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

“老劉,布政司那邊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連什麼運力不足,外省難以協調的場面話都沒有一句,直接說不許。”

“那可怎麼辦?煤的問題不解決,我們如何保證質量?”

“我能怎麼辦?是,我們是直屬重工部,但我們的廠子設在這蘭州啊。別的不說,新的火電廠發電量不足,這何方伯自己的衙門晚上都要拉閘限電點着蠟燭辦公,就是爲了保證我們鋼廠的生產。這情分,怎麼告狀?告狀之後可能煤的問題是能解決,但是其他的問題呢?”

“可是老劉你也看到了,TMD隴中的那些小煤礦不是不努力,而是真的好煤都被挖乾淨了。現在送來的煤炭,這質地是越來越差,含煤量少,雜質多,搞得我們必須精煉,否則就無法保證鋼軌的質量。再這麼下去,若是出來的鋼軌脆性增大,到時候鋪裝到蘭新複線上,列車出了問題,咱們全都得被信王殿下請去喝茶!”

“哧~”三十多歲的粗壯漢子輕輕的笑了笑:“郝搖旗,你以爲你是誰?犯了事還能勞煩信王殿下來請你喝茶?便是我劉宗敏犯了事,也不會驚動信王殿下吧。”

作爲歷史本位面裡,大順軍中赫赫有名的權將軍,劉宗敏出身農家,但是在打鐵技藝上有極高的天賦。在這個位面,由於起初湖廣的茶葉被朱由棟引導着走東南海貿進而保護了陝西的茶馬貿易,以及袁應泰被派遣到陝西主持水利工程,使得陝西的災情沒有如歷史本位面上那麼嚴重。當然,更關鍵是朝廷財政好轉,不光不收陝西的賦稅,反而還有大量的錢糧對頻繁受災的陝西進行賑濟。所以,劉家沒有如歷史本位面那樣,父親因爲交不起賦稅而自殺,母親淪爲乞丐。相反,整個劉家雖然不算富裕,但也不虞溫飽。但,劉宗敏到底還是和打鐵有緣分,在少年時代,就拜師學藝,做了一名鐵匠。

在當年袁應泰主政陝西的時候,劉宗敏就因爲吃苦耐勞,在打造鐵器上極有天賦而被袁應泰發現、賞識。後來袁應泰被調到包頭建設大明的第一個重工基地,更是把劉宗敏帶了過去。十多年下來,隨着袁應泰官位越來越高,他也跟着一起成長。最後,當袁應泰入主重工業部後,直接將其派到了蘭州出任蘭州鐵廠的廠長。

這個三十多歲的陝北漢子在得到這個職位後,很是認真的工作。幾年下來,蘭州鐵廠發展到如今的一廠興衰決定一城興衰的局面,他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反覆的抽了很多根菸後,他狠狠的把手裡的菸蒂杵滅:“不管了,何方伯在蘭州的這兩年,對我們廠子確實極好。但是他爲了保甘肅的煤礦,就要把我們一廠子的人逼迫到極爲危險的境地,這個老子是不幹的。退一步說,老子這個廠長本來就是撿來的,丟了也沒什麼。但若是鋼軌出了問題,導致蘭新複線工程延期,以至於耽誤了皇上的大事……不管了,什麼情分啊這些先不講了,老子今晚就給將作大匠(袁應泰)寫信,到時候請大匠通過重工部,直接給我們調山西或者蒙古的好煤!”

他這麼一表態,爲人本就粗直的副廠長郝搖旗狠狠的拍了桌子:“就是如此,這責任我們背不起,也不該我們背。讓重工部和甘肅布政司打官司去!”

廠長和副廠長都這麼說了,下面直接面對生產一線,本來因爲煤品質量下降就窩了一肚子火的車間主任們當然更是支持:

“老劉說的對!”

“早就該這麼辦了。”

可是在這麼一片羣情洶涌中,一支顫巍巍的手舉了起來。劉宗敏一看:“孫可望,你有啥不同意見?”

“廠長,各位。額不管生產,對生產的事情不是太懂。但額是總務科長,是大家的後勤大管家,這平日裡和布政司、蘭州府的人打交道多一些。所以有些事情,如果廠子真的做了,那後面我們廠子,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

“你跟老子一樣,都是陝北漢子,怎麼說話這麼不乾脆?能說具體點麼?”

“好嘞。”孫可望被這麼一激,刷的一下站起身來:“各位,額們廠子是生產鋼鐵的,主要是生產各種鋼結構承重件。雖說這些年,咱們廠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但都還是圍繞着鋼鐵打轉。這吃穿住行,還是得依賴地方。

現在額們廠和蘭州府、布政司的關係極好。每年的大米、小麥、玉米、土豆以及各種肉食,還有娃子們的奶粉,婆姨們的布匹,全都是交給布政司統一採購。這布政司出面,產品質量好不說,關鍵是價錢還便宜。這要是惡了布政司,人家不幫忙統一採購了……當然,廠子裡有錢,你說額們按市面價錢買,額們廠子裡也有錢。但是各位,額們是個上下連同家屬子弟超過十五萬人的大廠,不事先找好供貨渠道,就跟布政司把關係搞糟了,一時之間,只怕廠子裡吃飯都成問題!”

看了一眼剛纔羣情激憤,但這會兒都偃旗息鼓的衆人,孫可望來了精神:“剛纔說的是吃穿,接下來說教育。蘭州小學、甘肅中學,現在每年固定撥兩百個名額給額們廠子,額們廠子的娃子到了年紀就能上學,不用等,不用考。這要是惡了布政司,說不得,這個定額不說全部沒有,肯定是要被砍掉一大半。到時候,名額不夠,誰家的娃子去念書,誰家的娃子又不去念?

除了唸書,還有就醫。這些年,不管是蘭州府醫院,還是甘肅醫院,對額們廠的工人就醫都是先看病後付費,付費的時候還打折。這要是惡了布政司,以後廠子裡就醫,難難難!

還有出行,額們廠子的人走出去,坐四輪公交馬車也是打折。回老家的話,甘肅省內還可以住布政司的官驛……

總之呢,要是和布政司鬧翻,這些都沒有了。各位,你們不要現在因爲煤炭品質不行就要掀桌子。掀桌子之前,先得把這些考慮清楚了。”

他這麼一項項的說下去,說得越多,剛纔鬧得很兇的車間主任們越是沉默不語。到了最後,居然有車間主任囁嚅着說出了什麼要不我們忍一口氣,大不了多僱一些甘肅本地人來精選煤炭云云……

“呯!”剛纔孫可望說話的時候,劉宗敏只是沉默的抽菸。但是當有車間主任改變剛纔的態度,表示要跟甘肅布政司妥協的時候,劉宗敏生氣的拍了桌子!

“都怎麼了?怎麼有這樣的人?咱們這個廠是誰的?不是我們的,是皇上的!是大明的!咱們生產的鋼軌是幹嘛用的?是爲鋪設新絲綢之路,緩解我大明生產過剩,爲國家開闢財源用的!怎麼,飽飯吃了沒幾年,都忘了以前的苦日子了?俺老劉今年不過三十六歲,至今都還記得十三歲以前,從來都沒有吃過一頓白米飯!

俺在這裡要請大家記住,是誰讓你們進了廠,吃飽了飯,讓你們有錢娶妻生子。讓你們走出廠區的時候能夠昂首挺胸?是皇上,是朝廷!怎麼,剛纔不是還吼着要去重工部告狀麼,孫可望一說這樣做可能導致的損失,你們都不敢了?你們如此行徑,還是不是鋼鐵人?我們打鐵的,從事的是至陽至剛的行業,可不允許有這麼沒卵子的言行!”

看着大家又低下了頭,劉宗敏也不理他們:“老郝,煤炭品質下降這事,我忍了大半年,不準備再忍了。我意已決,告狀。你副署不?”

“老劉放心,我郝搖旗一樣一口唾沫一口釘。這狀,我跟你一起告!”

“呃……兩位廠長。”就在兩人準備徹底把氣氛點燃的時候,孫可望又把手伸了起來。

“又有什麼事啊?嘿,老郝,這傢伙除了口音比我們還重外,真的不像我們陝北人。好了好了,有話快說。”

“兩位廠長,其實額們不用把和布政司的關係搞得這麼僵。”說到這裡,孫可望從自己懷裡掏出一張紙:“兩位請看,我們現在用的甘肅煤,主要來自隴中和河西,但甘肅的東部,與蒙古的產煤區緊緊相鄰。額就覺得吧,既然蒙古的煤開採容易,質量又好。沒道理緊緊挨着產煤區的隴東地區沒有煤吧?若是兩位廠長能夠說動何方伯,派遣工程勘探人員去隴東查探,就找到了煤礦呢?退一步說,就算找不到煤礦,反正都走到蒙古邊上了。和蒙古區的中郎將商量一下,我們購買蒙古區的煤,讓他們接受我們甘肅人進礦做工也是可以的嘛。如此一來,何方伯對我們使用其他地方的煤,可能就沒那麼反感哪!”

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