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

在歷史本位面的西歐,十七世紀上半葉的時候,剛剛開始發力的資產階級們是喜歡並支持各國王室的:王國政府加強中央集權,削減各地貴族的權力,會讓資產階級的經營成本減少,產品利潤提高。

但是到了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就翻了臉:不行,王室現在也成了阻礙我們發財的魔鬼了,我們得跟國王約法三章,把他的權力限制起來,不讓他拿走我們的利潤。嗯,乾脆我們立憲吧。

所以,歷史本位面上歐洲的立憲,大多是在限制君主的權力。

但是現在大明的立憲就完全不同了:如熊廷弼所言,朱由棟其實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大明的立憲不是限制君主權力,而是以立法的形式對朱由棟的權力進行確認——這是進一步的中央集權。

當然,總算作爲穿越者,朱由棟這會的腦袋還是清醒的:他知道,要在這場競爭中存活下來,掌握本國絕對的權力是必要的。但是,絕對的權力會帶來絕對的腐敗,爲了防止他自己將來腐敗,所以他還是留了一個小口子:臣子們可以通過修憲來約束皇帝的權力,如果哪一天,他這個皇帝真的做得天怒人怨了,文臣、軍方、宦官、特務都對他不滿了,修憲就是了。

шωш▲тTk án▲¢〇

總之,這《皇明憲章》,於5月10日的國務會議上提出,經過多方討論後,到了5月20日,終於得以通過了。

六大報、朝廷的邸報系統,迅速的將這一消息傳遍了全國。隨着立憲成功消息發出去的,還有國家面向全體公民徵集國旗、國徽、國歌方案的通告,以及朝廷官員人數即將大漲的小道消息。

這樣的消息放出去後,所有士子的注意力全都從憲章轉移到了官位上漲去了。

天可憐見,俺們都是儒門子弟啊!孔聖他老人家當初周遊列國,不就是想當官麼?我們作爲他老人家的弟子,絕大多數都是把做官作爲人生至高理想的啊。

可是朝廷以前的官位那麼少,最近又在搞什麼科舉改革,這眼看着路子越走越窄了,難得皇上發善心,給了這麼大的機遇。誰TM吃飽了撐的去反對立憲?相反,誰敢反對立憲,讓皇上不開心的,我們第一個不答應!

“皇上,這是奴婢的東廠在各地收集到的消息,總體而言,除了少量現任官員不滿外,其他的都是一片讚譽之聲。”

站在朱由棟面前的魏忠賢這會兒也是春風滿面,不光是他,整個宦官系統這會兒都對今上極爲感激:宦官這個職業被明確的寫入了憲章!雖說憲章也說得很清楚,以後宦官要逐漸縮編,但無論如何,憲章視他們爲大明芸芸衆生中平等的一員啊!

多少年了,宦官們作爲皇帝的家奴,雖說也有權勢滔天的時候。但一個大太監,就是在最輝煌的時候,其內心深處還不是充滿了自卑。在被不要臉的文臣跪拜後,轉過身後,偶爾也能看到、聽到剛剛還滿臉獻媚的文臣狠狠的吐一口痰,嘀咕一聲‘閹人’啥的。

對這些,大太監們也是無可奈何啊。

可是現在?沒說的,咱們早就下定決心爲皇上效死了,這會兒這顆忠貞之心更是堅定不移了!

“嗯,忠賢啊,各地的士子,尤其是鄉紳,還有新興的工廠主們,都還是很支持憲章的吧?”

“皇上放心,現在我大明各地的士子,都對憲章讚不絕口。他們這麼把風潮一帶,鄉紳們也沒法說什麼了。至於工廠主?他們巴不得現在朝廷的官員多一點,他們辦起事來更方便一些呢。”

哼,中華帝國,還是官本位啊。就這麼把官位數量大漲的風聲一放出去,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居然就這麼輕鬆的過了?

“不過皇上,奴婢等私下裡討論,也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

“皇上,現在我大明的文官數量不過三萬多人,但在連續漲薪三次後,這三萬多人的薪俸以及辦公經費就要吃掉朝廷年入的兩成。若是官員數量真的如皇上所言,膨脹到三十萬?”

“哈哈哈,忠賢你可真是個實誠人。”朱由棟笑着點了點老魏:“我大明的官是三萬多,可是吏員呢?差役呢?這些加在一起,只怕不止三十萬吧?朝廷每年支出的官員俸祿和辦公經費大約是三千多萬,這些可是把官、吏、役全部包含進去了的啊。”

“啊?哎喲,奴婢懂了。原來皇上只是要給吏和役們官的身份,實際吃朝廷飯的人數,是不會怎麼增加的。哎,皇上聖明啊,奴婢早就聽說,因爲官吏的隔閡沒有打通,吏員和差役看不到上升的渠道和希望,所以做起事情來完全沒有底線,小吏鉅貪到處都是。皇上這麼一手,給了他們希望,多少會對抑制貪污有作用啊。”

哼,這個嘛,倒不完全是這樣的。

21世紀,大天朝在2015年第一次公開公務員具體人數:716.7萬。這個數字,和14億人口比起來,佔比大概是千分之五。但若是再把教育、文化、公共衛生(這一塊指疾控、婦幼、結核病防治所、衛生監督執法局等部門,公立醫院每年只有點象徵性撥款,用來繳納醫院當年的水電氣費都不夠)這些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編制內人員加起來,那吃財政飯的人數就會膨脹到5000萬!還是以14億人爲分母的話,那這個比例就達到了百分之三點五。

大明這會的人口是1.8億,即便按照千分之五這個比例算下來,也該有90萬左右的公務員。當然,這會大明的生產力比21世紀的大天朝差得實在是太遠,不可能真按照這個比例來配公務員。但,無論如何,三萬多官員對於1.8億人口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事實也證明了大明官員過少存在極大的問題:官少,就必須多設置吏員和差役,但是這些傢伙,基本都是沒啥文化,也沒啥素質的地頭蛇。又因爲完全無法升遷對金錢有異乎尋常的渴望,做起事情來完全沒有下限......你讓這些傢伙具體管理百姓,說的不好聽點,那不成了黑社會掌控基層政權了麼?

最近這些年,大明因爲生產力的進步而工商大興,新興的資產階級早就對如狼似虎的吏員和差役們怨聲載道了。

沒錯,大明的官有很多都是僞君子,但是僞君子至少是要臉面的。雖說和僞君子打交道很累,但至少還可以跟他講道理。但是這些吏員和差役?那是真小人啊,真小人若是沒有底線了,那真是連道理都沒得講!

所以,朱由棟內心的想法,並不是如魏忠賢所想象的那般,把吏和役直接改爲低級官員。他的目的,是通過科舉的徹底改革,變科舉取士爲公務員考試!用大量的,目前因爲科舉取士人數過少而處於社會底層的大量窮書生們,去做中低級公務員,把現有的吏和役取代、淘汰!如此,大明的整個吏治,纔會有真正脫胎換骨的改變。

至於說那些被淘汰下來的吏和役他們的就業問題,嗨,工廠不是缺人麼?農場不是缺人麼?馬上這國家機構改革後,新增設的兵役局不是差後備役麼?總有一個位置是合適你們的。

什麼?你說你當老爺當慣了,沒法接受重新回去當個普通的民?國家專政的鐵拳瞭解一下嘛。

你說你慫了,不跟國家鬧了。但也實在不願意去做體力活兒,申請去海外藩國?誒,這個可以有,朕的二十幾個海外親藩,這些年一直都在跟朕叫苦,說什麼爲了確保基層穩定,他們不得不大量啓用當地人做低級官員,這時間長了,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同化誰了。很好,你們去了海外,正好可以幫朕的親王們把場子給撐起來:你們這些人品德是沒指望的,但是管理小民的技術,還是很高超的。去了海外,幫朕的藩王們好好的懲治一下那些刁民,尤其是有什麼復國想法的,更是要讓他們生不如死!

想到這裡,朱由棟不由得開心的笑了起來。

“皇上?”

“嗯?啊,沒事。忠賢啊,既然憲章在民間的反響不錯,那就給內閣那邊說一聲,讓他們趕緊把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也頒佈了吧。”

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