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

大明整頓佛寺的專項行動,出乎意料的順利和安靜。雖說東廠和御馬監的直屬部隊們清掃了那麼多佛寺,拿回來那麼多貴金屬,讓那麼多的僧尼還俗。但全國上下,衝突什麼的雖然不少,但真的沒有那一間佛寺公開的打出反旗。

不過這也實屬正常:華夏本土的佛教徒,從來都不以好戰見長。再加上朱由棟是一個掌控了輿論的皇帝。所以他對佛寺的整頓,比起歷史上的三武一宗順利多了。

當然,再怎麼順利,華夏廣袤的國土範圍上,佛教徒還是不少的,其中虔誠的信徒也是有的。因此,在整頓佛寺的過程中,民間騷然也免不了——不過,就算是這些不算太強的雜音,到了天啓十三年(1631)的五月,也都消失不見了。

因爲,大明全國有了新的熱點:國家及地方公務員考試。

按照去年朝廷機構改革定下的調子,這一年的公務員考試,計劃招收國家公務員一萬人,地方公務員十萬人。如此規模公佈後,全國上下,但凡讀書識字的,都看到了自己入朝爲官的希望。

天可憐見!我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了。這科舉才錄取了多少進士?太祖、建文年間,每科才錄取一百多人。成祖到英宗時,每科約兩百人。憲宗到現在的太上太皇執政時,每科也不過三百多人。

要知道,這會試是三年一次啊。每三年才錄取兩三百人,這兩百多年下來一共才錄取了多少進士?兩萬多一點吧?

若是把這兩萬多進士裡有父子、兄弟、祖孫、甥舅、姻親關係的都算作一家。那大明兩百多年來有多少進士家族?絕對不會超過五百家!

科舉,說起來公平,其實還不是世家對做官資源的壟斷!

雖說在以前的大明,舉人也可以做官,普通人也可以做吏員。但是前者除了海瑞那樣的奇葩,一般做到五品就到頂。而吏員出身的傢伙要轉爲官身,難度極大不說,天花板更是低到極致:一般到了八品就上不去了。

但是今上這個公務員考試,一次招錄十一萬人!這就意味着,大明無數的,從未進入過官場的家族,將第一次,真正的獲得官身!

這是皇上天大的善政啊,在這樣的善政之下,什麼官紳一體納糧啊,什麼整頓佛寺啊,那都不叫事兒!

所以,當時間進入五月後,全國上下關注的熱點,全都集中到了公務員考試上。

……

五月十日的凌晨三點,南京,江南貢院的門外,已經是人山人海。雖說這一天的天空,正稀稀拉拉的下着雨,但門口衆人的熱情,使得這雨絲非但沒有起到半點降溫的作用,反而在煙雨迷濛的意境中,給這喧雜吵鬧的考場上空,增添了一絲別樣的氣氛。

“主公,還請小心一點,千萬不要把考籃裡的紙筆打溼了。”

“……呵呵,安藤老師,德川幕府已經滅亡很多年哪,你就別這麼叫我哪。”

“幕府是滅亡了,但是德川家還要存續下去。您作爲東照大權現目前唯一存活於世的子嗣,就是當代德川家的家主。臣下理所當然要稱呼您爲主公。”

“哎,你呀。”

被人稱爲主公的,是一個約莫三十歲年紀的大齡青年,雖然已經蓄了發,但明眼人只要稍微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額頭以及頭頂上的頭髮是最近才長出來的,和後腦勺的頭髮有明顯的不同。

是的,他是日本人,其正式的名字,叫做德川賴宣。當年明日戰爭中,德川幕府朝鮮方面軍的總司令官。

那一年,女真白甲連破德川譜代足輕,豐臣家下屬的真田幸村又大破仁川守軍。再加上數十萬明軍從兩個方向對進……以至於十多萬日軍,不過六天時間就陷入了絕境。其司令官德川賴宣,自然的做了俘虜。

戰爭結束後,大明釋放了他。回到日本後,被豐臣政權關起來審訊了一段時間。之後豐臣棟秀也沒有繼續爲難他,還給了他一塊三千石的封地,作爲整個德川氏的領地,並且保留了他近衛少將的官職。

這當然是豐臣棟秀按照高攀龍的建議,故意搞出來收買人心的:你們看啊,當年德川家要對我豐臣家斬盡殺絕,現在我豐臣家還是給德川家留了一點骨血的。誰仁慈誰殘忍,一目瞭然啊。

不過,德川家那麼一大家子人,還有那麼多失去了封地的家臣。區區三千石的封地夠什麼?所以這些年來,德川家的這塊封地上,是日本罕見的幾乎沒有農民,全部由武士親自下田耕種的地方——這麼一搞,反而成了武士階層的典範,豐臣家也不好逼迫過甚。於是德川賴宣就此存活了下來。

去年年初,大明那邊傳來消息,大明本土要舉行公務員考試,大明的各個藩國士子,也可以參考。聽到這個消息,德川賴宣的心思就活了起來:蝸居在這日本,時時刻刻受到監視,天天擔驚受怕不說,關鍵是還過得很貧苦。自己好歹這些多年,接受了良好的漢學教育,爲什麼不去試一試呢?若是考中了,豈不是就能走出現在的困境?

這樣的念頭一發出,就怎麼也控制不住。然後他就託人從桂國買來了專門的行測和申論備考資料,認真的準備了一番。

去年十月,開始報名。大明本土百姓要參加公務員考試,首先要追述祖宗三代家世清白,沒有違法或者造反記錄。但對藩國人員,這一條反而限制得不是很嚴格:在朱由棟看來,藩國的識字率比大明低了太多,若是在家世上再限制過多,那就真的沒人蔘考了。

但,對藩國人員的家世雖然限制不多,可是他們要參加考試,卻比大明本土士子多了另一道程序:漢語等級考試。通過四級的,可以參加地方公務員考試。過了六級的,才能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

可以說,光是這一條,就擋住了各地藩國九成以上的士子。因爲漢語這門語言,對於其他各族人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德川賴宣至今都還記得,在去年十一月的漢語等級考試上,有一道“請問‘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到底是什麼意思。”當時他看到這題目的時候,饒是他從小就學漢語,寫漢字,還是有些蒙圈。

不過還好,漢語考試滿分100分,80分就算合格。作爲曾經的日本頂級貴族,從小就飽受漢學浸潤的德川賴宣還是有驚無險的通過了六級考試。拿到了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資格。

這一次考試,因爲要招收的人員實在是太多,報名的人數也是極多。所以光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就設立了南京和北京兩個考場。而藩國的士子們,除了福國之外,其他的,全都被安排在南京參考。

一月拿到漢語考試合格證明後就立即啓程,緊趕慢趕的來到了南京。在上元縣參考接待處遞交日本關白開出的身份證明後,還得再經歷一次初考:這個初考的試題和大明本土的士子是完全一樣,其目的,是刷掉那些沒有多少本事,卻抱着僥倖心理參考的傢伙——按照上元知縣的說法,如果沒有這個初考,只怕正式考試那天,會有超過十萬人蔘考——江南是大明文風最盛的地方,這裡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

初考並不難,至少在德川賴宣看來,還沒有漢語六級考試難。不過即便如此,聽說也刷掉了大約六七萬人。

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德川賴宣還有些不相信:這麼簡單的題,怎麼可能刷掉那麼多的大明精英?但是等到成績出來,那些被刷掉的人集中鬧事,他派手下去打探了一下後,就明白了過來。

這一次公務員考試,對於大明各個階層的震動都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太多的人懷了僥倖之心參考。所以,被刷掉的六七萬人裡,很多都是些略微識字,但才學其實很一般的人。這樣的人被刷掉,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

還有一些被刷掉的,真的是飽讀詩書的秀才。但是這些傢伙尋章摘句很不錯,可是面對這種實戰性極強的考試,就力有未逮。

比如說,在資格考試裡有一道題:現我大明六部拆分多部後,新設諸部均有辦公廳,請試論辦公廳之職責。

這種題對於德川賴宣這種曾經在日本政治頂端浸潤過多年的考生來說簡直毫無難度:不就是幕府的老中嘛。可是對於那些幾百年家裡都沒出過官員的普通考生來說,那就完全不知其所以然,這又怎麼能考過?

總之,在持續折騰了大半年後,德川賴宣終於站到了江南貢院的門外,等待着考試的開始。

“主公,臣下等已經打探過了,這次和您一起報考審計總署的,南京這邊一共只有三百二十五人。”

“嘶,只有?我記得,審計總署今年一共也就招五十人吧?光是南京就有這麼多人報名?若是加上北京那邊的,豈不是?”

“主公,請您保持信心。您的學問,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呵呵,我盡力就好。”

隨着這一句話,江南貢院的大門吱呀呀的緩緩打開了……

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六一三章 敵人有了反應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