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

萬曆皇帝喜歡錢是出了名的。雖說現代歷史研究基本證明,這位皇帝掙了錢大多數是彌補了國庫的虧空。但無可否認,這位皇帝的個人生活跟節儉二字根本就不沾邊。

一方面是國家需要錢,一方面是自己也需要錢。所以在聽到朱由棟說木邦、孟養的地下有玉礦後。萬曆的態度馬上就不一樣了。

在歷史本位面,1606年緬甸對木邦的打擊極爲迅猛,六月出兵,當月徹底佔領木邦。那時候明朝的援軍纔剛剛開始整備,還沒有出發!而這一次木邦的丟失,幾乎是永久性的。

作爲歷史愛好者,朱由棟並不清楚木邦徹底離開中華帝國的版圖具體是在哪一年。不過他知道,現在整個大明千瘡百孔,一塊土地一旦丟失,再想收回千難萬難。所以,這木邦,能夠救還是要救的。

木邦守住了,它身後的孟養自然能夠留在華夏版圖內。這兩個地方,真的就是後世所謂的緬甸翡翠、綠玉最大的礦區啊。

“朱由棟,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孫兒所言,千真萬確!”

“嗯……如果你說的都是真的,那朕對這木邦就更有興趣了。這樣吧,內庫撥銀十萬兩給四川,讓劉綎提早發兵南下。”

這時候的大明,能打的將領大多都在北方。在南方的,最能打的就是時任四川總兵的劉綎。

對於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劉大刀,朱由棟當然是知道的。對這個人出兵援助木邦,在軍事上他比較放心。但是這一次的目標,不是單純的救援,而是要趁此機會把木邦給納入雲南的直轄範圍。所以,還得提前準備文臣。

“皇爺爺,孫兒以爲呢,專款還需專用。如果直接撥款給四川布政使司,嗯,孫兒對四川官員的操守是絕對信任的,只是這效率……此外,這一次不是單純的救援啊……”

“嗯~你說的有道理。這一次,大內要派監軍,都察院也要派出御史去坐鎮。陳矩,報幾個合適的人出來。”

“呃,皇爺,若是要在司禮監派一個監軍過去的話。那老奴舉薦劉時敏吧。此子乃是遼東副將劉應祺之子,因爲做了一個異夢而自願入宮。老奴看此子家學淵源,無論兵事還是文書,在我司禮監中均是上乘。派到西南去做監軍,最是合適不過。”

“可以,不過還得派一個御史過去。不然外面那羣言官又要嚷嚷。”

“皇爺爺,孫兒有一個人選。”

“呵呵,我的乖孫也開始把夾帶裡的人物推薦出來了麼?說!只要合適,朕無有不準。”

“孫兒舉薦翰林院編修孫承宗。”

“孫承宗?他不是你的老師麼?朕記得,此人是萬曆三十二年的榜眼吧?這才入仕多久?如何能擔得起這樣的大任?”

“皇爺爺,孫承宗入仕的時間是不長。但是耐不住他中了舉人後很多年都沒有參加會試啊。不過人家那些年也沒有白混,而是在朝廷大員家中做西席,這其中就有當年的大同巡撫房士守。孫承宗在大同多年,對於邊事其實是很熟悉的。而且此人性格豁達,爲人真誠。能夠很好的處理和武人的關係。皇爺爺,孫兒知道劉大刀是個有本事的大將,但這樣的人,脾氣也是出了名的差。給他選監軍和御史,就不能選那種性格方正,爲人倨傲的。矩公剛纔提的劉時敏是極好的。孫兒推薦的這位孫承宗也是很合適的。”

“……嗯,朱由棟,是你給爺爺說的木邦有玉礦哦。所以爺爺才投了十萬兩白銀。這可是十萬兩白銀啊!現在你又給爺爺推薦這麼一個剛剛出仕的新人……”

那個劉時敏今年也不過二十多歲吧?好歹孫承宗也有四十三歲了啊!算了,你這皇帝本能的對家奴更信任一些是吧?

“皇爺爺!若是皇爺爺允准,這西南支援木邦的十萬兩白銀,孫兒出了!”

“哈哈哈哈哈~~~”朱由棟這話一出口,萬曆和陳矩就開心的笑了起來,朱由棟哪裡還不知道又被這個不要臉的爺爺坑了一道。

不過不要緊,既然錢是我出的,那我的人理所當然有最大話語權。而且……

“皇爺爺,這錢呢,孫兒出了便是。木邦的事情若是後面還需要錢,只要皇爺爺發話,孫兒繼續出。不過這玉礦若是能夠有所產出……”

“嗯~~爺爺跟你五五分賬如何?哎呀,別把臉變得那麼快呀。這個大明,是爺爺的,將來也是你的啊。”

“好,就按皇爺爺說的,五五分賬。”

“誒,這就對了嘛。陳矩啊,待會去跟內閣說一聲,讓吏部給那個孫承宗加一個官銜。哎呀,到底是十萬兩白銀啊,朕也大方點,直接給一個雲南御史,加大理兵備道吧。”

“是,奴婢遵旨。”

“嗯,接着往下走吧。還有什麼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也絕不是一天之內毀滅的。雖說按照歷史發展來看,大明帝國至少還有三十多年的國祚。但其實此時的帝國,各種矛盾已經顯現,朱由棟經常陪着萬曆一起批閱奏章,只感覺皇帝這個位置真的讓人索然無味。

至少在今天后續的時間裡,喜報啥的近乎沒有。反而是諸如貴州土司叛亂,韃靼部襲擾延安府,朵顏部襲擾山海關等等事務,着實的搞得祖孫二人身心俱疲。

好容易把今天比較緊急的事情批紅後,日頭已經開始偏西,午時將盡了。

“哎,餓壞了餓壞了,陳矩,趕緊叫人傳膳。”

“是,皇爺和小爺稍等,老奴馬上安排下面的人進膳。”

待得陳矩出去後,朱由棟走近萬曆身旁道:“皇爺爺,寧遠伯給您說過寬甸六堡的事情沒有?”

“哦,這個事情啊,汝契給爺爺說過了,不過他也知道這事兒一旦公開,彈劾的奏章肯定極多,所以沒有走通政司。怎麼?他也通過李世忠給你說了這事了?”

“嗯。孫兒覺得,寬甸絕不可棄。皇爺爺,寬甸的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哎,棟兒啊,你剛纔說的,爺爺都懂。但是,這國家現在,哎,這會兒沒其他人,爺爺跟你說句交心的話。若是我大明現在還有張先生那樣的人就好了。”

呵呵,也不知道當年是誰在人家掛了沒多久就清算人家,還逼死人家的長子。總之,世間已無張居正!

“棟兒啊,你呢,爺爺是不擔心的。若是將來你執掌大明,只會比爺爺做得更好。但是,在你之前,還有你父親啊。常洛是個好人,但好人真的不適合坐爺爺現在這個位置。可是禮法在那裡壓着,爺爺也沒有辦法。所以,爺爺的目標是,在去見列祖列宗之前,最好是能夠給內庫存夠一千萬兩白銀。如此,有這麼多銀子打底,還有你在旁邊襄助,你父親再怎麼敗家,也是能撐得住的。棟兒,我大明現在的問題太多了,爺爺會盡力解決一些,但更多的只能是期待將來。所以,這寬甸的取捨,必須以遼東的安定爲主。目前看來,暫時放棄寬甸六堡是最能保證遼東安定,緩和各方矛盾的辦法。至於你說的建州女真?哼,那個叫努爾哈赤的真敢對我大明心懷不軌?爺爺我折一支樹枝都能抽死他!”

我的爺爺誒,這樹枝打人的話怎麼能說?梁武帝的例子就擺在史書裡的啊!不過,現在的建州真的是太恭順了,而且實力別說和大明比了,就是和這會兒不斷在西南挑事的緬甸比起來都差得遠——至少人家緬甸一次性能動員三十萬民兵。

所以,大明從上到下,這會兒沒人會認識到建州女真以後會成長到何種程度。

算了,若不是穿越者,誰能看到未來?但我既然是穿越者,別說自己的任務和目標了。就算是爲了漢家文明的存續,也必須要做些什麼。

“皇爺爺。”朱由棟非常鄭重的退後幾步,然後大禮參拜:“請皇爺爺寬恕孫兒的暨越。這寬甸六堡,孫兒還是堅持要守住的。若是國庫和內庫都運轉困難的話,遼東鎮以後可以不用負責寬甸六堡的防務費用。這筆錢,興華宮全部承擔!”

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