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

從方山回到大內後,朱由棟讓人去把三位閣老請了過來。

“皇上的意思是您要在天啓八年元宵節之後就出巡天下?”

“正是,三位閣老,我大明這些年因爲國內生產技術的革新,以及國外環境的劇烈變化,已經到了必須對朝廷和地方的各個機構進行大改的時候。朕的計劃是,天啓十年的科舉實行新制,緊接着便要對各級衙門進行改動。但是在此之前,朕必須要到各地實地走走,看看,如此才心裡有數。”

三個閣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都沒有說話。

本屆內閣因爲是帝師黨佔據絕對優勢,所以總體而言,和朱由棟的配合更爲默契。至少在閣老這個層次,他們非常清楚,大明社會的變化日新月異,國家的政府機構,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了,雖說大家一直嚷着祖宗成法,太祖祖訓。但實際上,這些年來國家的各個機構一直都在進行相應的調整。但無論如何,這種調整和即將到來的劇變比起來,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惟其如此,新的變革才必須要慎重。

所以,皇帝到全國各地晃悠一圈,似乎,也是應該的?

以前的文臣們不讓皇帝出京,表面上的理由雖然冠冕堂皇:不要擾民,不要浪費國帑,不要白龍魚服……但真實目的就一個:把皇帝關在大內,架空起來。

而現在嘛,誰能架空朱由棟?再說了,本屆內閣是以帝師黨爲骨幹搭建起來,大家也完全沒有架空皇帝的想法啊。

“皇上。”看看溫體仁和袁可立都沒有說話的意思,李戴硬着頭皮站了出來:“此次出巡,時間預估多久?”

“朕準備從北京出發,先南下,然後向西、向北,再向東,總之,每個省份都要走到。如此算下來,怎麼也得兩三年吧?”

“嘶~”三個閣老都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溫體仁和袁可立還好——跟着朱由棟的時間很長了,這位皇帝雖然很厲害,但也經常搞一些不着調的事情出來。他們的承受力還算可以,但李戴是真的受不了了。

“那臣請皇上立下太子,並讓太子出任監國。”

搖搖頭,朱由棟道:“這一次,除了慈炎年紀小,留在北京外。慈焱和慈燚都要跟着朕出去,朕讓他們看一看我大明億兆百姓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

“那皇上是要請太皇回來坐鎮?”

“太皇?”朱由棟撓撓腦袋:“太皇這會兒是在桂王那裡泡溫泉吧?這就不必麻煩他老人家了。朕意,讓萊王回來給朕監國。”

“皇上!”

這一下,不光是李戴,便是袁可立和溫體仁都不幹了。

哎,這不能自曝就是麻煩。

皇帝要出巡,沒有閣老的支持是非常不可取的。畢竟,這年月沒有無線電報,皇帝一旦離開北京,政務什麼的處理起來肯定有遲滯。這種遲滯,遇上普通事項還行,若是遇上突發事件,那隻能是靠閣老的臨機處置。

但現在閣老們明顯是怕朱由校權柄日重啊。

可惜,規則限制,不能自曝。所以朱由棟也沒法解釋,只能是強硬的表示:朕就是這個意思了,你們必須執行。

皇帝走了,留下面面相覷的三個閣老在風中凌亂。

這天下說得是我們三的麼?皇上你怎麼就這麼不上心呢?你每次長時間出京都讓萊王來監國,監着監着這國家直接過戶到人家那兒怎麼辦?

不過沒得辦法,今上說了話,還得執行。所以三個閣老只好去做事:皇帝出去兩三年,事先要準備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首先是內閣隨員方面,大家簡單商量一下後,很快就定了下來:三輔李戴跟着皇帝走,六部各派出一名侍郎,錦衣衛嘛,田爾耕留下,派一名同知跟着就是了。大家得把主力放在北京,盯着萊王殿下。

其次是皇帝的護衛,大家商量了一陣後決定,由近衛師派出一個團跟隨:不要炮兵,但是要催促軍方,趕緊的把衝鋒槍的型號定下來,然後這段時間抓緊生產。到時候這個團的士兵人人都要帶上‘繼光’衝鋒槍。

第三就是錢了,皇帝本人有錢是一方面,關鍵是最近幾年國家也有錢。所以分管戶部的溫體仁大筆一揮,直接先造了五百萬的預算。

接下來,還有更多具體的事情,比如隨行人員的政審,路線的確定,交通工具準備……也虧得這些年大明官員的執行力在不斷的提高。不然就這個兩三個月的時間,根本就做不好嘛。

閣老們在頭疼,朱由棟回了大內也頭疼。

“皇兒啊,你說要去全國各地走走,看一看我大明的民生,這個,爲娘是非常支持的,這纔是一個大明皇帝該做的事情。但你怎麼能讓由校來監國呢?”

“呃,母后,由校爲什麼不可以監國?”

“皇兒,這事還要爲娘教?你都當了快八年皇帝了,如何不知道這位置是能夠讓人六親不認的?”

“母后且放心,由校呢,孩兒是信得過的。再說了,他手裡沒兵,早年又是在方山接受的公共教育,可以說他沒有自己獨立的力量。他心裡真要想做什麼,誰能支持他?”

“……你說得也有道理。”

“哈哈哈,母后放心哪。孩兒接掌這個國家這麼多年,權柄從來都是牢牢抓在手裡,何時旁落過?如何?母后這麼多年在北京也待膩了吧?要不要跟着兒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爲娘很想去,但由校回來了……他畢竟不是爲孃的兒子,而且他的生母雖然不在了,但養母李選侍還在。爲娘要在宮內鎮住他們,給內閣和皇后撐腰。”

“……好吧,那辛苦母親了。”

哎,天家無情啊,說真的,要是沒有‘輔’,我自己估計也不敢讓朱由校來監國吧?

孝順兒子要邀請自己的母親出遊的計劃受挫了,等他回到坤寧宮,邀請自己老婆出遊的想法,自然也破滅了。

“皇上要巡遊天下,看看我大明百姓的真實情況,臣妾等是萬分支持的。但,既然皇上要調萊王回來監國,那臣妾和遊妃就不能走。”

“爲啥你們兩個都不能走?”

“臣妾身爲皇后,主掌後*宮,有臣妾在,若是萊王有些舉動不合理,大臣們還可以來找臣妾。至於遊妃嘛,皇上,遊妃是軍戶出身,必要時完全可以把宮內的宦官和宮女們組織起來應急!”

這個,你們真的想多了啊。

不過,朱由棟倒也不再說什麼了:對權力的無比慎重,以至於慎重到無情,是每一個時代站在權力頂峰的人之必然。

……

天啓七年(1625)十二月,大明朝廷明發天下:自天啓八年開始,皇帝出巡天下!

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