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

“嘁~,一種能夠高速機動,專打敵艦水線下部位的武器,那不就是魚雷麼?內燃機都沒有的這會,居然想要魚雷?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嘛。”

當天夜裡,樞密院將白天的會議紀要緊急整理後,麻承詔就將其送進了乾清宮。在仔細的閱讀了軍方的各種要求後,朱由棟對大部分意見都表示了認可,但是對海軍提出來的魚雷,朱由棟直接打了一個×:這個東西短時間內是絕不可能的。在內燃機發明以及發動機小型化實現之前,根本不用去浪費時間。

“承詔啊,這裡面的大部分東西,朕都沒有意見。畢竟,朕在格物之學上的知識,已經趕不上方山的專家們了。”

“皇上日理萬機,在某一專業上,或許是比不上專精此道的大家了。但皇上高瞻遠矚,眼光之長遠,是臣等所敬服不已的,所以以後成品出來了,還得請皇上掌總。”

“哈哈哈,你這樣的實誠人,怎麼也學着拍馬屁了。那個,研發經費夠不夠?要不要朕補貼你?”

“皇上,目前暫時是夠的。今日白晝的協調會上已經說好,陸軍方面,銀行從我們樞密院的戶頭上劃三十萬給方山,海軍則是劃了五十萬給天津的濱海船廠。”

“好,預研嘛,成品也少,這麼多的經費,應該是夠了。這份紀要,朕收到了,除了一些太過於激進的想法,朕大體都同意了。還有什麼事情沒有?”

“皇上,軍方一致認爲,目前我大明的武器革新速度極快,各種武器的命名需要統一而規範。所以,樞密院制定了一份武器命名規則,請皇上過目。”

在麻承詔帶人制定的這份皇明海陸軍武器命名規則草案中,陸軍方面確定:直徑超過20mm的管子,一律叫炮,全部用動物來命名。比如現在陸軍75mm的虎嘯,以及未來預定給迫擊炮的捷豹等。至於海軍的艦炮,也參照這樣的命名規則,但是和陸軍廣泛使用陸地猛獸命名不同。海軍的艦炮,是以水中的魚類命名。比如現在鳳陽號上面的150mm艦炮,就被命名爲白鯊。

直徑20mm以下的管子,統統叫槍。但根據類型不同,分爲機關槍、衝鋒槍(預研)、步槍、手槍等。

機關槍類,一律以主研者的名字命名。比如現在的‘士禎’(馬克沁)。以及按照易普拉欣提供的圖紙和資料,即將面世的‘元化’(捷克ZB26輕機槍)。

衝鋒槍類,全部用大明的陸軍名將的名字命名。(隨着時代的發展,一旦突擊步槍面世,衝鋒槍將被完全淘汰)

步槍,採用皇帝的年號命名。第一代後膛步槍被命名爲萬曆。而現在即將改進的步槍,自然就是天啓1型步槍。

手槍,採用研製廠家加大明紀年命名。比如現在明軍軍官廣泛使用的輪轉手槍,其正式編號就是方山252型(1620年是大明建國252週年)。

至於海軍方面則是確定:在今年(1622)內,濱海、長沙兩大造船廠應該使用現有木料,再打造幾艘風帆戰艦,之後就要全面轉入鐵甲艦的生產。而在鐵甲艦的命名規則上,海軍規定,排水量500噸以下一律叫艇,直接採用所屬基地加數字編號進行命名。

而500噸至兩千噸的,以大明本土的縣城名稱命名。

兩千噸至五千噸的,以州府命名。

五千噸至一萬噸的,以省份或者藩國命名。

一萬噸以上的,以中華帝國曆朝歷代名將命名。

“呵,海軍現在才一艘2000噸左右的鳳陽號,就開始想着先制定萬噸大艦的命名了?”

“呃。”尬笑一下後,麻承詔應道:“皇上,馬尼拉灣一戰,大艦巨炮已經深入海軍骨髓。今天白晝的會議上,萊王殿下表示,目前濱海船廠的船舶設計室已經在着手進行4000噸級鐵甲艦的草圖創作。想來,萬噸應該不會很遠了吧?”

哼,還早得很呢。不過呢,雖說步子大了會扯着淡,但下面的人其積極性也不好過於打壓。算了,不就是研發麼,造出來實際用一用,他們自然就知道科學的事情不光是有膽氣就夠了。

嗯,海軍的建設確實需要抓緊。朱由棟知道,西方經過了大航海時代,在海軍的積累上,已經超過了大明太多。別的不說,就說西班牙的這次遠征吧,這麼大規模的艦隊,說派就派了。而這支艦隊與其菲律賓艦隊合流後,大明的海軍以全部精華對抗也只不過是險勝。

沒得辦法啊,別說西班牙本土了,就說歷史本位面的荷蘭吧。當時獨立後的荷蘭全國人口不過兩百萬,而在十七世紀的海洋上,屬於荷蘭的船隻有多少?一萬多艘!按照這個時代的風帆戰艦一般配置兩百餘人,普通貨船配置三五十餘人算,差不多近百萬荷蘭人都漂在海上!這還僅僅是荷蘭,至於本土人口上千萬的西班牙,在這個時代,其艦隊規模只會更龐大。

所以,這時候大明的海軍有想法是好的,雖然有些東西完全是妄想,但也只能以鼓勵爲主,過渡打壓是不對的。

“好,這份草案,朕準了。樞密院印製頒佈實行吧。”

“是,臣領旨。”

“嗯......”沉吟了一會後,朱由棟道:“最近軍中動向如何,關於朝廷對西班牙人的處置,大家可有不滿?”

去年的十一月底,馬尼拉開城投降。由於此時的西班牙海陸軍都有相當強的力量,所以,當時受降後,大明這邊有不少的將領都要求曹文詔、李國助等人背信棄義,直接把這些投降的傢伙全部坑殺了。

這樣的建議,首先遭到了李國助的反對:少當家早年跟着李旦在海上漂泊多年,江湖義氣四個字還是有的。在他看來,既然當時和對方的阿方索伯爵約定,西軍放棄抵抗後,大明要善待俘虜,要在取得馬尼拉城後允許對方自行決定去留,那就一定要履約。否則少當家的名聲就毀了。

而在曹文詔這樣的本次征伐的總司令看來,經此一戰,充分說明西班牙人不是大明以前碰上的諸如蒙古、女真這樣的遊牧漁獵民族,也不是如暹羅、日本這樣的小國。這是科技昌明,文明發展程度不下大明的當世大國。對這樣的國家,一方面是以後的戰爭中,大明不敢保證自己全勝。若是在這裡將對方全部坑殺了,以後萬一大明自己戰敗了呢?還有,若是將其全部坑殺,豈不是刺激西班牙人以後和自己作戰時不管戰況如何都會奮戰到最後一刻?

所以,曹文詔也支持了李國助的意見,給予了投降的西班牙人相當寬大的處理:來援的,以及馬尼拉乃至整個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全部都要離開這裡返回歐洲。但是,所有未被擊沉或者只是輕傷的軍艦,乃至各類西班牙人自己的運輸船,統統都交給西班牙人。曹文詔甚至還給馬尼拉城內的西班牙人三天的時間收拾自己的行裝,還從本方的軍糧中高價賣出了一部分作爲對方艦隊橫穿太平洋時船上的給養......

如此對待方式,和當初大明拿下沙廉時,田爾耕的處置辦法比起來,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

對曹、李等人的處置,朱由棟還沒說什麼。大明的言官們不幹了,去年年末的時候,又是一陣洶涌彈劾,通政司收到了起碼不下五百本各種彈章。

對這些書呆子的彈章,朱由棟完全不怎麼在意。但是部隊內部的反應,他就必須要重視了。

“皇上請放心,我們武人看問題和文人不一樣。在我們看來,沙廉的西班牙人都是毒販嘛,要麼殺要麼弄殘是對的。而呂宋的西班牙人則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對手,對這樣的敵人,給予恰當的尊重和寬容,我大明將士普遍能夠理解並且接受。”

“好,如此,朕就放心了。那今天就到這裡吧,剩下的就是本次出征將士的封賞,承詔回去了加個班,連夜把封賞的意見拿出來,早點送到御馬監。朕給你交個底,只是不是太過分,劉時敏那邊都不會爲難你們的。”

“多謝皇上,臣領旨。”

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