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

“皇爺爺,孫臣有一整套方案想要奏報。”

“你是監國,無所謂奏報,只管直接吩咐大家去做。”

“是,孫臣遵旨。”

深吸了一口氣,朱由棟轉過身來:“衆卿,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面積蝗災,現在朝廷最難的就是儲備的糧食不夠,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是開源節流。開源的事情待會在說,孤先說節流。”

“請殿下示下。”

“曹三喜。”

“臣在。”

“現在我大明所有的官方倉庫已經取消,全部歸到你銀行管,各部在你那裡不過是有個賬目,而東西都是在你那裡的。孤今日在這裡定個規矩,凡是倉庫失火的,孤不問原因,主管倉庫的人員一律以貪墨治罪!這個規矩,今日就開始生效。”

“是,臣明白了,決然執行殿下教令。”

“另外,銀行要迅速的指令各個分行,提前設置賑濟點和招工點。”

“招工點?啊~,臣明白了。”

“很好。”點點頭,朱由棟又面向孫瑋道:“總憲?”

“臣在。”

“從今年開始,全國所有文臣、吏員的薪俸漲了那麼多。這薪俸標準,吏員過起日子來可能需要計算着來,但是官員們手裡可是足夠寬裕了。若是還要在國家如此危急的時刻搞貪墨,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以前國家發放賑災物資,各級政府逐級收取三成作爲漂沒的規矩絕對是要廢了!還請都察院這邊集中御史對華北諸省提前進行佈局,一旦真的蝗災爆發,賑濟開始,都察院要對賑災物資的使用進行嚴格督查!敢在這個時候伸手的,總憲可提前傳下話去:抄沒家產,嚴懲不貸!”

“臣領命,只是這次受災範圍如此之廣,光靠都察院的御史來清查,恐怕力有未逮。”

“無妨。”朱由棟手指朝着前殿指了指:“殿試結束後,今年的所有新科進士,全部暫時交給你們都察院使喚至少半年。半年之後,查出貪墨金額多的進士,吏部那邊優先安排好的差事。大冢宰,你看此事如何?”

“殿下此議絕妙。臣一直都覺得新科進士一入仕就直接進部不妥。正好讓他們去底層看看我大明最辛苦的百姓,回到朝中做官心裡也有警醒。”

“既然大冢宰都同意此事了,那就這麼定了。總憲?你可滿意?”

“滿意!臣極滿意!如此臣就不用擔心人力了,而且新科進士進取之心最爲高漲,面對貪官污吏也敢於不留情面。請殿下放心,有了這三百多新科進士,此次都察,不浪費一元國帑臣可能做不到,但此次賑災,被貪墨的錢糧,肯定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

“嗯。”孫瑋本人的能力和操守朱由棟是不擔心的。但是架不住他手下大多數一羣只會打嘴炮不能做實事的傢伙,這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實在是難說。不過不要緊,到時候錦衣衛、東廠全部都要動起來。這一次賑災,不是簡單的給災民吃飯,而是要想盡辦法預防產生流民——如果百姓們因爲沒飯吃就自發性逃荒,那前些年花了那麼多力氣做的人口普查起碼在北中國就前功盡棄了!

也就是說,這次賑災的難度比起既往的賑災來說,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除了加強倉庫管理,優化賑災地點,嚴查貪污等節流手段外。還需要開源。

“一會兒孤給顏思齊、李國助、俞諮皋三人下令,讓他們分別護衛大明海貿的海船到朝鮮、呂宋和安南購糧。現在西班牙人盤踞在呂宋,不太好相與。而朝鮮、安南又是我大明的屬國。所以這購糧是真的要去購的。大司徒,還請給這三支艦隊準備一千萬元的預算。這三個地方體量不大,總共能夠購買兩千萬石的糧食就是極限了。”

“是,臣領命。”

“另外,雲南那邊,今年木邦的翡翠公司所有獲利都不要分紅了,全部去找緬甸買糧。給熊廷弼下令,讓他儘快辦成此事。雲南現有的存糧要儘快北運,否則緩不濟急。”

“是,稍後臣就去給雲南發令。”

“如此算下來,大概就有三千五百萬石糧食,不過這只是總量。在具體的運輸中,這損耗、貪墨甚至有人頂風燒燬燒燬糧倉的事情也是有的。而且北京戶部的一千多萬石存糧還得供應九邊駐軍,北方五省的官員、沒有受災的百姓還得吃飯。所以,還得再準備起碼一千萬石!”

朱由棟這話一出口,連同萬曆在內,大家都非常詫異:怎麼,這次賑災,你還想救全部?我華夏那麼多王朝,碰上如此大災,做得好的出個幾百萬石意思意思。做得不好的?那就身死國滅唄。這就全部受災百姓?小災是可以的,但如此大災,怎麼可能?

所以,在本次會議開始的時候,大家想的是,趁着這兩年國家有錢,出個一千萬石左右的糧食,儘量多救一些人也便是了。

可看朱由棟的意思,那是一個都不能少?這怎麼可能?

不過太孫殿下這些年做了那麼多事,基本上都達到了他原先制定的目標。所以這一次?

“孤會寫信給江南的士紳,向他們借糧。這些傢伙的存糧可多得很。不光是江南,湖廣、兩廣、四川,這些地方其實存糧也很多。便是受災的北方五省,士紳們的糧庫裡其實也是不缺糧的!”

“殿下,光是借,恐怕效果很差。”

“孤知道,所以孤準備讓大明銀行作保,孤借糧食,以後銀行還給他們,糧食或者銀元,都行!年息我給他們一成!”

“嗯......”自李三才後擔任首輔的方從哲捻鬚盤算了一下後道:“殿下,如此算來,估計也就有個三五百萬石,畢竟,北方士紳也要存糧備災。而南方的士紳若是此時把糧食運往北方售賣,這獲利比殿下給的利息高多了。”

“不要緊,只要他們肯賣,孤可以買!最近我們不是定了糧食購買最低價和最高價麼,他們要是敢超出最高價售賣,孤就殺他們全家!”

又拿刀子威脅人!哎,直接掌控兵權的皇族就是惹不起啊。

話說到這裡,參會的相當一部分文臣們都不想說話了——所謂士紳,領袖士紳的不就是他們嘛?說不得,這次大災,可不能像以前不然太孫的刀就要砍過來!

會開到這裡就差不多了,衆臣心情複雜的起身,向萬曆祖孫二人行禮告辭。

待得衆臣退走後,朱由棟貼近萬曆道:“皇爺爺,雖說這次大災,即便如往常那般準備個幾百萬石賑災,也不會讓我大明有社稷傾覆的危險。但既然孫臣都做到這種程度了,還請皇爺爺下旨,詔令全國所有藩王入京!”

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