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

歷史,雖然被七個穿越者改變了許多。但是不同的穿越者,對歷史的改變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強勢一點的,比如西班牙的雙子,現在正在獨扛西歐諸國和奧斯曼的圍攻——歐洲的歷史進程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又比如大明的朱由棟,已經拍滅了建州,爲大明先清除了一大隱患不說,大明多年來的痼疾,他也在開始動刀切除。再次一點的,奧斯曼的易普拉欣,這會兒正在兩河流域一點點的扳回劣勢,並把波斯人慢慢的推出帝國的領土。再再次一點的,這會兒的暹羅已經是中南半島一霸。

不過,拋開印度半島那位幾乎沒什麼作爲的穿越者。對本國曆史影響最少的,就是這位日本的穿越者了。

由於德川家康的壓制,這位穿越者又沒有膽子讓老烏龜早點去見天照大神。所以,雖說這些年他在日本爬了一些科技樹,也藉着島津家水軍被李國助吊打而說服德川家康開始新建海軍。不過,真正的大規模招生的學校沒建立起來,人才培養不成體系,整體的科技樹也沒法爬不說。便是這豐臣家,依然按照歷史的慣性,活到了1614年。

本來按照德川家康內心的想法,是不想對豐臣家斬盡殺絕的:天下已經太平,德川家正努力的用宋明理學來禁錮國內戰國年間產生的各種莫名其妙的思潮,而且大力提倡忠誠——坐天下的人,哪有不提倡忠誠的?

但這麼一來,就不能對豐臣家太狠:雖說這一家子現在已經沒落了,但德川家康到底是臣服過豐臣秀吉,做過豐臣家的五大老的。你趁着老主人去世,小主人年紀小,把天下偷到自己家就算了。這要是還對人家孤兒寡母做斬盡殺絕的事情,你德川家宣揚的忠誠,不都是笑話嘛?

所以,從1600年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對豐臣家就一個態度:臣服於我,你們搬個家,從大阪城裡出來,然後大家各自好好過日子。

而豐臣家的態度是:臣服沒問題,但是搬家絕對不行!

這種無法擺在明面上的扯皮,一扯就是14年。

到了1614年,德川家康71歲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對於遲遲不肯接受轉封,徹底離開大阪城的豐臣家,德川家康終於徹底失去了耐心:原先豐臣家的很多同情者,比如加藤清正、鬆平秀康都已經去世了。當年在中山道戲耍德川秀忠的智將真田昌幸等人也去世了。所以,一方面是自己的身體等不起了,一方面是對方的實力在不斷下降。

那就動手吧!趁着自己還活着,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不給子孫留後患。

1614年7月,德川方面由以心崇傳與林羅山解讀一份豐臣家重建京都方廣寺的鐘銘文。文中寫到“國家安康”“君臣豐樂”,被認爲是把家康的名字分開,並祈求豐臣家能繁榮,是對德川家有所詛咒。所以要求處份鍾銘文的作者,並且要豐臣家謝罪,歸還領地,轉封到大和國(奈良縣)等等。

這種實質上還是要豐臣家搬家的要求,豐臣家當然不答應——要搬早搬了,還用拖到現在。

而這一次德川家康不再像以前那樣,你不搬家就算了,我們繼續扯皮。而是發出了幕府將軍令:天下大名,率軍集中於攝津國,本將軍這一次要徹底消滅豐臣家!

此時的日本,仍然是一個農業國家。所以將軍家和各方大名的實力,仍然以石高來體現。具體到1614年來說,日本全國的石高是2000萬左右,德川家將軍直領就是400萬石以上,德川家親藩大名們(家康的非繼承人子嗣)的石高加在一起也是300萬石左右。

日本自應仁之亂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強勢的將軍,其掌控的石高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強。所以,此時日本的各家大名,根本提不起爲豐臣家說話的興趣。在接到家康的命令後,如上杉景勝、伊達政宗、前田利常、島津忠恆等大名,無一例外的老老實實的徵集自己領地內的農夫,在家中武士的率領下,朝着大阪城所在的攝津國集結。

至於德川家,將軍這邊直接就動員了五萬人。各家親藩也陸續動員了三萬人,加上其他外樣大名的軍隊。到了1614年的11月,德川這邊一共是擁有了十六萬大軍。

而豐臣家這邊呢?在京都方廣寺的鐘銘文事件後,大阪城內主戰派徹底的站了上風。他們也開始向天下的大名們發佈通告,請求他們看在昔年豐臣秀吉的恩情上,勇敢的站出來,維護天下的大義……

這樣的號召當然沒有什麼用。這個時候的大名,那是好不容易纔在幾百年的亂世中保住了家業。現在德川家挾全日本的大軍席捲而來,你豐臣家就剩下一座大阪孤城,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誰捨得爲了什麼天下大義,把自家的所有家人、領地投進來給你陪葬啊?

“顏桑,您說的真沒錯,一家響應秀賴公號召的大名都沒有!可恨當年太閣在世的時候,對那麼多大名照顧有加,現在這些傢伙全都忘了太閣昔年的恩情!”

“這不是明擺着的事麼?大野君。不過,你們的金判灑出去後,各地的浪人們還是匯聚了不少吧?”

“顏桑明見萬里,目前,匯聚到大阪城的浪人已經接近八萬,加上豐臣家自己領內的士兵,我方也能集結出十萬大軍了。”

“光是兵多是沒用的,得有得力的大將來統帶。”

“顏桑請放心,除了八萬普通浪人來投之外。也有真田幸村、後藤基次、長宗我部盛親、明石全登、毛利勝永等名將。我們將讓這些名將來統帥這些浪人。”

“嗯,大野君,聽我一句勸。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如此形勢下還敢進入大阪城的,都是沒有把自己的命當一回事的了。這樣的人,儘管放心大膽的去用。千萬不要想着掣肘。你方本來力量就不如德川家,若是還不能放手一搏,那這一仗,真的就不用打了。”

“嗨以,決然牢記顏桑的教誨。只是顏桑,那個,天朝的那位殿下,什麼時候派出援軍來?”

“啊?哈哈,我家殿下這會兒正忙着在國內選妃,所以出兵的事情得緩一緩。”

“啊?選妃啊!顏桑,我們日本的女人很好的。這個……”

“這個事情以後再說吧,大野君,在下還是那句話:昔年太閣入侵朝鮮,和我大明打了六年。所以,我大明肯定是不可能以官方的名義來幫助你們的。不過呢,本官麾下的艦隊,以及老船主的長子,李國助的艦隊,可以以私人的名義來幫助你們。確保大阪城的海上通道的安全。但是嘛,既然是私人名義出征,這大明朝廷可不會給我們開拔費啊。”

“嗨以嗨以,這個好說,這個好說。顏桑,請儘管開個價。”

“啊哈哈哈~~開價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大野君,現在你要做的,就是趕緊把本官一個多月前給你們運來的水泥拿出來,補強大阪城的防禦!”

……

1614年11月初,剛剛完成選妃的朱由棟接到了顏思齊的急報。然後朱由棟下令:崇明沙艦隊、福建福寧衛艦隊,全軍整備!

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