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

“所以臣說太孫殿下不該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商賈之事上,還是應該多學聖人之道。就譬如剛纔太孫殿下的比喻,那是極不恰當的。海昏侯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太孫殿下現在雖然言行不當,但暫時還比不過海昏侯。而恆山王曾經有一段時間代替唐太宗主掌國事,各種處置都很得當,殿下這一點也是比不過恆山王的。”

“呵呵,那王卿覺得孤和哪位前人比較像呢?”

“臣斗膽進言,今日太孫之言行,與西晉的愍懷太子相似!”

“大膽!”吼出這句話的,乃是這時候在大殿上的左都御史溫純。這聲怒吼,其實不是爲了太孫斥責說話混賬的臣子,更多的是溫大人自己很惱怒。

西晉愍懷太子司馬遹,其祖父是西晉武帝司馬炎,生父是惠帝司馬衷。此子按史書記載,也是從小極爲聰慧,但長大後對商賈之事興趣濃厚,居然在皇宮裡開設菜市場……這是不是跟朱由棟很像?

但是呢,這位司馬遹最後的下場很不好啊:因爲不是賈南風親生的,所以先是被廢然後被殺。剛纔太孫自比的劉賀、李承乾,雖說都被廢了,但總算還是得了善終。你把太孫比作司馬遹是什麼意思?

還有啊,司馬遹的父親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白癡皇帝啊!你這樣說,豈不是把太子徹底得罪了?要知道,在太孫經商這件事情上,皇帝是絕對站在太孫一邊的,太子的態度應該要好很多。你這一開場就把太子得罪了,後面的事情辦起來不是更難了麼?

這邊溫純只覺得這個入仕已經七年的王廷諫蠢得不行,那邊朱由棟心裡可是樂開了花:小爺好歹也讀了不少書,如何不知道海昏侯和恆山王與小爺不匹配?就是挖坑給你跳的嘛。他看了一眼臉色變得鐵青的朱常洛,微笑的朝着溫純擺了擺手:“總憲不必如此,今日之會,是孤懇請皇爺爺召開的。就是要讓大家暢所欲言嘛。孤也不會因爲別人說孤是什麼,就是什麼嘛。因爲,很多時候,耳朵會騙人,眼睛,也會騙人!”

說完這句話後朱由棟轉過身來對王廷諫道:“王卿說孤以下犯上,欺負孤的曾舅爺爺,這個事情孤是不承認的。”

“太孫,此事滿城風雨傳遍,豈是一句不承認就可以算了?”

“哎,所以我剛纔說有些時候耳朵會騙人,眼睛也會騙人啊。這樣吧,武清侯今天也是來了的,要不你問他?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孫如此說,肯定早就和武清侯串通一氣,臣不問也罷。”

“王廷諫!”四歲多的小孩子,嬌嫩的童聲中不自覺的帶上了殺氣:“孤說話你不信,孤讓你直接問當事人你不問!你究竟要如何?嗯!”

“臣……”這個,被告自己提出庭審當事人,公訴人居然說不願意問。這個,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說不走的啊。

“你不問是不是?那孤就建議中書舍人在明日下發的邸報上這樣寫了:御史王廷諫,無中生有,污衊太孫。口出惡言,詛咒君父!哼,就你剛纔的言行,這十六個字可是受之無愧的呢。”

“呵呵呵,王愛卿,不要緊張,棟兒還是小孩子,說話不太注意。朕爲君,最是寬宏。不會冤枉一個忠臣,也絕不放過一個妄臣。”

“呃……臣,那就問問武清侯吧。”

接下來的事情已經毫無懸念。

“本侯事務繁多,對下面的人管得是鬆懈了一點,以致家中出了惡奴……哼,竟敢在本侯不知情的情況下,覬覦皇莊的土地,真是罪該萬死。太孫殿下出手爲本侯清理門戶,乃是我家的家事,這個就不勞御史上本了。”

“太祖《大明律》早有規矩,賊人入戶搶劫者,戶主殺之無罪。太孫殿下只殺賊首而不牽連無辜,此乃仁君之像啊!”

誰都知道武清侯李高是個人渣,但是人渣一本正經的義正言辭起來……

“王卿,朕聽了這麼多,只覺得朕的太孫一點都不像愍懷太子。說起來,倒是和本朝的宣宗章皇帝更像一些。”

“臣惶恐,此事,臣有失察之責。”

“罷了,御史風聞言事,乃是太祖給的權柄,朕也一向認可。王卿退下吧。”

“臣謝皇上寬宏……”

“嗯,下一位。”

“臣……都察院御史徐順民,彈劾太孫不習聖人之道,整日與商賈爲伍。長此以往,國勢堪憂。”

“朱由棟,這位御史說的,是不是真的啊?”

“呵呵呵,這個,徐卿能不能仔細說說,你說孤不習聖人之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呃,這個,臣聽聞太孫自從有了皇莊後,整日裡都往莊子裡跑,很少在慈慶宮就學。最近更是搬到了興華宮,更是沒有就學了。”

“哧~~”輕輕的一笑,朱由棟對着沈鯉鞠了一躬。

“哼!太孫殿下天資聰穎,對各類經典能夠融會貫通並就事闡發。雖說由於年齡問題,在八股文上還做得不太好,但只要假以時日,五年之內,若是太孫親自下場參加科舉,只怕最終成績比你徐御史的三甲同進士可要好上很多!”

“臣禮部侍郎呂坤啓奏皇上,太孫殿下隨臣學習論語,於聖人之言的解釋多有新意且不離聖人本意。實乃臣數十年所教授過的幾百弟子中最爲出色者!而且太孫殿下搬到興華宮後,臣等一樣定期到府上授課,太孫殿下近一年來,臨時請假不過兩三次。其他時間,皆是刻苦誦讀。太孫天資至高,加之又極爲勤奮。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假以時日,必是學問淵博、通曉世事之大才!”

“臣禮部尚書郭正域啓奏皇上,臣雖然主要是負責太子進學,但臣在慈慶宮授課時,太孫殿下只要有空,都會過來旁聽。昔日呂子明對孫仲謀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今日之太孫,每日都令臣刮目相看!”

好了,接下來的事情真的不用說了。剛纔說話的那三個是誰?公認的天下三大賢!無論學問、道德,都是天下讀書人公認的賢人。這三個人都爲太孫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果背書了。你徐順民一個差點就落榜的三甲同進士,居然敢說太孫不認真學習?

看着在王廷諫被打臉後,一上來本來氣場就弱了好幾分的徐順民,朱由棟不由得擡首望向了皇極殿的屋頂:哎,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