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

“MD敗家子!炮彈不要錢啊?用得着全艦隊齊射?轟個幾炮震懾一下不就行了?一羣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夯貨!那一船的銀子都沉了,損失多大?至少五千兩!”

六月十一日,接到打劫,呃,接到緝私成功消息的曹三喜興沖沖的從南京飛馳而至。但在詳細瞭解當日海面上發生的事情後,原本笑意盈盈的曹大掌櫃馬上翻臉,劈頭蓋臉的朝着李國助等人一陣咆哮。

由不得曹三喜肝火旺啊。

大凡成功的商人,對金錢都有着天生的敏感。這一點在曹三喜的身上表現得尤爲出衆。

雖說他現在不是老闆,只是朱由棟私人的財務總管。但就算那不是自己的錢,又有哪個財務管理人員不想看到自己的賬冊上總是有不斷的結餘,不喜歡賬冊上的餘量越來越多?

在後世的醫院裡,幾乎每一個財務科長都對那些效益差,甚至要醫院倒貼的科室冷眼相對。一旦有機會向院領導進言,往往就勸說院領導把諸如兒科、急診這樣的科室給縮小規模甚至裁撤掉。雖說院領導出於社會責任以及更多的原因,絕對不會採納這樣的意見。但毫無疑問,這樣的財務科長才是合格的。

換到曹三喜這裡,他對紅河實業、方山雜貨、木邦玉礦這樣的部門那當然是極爲喜愛的,對這幾個部門的員工和負責人也總是笑嘻嘻的。但是面對方山學校、方山實驗室負責人的時候,倒不一定沒好臉色,但這兩個部門的員工也別指望曹大掌櫃對你有笑臉。

本來前些日子,金陵日報也是曹三喜冷臉相對的部門。但在金陵日報開始盈利後,雖說每月送來的結餘不多,但只要不讓他倒貼錢,金陵日報的總編張以誠來辦事的時候,他都可以做到在門口恭迎並且親自上茶。

總之一句話:能給咱們這個團體掙錢的,好漢,俺佩服。總是導致虧損的,雖說限於殿下的高壓不得不支付各種款項。但好臉色你就不要想了。

不過呢,方山學校也好,各個實驗室也罷,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的感覺到,曹大掌櫃雖然對他們還是沒有好臉色。但比起以前卻要好得多了。

因爲曹大掌櫃有了更新、更大的怨念對象——長沙造船廠。

前文所述,這個時代的長江出海口還沒有形成陸地面積達到1000平方公里的崇明島。有的只是崇明沙、長沙、三沙、南沙四個面積約莫30-50平方公里的沙洲以及更多的小沙丘。在這四個主要的沙洲裡,長沙的位置是最好的:它被其他三個大沙洲從北、東、南給環繞了起來。而面向陸地的西面水深高達15米以上。實在是上天賜予的深水良港。所以,在拿到這四個沙洲的控制權後,朱由棟把新的造船廠給建設在了這裡。並迅速的招募了上千名造船工匠——前期是修築港口設置和船臺,待得圖紙定型後就直接一口氣上了十艘戰艦的修造。

於是曹三喜就徹底鬱悶了。

現在曹大掌櫃的收支情況是這樣的:在扣掉各路股東的分紅以及紅河實業、方山雜貨、金陵報業的成本後,南華宮這邊每年的各項收入相加,接近二百萬兩。

支出方面,方山學校目前的支出是四萬兩左右,隨着每年新增一千名學生以及由此新聘的教師,學校這邊每年的支出會增加一萬到一萬五千兩之間。雖然投入在持續增加,但曹三喜知道這是朱由棟的根基,再加上這支出是可控的。所以意見並不是很大。

方山實驗室的支出方面,在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全年盡虧四十二萬兩。預計三十六年虧損會達到五十萬兩。雖說虧損巨大,但實驗室在去年拿出了量產的磺胺和硝酸甘油含片,市場反應極好。方山雜貨鋪的利潤也由此得到增加。而且今年上半年以來,青黴素的人體試驗也有極好的療效,一旦上市肯定是大賺特賺。再加上萬歷三十五年實驗室還鼓搗出了新的鏡子(銀鏡反應)、座鐘,鐘錶小型化也取得了成績。所以,方山實驗室明面上鉅虧,但曹三喜心裡清楚:沒有方山實驗室,紅河實業和方山雜貨根本就賺不到錢。因此,他雖然表面上一再對徐光啓、吳有性等人的款項申請各種不滿,但實際上撥款還是爽快的。

此外,木邦那邊是可以賺錢了,但是遼東寬甸那邊還是得不停的扔錢,隨着手裡的逐漸寬裕,花錢一貫大方的太孫殿下已經把對寬甸的資助,從每年十萬兩提升到了每年二十萬兩!

不過,這二十萬兩在曹三喜看來還是該給的,畢竟跟着太孫這麼久了,也學到了很多新東西。知道東北邊防始終是維繫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有了這樣的認識,大掌櫃再怎麼吝嗇,這一塊支出是絕對不會省下的。

而最近最讓曹三喜不爽的就是這個船廠和艦隊了。

本來在曹三喜看來,海貿上的利潤是很高的,也該去分一杯羹。但是殿下您是太孫啊,您直接出面在月港那邊搞一堆船引過來還不容易?既然已經招攬了李旦、顏思齊等人,在有了船引後,將就李旦這邊的海船直接出去跑不就行了麼?爲啥還要重新打基礎,修建港口、船廠並新造大船呢?

現在,李國助帶來的一千多人,以及新招攬的五百多水手,一千多造船工匠,還有爲崇明沙、長沙等諸沙洲的軍人、工匠提供各類服務的後勤人員,前後累計已經有了四千多人。太孫殿下規定,這些人的吃食、衣物都由南華宮提供。故而,這些人一天到晚人吃馬嚼的,每個月都要盡虧近五千兩白銀,這一年下來就是六萬兩。

吃飯穿衣都是小事,關鍵是這裡面的軍人要領軍餉,工匠要領工錢。而且太孫殿下大手大腳的毛病從來不改,又把這些傢伙的薪資定得極高:李國助這個遊擊每月軍餉250兩,最下面的普通戰兵每月都是二兩。而工匠呢?葡萄牙來的造船師每月也是250兩,最低的學徒也是每月一兩。如此算下來,這些人的薪酬一年又要盡虧好幾萬兩!

這還是這些丘八不出海坐着就能領這麼多錢呢,按照殿下的規定,水師官兵出海一次就有補貼,補貼按天數計算,每天每人半錢。生病了包治,陣亡了撫卹……一年下來,又是幾萬兩。

去年做船舶試驗,花費近三萬兩。

大建港口、船廠,砸下去二十萬兩。

新造十艘戰艦,連帶火炮、炮彈什麼的,將近三十萬兩!

從雲南、交趾等地購買深山原木,爲後續戰艦修造做準備,十萬兩!

雖說就算這樣花下來,曹大掌櫃手裡每年的餘額仍然很多。但賬不是這麼算的!

在曹三喜看來,大明的幣制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了:哪有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在用白銀決算了,而白銀居然不是官方貨幣的道理?

皇上這會兒春秋正盛,太孫之前還有太子。在曹三喜的計劃裡,太孫登頂可能是在三十年之後。所以,他的目標便是在這三十年裡積累起來至少五千萬兩白銀。然後等到太孫登頂後,他纔有足夠的白銀儲備推動全國的幣制改革!

是的,如果說一開始曹三喜還想着自己當老闆的話。那現在他的想法已經完全改變了:做全國財政改革的設計師,做出超過前輩楷模桑弘羊的成就,這纔是他這種商界天才的人生巔峰

可是照太孫這個花法,五千萬兩?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殿下作爲儲君,在吃穿方面比起其他皇族來說,真的是簡樸到極致了。可是……哎,到底還是個孩子啊,在看到大艦巨炮這種東西的時候,只怕是把這些傢伙當做新玩具了吧?

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