了,國內的援軍還沒開出來呢。”

“你也知道索科特拉島頂在紅海門口,戰略位置重要了?不把分艦隊的駐錨地設在那裡設在哪兒?”

“是是是。”曹變鵬無奈的猛點一陣頭後道:“司令,雖說參謀部給我劃了五萬白皮苦力修築炮臺什麼的。但是爲了以防萬一,短期內,這軍艦能不能給我多留一點?”

“按照樞密院給的編制,印度洋分艦隊麾下有戰列艦二、重巡五、輕巡二、驅逐艦二十,另外還配有一個海軍陸戰隊師。不過鑑於目前西賊海軍主力仍在,在港口要塞化以前,我會再給你留四艘戰列艦,十艘重巡……始皇帝號要送皇上回國,不能留給你。”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哈哈,還是司令慷慨,多謝了。”

看着仍然一副不着調的曹變鵬,犬養棟二嘆了一口氣:“這下你也是方面之將了,做事情要更穩重一些。對了,皇上讓方公公給我下了個手令,說是索科特拉島已經與亞非大陸隔絕了1800萬年以上,島上的很多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登島,要嚴禁帶入其他物種,尤其是貓狗類。”

“啊?這個可真是難辦。我大明從皇室到普通百姓,哪個不喜歡擼貓?我海軍將士長期在海上生活,更是喜歡養貓來打發時間,舒緩情緒……呃,我會讓下面的人把船上所有的貓全都做絕育手術的。”

“這還差不多。另外,青龍財團那邊已經給我來了電報,他們不日就要派出一個商隊前來島上。”

“青龍財團?哦,就是開辦了青龍銀行的江浙商人嘛。這些滿身銅臭味的傢伙來幹嘛?”

“梆梆!”忍無可忍的犬養棟二敲了曹變鵬兩個暴棗:“你是印度洋分艦隊的司令官,拿到委任狀後就不知道去了解一下你的駐錨地有什麼特殊的嗎?索科特拉島上有全世界最高大的龍血樹,出產全世界最好的血竭、乳香、沒藥!這些商人來了後,建立藥品收購站,島上的土著有了生計,自然就會變得支持你們這些駐軍。另外,商隊來了後,你喜歡的賭場、秦樓楚館,不就全都有了嗎?”

“不不不,司令,我不喜歡這些東西。是我的將士需要這些東西……哎呀,別打了,好歹我都是中將了……”

。。。。。。

拋開即將入住索科特拉島的海軍不談,朱由棟這邊,大明皇帝乘坐始皇帝號戰列艦,於天啓三十年四月一日,回到了北京城。在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式後,朱由棟連後院都沒來得及回,就被朱由校給拉到了辦公桌前。

“皇兄和太子可算回來了,臣弟這就辦交接吧。”

“這,爲兄纔剛回來啊,連時差都沒倒過來。”

“兄長真是憊賴,您在十多天前就進入北京時間區域了,說什麼倒時差。”

“好吧,說說,都有什麼大事需要交接的?”

“所謂大事,當然就是經濟哪。皇兄,去年朝廷收入8.5億,支出13.2億,赤字額度算是您登基以來的新高。物價普遍上漲,糧價翻了一倍。”

“爲兄當是何事,糧價才翻一倍算啥?你應該慶幸這場仗只打了大半年,真要拖個三年五載,糧價漲個四五倍也是正常。現在,印度已經在我大明手中,糧價很快就會回落到正常水平。朕需要擔心的是印度的糧食進口太多,穀賤傷農。”

“臣弟不管這些,臣弟只知道,我大明只要糧價穩定,這江山社稷就安如泰山。既然皇兄覺得這個不算什麼問題,那臣弟就沒什麼要說的了。這些奏章是昨天內閣送過來的,等着皇兄您批紅。臣弟返回天津的火車是今天晚上,所以就先走一步了。”

朱由校興高采烈的跑了,留下朱由棟看着一堆如山的奏章發呆……

搖了搖頭,無奈的撿起一本奏章,簡單翻了兩下後,朱由棟煩躁的將奏章給扔了出去。然後就恰好落到了剛剛進入書房的方正化腳下。

“萬歲爺?可是奏章裡有什麼讓您不高興的事?”

“哎,奏章倒是沒什麼。只是朕這會是真的不想做事啊。”

“奴婢這會也不太想做事,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事情怎麼做得完?對了,萬歲爺,陳鴻臚來了。”

“嗯?讓他進來。”

“臣陳子壯拜見皇上,皇上遠征印度,滅敵百萬,如此戰功……”

“好了好了,朕回到北京,聽這些套話都要聽吐了。說正事,那羣易普拉欣的家人,你都去看過了吧?”

“臣已經去見過了。不過臣從奧斯曼回國至今已經二十年有餘,所以這易普拉欣送來的四位妻妾中,臣只認識兩位。七個子女中,只有其長子和長女,其容貌依稀與小時候相似……總之,臣能確定,這裡面至少有兩位是易普拉欣的妻子。有兩個成年的孩子,確實是易普拉欣的子女。其他的,臣從奧斯曼回國的時候,要麼還沒被娶進門,要麼還未出生,所以這真僞就沒法保證了。”

“看來應該不是假的了,不過就算這些人全是真的,這易普拉欣也不能全信。”

“確實如此,皇上。臣在奧斯曼待了近十年,親眼看着這位大維齊從稍顯稚嫩慢慢的變得心如鐵石。這樣的人,爲了苟延殘喘,拿出家人來設計,也不是不可能。不過皇上,臣私以爲,這位大維齊此舉,應該是真的。”

“嗯,朕也覺得可能是真的。不過沒關係,是不是真的,到時候試探一下不就好了麼?這樣,辛苦你一趟,就以簽訂停戰協議的名義,親自去一趟伊斯坦布爾如何?”

“臣領旨,必定打探到該國的確切消息。”

“且放心去,這一次,朕可是把槍口頂在了易普拉欣的腦門上了,他對待你,肯定比二十年前要熱情得多!”

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