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

1643年5月10日,內閣常規例會。

“好。”主持會議的馬士英深吐一口氣:“各位同僚,北方諸省的賑災事宜就討論到這裡。財政部、農業部、建設部要協力配合,該發的錢款要提前到位,建設部這邊,早點把要修建的水庫、火電廠等工程的圖紙發下去,以便施行以工代賑。”

“下官等遵命。”

小冰期氣候仍然肆掠,大明的北方各省這些年的農業持續歉收。

在東北,大明新建了吉林省後就不再北擴:不是不想,實在是這天氣太冷了,也太乾旱了。即便有國有農場統一管理,即便有日本北海道引進的耐寒稻種以及美洲的玉米,但吉林的農業發展仍未達到預期。吉林都是如此,更北的黑龍江那就更不適合在這個時代大規模開發了……

在正北方,大蒙古自治區連續三年冬天遭遇寒潮:大量牛羊凍死就罷了,關鍵這天氣是冷了,可它就是不下雪!因爲冬天缺了雪水滋養,第二年的草原上草勢長得很不好,導致倖存下來的牛羊營養不足——大明最近這些年,各種熏製牛羊肉、奶粉,以及毛衣等,賣得越來越貴,以至於普通的工人階級完全消費不起……

在中原地區,河南、陝西、山西乃至山東的部分地區持續乾旱。雖說大明政府早就未雨綢繆的修建了很多水庫、水渠。但農業總體還是看天吃飯的,人力無論怎麼努力,要完全消除氣候的不利影響,還是力有未逮。

不過呢,以上困難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也就是讓內閣大臣們皺皺眉頭罷了。

得益於黃冊的完善,賦稅、分配製度的相對合理,工業吸走了農村多餘的勞動力,以及南洋諸國大量糧食的進口,還有大明政府以工代賑已經堪稱熟練……現在大明北方各省的普通農民雖然一天到晚閒下來了都心情不好的大罵賊老天,但距離餓死人還是有相當距離的。如歷史本位面那樣,李自成從商洛山出來,跑到河南一揮手,頓時百萬災民羣起響應的事情,是怎麼都不會有了。

“接下來討論本次會議的最後一項議程,紙幣圖案審定。各位,這些年隨着蒸汽機、電力的廣泛使用,這民間每年生產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遠遠的超過了每年新入市的金銀。銀行這邊已經把銀元的含銀量從七成慢慢的降到了五成,可是銀元的購買力居然沒有下降。如此通貨緊縮,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危害是極大的。所以,發行紙幣,早就多年前就有同僚提出來了。

現在,我們拿到了南美,每年有大量的金銀出產。這準備金的問題是能夠解決了。那個,曹司徒,李行長,財政部和銀行已經準備了多少金銀?”

“馬相,各位同僚。截止到今日,儲存在銀行中央金庫內的金磚已經有121噸,銀磚3352噸。按照現在一枚銀元實際含銀量只有25克,一枚金幣抵十枚銀幣計算,這批儲備金,可以折算爲一億八千萬銀元。另外,鑑於當前除了極少的水力發電外,其他的機器驅動,歸根到底都是以煤炭爲主。所以財政部還將目前朝廷控制的二十個大型煤礦的當年煤產量納入保證金,這一筆,可以折算爲一億五千萬銀元。”

“如此算下來,就有三億三千萬,相當於朝廷去年歲入的五成五了。”

“是的,馬相,各位同僚。以朝廷歲入的一半多作爲保證金,可以說是非常保守了。”

“由不得不保守啊,北宋的紙幣、蒙元的紙幣,我大明的寶鈔……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好了,各位,總之呢,這紙幣是必須要發行的,不然通貨緊縮這麼持續下去,大明的經濟會非常危險。

經過我朝反覆充分的準備,準備於今年的十月十八日,也就是皇上四十三歲生日那天開始,全國統一發行紙幣。這第一批紙幣,總額爲三十億。爲避免引起民間恐慌,皇上已經明確,從今年開始計算,三年內,紙鈔、貴金屬貨幣之間可以互換。三年後,貴金屬貨幣退出流通市場。”

“此法已經極爲穩妥了,我等無異議。”

“好。”馬士英朝着身後負責記錄的中書舍人招招手,讓他把自己身後的布簾拉開:“各位請看,這是前些時候銀行與財政部製作的紙幣樣板。那個,曹司徒,你來介紹一下吧。”

“是。”曹三喜站起身來,走到馬士英身後巨大的掛圖前:“各位,財政部與銀行制定的紙幣,在幣值上分爲元、角、分,基本上,一元等同於以前的一塊銀元,角等於以前的銀角,分等於以前的銅板。在數值上,角、分都有一、二、五三種數值。而元除了一元、兩元、五元外,還有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

“咦?李行長到底是數學大家啊,這一二五三個數,完全可以湊出任何數值嘛。”

“呵呵,那裡,嚴格來說,只要有一,任何數值都湊的出來,不過那也太不方便了。所以下官請示了皇上後,皇上加了二和五。”

“嗯,挺好,我等無異議。”

“接下來就是紙幣的圖案了。銀行的意思是,紙幣正面是人物頭像,背面是我大明的大好河山。諸位請看這樣幣。這一百元紙幣的正面人物,是太祖皇帝,背面是泰山。五十元,正面是成祖皇帝,背面是紫禁城。二十元,正面是先帝(萬曆),背面是黃河壺口。十元,正面是今上,背面是長城。

十元以下的人物頭像,五元的,是孝慈高皇后(朱元璋的馬皇后),背面是中都城樓(鳳陽)。兩元,是中山王(徐達),背面是大運河。一元,是於少保(于謙),背面是杭州西湖……”

“嘶~!”

看了一眼下面明顯雙眼血紅的諸位同僚,曹三喜哪裡還不知道這些臣子心裡都在想的是什麼。他乾脆的添了一把火:“各位,按照皇上的意思,這只是我大明天啓年的紙幣。以後我大明的國祚肯定千秋萬世嘛,後世也肯定會有更多的名臣良將涌現,所以,未來新版紙幣上的人物頭像,也是可以換的。”

“哎喲!這,這皇上思慮深遠,臣等拜服不已。”

“是啊,聽曹司徒這麼一說,老夫只想着再多爲皇上,爲朝廷效力幾年啊。”

“咚咚~”敲了敲法槌,恢復了會場秩序後。馬士英笑意盈盈的道:“各位同僚的心情,本相感同身受,不過,曹司徒還沒說完呢,請大家稍安勿躁。嗯,曹司徒請繼續。”

“多謝馬相。”行了一禮後,曹三喜繼續道:“一元至十元這個區間的紙幣正面圖案,分別給予一位後族,一位武將,一位文臣。而角這個區間,皇上的意思,是分別給一位科學家、一位教育家和一位醫生。因此,本案的角幣上,暫定的是五角的正面爲趙士禎,背面是雁蕩山。兩角的正面爲王陽明,背面是寧波港。一角的正面爲李時珍,背面是雲丹山。

分幣這個區間。呃,我大明乃天朝上國,麾下藩屬無數,這天啓紙幣也是要在整個大明所有區域統一發行的。所以,適當的照顧一下藩屬國裡的精英也是應有之意。因此,這五分的正面,暫定的是唐王殿下。兩分的是李舜臣。一分的是真田幸村。三張分幣的背面,也自然是唐國、福國以及日本的名勝。”

“好,感謝曹司徒的講解。諸位,現在大家對財政部和銀行選定的人物、背景圖案有什麼意見?”

馬士英這一開口,大家紛紛或起身,或舉手,或直接嚷嚷開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由不得這裡的文武衆臣們激動:頭像印在鈔票上,註定的青史留名啊!

十元以上是皇族,這個我們本人是沒想法的。但是十元以下的呢?

很快就有大臣提出,分幣雖然不值錢,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他的使用頻率極高——絕對遠超十元以上的紙幣。這麼高的使用頻率,用藩屬國的人物做頭像,這樣太像話了。改了!至於改成啥呢?嗨,我大明的名臣猛將還少嗎?選一選,往上面印啊!

分幣之後是角幣,好,皇上說要弄科學家、教育家、醫學家,這個我們沒意見。但是趙士禎憑什麼做科學家代表?難道不該是出身於我們文臣的徐光啓嗎?

元幣方面,高皇后是五元我們沒意見。憑啥徐達是兩元,而文臣代表于謙才一元——反過來,樞密院的武將們自然是擰着脖子,說爲啥我中山王不能是兩元?沒有中山王驅逐元韃,于謙不過是個叫於三三或者於四五之類的下賤南人,如何做得少保?

參會衆人越吵越兇,最後吵到十元以上的大額鈔票。到了這裡,衆臣們意見倒是一致:高皇帝、文皇帝面額最大沒意見。但是先帝嘛……拿下來吧,不如把今上弄成二十元。

文臣們互相吵,文武之間吵,便是參會的司禮監、東廠、御馬監等掌印太監們也參合了進來:怎麼?我們宦官在大明出了這麼多名宦,就不能在紙幣上有個代表嗎?

最後大家一陣吵吵嚷嚷,經過反覆拉鋸後,終於形成統一意見:百元,太祖高皇帝。五十元,成祖文皇帝。二十元,今上。十元,馬皇后。五元,徐達。兩元,于謙。一元,張居正——雖然在幣值上武將仍然壓了文臣一頭。但元幣上,文臣二比一,所以文官們滿意了。

角幣保持原案。

分幣原案被全盤推翻,五分、兩分、一分的票面,分別改成了徐光啓、戚繼光、鄭和……

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六一三章 敵人有了反應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