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大明因爲穿越者的原因,科技飛速進步,生產力巨大提升後,其經濟模式也開始了劇變。

以前,大明的財政收入從來都是以農業稅爲主,佔比高達八成甚至更多。而現在,已經跌到了三成以下。蒸汽機的出現,不過七八年的時間,就培育出了一個新興的工商階層——後世的教科書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蒸汽機,誠非虛言。

經濟上的巨大改變,自然會引起政治的改變。從上而下,叫改革。從下而上,叫革命。作爲現任皇帝,朱由棟當然希望這場變革是改革而不是革命。

所以,大明朝的政改是必須的。而在此之前,實地調研也是必須要做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在這一點上,菲利普比朱由棟有優勢一些。中央集權制確實對穿越者實現獨裁有好處,但也會導致改革變得艱難。而西班牙國內鬆散的邦聯體制,雖說讓菲利普要聚合全歐力量辦事難度大了很多。但真要說到整改,菲利普比朱由棟要輕鬆多了:朱由棟是要在已有的東西上去動刀,而菲利普是在沒有的地方新添置東西。

這就是文化不同,帶來的政體不同吧。

不過,當朱由棟已經開始琢磨着對政體進行大改的時候,菲利普卻還來不及對這些東西進行思考。因爲,此時歐盟與奧斯曼的戰爭,陷入了焦灼。

耶路撒冷戰役失敗後,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損失的歐盟不得已改變戰略:從全面進攻轉爲重點進攻。而其攻擊的重點,就是亞歷山大。其目的,是拿下這裡後,利用尼羅河下游的糧倉補益歐盟的糧食——小冰河氣候是公平的,對處於高緯度的歐洲影響更大。

雖說菲利普此時有‘天璇’的天賦對抗天災,但,無論如何,歐洲此時的糧食產量也就是剛剛夠吃。而且歐洲和大明一樣,隨着工廠越建越多,也越來越明顯的出現農夫進入工廠,導致農業勞動力減少的情況。所以,爲了維持如此大規模的軍隊,以及爲這些軍隊服務的民夫,歐盟也需要一個穩定、優質的糧食產地進補。

然而,哪怕是重點進攻,仍然很不順利。

1625年12月,在經過長達八個月的戰鬥後,歐盟聯軍終於摧毀了亞歷山大城西面的三道防線,並用重炮轟擊亞歷山大城牆,順利將其擊垮。

然而,就在南線指揮官腓特烈大鬆一口氣,覺得可以對菲利普有所交代的時候。進入城內的歐盟士兵,卻在各種街頭巷尾,遭到了無情的射殺!

堅韌的奧斯曼俄羅斯裔指揮官鮑里斯,打定了主意要在這裡戰死,所以選擇了城破後繼續巷戰!

慘烈的巷戰持續了整整三個月,整個亞歷山大城都化爲了廢墟,歐盟聯軍已經控制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區,但殘餘的奧斯曼士兵就是死戰到底,決不投降。

“尊敬的陛下,由於多年前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對征服地的異教徒展開過多次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這樣的屠殺是如此的慘烈,以至於幾百年後,仍然深深的烙印在此地人民的腦海之中。所以,無論我們怎樣勸降,怎樣保證,只要對方的指揮官還想抵抗,他只需要稍稍動員,就能讓他麾下的士兵繼續奮戰。

對這樣的局面,我深感無力。近三個月來,我們在巷戰中大約擊斃了對方七千多士兵,但我們的損失已經上萬。在我看來,如果要用純粹的軍事手段解決剩下的敵人,估計還需要三個月,再付出上萬人的代價,纔有可能實現。

爲此,我祈求您,在聯盟層面,與奧斯曼人進行溝通,進行談判解決這裡的問題。畢竟,聯盟還有三萬多俘虜在奧斯曼人的手裡,我本人並不想將這裡的敵人全殲。那既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士兵的生命,也會導致我們的俘虜失去生還的希望......”

“哎,我的首相,參謀長閣下,你們怎麼看腓特烈的這封信?”

1626年4月5日,已經將總指揮部前移到克里特島上的菲利普,在看完南線指揮官腓特烈的這封親筆信後,深感事關重大,馬上召集以奧斯瓦列斯和蒂利爲首的文武,進行戰略會議。

“陛下。”總參謀長蒂利起身:“在說這件事之前,我認爲有必要向您彙報北線的戰況。”

“北線?北線怎麼了?我不是讓他們堅守薩格勒布嗎?”

說起來,自耶路撒冷戰役結束後,除了大明的第六師轉進兩河流域,準備在波斯灣上船回國外。黎塞留率領奧斯曼、波斯聯軍北上。在橫穿小亞細亞半島後,在奧斯曼海軍的幫助下,橫穿黑海,於1626年2月初,在巴爾幹半島東側的康斯坦察港登陸,直插歐盟軍隊的大後方,布加勒斯特。

好在在此之前,蒂利已經預見到了這種可能,提前讓北線的聯軍大踏步後退,因此倒沒有被對方抄了後路。但是,聯軍這邊退了,原先被死死釘在伊斯坦布爾的四個精銳的奧斯曼師也解放了出來,他們與黎塞留支隊南北夾擊,對撤退的歐洲聯軍展開了追擊和圍攻。

近兩月的時間裡,在敵方優勢兵力的追擊下,歐洲聯軍節節敗退:索菲亞、斯科普里、布加勒斯特、貝爾格萊德......這些巴爾幹的名城,在‘光復’不久後,再次落到了奧斯曼人的手裡。

而更糟糕的是,由於北線的歐盟聯軍來自多個國家,而且其兵源是以以前的僱傭兵爲主,因此這軍紀一直都很糟糕。在他們佔領巴爾幹大部分區域期間,雖然古斯塔夫、瓦倫斯坦盡力彈壓,奧斯瓦列斯也曾短暫的進行過整風。但,軍民關係是真的非常不融洽。所以,當他們撤退的時候,巴爾幹半島上的居民,別說星月教徒,就是基督徒們,都會積極的給奧斯曼的軍隊進行引導。甚至其中有人組織起了游擊隊,到處打擊歐盟聯軍的運輸部隊......

到了現在,歐盟聯軍已經撤退到了薩格勒布:這裡是巴爾幹山區和中歐平原的交界處了,再退,歐洲聯軍將無險可守,不光以前吃進去的全吐出來了,搞得不好還會丟得更多。

所以,菲利普下了嚴令,北線聯軍,不能再退了!

“陛下,古斯塔夫和瓦倫斯坦嚴格執行了您的命令,堅守薩格勒布。但一方面是我們前些時候退得太快,薩格勒布城市周邊沒有完整的防線,真要打起來我們會很吃力。另一方面則是,敵人分出了一支部隊,向着布達佩斯去了。”

“什麼?!”

嘩啦一聲響,菲利普嚯的一下站起來:“對方到底有多少兵力?怎麼還能夠分兵?”

“陛下,根據我們的分析。奧斯曼人此次投入了九個師,雖然這九個師都有一定戰損,但在得到奧斯曼人的舊式軍隊補充後,依然不下十萬人。

而我北線的聯軍,在抽走五個師南下,並扣除戰損後,只有八萬三千餘人。雖說數量差距並不大,但......”

“參謀長閣下,但是什麼?”

“陛下,由於我們的海軍未能進入黑海,並且沒有完全拿下愛琴海的制海權。所以我們北線的軍隊在撤退途中,基本都是靠雙腳來運輸後勤物資。而對方的陸軍,卻能得到海軍的大力支持。所以,雖說我們的士兵在數量上差得並不多,但在裝備上......”

“陛下。”巴魯迪斯伯爵滿臉通紅的站了起來:“愛琴海域島嶼衆多,暗灘密佈,水文複雜。我們的海軍在裡面,雖然有裝備上的巨大優勢,但面對如同耗子一般到處出沒的奧斯曼海軍,確實沒法獲取完全的制海權。現在,大編隊的航行還算安全,一旦落單,特別是到了晚上,我們的船隻大概率的會遭遇襲擊。所以,現在海軍也只能是在白天給陸軍運送補給和裝備。但即便如此,在一些水域狹窄的地方,我們的艦隊在白天也會遭到對方自爆船的襲擊,一旦中招,損失就非常慘重。”

一席話說得參會衆人都面色凝重了起來,整個會場陷入了令人壓抑的沉默。

“陛下。”在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奧斯瓦列斯艱難的站了起來:“我提議,和奧斯曼人談判並停戰吧!”

“停戰?不!我們在付出瞭如此重大的傷亡後,怎麼能夠停戰?”

“陛下,我們的北線現在岌岌可危,薩格勒布守不住就算了,若是布達佩斯也丟了,那維也納就危險了!如果我們再丟掉維也納,那整個聯盟就危險了。畢竟,聖城的光復雖然能讓全歐的人民都感奮不已。但維也納的丟失,卻會讓聯盟裡的貴族們懷疑聯盟存在的必要性!”

“不!”菲利普痛苦的捂住了頭:“我的首相,你讓我冷靜一下,我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不過,這種冷靜,到了第三天的中午就徹底結束了。因爲,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總督斯皮諾拉侯爵給他送來了一封急件:美洲印第安人以及西印混血人掀起了大規模的叛亂,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在南美的部分,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而叛軍的武器裡,有着大量的,攜刻着中國方塊字的槍械!

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