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

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天啓三年四月初一的大同城,就是如此的一派熱鬧。無數的軍戶、百姓聚集在北門外的官道兩旁,翹首以盼的往着更遙遠的北方。

“哎,終於打平了啊。”

“是啊,打了兩百多年,就這次出征時間最長,打得也最徹底。”

“是啊是啊,還是皇上厲害,以前我們面對韃子都是被動防守。皇上這一次北征,那是打得酣暢淋漓。據說,曹帥、李帥等人一直殺到了捕魚兒海上,和當年前漢冠軍侯,本朝的涼國公打得一樣遠啊!”

“那個,老劉,你是和韃子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兵,手下也有幾個韃子的人頭。你覺得,這一仗打了後,蒙古人能老實多久?”

“哼!這次不是把他們的大汗也幹掉了嘛。依我看,起碼老實五十年!”

“哎,那可就好啊,可得好好享受一番太平日子了。”

“誒,來了來了,李帥的大軍回來了!”

“菩薩保佑,佛祖保佑啊,保佑我家的孩兒能夠平安歸來。”

“哈哈哈,孫家大嫂放心吧。據聞這次北征,我朝十幾萬大軍,陣亡的不過數百,怎麼都輪不上你兒子吧,且安心。”

“就是,就是,走,我們趕緊上去,看看功高堪比霍冠軍的李帥!”

在百姓們自發的跪迎中,李如柏率領大同鎮兵出現在了衆人的視線裡。

看着路旁百姓發自內心的尊重,以及此起彼伏善祈善禱聲。饒是這一年已經六十八歲的李如柏,也禁不住心潮澎湃。

中華帝國數千年來,最大的邊患始終來自北方。自昔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後,這個標杆就成了後世無數中華男兒的至高夢想和追求。便是如李如柏這樣的老將,少年時又何曾沒有做過千里突進,封狼居胥的夢呢?

沒想到,臨到老了,這個夢想居然真的實現了!

雖說現在因爲六大報的長期引導宣傳,李如柏已經知道世界是如此之大,從大同到狼居胥這段距離,在世界地圖上不過是很短的一截路。而且現在大明國力強盛,蒙古卻衰弱分裂,這一仗打下來,多少有些勝之不武的感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武人的至高榮譽啊!

總之,李如柏非常的開心:想當年,自己什麼都不如大哥,看起來是要做大哥永遠的副將了。大哥戰死後,自己被迫站出來獨當一面的時候,做得遠不如大哥好,最後還要八十多歲的老父親出來再撐起李家的牌面。可是現在?我封狼居胥了誒!青史留名是一定的了!

所以啊,個人能力是一方面,但跟對人,纔是最最重要的!

帶着這樣的心思,興奮的李如柏也沒有限制胯下戰馬速度的意思,以至於他騎乘的這匹純血西洋大馬越走越快,很快的就抵近了大同城門。遠遠的,代王爲首的大同軍政官員的旗號,都已經清晰可見了。

“呼~”深吸一口氣,李如柏翻身下馬:回來了啊,嗯,爲將者,在大勝之際,更要牢記本份。接下來,皇上就要開始徹查軍戶,然後削減九邊戰兵和軍戶數量了吧?在父親、大哥已經去世的情況下,我可得以李家族長的身份給家裡所有人打好招呼。在皇上接下來的舉動中,一定要全力配合,萬萬不能有任何抗拒和不滿。否則,今日封狼居胥,明日成階下囚的日子,可是真說不準會迅速降臨的。

任何一個時代,能夠取得成功,並且是持續成功的人,很少有傻瓜。在李如柏取得名垂青史大勝的時候,仍然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一樣。此時,在南邊的蒲州城內,也有人對局勢有着異常清晰的認識。

“諸位長輩、兄弟、侄兒,我在這裡鄭重的提出建議,自今日起,我們楊家,放棄九成商鋪,減掉九成商隊。將這些結餘出來的資金全部集中起來,然後向朝廷購買本地的煤礦或者土地勘探權。”

在蒲州城山西四大家之一的楊家祠堂裡,一場楊家所有成年男子參加,決定家族未來走向的宗族大會,正在楊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前召開。此時在場地中央侃侃而談的,就是楊家這些年操持家務的楊彥明。

“之所以有這樣的建議,當然是因爲時代已經開始鉅變。我們楊家如果還不積極投身實業,仍然抱定以前純粹的,低買高賣的商貿。要不了多久,我家將迅速成爲新豪商的墊腳石!

之所以這麼說,原因有三。其一,蒸汽機技術的推廣,使得很多商品的價格變動極爲劇烈。比如以前南直隸產的一匹絹綢,進入我們山西后,價格大約是十三元。我們運送到蒙古,能夠賣三十五元。扣掉運輸成本和人工,家裡的盈利是八到九元。但是現在,絹綢進入山西的價格已經下降到了六元。

有人說,這個好啊,我們可以繼續賣給蒙古人三十五元。哈,說這話的人,那就真的是完全不懂怎麼做生意了。我楊家因爲有襄毅公(楊博)的遺澤在,所以在山西並不怎麼怕官府胥吏,故而以前賣給蒙古人三十五元后,我們還能有八到九元的利潤。但若是普通商人來做這個生意,一路遭到的盤剝,會把這八、九元的利潤全部吞掉。他們若是賣給蒙古人三十五元,就會血本無歸。但若是高於三十五元,又會賣不出去。因此,這個絹綢生意,以前只有我們楊家等四大家能做,其他的普通商人只能做點針頭線腦我們看不上的生意。

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爲絹綢進價的腰斬,使得普通商人做這個也能有利潤了,我們就會遭到其他商人的競爭。絹綢如此,很多商品都是如此。如此一來,我們的利潤就會越來越薄甚至近趨於無!”

“彥明啊,老夫有疑問。”

“七爺爺請講?”

“這個,我們難道不能降價麼?”

“七爺爺,這就是晚輩要說的第二點,吏治和稅法的改變。各位,現如今朝廷改了稅法,統一收取商稅,官府不得再以任何名義吃拿卡要。去年一年,我山西有六十三名官員被撤職查辦,佔了去年因商稅被處置官員的三分之一,數量高居兩京十三省榜首。現如今,山西的吏治好了,但我們以前的優勢也幾乎沒有了。在純粹的商貿上,我們將面臨普通商人的強力競爭。”

“各位叔伯兄弟。”楊彥明把手一攤:“我們楊家從襄毅公開始就是個大家族,現如今家裡存世的男子都超過了百人,這還是近支啊。若是加上遠支,以及各家家中的妻妾、兒女,我楊家的成員,只怕不下千人!而那些普通的商人家呢?嫡系子孫二三十人的都算是多的了。這要養的人差距太大,對利潤的需求就完全不同。一匹絹綢,我們楊家需要有八、九元的利潤才能養家。而那些普通商人,只需要有一兩元就心滿意足。這若是公平競爭,我們根本沒有贏面!”

這一席話,說的在場衆人大多無語:楊家興盛了上百年,家裡的子弟大多也都躺在祖宗的遺澤上腐朽了百餘年。其實真說起來,楊彥明確實是嫡系,但卻不是嫡長子。可爲什麼他能掌控家務?不就是因爲他最能爲家族賺錢來養活這一大家子人麼?

仔細想想,彥明這些年也不容易啊。族內的老人,除了自己名下土地莊園的收益,商鋪這邊每月還要按每人500元的月例予以供養。其他的成年男子,每月每人是300元。便是那些未成年的,每月也有50~80元不等的零花錢。楊家上百男子,每月光是這筆款項就是兩三萬元——這可是純利潤啊!

就這麼着,楊彥明還能分出部分資金進行再投資,擴大商鋪數量,鋪開進貨渠道,建立更多的商隊。真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此刻大家都不再說話了。

看到祠堂再次陷入安靜後,楊彥明深吸了一口氣:“第三點,六年前,我楊家參與鹽場拍賣,雖說拿下了兩個鹽場,但也把多年來家中積累的流動資金抽了個乾淨。以至於四年前戰爭基金會成立的時候,我楊家拿不出多少錢入股。因此,蒸汽機的推廣,我們被排在了最後分享。現如今,終於快要輪到我們了。這個機器我們一旦到手後,理所當然的應該投入實業,因爲,只有進入實業,才能讓蒸汽機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