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

在北京城裡稍微有點儲備,不需要每日爲吃食擔心的百姓,都往着天津衛趕的時候。大明皇家銀行總部所在地,一場會議也在召開。

“......諸位,以上便是戰情通報。總之,雖說暹羅賊已經退走,但是馬六甲航線卻是斷了。在我們的海軍擊敗兩賊的主力艦隊之前,不要說馬六甲了,就是南海海域也變得非常不安全。所以,本官建議,大明海貿以及各位自家的商號,這段時間暫時不要再出海了。”

今天的這一場會議,題目乃是朱由棟親自定的:大明戰時經濟協調會。參會的,都是大明一頂一的豪商。

表面上,他們都是平民身份。但在此時的大明,做生意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哪個背後沒有點背景?

總之,在會場內的,除了戶部的黃士俊、兵部的成基命等隨時準備解答問題的相關部門官員外。在場衆人的身家,再差的也是在百萬元上下。

“成主事,這戰事進展如何,我等是清楚了。現在草民想要知道的是,我大明的艦隊在哪裡?爲何不早日集中起來進行決戰?需知,現在海貿斷絕,草民的倉庫裡瓷器問題還不大,這絲綢的保養就太麻煩了。更不用說還有茶葉了啊!”

“是啊,成主事,我等每年辛苦在海上漂泊,繳納的關稅,給殿下的分紅......那麼多錢,相當一部分給了艦隊。可是這些傢伙,平日裡好吃好喝,到了需要用他們的時候,居然躲起來不戰!嘿~!”

“就是啊,成主事。說起來我們都是在各省有點資產的人,但外人不知道,您還不知道麼?我們大量的身家,都是在貨物上。若是這出不了貨,說不得明日我就要帶着一家老小上街乞討了!”

“咚咚咚~~!”看着下面的豪商們說得越來越混賬,年輕的兵部主事成基命已經有些招架不住的時候,一開始還坐在旁邊,打着招牌笑容,不發一語的曹三喜一下子就變了臉,用力的敲響了桌錘。

曹行長早年搞方山雜貨鋪、組建大明海貿,近些年辦銀行,推行新幣。在大明的商圈裡早就是威名赫赫。所以,他這一發威,會場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諸位,我們的艦隊爲什麼不出去和對方決戰,方纔兵部的成主事已經講過了。我方一級戰艦隻有對方的一半,這仗怎麼打?崇明沙的戰況已經清楚的說明了,只要我們的艦隊還在,就能發揮極大的牽制作用。這次暹羅賊退走,還不是因爲顏帥的努力?若是都如你們剛纔說的那樣,不管敵我力量對比,傻乎乎的集結主力對上去,若是輸了呢?那可是連牽制的力量都沒有了!”

曹三喜發話了,在場的諸多商人當然不敢像剛纔對成基命那樣起鬨。但,到底是自己的錢袋子因爲海貿被封鎖爲損失慘重,所以不管曹行長有多少淫威,大家還是要說話的。

“那個,曹行長,朝廷的困難我們是知道的,只是,我們也是國家的良民啊!每年可是給了殿下那麼多的分紅......”

“扯淡!什麼叫你們給太孫分紅?太孫給你們分紅還差不多!這些年來,讓你們分銷肥皂、鏡子、青黴素、鏈黴素這些東西也就罷了。便是絲、瓷、茶三項大宗,若不是太孫把你們組織起來統一進貨,統一銷售,你們能賺到今日的利潤?你們拿了太孫的分紅不說,還不給國家繳納一文的賦稅!你們哪裡是國家的良民了?”

曹三喜把這話一出口,在場裡的聰明人就聽出味道來了。

“曹行長?”到底是和太孫一系合作最久的人,松江府的大地主大商人徐元佐第一個反應了過來:“朝廷可是最近軍費有些困難?需要我等捐助餉銀?”

徐元佐這話一出口,各地商人們紛紛覺得自己明白了什麼。

對捐款助戰,說實話,大家這會兒沒什麼反感:這要是不早點結束戰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只要朝廷索要的額度不是太誇張,大家都覺得還是能夠接受的。

什麼?你說海貿不通了大家可以扭頭回去吃土地的紅利或者出口轉內銷?嗨!在見識過了海貿每年能夠入賬幾萬、幾十萬的利潤後,誰TM還有心思去做那一年只有幾百、幾千塊錢利潤的生意?

“哼!雖說國家這些年財稅一直都沒有達到太孫的期望,不夠前兩年國家不是賣了那麼多鹽礦麼?這打仗的錢,朝廷還是有的,就不勞煩各位老闆啦。”

“呃,曹行長,那朝廷不要我們捐款助戰,那今日之會?”

“咚咚咚~~”

再次敲響桌錘,會場安靜下來後,曹三喜清了清嗓子。

“今日之會,是太孫殿下讓本官組織大家召開的。殿下讓本官轉告大家三句話。”

在場商人們紛紛起身:“我等恭聽太孫教令。”

“其一,暹羅、倭賊,不過跳樑小醜,便是呈兇一時,但終究難逃覆滅之命。國家現在正在南北兩大船廠全力打造新艦,一旦拿回制海權,便是我大明出兵將二賊消滅之時。

其二,參會諸君,皆是我大明各地於民生舉足輕重之人。奉勸諸君,在國家對外作戰時,務必要忠君愛國,保證各地涉及到民生的物資,如糧、油、鹽、肉類等物價的穩定。

其三,若是敢在國家作戰時哄擡物價的,戰後刀斧手伺候。若是在戰時積極穩定當地物價,爲社會穩定做出貢獻的。戰後,太孫對其開放肥皂、水泥、玻璃、鏡子等物資的生產技術......”

“嘶~!”

如果說前面兩條,大家都覺得還有些官話成分的話。那麼這最後的一條的後半部分,對於在場的諸位商人們來說,其吸引力當然是無比的大!

“曹行長!”

掃了一眼下面所有的眼珠子都已經變得血紅的商人們,曹三喜嘴角冷冷的一扯,然後用力的再次敲響了桌錘:“諸位稍安勿躁,本官剛纔那條還沒有講完。”

“啊?哦,是是是!”衆多商人們如同小雞吃米般迅速點頭後,個個又如小學生上課般做好:“請曹行長繼續。”

“嗯......除了開放生產技術外,殿下還將對這些忠君愛國的商人,賜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機器!”

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