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

朱由棟從穿越過來開始,就對着大河套地區流口水,流了二十年,總算是把這塊地盤給拿到了手裡。

所謂黃河百害,唯利一套。這個地方在總體缺水的西北地區裡,卻是水資源豐富,土地肥美,不管是農耕還是遊牧,都能獲得極好的收成。

除了適合發展農牧業,這個地方的地下,煤、鐵、銅、黃金、食鹽、天然鹼乃至有着工業黃金美譽的稀土,其儲藏量都極大豐富。

可以說,這個地方除了石油,幾乎有着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所需要的所有資源。而且因爲農牧業發達,因此在這裡發展工業,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從經濟上講,雖然國內一些出色的商人已經嗅到了時代的風潮,並積極投身於實業。但無論是徐元佐開絲廠開日化廠,楊彥明買煤礦,朱盛淼投身航運。其實都是一些能夠較快變現的行業——這是民營資本的天性使然。

所以,投入巨大,見效慢的重工業,必須由國家來主導。而河套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儲備是如此的優越,理所應當的,朱由棟把第一個大型重工業區放在了這裡。

當然,遼寧那邊的自然條件、資源儲備也不差。在歷史本位面,華夏的東北地區在整個20世紀都是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但是這時候的遼寧,漢人已經徹底佔據了優勢地位,從政治上講,在這裡建設重工中心,反而沒有河套那麼急迫。

從弘治時代大明放棄哈密衛開始,河套地區已經脫離大明的統治一百多年了。百餘年下來,這裡的優勢人羣早就是蒙古人了。

在拿到了林丹汗的首級,徹底消滅了所謂的‘蒙古帝國’後,如何穩定這裡的統治,真正的把傳統的蒙古聚居區變爲大明能長期持有的固有領土。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在這裡建設大型重工業區。

和農民、遊牧民比起來,工人階級因爲生產方式的原因,更有組織性和紀律性。同時,還是因爲生產方式的原因,他們可以高密度的居住在一起。在朱由棟的設想裡,他想仿效20世紀50年代的大型國有企業,由企業來辦社會:一個工人,他的工作、求偶、生子、娛樂消費、就醫、兒女教育乃至死亡後的埋葬,全部都可以在廠區內實現。

這樣的一個廠區辦在河套這樣的蒙古族聚居區,起到示範作用是極大的:雖說蒙古人現在因爲剪羊毛,以及和平的到來日子過得稍微舒服一些。但是和工廠裡的工人比起來,這生活質量還是會差上很多。於是,大河套地區的諸多工廠,就會自然的形成一個吸盤。吸引蒙古的姑娘嫁進廠區,吸引蒙古的小夥子到廠區做工。當這些蒙古人中的精華因爲經濟利益和姻親關係與漢人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大漠南北,遲早都是大明忠誠的固有領土。

所以,第一個重工業區,必須建在河套。

“衆卿,這就是朕的想法。總之,重工業和基礎建設一樣,不能指望民間的資本自發的去做。只能是國家投入、培育。朕的想法是,先期投入兩百萬資金,一萬工人,以及三千軍隊進行護衛。”

在朱由棟把如此龐大的計劃托盤而出後,參會衆臣一時之間陷入了沉思。

作爲文臣們來說,大家和皇上共事了這麼多年,絕大多數重臣早就擺脫了以前傳統官員們的心態:以前大家的想法是,百姓們好好種地,朝廷輕徭薄賦就行。但是這麼些年下來,尤其是通過六大報開眼看世界後,特別是明軍裝備的改善以至於打遍東亞無敵手的時候。大家早就明白了工業的重要性。

所以,建設重工中心,大家不反對。唯一需要考慮的,是錢!

“如皇上所言,在河套建設重工中心,於國於民都有極大的好處,臣是不反對的。但,臣作爲戶部尚書,保證朝廷收支平衡乃是天職。所以,臣想請問皇上,這河套重工中心,第一年就投入兩百萬,後續投入恐怕只多不少。這個,按照皇上方纔的想法,還有設立更多的重工中心。這錢......”

“大司徒且寬心,朕覺得吧,建設一個重工中心,估計前三年都是虧損,這虧損額度起碼在五百萬以上。但是從第四年開始,應當就能盈利了。比如說,我們的工廠生產出來的槍炮,自己用不了,難道不能賣給別人用嘛?”

“賣給誰?”

“哎......”朱由棟悲天憫人的嘆了一口氣:“朕如聞,美洲的殷地安人乃是我華夏殷商後裔,現在在西班牙人的摧殘下過得很慘啊。又比如非洲的黑人,人家自己過得好好的,歐洲的白人非要去他們的土地上殖民,搞販奴交易。我大明,秉持聖人教化,理所應當的要爲這些受壓迫的百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便是這南洋各地,有些部族仍然處於當地一些強勢部族的壓迫之下,那個,我大明身爲南洋所有部族的宗主,總不好視而不見啊。”

“噗~臣明白了,皇上仁愛普天百姓,臣感佩不已。如此,臣無異議。”

文臣這邊沒意見了,軍方自然更沒有意見了:重工業啊,除了生產蒸汽機、機牀這些發展輕工業的設備外。大多數重工業其實不就是軍工麼?皇上建重工中心,誰都可以不支持,唯獨軍方必須支持!

“嗯......”自認爲自己剛纔演技還算可以的朱由棟換回臉來:“既然大家都對在河套設立我朝第一個重工中心沒有異議了。那麼,衆卿,這第一個重工中心的負責人,諸位可有人選?朕的意思,這個中心設總經理一人,文臣出任。需要懂技術,善交流,並且身段柔軟。畢竟,在河套上任,免不了和蒙古人打交道。總經理之外,再設軍方代表一人。都察院另派副都御史一人做監察之用。銀行派駐一人,做總會計師。方山派駐一人,爲首席科學家。因此,這個重工中心的頂層,是五人。以上五人,總經理爲正三品,軍方代表嘛,至少得是參將銜。副都御史本來就是正三品,就不必多說了。銀行派駐的會計師,嗯,銀行的規矩是進士不得入,所以銀行的人員沒有品級,只有資金出入管轄權。首席科學家同樣沒有品級,只對科研做把控。好哪,各位試着推舉一下吧?”

“皇上。”在文臣這邊短暫的低聲或者眼神交流後,吏部尚書趙煥起身:“臣舉薦陝西布政使袁應泰出任河套重工中心總經理一職。應泰在陝西任職數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現如今,陝西水渠大興,雖然仍是十年九旱,但應泰執掌陝西四年來,陝西只有一年向朝廷要了救濟。除了大修水渠緩解旱情外,應泰在陝西,還恢復了茶馬貿易,使得陝西民生極大改善。同時交好周邊的蒙、回、羌、藏諸部。四年來,只有兩次小規模衝突,都是控制在縣域內解決。如此能臣,臣深以爲可以忝任重工中心總經理之位。”

“嗯......”聽完趙煥的推薦,朱由棟也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袁應泰是大明自潘季馴、曹時聘後一流的水利專家。這擅長水利的,理工科都是不弱的。這做總經理,主要搞經營,但又懂技術,而且擅長民政——真的很不錯啊。

在歷史本位面,1619年薩爾滸戰敗後,熊廷弼匹馬入遼東,不過花了一年多時間就把遼東重振,並在野戰中數次打敗努爾哈赤。結果那時候熊廷弼最大的靠山萬曆皇帝崩了,扶持朱常洛上位的東林黨迅速的把在河南搞水利搞得極好的袁應泰派去接熊廷弼的班。然後,遼東軍就再一次被努爾哈赤徹底擊垮:這一次擊垮後,大明直到滅亡,面對女真人的部隊,遼東軍始終都打不出酣暢淋漓的大勝了。(反而是袁可立指揮的遼南軍和毛文龍的東江鎮,有一些勝利)

所以,袁應泰這個人,真的只能做民事官員,絕不能讓他做軍事統帥。如此一來,如果讓袁應泰做總經理,這軍代表就非常重要了。

“皇上。”看到朱由棟的眼神轉了過來,兵部尚書王象乾起身:“臣舉薦大同參將賀世賢出任軍代表。此人驍勇善戰,知兵愛兵。而且世賢出身榆林,與蒙古人打了多年交道。有此人坐鎮,可保重工中心的安全。”

歷史,真的是講緣分的。在歷史本位面,熊廷弼兩次大敗後金,軍事上的主要將領,不就是賀世賢麼?

“哈哈哈,可以,這兩人的舉薦,朕都準了。”

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