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

雖然這具身體只有六歲,但是大內上下,沒有誰敢把朱由棟當小孩子看。

這位太孫表現出來的英明,已經遠超大明的前兩任皇太孫了:那位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建文帝自不用說。就說仁宣之治的事實締造者宣廟爺爺吧,再厲害,也沒有五歲就拿出這麼多東西吧?

所以,慈寧宮的主人李綵鳳,對朱由棟的問安可一點沒有託大,嚴格的按照禮法要求對其進行接待外,還一如既往的派人送了一些小東西。

“嘿,孤每次來太后都要送東西,這樣子久了,都不好意思再來了啊。”

“小爺,這點東西跟您前些時日送進慈寧宮的五萬兩銀子比起來,可就不算什麼了。”

“哈哈哈,王承恩,你和世澤、純忠怎麼都一個樣,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錢嘛,花出去纔是錢,堆在房子幹嘛?能穿麼?能吃麼?再說了,太后拿到這筆錢後也沒有自己花啊。給京師大覺寺擴建大雄寶殿,給北直隸的貧民施粥……如此善事,哪一粒銀子是花在自己身上了?”

主僕二人的對話,當然是故意說給太后聽的。隨着時間的推移,王承恩和朱由棟之間的默契也開始慢慢的有了。

慈寧宮到乾清宮的距離並不算遠,從李太后那裡離開後,沒多久的功夫,朱由棟就來到了萬曆的面前。

“孫兒拜見皇爺爺。”

“嗯,棟兒來哪。咦?太子呢?”

“呃…….父親說他昨夜偶感風寒,所以……”

“哼,算了,不管他了,陳矩,我們開始吧。”

“咳咳……是,皇爺。”

此時的陳矩,已經走上了宦官這個職業的巔峰: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太監。這種把批紅權和執法權集於一身的情況,整個大明朝都是極爲罕見的。

不過,走到巔峰,意味着接下來無論怎麼走都是下坡路。也就是在這一年,陳矩的身體完全垮掉了。看得出,這位被外朝文臣們交口稱讚的“賢內相”,已經油盡燈枯,命不久矣。

“皇爺,老奴先說工部的事情。河道總督曹時聘上本,再次要求朝廷增加撥款二十萬兩。內閣表示戶部現在沒錢,所以再請皇上的內庫……”

“怎麼又找朕要錢?上次不是給了十萬兩嗎?這一下子就又沒了?”

“皇爺,內閣的票擬說得很清楚,咳咳,曹制軍說了,朱旺口工程,是讓黃河迴歸故道的大工程。朝廷已經前後投進去六十萬兩銀子了。若是不加這二十萬兩,這六十萬兩銀子只能保三年平安,若是再加二十萬兩,可以保黃河下游五十年平安。”

“……哎,給了吧。不過,陳矩,讓大內和戶部聯合派出查賬的。若是曹時聘在這個過程中有貪墨,朕要讓他領教太祖留下的剝皮實草!”

“是,老奴遵旨。”

飛快的在這一道奏章上批紅後,陳矩又拿起下一本:“咳咳,皇爺,這一本有些麻煩。陝西稅監樑永,彈劾咸陽縣令陳時濟抗旨劫稅。”

“哐當~~”一個茶碗被萬曆狠狠的仍在了地上,還好這是朱由棟送進來的骨瓷,所以沒有像普通陶瓷那樣被摔了個粉碎。

“這還有沒有道理了?內閣這邊不斷找朕的內庫要錢,地方上的文官卻對礦監的工作各種抵制?朕的內庫又不能自己生錢,還不是得礦監辛苦徵收纔有錢!”

“皇爺息怒!”

“哼,息怒息怒,你們這些老貨除了叫朕息怒,還有其他的話麼?朱由棟!”

“啊?皇爺爺有何吩咐?”

“這個事情怎麼處理?”

呃?你問我我問誰去?大內派出去的礦監可以直接給皇帝本人寫信,而區區一個縣令的聲音是沒法直達天聽的。所以,這單方面的告狀,朱由棟本能的就不相信——至少不能現在就相信。

“皇爺爺,真理越辯越明嘛。以孫兒的想法,不如讓樑永和陳時濟二人雙雙進京,當面鑼對面鼓的把事情說一說。而且以孫兒的意思,先讓父親聽他們兩人講,若是樑永有理,那就讓他們再到大朝會上講。”

看着胸口仍然劇烈起伏的萬曆,朱由棟眼睛一轉:“皇爺爺,陝西那個地方,早已不是當年強漢盛唐時富裕的關中。孫兒注意到,陝西這些年十年九旱,想來民生已經很是困苦了。所以在這些地方徵收礦稅,一定得千萬小心,不然容易激起民變。讓陳時濟這個當地的縣令進京,除了和樑永當面對質之外,皇爺爺也可以聽一聽我大明最基層官員的心聲。王者,既需要擡頭仰望星空,也需要俯首關愛百姓啊。”

“小爺這話說得極好!皇爺,老奴附議。”

“嗯,那,那便如此安排吧。不過,你父親接見那個陳時濟的時候,你得在旁邊給朕看着!”

“是,孫兒領旨。”

“嗯,陳矩,下一件。”

“是,呃,皇爺,這個事情更麻煩了。雲南布政使司奏報,緬甸正在進行全國動員,目標是我大明的木邦宣慰司。木邦土司請求我大明提前準備援兵。”

“緬甸,又是緬甸!從朕繼位開始不久,幾十年了,這些蠻夷就沒有消停過!上次被高國春一個把總率領幾百人連破五寨,幾萬人狼奔豕突都忘了麼?哎,內閣的票擬是什麼意思啊?”

“呃,內閣說,木邦乃是我大明雲南的藩籬,所以必須要救。但是……”

“又沒錢是吧?又想朕的內庫出錢?”

“呵呵……”繞是屁股再怎麼歪,陳矩看到這裡也覺得內閣實在是太過分了。所以這會兒他並不想幫內閣說話,只能以尬笑迴應。

“朱由棟!”

怎麼老是我呢?“皇爺爺,這個事情呢,孫兒覺得,出錢是小事,關鍵是要看這錢出了有多少效果。”

“嗯?有意思,你給爺爺說說,這效果如何判定?”

“皇爺爺,木邦是藩籬,地理位置很重要,能守還是要守的。但是呢,也得看這藩籬牢不牢靠,盡不盡責,給不給藩籬後面的主人惹麻煩。孫兒看最近這幾十年來關於木邦的奏報,有些時候是緬甸主動侵犯,有些時候是木邦去主動招惹對方。後面一種情況,在萬曆十年劉綎、鄧子龍、高國春等擊退緬甸人後出現得越來越多。這說明什麼?木邦自以爲位置重要,我大明不能不管,所以完全不顧自身實力弱小,一個勁的挑釁緬甸——反正最後事情鬧大了,我大明還得出來救他嘛。所以呢,木邦救還是要救的。但是這次救,不能像以前那樣,只出兵,打完就撤了。”

“嗯……木邦土司家姓罕吧?真是狼心狗肺的傢伙。不過棟兒啊,木邦那個地方要拿下來不難,但是它距離昆明實在太遠,出產也極少。如果我們把木邦改爲雲南的直轄州,這產出根本養不活那裡的駐軍。時間久了,我們還是不得不放棄。”

“呵呵,好叫皇爺爺知曉,木邦,以及木邦西北方向的孟養。這兩個宣慰司的地下,都有大量的玉礦!若是開發得當,每年至少能有一百萬銀子以上的收益!”

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