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

“中納言閣下,爲閣下的軍隊護航,在下切實的做到了。接下來,在下就要率領艦隊南下,去與暹羅的艦隊匯合,共同迎擊明國的艦隊,以此爭奪制海權了。”

“呃,柳生少將,一路行來,得您照顧實多,照理我是不該再提什麼要求了。不過在下雖然不精水戰,但也知道這茫茫大海上,要想尋找到對方艦隊,需要時間和運氣。而明國的新式艦隊,雖說肯定數量不多,但是架不住明國的福寧鎮艦隊也相當有戰鬥力,而我日本的……”

伊達政宗把手一攤:“我們這次雖然來了很多船隻,但是真正最有戰鬥力的那批,都被藤堂佐渡守丟在了大阪灣。若是您那邊沒有找到對手,而這邊福寧鎮或者明國的新式艦隊進入了對馬海峽?您知道的,這一次,我們全軍也就運來了十萬石糧草。而且,由於朝鮮八道已經被預先分配給了各家大名,這上面的百姓,將來就是我們的領民,這個……”

“哈哈哈,伊達閣下說的在理。不過讓您焦慮的事情,公方殿已經想到了對策。”

“哦?敢問殿下的指示是?”

“嗨以,這裡有殿下的親筆書信一封,請您過目。”

作爲一個歷史類的漫畫家,德川義直至少對東亞三國的歷史是非常清楚的。他當然知道此時的李氏朝鮮存在什麼問題:兩班貴族雖然內鬥不休,但是對於兩班之下的中人、常民、賤民,那可是嚴防死守,劃出了巨大的等級鴻溝,徹底斷絕了下面三個階層上升的通道。

所以,德川義直給伊達政宗的建議就是:發動中人和常民,去搞各個地方的兩班——反正這些地方以後都是你們的封地,而此時這些地方的土地絕大部分都在兩班手裡,不把他們搞死,你們未來的封地在哪裡?

當然,我們是要團結朝鮮百姓,避免二十年前那樣遍地烽火的。所以,把兩班搞死後,分一點點土地和財富出來收買中人和常民。中人是兩班貴族的庶子,多少是受了教育並有一技之長的。而且由於身份的原因,他們往往從事政府的最基層工作,這些人只要靠過來了,對於我們穩定當地秩序是非常有用的。

至於常民,往往是自耕農,這個階層是國家主要的稅源和兵源,當然也需要拉攏和安撫。

至於賤民?拜託,蛋糕就這麼點,你們就不要想着分了:日本國內自己都有賤民呢,這外徵朝鮮,對平民溫柔以待是迫不得已。若是還要照顧賤民,伊達政宗以下,恐怕日軍上下都要不高興了。

至於說,把兩班貴族幹掉後拿到的東西夠不夠征服者和征服者準備聯盟的“朝奸”分配,這個卻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兩班的世襲導致了他們豁取了國家的大部分資源,所以這些傢伙的財富極高。

而且朝鮮在這個時期還有一個問題:豐臣秀吉發動的侵朝戰爭剛剛過去二十年。在那一場大戰中,朝鮮爲了解決糧食問題,是公開的把“兩班”身份拿出來賣的。也就是說,你雖然以前是個中人、常民甚至賤民,但只要向國家繳納足夠的錢糧,國家就賜予你兩班的身份——從此有了做官的資格!

雖說後來朝鮮緩過這口氣後,又規定新兩班要維持這身份,必須得找同樣是兩班的貴族結婚,生下的後代才能維持兩班身份。但,現在不是纔剛剛結束戰爭二十年麼?那些在戰爭中因爲向國家繳納錢糧而獲得身份的新兩班,這會兒都還沒死呢!

所以,德川義直估計,此時朝鮮的兩班人員,單論人口,起碼佔了朝鮮國內人口的一到兩成左右,至於財富,估計不下八成!拿下兩班人員,足夠分贓和穩定統治秩序了!

“原來如此,公方殿真是無所不知啊!在下受教了。”微微朝着東方鞠躬後,伊達政宗轉過身來:“這樣的話,在下短期內就不擔心糧餉的問題了。”

“嗨以,所以請中納言閣下儘管放心進軍。公方殿此時在國內仍在調撥運送糧食到名護屋城。待得在下與暹羅友軍匯合,擊退明國艦隊後,就再次北上護送糧船。”

“喲西,在下此時疑慮盡去,可以安心進軍了。如此,謹祝少將閣下武運昌隆!”

“嗨以,也祝閣下武運長久。”

……

4月10日,柳生堪兵衛的艦隊開始南下。而在此之前,大明的兩廣總督府,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了。

4月3日,暹羅、西班牙聯合艦隊出現在海南島海面。在此巡邏的兩艘大明戰艦在完成初步偵查後迅速退走。

4月4日,消息傳回廣州,熊廷弼在和顏思齊、劉招孫商議後,一面讓顏思齊率領艦隊出海:不是去和對方作戰,而是想辦法與福建的俞諮皋和浙江的李國助艦隊匯合——敵人的艦隊是如此強大,萬一被堵在港口可就不好了。

另一方面,熊廷弼發佈總督令,讓廣東的南海衛、神電衛、廣海衛以及廣西的馴象衛、奉儀衛等衛所兵,向雷州半島集中。

照理,大明的一個衛所該有5600戰兵,但是在衛所制糜爛的今天,更是在太平了兩百多年的南方,這些衛所的士兵到底能有多少,熊總督自己心裡也沒譜。

至於戰力最強的昆明鎮,熊廷弼理所當然的放在了廣州:不是他怕死,而是廣州乃是南中國的核心所在,萬萬不能有失。

至於瓊州府,哎,這個暫且放一放吧。

當然,作爲太孫的老師,熊廷弼還是不會對朱由棟有任何瞞報的。他老老實實的寫了奏報,掛了最高等級的加急,將南邊的情況向北京和南京的袁可立急送!

4月8日,顏思齊成功的與李國助、俞諮皋的艦隊會合了。

“國助兄,來得好快,我還說我的快船到了寧波後,你整頓部隊還得花些時間呢。”

“振泉,那是因爲我根本就沒在寧波啊。事實上,你率隊南下後,我和俞帥就在廈門外海域搞起了演習。”

“哦,原來如此。”顏思齊長舒了一口氣後,又皺起了眉頭:“兩位,咱們就這麼直接南下?”

李國助看了看俞諮皋,得到俞諮皋讓他先說的示意後,很是乾脆的發言道:“以我之見,只怕暹羅那樣的國家很難湊出如振泉所言的那麼強大的陣容。當然,我也不是說振泉的手下誤報。在我看來,很可能在呂宋的西班牙馬尼拉艦隊也加入了暹羅的陣容。”

“嗯,確實有可能。”

“所以啊,這暹羅對我大明的侵犯,想來是籌謀已久。因此,我們此刻雖然力量稍稍有些處於下風,但還是得趕緊的南下,尋找敵軍決戰。因爲,若是時間拖得久了,此刻據說還在澳門觀望的葡萄牙人的艦隊可能就要被迫加入暹羅人的艦隊了。而且搞得不好,倭賊的艦隊也要南下了。”

“李帥說的極是!以老夫看來,此戰,我們必須儘快開打!”

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