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

“殿下,這熊廷弼好大的膽子!是,雲南是遠了點,有些時候是要給當地主官一定權限。但是像熊蠻子這樣,一個區區宣慰司求救,就直接派了兩萬多援軍!而且其中還有昆明鎮!臣雖然不通軍事,但也知道這個昆明鎮的前身是殿下親自創建的寬甸衛,乃是和橫海衛並稱我大明戰力最強的兩支部隊!如此精銳,就這麼派出去了,哼,要是熊蠻子沒有收受那緬甸的巨賄,臣是怎麼都不信的。”

國務會議重開後,朱由棟首先把熊廷弼的信件交給參會衆臣穿越。沒想到第一個看信的方從哲馬上就跳了起來。

李三才之後的這位首輔,說真的,這辦事的能力和手腕相當一般。但是呢,這位浙黨的現任黨魁有兩點很好。其一,軟,對朱由棟不喜歡硬頂。其二,浙黨的一貫傳統,是願意爲國家着想。所以,在朱由棟清查戶口、重建黃冊等方面,這位首輔是大力支持併爲此多方奔走,做了很多工作的。

沒想到就是這麼好脾氣的人,看了熊廷弼的信件後也氣的跳腳。

由不得老方不跳啊。

經過太孫監國這麼些年,國家的總體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好:對外,這些年,女真被打成了六塊,還被遷徙到鬆嫩平原那天寒地凍的地方,北邊蒙古也被重創了。可以說,邊患雖然還有,但能讓首輔皺眉頭的緊急軍情,卻是幾乎看不到了。

外部清淨了,內部的問題也逐一的得到解決。以前大明最大的問題不就是缺錢麼?而現在呢?除了賣鹽礦的那一億銀元外,經過鹽稅、幣制改革和成立銀行後。大明的北京戶部現在每年收入穩定在2300萬元左右,而且隨着戶籍的清查完畢和黃冊的重建,可以想見,國家的農稅還可以再高不少。若是將來能夠徹底廢除實物稅,改以徵收貨幣稅。說不得,光是農稅這一塊,國家每年都能拿到1200萬元以上。

所以,有了錢的戶部,可以給官員們漲薪。可以不用拖欠軍鎮兵的軍餉。便是今年席捲整個北中國的大蝗災,國家也勉強扛過來了。

多少年了?從嘉靖起,國家的問題層出不窮,各種弊端越來越明顯。雖然中途經過張居正整治好了一點,但萬曆三大徵又把國庫打空了。窘迫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太孫監國前,方首輔可是曾經有好多年都沒有領到工資的!

總之,在方首輔看來,這是近百年來,國家局勢最好的時候。而且太孫還年輕,可以預見的數十年內,大明的諸多問題會逐一的得到解決,仁宣之治甚至永樂盛世的局面再現,已在不遠。

所以,方首輔這些年的理念就一個:集中精力把國內的事情先辦好!比如說,官員薪俸漲起來了後,就要開始大力反貪了——這又是一場硬仗,非得全神貫注不可。

狗日的熊廷弼你在想什麼呢?緬甸和暹羅豬腦子打成狗腦子關我們屁事啊?也就是看在你是太孫老師的份上,不然,本閣就要親自彈劾你了!

首輔是如此態度,其他的大臣們也大多對熊廷弼的處置不滿。管錢的許弘綱更是氣的鬍子都飛起來了。

哎,這不能自曝就是如此的難受啊。也不知道那位暹羅王是怎麼說服他的臣下們來打我大明的主意的。

輕嘆了一口氣,朱由棟又把許顯純的信件拿出來給衆臣傳閱。

“荒謬!這些在雲南的官兒是不是都在那裡變傻了?這暹羅什麼東西?蕞爾小國啊!這許顯純居然說他們的王是虛攻緬甸,實際上在打我大明的主意?田指揮,你們錦衣衛的千戶,都是這麼辦事的嗎?”

“許千戶是和下官一起出仕太孫的,這辦事的能力,諸位完全不必擔心。至於說這信件裡的內容,下官不瞭解雲南那邊的情況,暫時不能多說什麼。”

哎,連田爾耕都不敢爲許顯純背鍋,可見在大明的這些臣子的內心裡,是多麼的不把暹羅當回事。又是多麼的不想對緬甸的求援接招。

還好,經過這麼些年,我已經有了獨裁的力量。

想定之後,朱由棟示意,他身後的方正化敲響了桌錘,會場迅速的安靜了下來。

“衆卿,暹羅入侵緬甸,單就這個事情來說,於我大明,確實沒有太大的妨礙。但是,許千戶的這番分析,孤覺得,不可不信。”

“殿下!”

“誒,諸位請聽孤說完。”

“是,臣失禮了,請殿下繼續。”

“我大明,畢竟是東亞的宗主。下面的藩屬出了這樣的事情,不能不管,否則有失天朝威儀。所以,大宗正,禮部這邊,要儘快派出使者前往暹羅,告訴他們,讓他們立即停止對我大明緬甸宣慰司的進犯。

此外,禮部還要派出使者,去安南那邊示警。告訴他們的兩位權臣,我大明不管他們內部打成什麼樣,這暹羅若是打過來了,他們一定得聯手禦敵。否則,我大明就要再次如成祖年間那般,數十萬天軍進駐安南了。”

“是,臣領命。”

“兵部這邊,大司馬,還請給肇慶鎮的總兵發令,讓他們派出軍艦和相關測繪人員,南下下高棉,考察湄公河三角洲的水文地理,尤其是潮起潮落的時間,暗礁、港灣的分佈等。”

“殿下,您真的要?照理說,臣不管錢袋子,對用兵一事肯定是支持的。但是站在國家的立場,此時我們還有那麼多的災民要賑濟呢。殿下,此時確實不是動兵的好時機啊!”

“大司馬憂國憂民之心,孤心甚慰。不過,暹羅的事情,可真的不是這麼簡單。而且大司馬,孤這邊還有消息,說是暹羅和倭國已經結盟。”

“啊?!還有這種事?田指揮?”

“大司馬,下官的錦衣衛只是殿下的一個消息渠道,不是全部的渠道。”

“殿下?這事可是真的?”

“真,絕對真實。”

怎麼可能不真嘛,那暹羅王都親自跑了日本兩次,不結盟幹嘛?真是去吃壽司啊?

“呃……如果這兩個小國真有狼子野心,臣等倒是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嗯。”點點頭,朱由棟道:“衆卿,我大明和倭國的關係就不必說了,人家豐臣家的遺孤還在我們的太湖上住着呢。若是真的暹、倭兩國結盟,同時進犯我大明。說不得,還真的有些煩人。”

“呵呵呵,殿下說的是。不過也僅僅是有些煩人罷了。”

“所以啊,雖說咱們現在國內的事情一大堆,但是呢,相應的準備還是要起來的。大司馬,還請再給四川的麻承詔發令,讓他率領一萬四川鎮士兵南下雲南,接替昆明鎮的防務!”

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