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

“殿下,楊經略,後方最新一批糧食已經到達,目前存糧足夠全軍兩月之用。另外,按照殿下要求,已經完成三千石炒麪的製作,並將其與鹽混雜裝入糧袋中,足夠我軍戰兵在作戰間隙食用三天!”

“各類軍服、兵器均已全部下發到位,全軍完成換裝。”

“軍官交流制度已經執行一月,全軍各級軍官至少在四個以上軍鎮任職,對全軍戰力已經瞭然於胸。”

“軍官標示全部製作完畢,全軍上下已經能夠通過標示認清軍官等級高低。”

“全軍旗號、鼓號已經統一,全軍將士可以聞令而動,得令即止。”

“軍醫調配已經全部到位,各類藥物、手術器械庫存充足。”

“斥候隊近一月來已經將邊牆外沿渾河、蘇子河一線地形全部打探清楚。”

……

“綜上,殿下,楊經略,全軍動員已經完成,各部上下士氣高漲,皆欲出力死戰!”

“善!”朱由棟站起身來:“各位將軍辛苦了,那麼接下來,請孤的袁先生給諸位做戰術講解,來啊,把地圖擡上來。”

朱由棟坐下後,袁可立起身,走到議事廳中間巨大的遼東地形圖邊,手裡細長的木棍隨手一揮,準確的點在了瀋陽的位置上。

“諸位,目前我朝本次征伐建州的大軍,除朝鮮軍幫助我們駐守寬甸外,其餘九萬五千大軍,全部集中在此地。我軍在瀋陽聚齊後,在此休整了一個多月,現在,整支軍隊的武備、軍糧、器械、藥品、士氣均已完備。”

然後袁可立的指揮棒開始向東移動:“由瀋陽向東一百二十餘里,是撫順。此地去年被建奴攻破,軍民百姓除了陣亡的、被殺的,其他已經全部被擄掠到了建奴後方。加之我軍抵達瀋陽後,不許任何人越過瀋陽以東,所以這會兒這個地方是個空城。

從撫順繼續向東四十里,便是撫順關。出了這裡,就是出了邊牆。

從撫順關出去後,沿着渾河繼續向東前進二十餘里,便是薩爾滸。過了薩爾滸,渾河的上游是在北方,而此時南邊的蘇子河卻匯入了渾河。

渾河與蘇子河交匯之處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半島,薩爾滸在這個半島的前端,真正半島的核心,建奴在這裡修建了界凡寨,從界凡寨開始,沿着蘇子河南下,依次是古勒寨、馬兒墩寨,這三個關卡之後,就是蘇子河畔的赫圖阿拉了。

目前我方斥候探聽來的消息是,這個冬天,努爾哈赤沒有敢將他的那所謂八旗精銳解散,整個建奴六萬餘壯丁,這段時間都在加固界凡寨的防禦,並做各種操練。

綜上,如果我軍此時東進,建奴想跟我們打野戰的話,那麼戰場基本可以確定,就在薩爾滸。如果建奴不敢出來跟我們野戰,那我們就要沿着蘇子河連破三寨,之後抵達赫圖阿拉。”

看着袁可立在議事廳中央侃侃而談,作爲穿越者,朱由棟只覺得,歷史,真的充滿了宿命。

這塊土地叫“遼”,當然源於這塊土地最大的河流,遼河。遼河之下,還有很多的河流,其中一條,叫做渾河——也叫做瀋河,小遼河。

所謂水北爲陽,瀋陽,顧名思義,就是瀋河北岸的城市。

瀋陽,位於遼中平原的核心位置,但是向東走不遠,特別是過了撫順後,就來到了遼河平原與遼南半島的移行處。

世界各地的半島,其地形千變萬化。但基本上總有一點是共通的:半島必有山脈,否則沒法伸出海里。

所以,過了撫順,整個遼東的地形就從平原地區逐漸變爲了山區丘陵地帶。

這也是爲什麼明朝中期,漢人朝着遼東擴張勢力,擴到撫順就不再往東走的原因:不是平原,不適合農耕的土地,漢人一向沒什麼興趣。

同理,這也是爲什麼建州女真勢力強大後,必須要往西擴展的原因:山高林密的半島移行部,哪裡比得上瀋陽、遼陽這樣大塊的平原開闊地舒服?

具體到本次作戰來說,出了撫順關後,就是進入了山區。在十七世紀,十萬大軍在山區行進,這種事情想一想都是恐怖的——這麼多軍隊,得拉成一條多長的隊伍?崎嶇的山路上,後勤要怎樣逆天才能保證全軍吃得飽?

所幸,出了撫順關,有兩條河流。一條是渾河,一條是蘇子河。

遼東這個地方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三四月間,幾乎所有的河流都會封凍。所以,只要在這個季節行軍,完全可以在河面上迅速前進:河面以及河岸淺灘可以提供夠寬而且夠平整的進軍道路。

所以,不管是歷史本位面的杜鬆,還是這個時空的朱由棟,要攻打已經有了相當實力的建州女真。只能是在河流還沒有解凍的冬季進軍,也只能沿着渾河和蘇子河的河道前進!地理位置和地形決定了進軍路線,絕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在歷史本位面,杜鬆一路作爲主力,也是沿着渾河進軍的,計劃到了薩爾滸就轉爲沿着蘇子河朝着赫圖阿拉前進。這本來沒什麼問題。但這位猛將不知腦袋怎麼想的,還沒出發就嚷嚷着要拿頭功。然後一路冒進,把其他三路友軍遠遠拋在身後。

就這樣還不夠,到了薩爾滸後,他聽說對方在界凡寨修繕堡壘。居然還把手下總共就三萬人的部隊再次分兵:兩萬守在薩爾滸,一萬越過蘇子河去打界凡寨——結果當然是全軍覆沒。

總之,既然明軍的進軍路線其實是固定的,那麼對於努爾哈赤來說,本方要應對的選擇其實也是固定的,必須也要圍繞着渾河和蘇子河來做文章:要籠城固守,就在兩河交界處的後面一點:界凡寨。

要打野戰,就在兩河交匯處的前面一點,這塊地方地勢相對開闊、平坦,河面封凍以後,整個戰場的寬度可以達10公里以上,足夠擺開場面廝殺。這個地方,20世紀成了大夥房水庫。而現在,就是薩爾滸,而不管是水庫還是滸,其實都很清楚的說明,這個地方,是一個四面高中間低的窪地。

而以女真缺乏火器,缺乏重裝備的現狀來看。努爾哈赤怎麼會傻乎乎的想着去打籠城戰呢?

唯一的選擇就是野戰,唯一的戰場,就是薩爾滸!這就是歷史的宿命!

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