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

“不行!此事絕對不行!棟兒,爺爺什麼都可以依你,就這件事絕不答應!”

“皇爺爺,您剛纔不是說建奴不過是跳樑小醜,我大明大軍一至,必然灰飛煙滅麼?如此弱敵,孫兒跟着去,不過是掛個名,漲漲見識而已。哪裡會有什麼危險?孫兒保證,一定離戰場遠遠的,就在後方遙望就是。”

“不可!絕對不可!棟兒,你是我大明的儲君,也是未來的天子。爺爺跟你說句不好聽的話,便是你那父親要出征,爺爺說不定就準了,但你,爺爺是絕不同意的。”

1611年8月,努爾哈赤起兵並公開消滅鐵嶺衛大明官軍的消息傳到北京,整個大明官場一片詫異。

怎麼回事呢?這建州女真以前不是對我大明極爲恭順的麼?隨便一個小遊擊、小都司去了建州,都被人尊稱爲老爺。如此謙卑的建州,怎麼就敢對大明動手?

而且這些傢伙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直接滅了整個鐵嶺衛兩千兵馬。什麼時候建州女真這麼能打了?

但是,不管怎樣,既然建州都出手了。那大明沒有不打回去的道理,所以,不用各路言官上書,兵部自己就向內閣提交了報告,要求調動軍隊,剿滅建州女真。

一直對此保持高度關注的朱由棟,其實拿到消息比大明北京兵部還要早。在收到努爾哈赤終於豎旗的消息後,朱由棟在感到高興的同時,心裡也有極大的壓力。

雖說一開始是他主動去挑釁人家,但人家根本不接招。沒想到無心插柳之下,日本的那位穿越者給了他神助攻。

然而,當現在努爾哈赤按照他的計劃提前豎旗了,但真要面對這位在歷史本位面上,以一落後部落酋長的身份,打下大明整個遼東的軍事天才,朱由棟心裡還是有些發憷!

這當然很正常,到底穿越前只是個diaosi,穿越前在鍵盤前各種吐槽當然毫無心理壓力。但是現在嘛……

不過朱由棟還是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我是有點怕,但我還是要親自來面對你!

在接到建州豎旗的消息後,朱由棟先是讓劉招孫率領一隊人,乘坐李如樟派來的內河兵船,押送二十萬兩銀子沿江西上:劉綎、馬千乘,你們提前準備吧。

然後他立刻向北京請旨:皇爺爺,建州這個事情,因爲涉及到寬甸,所以孫兒想當面跟你商量。而且這要打仗的話,錢肯定花的不少,孫兒這裡還有些錢,想送到北京來。

對於這種主動送錢的事情,萬曆當然不會拒絕:北京戶部這會兒乾淨得可以餓死老鼠,說不得,這打仗的錢又得從內庫出。這就讓萬曆感到肉痛。這會兒有人願意主動出錢,當然是極好了。

朱由棟到了北京後,首先提出的是:這錢我出了,多出點都可以。但是皇爺爺這次千萬不要小看努爾哈赤的豎旗。建州女真本身實力就已經不弱了,這次還勾結上了倭人,更是不可小覷。所以,這一次出兵,不能是遼東鎮一家的事情,得從天下各地抽調精兵強將,將其一舉消滅。

這個要求,萬曆同意了:有人肯出錢就行。

但是朱由棟的第二個要求居然是他要參加這次對建州女真的征伐!

“皇爺爺,我朝太祖、成祖都曾經多次御駕親征,宣宗皇帝做皇太孫的時候,更是多次跟隨成祖出征,後來漢王造反,宣宗御駕親征,不戰而逼降漢王。我朱家祖先,都是如此英武,孫兒作爲朱家子孫,理當效仿先賢,親臨戰陣,不墜祖先榮光!”

看着萬曆仍然猶疑,朱由棟又往前一步,貼近萬曆的耳朵道:“皇爺爺,雖說以文抑武,確實可以防止國家避免晚唐和五代那樣的藩鎮割據。但現在我大明抑制武人不嫌太過了麼?一個武二品的總兵見到文五品的知府都得自稱末將並且請安,這樣摧折武人,我大明未來的將士哪裡還有力量保家衛國?而且,文臣徹底壓制過武人後,對皇權也形成了隱患。雖說他們不會像武人那樣起兵造反,但是他們現在不斷的挖空我大明的根基,到時候我大明還不是一樣得亡國!而這些文臣呢?換個主子一樣可以做官……皇爺爺,孫兒一定要趁此機會,和武人們建立起聯繫,不求恢復到我大明開國時文武並重的局面,但至少要能在必要時用武人反制文臣!”

這段話,着實的打動了萬曆。

“棟兒,你保證,只是在後方待着?”

“孫兒可以保證!皇爺爺,努爾哈赤是個梟雄,這樣的人是不笨的。無論如何,當我大明的大軍到了遼東後,他絕不會進入邊牆。所以,孫兒若是此次能去,絕對不會踏出鴉鶻關。”

“如此,爺爺可以答應你。”

“孫兒多謝皇爺爺!”

“呵呵呵,先別急着謝。既然這次你做名義上的統帥,那這次出征的費用?”

“皇爺爺放心,孫兒已經命令南京那邊運來了二百萬兩銀子,若是不夠,還有三百萬兩整裝待運。”

“打個建州哪裡需要這麼多銀子?皇爺爺打播州,持續那麼多年,也不過才二百多萬兩。這建州?哼,大軍到處,一舉蕩平!”

呃……算了,現在整個大明上下,這會兒都沒有把建州當回事。輕敵思想是普遍存在的,朱由棟也懶得去分辨和強調了。

1611年9月,大明朝廷發佈命令,從全國各地抽調衛所兵、軍鎮兵向遼東聚齊。

遼東鎮本身負責出兵三萬(含山海關守軍五千)。

大同、宣府、薊鎮這三大軍鎮各出兵一萬。

延綏、寧夏、太原三鎮各出兵五千。

京營出兵三千。

南方的橫海衛5600名戰兵全衛出動,四川鎮出兵五千,重慶衛石柱千戶所出兵一千。

此外,詔令屬國朝鮮出兵一萬,邊牆之外的寬甸衛自行準備衛所兵五千人,隨時準備從建州後方對其進行打擊。

以上全部兵力,總共十萬五千餘戰兵。其後勤輔兵,由出兵的各鎮、衛所自行配齊,粗略統計,輔兵當不下三萬。總之,一共十三萬五千左右的大軍,對外號稱四十萬。

大明朝廷要求,除遼東鎮兵和寬甸衛之外,從全國各地抽調軍隊,應當在萬曆三十九年(1611)內全部抵達山海關一線。戶部、兵部、工部要在此之前備好糧食,民夫,以及提前將北京到關外的道路再次整修。

同時,朝廷發下聖旨,先發內帑一百萬兩,補發歷年拖欠九邊重鎮的軍費。各軍鎮接到旨意後,要迅速整軍出發,儘快趕到山海關聚齊。

同月,啓用剛剛辭職回家的前任遼東巡撫楊鎬,擔任兵部侍郎、遼東經略。負責統帥即將聚齊的明軍,出關作戰。

以上種種事宜,大明朝野上下都沒有什麼異議。便是在楊鎬的任命上,雖然有御史上書表示反對,但激起的反響也沒有多少。

但是,萬曆皇帝下旨給內閣,讓他們商議皇太孫殿下此次出征,掛什麼名頭的時候。直接讓大明上下的文官們抓了狂!

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