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

一個月之後,天啓十四年(1632)第一次國務會議召開之前。

“見過三位相公。”

“咦?廠公怎麼今天有閒暇來咱們內閣。”

“奉皇上口諭,來內閣通告一聲。”

這話一出口,溫體仁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迅速的躬身道:“請皇上旨意。”

“皇上說,內閣前日交到司禮監的‘對印作戰計劃’完全不合朕的意思,請三位相公責成國防部和樞密院重做!”

“皇上還說,朕意,本次對印作戰,起碼動員三十萬陸軍,五萬海軍陸戰隊,三大艦隊出動兩支。財政部應該在今年爲以上軍隊做好至少三千萬的預算,之後在五年內,每年做好不低於兩千萬的預算,並且做好戰事久拖不決導致的追加投入甚至貸款。”

“嘶~”老魏把這話轉述後,三位相爺再也忍不住了,便是一貫以身段柔軟著稱的溫體仁,也無法接受:“廠公,本官要面聖。”

“皇上早料到溫相有這麼一說,皇上說,請溫相在明日的國務會議上按照他的意思先做一個方案出來,然後帶着這個方案去面聖。”

“廠公,這……”

“哎呀,三位相公,咱家也只是奉旨傳話,你們有問題,咱家也回答不了啊。”

魏忠賢退走了,只留下三個臉色陰沉的相公面面相覷。

第二天的國務會議上,當主持會議的老溫把朱由棟的意思傳達後,參會衆臣一下子就鬧開了鍋。

把持財務的曹三喜當然是反應最強烈的,而即便是以親王之尊領一部尚書的朱由、朱由檢,也明確的表示了不滿。

國家這些年正是蒸蒸日上的好時候啊,這時候打什麼仗?那印度隔得那麼遠,這真要打起來,路上的損耗不知道多少。人家又沒招你惹你,又不在我大明臥榻之側,有什麼打的必要?

去年年末的時候,皇上說要打印度,衆臣心裡都是老大的不樂意,即便是掌樞密院的麻承詔,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有意識的做了一個動員十萬陸軍的‘小’計劃:在臣子們看來,出動十萬大軍,已經很給皇上面子了。

“諸位,諸位。”敲了敲法槌,安靜了會場後,溫體仁開口道:“各位同僚,那魏忠賢過來傳話的時候,本官當時也覺得很惱火。但事後想了一個晚上,覺得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看到下面的官員們把注意力轉過來後,溫體仁繼續道:“自二十多年前今上開蒙,本官到皇上身邊做事開始。這麼多年來,皇上做事,從來不會單憑一時喜好。或許有些事情在當時看來,不被世人所瞭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又有哪一個不拜服於皇上的高瞻遠矚?”

“溫相說的極是。”

“所以啊,皇上要舉國之力攻打印度,這其中必有深意。我等做臣子的,雖然一時不理解,但身爲臣子,總要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本官的意思,我們還是先按照皇上的要求重做計劃,但在計劃中應當說明執行皇上要求的困難。把這些東西交上去後,由皇上進行聖斷,這纔是做臣子的態度。”

“……溫相教訓得是,下官等明白了。”

“好,那咱們今天首先的事情,是按照皇上的意思重做計劃。那個,大司徒,打仗得先問錢,你那裡的錢夠麼?”

曹三喜站了起來:“各位,你們都知道去年我大明開始實行官紳一體納糧,這田賦自然是猛漲了。去年,財政部一共接到稅務總局和銀行交過來的資金是兩億九千萬上下。這其中,一成半是官員俸祿和辦公經費,兩成是軍費,一成是各種重大工程的建設費、已經建成的公共工程的維持費,一成是海外購糧轉款,兩成半花在了教育和醫療上。半成是金花銀,半成科研經費,半成的儲備糧食基金以及賑災什麼的……總之,去年朝廷是有結餘的,不過只有區區的半成,也就是一千四百五十萬左右。事實上,樞密院先前做的那個作戰計劃,就是按照每年額外支出一千萬來做的。這要是每年新增三千萬軍費,那沒的說,若是不在前面的支出上砍掉一部分,那每年都得有一千多萬的赤字。”

“嗯,這錢看來是不夠了,大司農,你那裡呢?糧食可夠?”

“回溫相的話,去年,我大明本土的耕地面積達到了10.5億畝,但受小冰河氣候的影響,受災耕地達到了2.9億畝,這其中,完全絕收的土地就有1.32億畝。經過農業部的測算,去年我大明本土實際糧食產量,按照水稻爲1,小麥爲0.9,黍米爲0.7,豆類爲0.7,土豆爲0.6……這麼折算下來,約莫是18.4億石。按照我大明本土現有的1.8億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口糧是10石。

粗略一看,每人每年可以分到600公斤糧食,是怎麼都夠吃了。但事實上這個數字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爲這些糧食在收穫、脫殼、曬乾、轉運途中有損耗,部分糧食還要拿去釀酒,部分要留種。再加上朝廷雖然不直接徵收糧食爲田賦,但田賦事實上是存在的。另外還有糧商的利潤……事實上,農業部去年花費了近三千萬銀元,向周邊藩國購入了六千多萬石糧食,才保證了全國糧價的平穩。

若是朝廷要動員數十萬大軍遠征,沒的說,要麼財政部增加撥款,方便我們收購更多的糧食,要麼,就啓動戰略儲備糧,否則,糧價必然上漲。”

“嗯。”沉默的點點頭,溫體仁又轉向樞密院:“樞相,三十萬大軍一動,國內就沒有野戰軍了吧?”

“正是如此。”麻承詔起身:“各位,最近十年來,陸軍只有三十萬常備軍,若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出動三十萬大軍遠征,那國家有野戰能力的陸軍就要全部出動。可是,我大明的五十萬武警部隊目前還處於組建期,去年纔剛剛建成十二萬左右。這點力量,是無法保證國內穩定的。要知道,現在光是在新疆、蒙古、雪區、南洋四個地方,樞密院就放了六個師,九萬人吶!先前樞密院和國防部做的十萬遠征軍計劃,是把除了近衛師以外,能夠抽調的機動部隊全部抽乾了的!”

“所以,如果要發動三十萬大軍遠征,陸軍肯定是要在組建新的師是吧?”

“正是如此。”

“好,那勞煩樞密院和國防部測算一下,如果要新組建十個陸軍師,這軍費要上漲多少。”

“此事不難,本官現在就可以告訴溫相。一個滿員齊裝的陸軍師,官兵俸祿,訓練消耗,食品服裝等,一年的開銷基本穩定在八十萬元上下。十個陸軍師,朝廷每年增加開支八百萬。但,這只是和平時期的價格。真要打起仗來,軍火的消耗,陣亡將士的撫卹,傷員的安置,那個就可能一百萬甚至一百五十萬都打不住了。”

“海軍呢?俞帥?”

獨臂的俞諮皋起身:“海軍目前有三支艦隊,一共有五艘五千噸級鐵甲艦,十艘三千噸級鐵甲艦,十艘鐵甲運輸艦,以及六十艘1200噸級風帆戰艦。三支艦隊,平日內維持日常訓練,一年的開銷總共是一千二百萬元上下。但和陸軍一樣,真打起來,新造軍艦,受損戰艦的維護,將士的撫卹安置,這費用,直接翻翻都有可能……”

“諸位的意見,本官清楚了。那就按照皇上的意思,制定三十萬遠征軍計劃,但注意,要在這個計劃中,把存在的困難,和對財政的負擔寫進去,寫詳細一點。”

“下官等領命。”

……

“譁~嘩嘩~”

乾清宮內,朱由棟翻看着內閣緊急趕出來的印度攻略作戰計劃,越看眉頭越緊,後來乾脆的把這份厚厚的方案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溫體仁這個王八蛋,這是在軟頂朕啊!

可是摔完了東西,他還是長嘆一聲,把這份報告給撿了起來。

因爲,他心裡明白,朝臣們對自己軟頂是對的:國家這時候真的沒有準備好。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世間事,有多少是讓你充分準備後才發生的?若是什麼都要完全準備好才發動,那不管是人還是國家,這日子都沒法過的。

所以,雖然現在的大明還差了那麼幾年的水磨功夫,但既然印度那邊的威脅陡然增大,那就必須要以雷霆之勢將其消滅!

“方正化。”

“奴婢在。”

“你去和王承恩好好盤點一下朕的內庫,看看朕到底有多少家底。”

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