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

在經歷了繁瑣的檢查程序後,德川賴宣終於得以進入了考場,然後找到了自己的號房。

他敏銳的注意到,在其身前身後進入考場的,有那麼幾個膚色黝黑,面部五官嚴重平面化的考生。看起來,應該是南洋諸國的土著。

這幾個土著也看到了頭髮參差不齊的德川賴宣,大家彼此相視一笑,也不多說話,各自進入了自己的號房。

看了看考場中央的大座鐘,這會兒不過才凌晨五點。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閉目養神起來。

到了早上七點,一陣鐘聲後,考場的工作人員開始向考生們分發早餐:這一次的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爲一天半。考生在這一天半的時間裡,其吃食什麼的,全部由考場提供。

既往的科舉考試是不會這麼做的:第一是國家沒錢,第二是萬一統一發放食物,吃壞了算誰的?

但在朱由棟這裡,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一個年入幾億的中央政府,這點飯錢自是不在話下。至於說食品安全:如果真的出現大規模考生食物中毒時間,那負責此事的官員自然是要拿頭來說話。但個別偶發的,那就很抱歉了:身體這麼差,做什麼公務員?

當然,限於這個時代的技術,考生身份的查驗還是太困難了。所以,只要考生進了考場,考試結束之前,仍然是不允許出來的。

早上八點,鐘聲再響。考場工作人員一邊收走碗筷,一邊分發考卷紙。到了這一天的八點半,數十個穿着紅色專門服侍的工作人員各自高舉着木牌在考場內反覆行走。

“唔?以詩言志,七律一首。以夏日景色爲題,漢賦一篇?喲西!漢賦我可是很熟的。”

日本和朝鮮不同,前者接受唐的影響極大,而後者接受明的影響更多。所以,這詩詞歌賦的考題越是靠向前朝,日本人佔的優勢自然就更大。

好整以暇的將自己以前準備的幾篇‘打題’的範文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後,他迅速的選定了文章,然後開始在草稿紙上默寫起來……

上午的詩詞考試很輕鬆。八點半開考,中午十一點就收捲了。然後就是午餐時間。十二點,工作人員收走碗筷後告知大家:只要不出考場,可以在考場中間的院壩溜達消食,也可以自己在號房裡午睡。

聽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如德川賴宣這樣的異族人感覺還不是很突兀,但參考的大明士子們,尤其是那些既往參加過科舉的士子,無一不瞪圓了眼珠。

但,瞪圓了眼珠後,大家還是很欣喜的走出了號房:天可憐見,那號房那麼小,睡覺腿都伸不直的。再說了,早上吃了那麼多都沒怎麼動,然後中午又吃了那麼多,不出來走走,晚上真的吃不下了。

慢慢的,考場中心院壩上的人多了起來:雖然天空還是偶爾有些雨滴,但對於考生們來說,能夠出來走走,那是淋點雨也沒什麼的——再說了,這點雨量算個啥?用俺們讀書人的話說,此乃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也!

德川賴宣也走出了自己的號房,伸了伸懶腰,和自己鄰舍的幾個膚色黝黑的考生點頭致意:也就如此了,至少在目前,除了自己,他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日本籍考生。雖說能夠參加這個考試的,不管哪族人,肯定都會說漢語,但日式漢語這個腔調,還是少開口爲妙。

就這麼緩步閒逛,遇到其他士子就點頭致意,慢慢的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士子開始朝着一個地方彙集。

待得他走過去後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圍着一個人在不停的恭維。

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後,他終於搞清楚了:原來,這個被大家圍起來恭維的人,叫做吳駿公,乃是大明目前一頂一的大詩人。

再仔細聽了一會後,他內心突兀的感到焦躁起來:這吳駿公的七律詩,居然足足寫了六十句,四百多字。再回想起自己的律詩?可憐巴巴的四句,二十八字。哎喲,怎麼自己這麼傻呢?說是寫七律,又沒限制篇幅!哎!

不行!不能再聽了,再聽下去,下午的考試沒法考了。哎,這每場考試之間允許考生出來閒逛交流,也好也不好啊。像我這樣曾經指揮過數十萬大軍的人這會兒心境都受到了影響。那些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士子們,要是發現自己的詩詞遠遠不如別人,又會是什麼感受呢?

總之,正如他自己所想一般:到底是曾經站到過一個國家巔峰的人物,所以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情,以正常的狀態迎來了下午的行測考試。

行測結束後,吃過晚飯,他又走出來消食。然後他敏銳的發現,雖說這會兒雨已經完全停了,但是出來散步的考生比起中午卻減少了起碼一半。就是那位吳駿公,這會兒也是躲在自己的號房裡沒有出來:呵呵,看來行測把很多人都給搞傿了啊。

一夜無話,第二天上午,申論。拿到題目後,德川賴宣驚喜的發現,他又猜對了題目:試論周秦漢唐之官制優劣。

行雲流水般的作文後,他很是暢快的離開了考場。

“主公,您出來了?考得如何?”

“還行,除了詩詞比較糟糕外,後面兩堂都感覺很不錯。”

“呼~”隨行的家臣們齊齊的鬆了一口氣:“恭賀主公,預祝主公金榜題名!”

“嗨以,多謝諸君同行。”

……

“萬歲爺,人事部孫大冢宰關於本次公務員考試彙報的奏章來了。”

“嗯,撿主要的說。”

“是。萬歲爺,本次公務員考試,參加國考正考的考生爲九萬八千三百二十人。按詩詞10分,行測40分,申論50分折算。最終成績在60分以上的,只有三千六百二十五人。參加地考的考生爲四十五萬三千餘人,最終成績在60分以上的,只有兩萬零七百人。大冢宰請示,是否要在今年必須招滿一萬國家公務員和十萬地方公務員?如果必須招滿,那就只有降分錄取了。”

“……哎。”長嘆了一口氣,朱由棟輕輕的搖了搖頭:“寧缺毋濫。”

“是,奴婢領旨,稍後就給大冢宰回話。”

這五六十萬考生,不管考沒考上,說起來,能夠通過初考,那也是我大明的知識階層了吧?可現在大明本土已經有1.8億人了,加上週邊藩國起碼是在2.3億以上,居然才這麼點人蔘考?

也罷,這事急不得,且慢慢來。而且,公務員招不滿,部分吏員和差役就要留用。如此,吏員和差役這個階層就形不成合力,不會給國家造成過多的動盪。

“方正化。”

“奴婢在。”

“本次考試,有什麼不太好聽的聲音啊。”

“錦衣衛和東廠都有消息傳來,大致有這麼幾條,其一,考試中途允許考生走動,交流,導致部分考生心境不穩。其二,統一供應吃食,有部分考生覺得吃不慣或者違反宗教信仰。其三,詩詞佔比太少。其四,初試題目太難,導致很多人無法進入正考考場。尤其是很多既往的生員反應,說什麼很多舉人、秀才都被初試給刷下來了,反而是一些吏員甚至異族人進入了正試,呃,說皇上不體恤讀書人……”

“嘁~!”朱由棟站起身來:“朕說,你記,然後讓張世澤發出去。”

“請萬歲爺示下。”

“第一條,考生都是成年人了,被別人一忽悠就心境大壞,這種人怎麼能做官?以前的科舉只看文章,朕就是要通過考場裡考生可以自行交流看考生們的心境。官員在任上,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磨難。這考場裡的一點考驗都經不過,便是做了官,也是坐不穩的。

第二條,我大明現在幅員萬里,各地民俗迥異。成了我大明的公務員,就有可能到異域做官。連一丁點餐飲不習慣都不能忍受。這樣的人做了官,必然無法與當地百姓打成一片。

第三,現在這個世界是大爭之世,朕需要的是有擔當,能做事的實幹官員。尋章摘句,之乎者也,抵得甚用?

第四,既然有些人看不起異族人,那爲何人家異族人能夠通過考試他們卻不能?人,各有專長。有的人天生不適合考試,但並不妨礙他在其他行業做出成績。可若是一朝失敗,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是怨天尤人,呵呵,那纔是無可救藥了呢。

都記下了?”

“是,奴婢都記下了。”

“嗯,你去辦事吧。”

“是,奴婢告退。”

方正化退出去後,朱由棟走出了皇極殿,擡首望向天空:三十一年了,自開蒙後有了自己的勢力開始做事算起,也有二十七年了。 ωwш★ тt kān★ C ○

這些年來,大明的軍事、經濟、科技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政治改革也在穩步推進。根據這些年瞭解到的西方情報來看,除了在科技樹上受限於自身專業,導致大明的科技樹成長速度可能稍慢一點之外。其他的方方面面,大明都超過了西班牙和奧斯曼。

嗯,現在這個國家,已經逐步的做好了應對長期的全球戰爭的準備。再蓄力三五年,等朕把各項改革徹底落地,新的國家機器運轉磨合到位後,朕就要主動出擊了!

這第一個目標,就是印度!

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