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

自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文官們面對武將、勳貴漸漸的取得了優勢。在武宗朝的江彬被劃了三千六百刀後,文臣們徹底把武將壓在了身下。

武將的人事任命權被文臣們搶走了,後勤物資配送權被搶走了,到了萬曆年間,乾脆連軍事統帥權都被文臣拿走了。再往後,武將們出征前去國家的武備庫領武器鎧甲,領到的東西質量低劣也就罷了,關鍵是還得武將私人撥付這些武器賬面價格的十分之一給兵部官員作爲賄賂才能領到……總之,武將們的地位已經弱化到了前宋一般:只有在文臣劃定的路線上進軍,到達指定地點後廝殺……

但是這就帶來很大的問題:武將們被壓制得太慘,必然導致國家軍事力量的弱化。而軍事力量的弱化,又會導致國家的國防問題無限增多——國家由此變得越來越需要武將。而需求越多,武將的地位又會越來越高——這不是文臣們拼命壓制就壓制得了的。

歷史本位面上,明朝文臣對武將的欺壓在崇禎朝達到頂峰:袁崇煥居然可以無旨意將毛文龍斬首而且事後沒有受到追究。由此導致本就心懷不滿的武將們徹底對皇室離心離德。然後,綱紀崩壞,國家不但無法控制武將,還要被武將所挾持了……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非常清楚:壓制武將是一條不歸路。別說還有其他穿越者在這個位面一起競爭,就算這個位面只有他一個穿越者,明末的形勢也註定了武將的再次崛起。

所以,既然不能壓制,那就不要壓制了。支持、拉攏、引導,這纔是他該做的。

在大廳內只剩下了孫承宗和劉綎兩人後,孫承宗靠近劉綎,輕輕的耳語道:“太孫殿下私人撥付白銀十萬兩,用於劉帥和馬宣撫的軍隊沿途行進物資採購。如此,就不需要各個地方的主官來給士兵們提供吃食了。此外,這筆錢殿下說了,只是頭款,他在京師會拼命籌款,後續的銀子也會源源不斷的送來。而且,這筆錢是得到皇上允准的,所以劉帥只管放心去用。”

“啊?太孫如此厚待臣下,臣肝腦塗地亦難以爲報!”

“呵呵,劉帥啊,太孫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本官這次來,除了帶了十萬兩銀子,也帶來了太孫的兩個要求。”

“請孫大人示下,末將無有不從。”

“劉帥先不要急着表態,太孫的兩個要求說起來很簡單,但也不容易。其一,保證軍紀。本次我大明出兵木邦,不是簡單的幫木邦的土司趕走緬軍就算了,而是要趁此機會將木邦改爲雲南布政司的直轄州。所以,這軍紀尤其重要。若是士兵軍紀不好,在木邦殘民害民,那我大明如何才能在木邦立足?”

“呃……請孫大人放心,末將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兒郎們性子野了點,這個嘛,一方面是末將治軍不嚴,另一方面則是,歷次出征,這地方上的老爺們總是讓末將的兒郎吃不飽啊。這一次,太孫殿下如此支持,再讓兒郎們出去禍害百姓,不用孫大人說,末將也覺得過意不去了。嗯,總之,完全杜絕殘民害民的事情,末將不敢保證。但只要發現一起,末將一定嚴懲一起!”

“好,劉帥是身經百戰的豪傑,你說的話,本官信!那麼本官再說第二條,太孫說,近期他已經派出大內的曹公公去山東、河南的黃河災區購買孤兒。這些孩子買來後會安置在他的莊園裡,如果劉帥願意,請派出得力大將到紅河莊出任教官!”

“嘶~~孫大人,這種事情……”

要說明代的文臣們,除了壓制武將之外,還有一件事也是盯得非常緊的:防止皇帝與武將接近。這很正常,文臣們自己也知道他們囂張得越來越過分,壓制武將不說還欺負皇帝。若是讓皇帝和武將們過於接近,讓皇帝手裡有了刀把子,萬一哪天惹毛了皇帝,皇帝來個大屠殺怎麼辦?

所以,任何企圖接近皇帝或者任何皇帝喜歡的武將,都會遭到文臣的重點盯防、打壓乃至陷害。

別看劉綎以前打過知府,但那是當年年輕氣盛。現在劉大帥年紀大了,特別是好幾次被文臣搞得生不如死後,這想法和以前不同了:國家的事情還是要辦的,大丈夫戰死沙場也不算個事。但是千萬不能因爲政治鬥爭禍及家人。

“劉帥想到哪裡去了,這批孤兒,年齡最大的不會超過十歲,他們能幹什麼?太孫只不過是想劉帥派個嘴巴牢靠的,會教一些簡單的武藝給這些孩子的小兵官而已。怎麼,劉帥連這種事情也不答應?”

時間實在是太緊迫了,朱由棟已經等不到十幾年後自己登基後再來慢慢佈局,尤其是暹羅的那位已經登頂的情況,他的緊迫感與危機感更是大大的加劇了。

所以,他對孫承宗說,要劉綎派一個軍官來給自己的孤兒團做教官。這是對孫承宗的試探:你身爲文臣,是站在你那個階層一邊呢,還是站在我這一邊?

也是對劉綎的試探:我拿了這麼多錢幫助你建功立業,你能不能向我靠攏呢?

如果孫承宗敢背叛他,把這事捅了出去,他照樣毫髮無損:什麼情況?孤不清楚啊,拿證據出來!孤買孤兒怎麼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啊,你們這些傢伙懂不懂?!

至於劉綎?他可以不搭理朱由棟的招攬。但他只要腦子正常,就不會把這事捅出去:孫承宗不說話,一個武人的話誰信?

當然,朱由棟的試探不是胡亂來的:孫承宗曾經長期在大同生活,與當地將士接觸極多,對於武人的觀感和普通文臣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這位在歷史上的表現,那是絕對的忠於國家的。

總之,是稍微冒了一點險,但基本在可控範圍內。

“呵呵,孫大人是太孫的老師,末將當然相信這是太孫本人的意思。只是呢,末將現在一門心思都想着怎麼發兵木邦以完成皇上和太孫的囑託,所以這個事情啊,且待末將空了再好好想想。孫大人,您覺得如何?”

“呵呵呵,就依劉帥。”

兩人微微一笑後,互相作禮告辭。

少頃,就在孫承宗和劉時敏在劉綎派來的將領引導下向着自己的居所前進時,整個大營迅速的變得嘈雜了起來。

“大帥令!全鎮收隊!各兵歸營!酉時起,各營清點人數,亥時前上報中軍。明日打點行裝一日,後日辰時出兵南下木邦!”

……

喧囂的白日過去了,深夜子時,在處理完了營務後,劉綎把自己的養子劉招孫叫了過來。

“今日白晝那孫承宗給爲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這姓孫的畢竟是文臣,而且還是庶吉士,所以這傢伙爲父是不信的。不過呢,倘若這真的是太孫的本意,那爲父就不願意錯過了。”

“父親的意思是?”

“這次南征,你不要去了。我會以留守老營的名義把你留下,然後等爲父大軍出發後,你親自走一趟京師。切記,不要去找李世忠。若是爲父猜的不錯的話,太孫應該已經感受到他對李家的依賴太深,需要引入其他的將門來平衡李家。所以你找李世忠,肯定要出問題。”

“那父親請示下,孩兒應該去找誰幫忙聯繫太孫?”

“當然是現在名滿天下的吳又可大夫了,你就以慕名學習牛痘的名義去拜見吳大夫,請吳大夫替你引見太孫本人。若是太孫沒有這個意思,爲父就算是幫太孫挖掉他身邊的一個禍害,如此也報答了太孫的恩情。若是太孫確實有這個意思,那你就留在京師好好爲太孫效力吧!”

“是,孩兒明白了。謹祝父親此次南征大獲成功,揚武威於南中!”

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