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

萬曆三十三年,九月初五。在時隔四年多之後,皇帝又一次召開了大朝會。

這次大朝會比起四年多的那一次來說,相當的坑:由於大明幾十年都沒有舉行大朝會,由此使得京官們晚上一般睡得偏晚,而早上起來得更晚:反正不用上朝嘛。

四年多前的那一次大朝會,大內是提前兩三天發了通知:某月某日,舉行大朝會,大家做好準備。然後各路官員自然都知道這一天的晚上要休息早一點,出門的時候也要吃夠東西什麼的。

結果這一次,大內的宦官和大漢將軍們,一直捱到了當天的丑時纔開始挨家挨戶的通知各路官員今天早上要大朝會。由此導致急吼吼的跑出來參會的各路老爺們,幾乎都是精神萎靡、飢腸轆轆。

待得大家滿腹怨氣的走入宮城的皇極殿後,一個個大臣們都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

“皇上今天是怎麼了?居然把大朝會開得如此的緊迫?”

“嘿!這哪裡是緊迫啊。分明就是操切嘛!”

“話也不能這麼說,可是國家有什麼緊急軍情?”

“這位大人,下官就是兵部的。至少到昨晚下值的時候,可沒聽說什麼緊急軍情啊。”

“嗨,都別猜了。沒聽宮裡的中官傳出來的消息嘛?七八天前,幾乎所有的科道言官上書彈劾太孫的事情,你們不會不知道吧?”

“這個當然是知道的。可是往年的例子,這些東西不都是留中麼?”

“是嘞,聽說皇上也準備全部留中。但是太孫不樂意,非要開大朝會和大家理論理論。”

“哈哈哈哈~~到底是四歲的小孩子,居然如此天真。那羣御史言官也是能講理的東西?”

可以說,事務官和言官,自古以來,都是互相看不慣。一個覺得老子做實事的,一天到晚夠累夠苦了,你們這些閒着沒事的傢伙還一天到晚在老子耳邊嗡嗡嗡。而另一個覺得:老子是言官啊,就是要監督你的工作,監督你的道德啊。你們這些只知道埋頭做事的人,哪裡知道思想的重要性?思想出了問題,事情做得再多都是錯!

所以,在香皂這件事情上,其實大明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反感。相反,對於那些做實事的事務官來說,他們更多的是讚賞。

可惜,現在的老大中華帝國,已經在道德治國的邪路上越走越遠。任何事情只要牽扯到聖人之言,沒人敢硬扛。

就在此時,淨鞭三響,諸多小團體之間的閒聊什麼的,迅速的安靜了下來。

皇極殿的面積不小,但是絕對站不下那麼多大臣。所以,大多數低等級官員只能是站在殿外。在淨鞭響過不久,就有宦官從大殿裡走了出來高聲吶喊。

“皇上口諭,本次朝會相招過急,諸位臣工多有未能朝食者。爲免諸臣因腹中飢餓君前失儀,故在朝會開始之前,御賜參會臣工,每人土豆玉米羹一碗。”

“臣等多謝皇上體恤。”

少頃,諸多小宦官端着熱氣騰騰的小碗魚貫走出,很快,無論殿上還是殿外,大臣們都拿到了一碗散發着莫名的香氣,碗內黏糊糊一灘,中間間或夾雜着一些黃白相間物事的熱羹。

“唔?這是什麼東西?怎麼味道如此怪異?不過,也真的是好吃啊!”

“此物甚香啊,口感也很不錯。但是,這到底是什麼?”

“這不就是我老家那邊種植的番薯麼?沒想到調成糊狀的羹之後味道如此的好。不過,這個番薯羹裡的豆子又是什麼?”

到底是響過了淨鞭,所以參會的諸多官員雖然心裡各有各的心思,但卻是不敢再交頭接耳了。再說,大家這會兒也真是餓了。所以,在大小不一的呼嚕聲中,一碗碗豆羹很快就被喝光了。

小宦官們把空碗收走之後,淨鞭再響,又有諸多宦官站出殿外,對着在外面的大臣們發聲道:“皇上口諭,近日,諸多臣工上本,彈劾皇太孫一事。經太孫懇求,朕特行此朝會。列位臣工對此事有欲進奏者,皆可暢所欲言!”

“臣都察院御史王廷諫有本上奏!”

“臣都察院御史徐順民有本上奏!”

“臣戶科給事中楊應文有本……”

“臣亦有本上奏!”

“皇上口諭,上本者太多,無法一一宣召上殿,現以方纔啓奏順序,先發聲者爲先。現招王廷諫、徐順民、楊應文三人入殿奏事。其餘人等,暫且在外等待。”

“臣等遵旨!”

被點到名的三人,心中雖然有點忐忑,但更多是帶着興奮的情緒步入了皇極殿。

哎,到底還是品級太低,別說大明朝最近幾十年很難得開一次大朝會。就算是開大朝會,要不是今天這樣的機會,哪裡能夠進入皇極殿呢?這可是閣老、六部尚書、都御史什麼的才能站的地方啊。

嗯!也對,今日我等若是能駁斥得太孫啞口無言,讓太孫幡然悔悟。如此,也是造福於天下,自然就該很快的成爲皇極殿的常客了吧?

三人懷着這樣的想法,跟着宦官進入了大明朝理論上的最高權力殿堂。

入得大堂,只見萬曆皇帝笑意盈盈的坐在上首。其左下方站着一個二十多歲,面色蒼白,神色慌張,手足無措的青年人:這應該就是太子殿下了吧?果然是一副宅心仁厚的仁君之像啊!

而在皇帝陛下的右下方的一張軟塌上,坐着一個雙眼炯炯有神,意志極其堅定的四歲孩童。這就是皇太孫了吧?哼,果然是兩眼散發金光,必定是滿口銅臭之人!

看着三個入仕不久的中青年器宇軒昂的走進這大殿,左都御史溫純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

作爲當今大明科道言官們的總扛把子,老溫可不是什麼傻白甜。他清楚的知道,今天這次大朝會,皇帝若是沒有絕對把握,是不會這麼開的。

可惜,大明運轉兩百來年了,科道言官們早就成了各方大佬們的工具,他這個左都御史名義上是言官們的管理者。其實他根本掌控不了全局。

“臣等拜見皇上,見過太子、太孫。”

“三位愛卿免禮,哎呀,哪位愛卿先來奏對啊?朕先說清楚了,今日大朝會,百官聚集。所以呢,咱們說事情要儘量簡短一些。還有,這大殿之上的奏對,還是要講秩序的。切不可一擁而上,更不可咆哮於殿上。不然的話,朕也只有請有司治你們君前失儀的罪了。”

“謝皇上提醒,臣王廷諫有本奏!”

“嗯,王卿要說什麼?”

“臣彈劾太孫殿下,惘顧聖人之言,一心求田問舍,目無尊長,道德敗壞!”

“朱由棟,王卿彈劾你的罪名大着呢,你有什麼說的嗎?”

“敢問王大人……”

“太孫殿下失言了,殿下是君,臣在儲君面前不敢稱大人。”

咦?你的智商也不是那麼掉線嘛。這個坑居然沒有跳進去。不過無妨啊,我再給你挖個坑好了。

“哦,是孤失言了。敢問王卿,孤怎麼揹負得起你剛纔說的那些話呢?”

“臣風聞殿下得到皇上劃撥的皇莊後,立刻派出中官將此皇莊納入興華宮管轄。非止如此,還強迫臨近的武清侯交出近兩千畝土地。武清侯不從後,太孫親自帶隊,率人襲殺了武清侯莊子裡的下人……武清侯,乃是本朝國舅,按照輩分算,乃是太孫殿下的曾舅爺爺,太孫殿下如此做,是不是目無尊長?一言不合就率衆殺人放火,臣下說一句道德敗壞已經算是輕的了!”

“嘶~~王卿不必客氣啊。今日大朝會,乃是孤懇請皇爺爺舉行的。就是想着有什麼問題、誤會,大家當面的講清楚。畢竟,真理越辯越明嘛。王卿剛纔是不是想對孤說,孤這樣乖張狠戾的孩童,根本沒有人君之像。若是和前人比起來,是不是如前漢之海昏侯?又或者初唐的恆山王(李承乾)?”

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