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

“啪~~那包惜弱站起身來,抱住鐵槍,淚如雨下。哭到:‘孩子,你不知道實情,也怪不得你。這……這便是你親生爹爹當年用的鐵槍。’然後指着鐵槍上的名字道:‘這纔是你親生爹爹的名字!’

那完顏康渾身顫抖,只說道:‘娘,你神智糊塗哪,我請太醫去……’包惜弱卻從櫥櫃里拉出了楊鐵心:‘孩子,這纔是你親生爹爹……’”

“顏老闆,下面呢?繼續唸啊!”

“呃……各位客官告罪,下面,下面沒有了。”

這顏老闆此話一出,原先整個酒樓大堂裡雖然黑壓壓一片人頭,但卻異常寂靜的氣氛一下子就消散不見。衆人不約而同的齊齊發出一聲:“哎~~!”

“哎,這太孫殿下怎麼回回都這樣斷章呢?這不讓我今天晚上又抓心撓肺的睡不着嘛。誒,你們說,那完顏康後來到底認了楊鐵心沒有?”

“嗯!我看夠嗆!你們都聽了前面比武招親那一段了吧?這完顏康完全就是個輕佻的紈絝子弟。這種人,如何能夠捨棄榮華富貴,好好的王子不當,去跟着一個江湖賣藝的?”

“誒,王兄,你這話就說得太過於武斷了。小孩子嘛,從小身份尊貴衣食無憂,爲人處世是輕佻了一些。但只要心中有大義在,在明白了事情真像後,未必不能幡然悔悟嘛。”

“呵呵,李兄,在下也不跟你爭。明日,明日午時,我們繼續在這裡聽顏老闆說書。到時候輸了的付茶水錢如何?”

“呵呵呵,好啊,一言爲定!”

在衆人議論了一番後,說書檯上的顏老闆又把案尺拍了拍:“各位客官,各路朋友。按本書的作者王棟先生的要求,在下還得在每次說完新章節後再說明一次:各位在這裡聽了《射鵰英雄傳》的說書先生,你們要在各自的堂口講這部書是沒問題的,但是絕對要忠實原著,不得胡編亂造。如有違反,作者可是要來找你們麻煩的!”

“是是,顏老闆放心。我們決然忠實原著,雖說不能完整的背下來,但大致情節是絕不會亂的。”

“嗯,各位先生心裡也都明白這部書的作者真正姓甚名誰,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多謝顏老闆提醒。”

時間來到了1607年的十二月,金陵日報已經連續出刊六十多期了。

這一段時間,報紙的八版受衆也逐漸的開始分化。

朝廷各級官員當然喜歡看前兩版,普通讀書人除了喜歡看三、四版之外,理所當然的對第七版(詩詞)情有獨鍾。市井小民的興趣當然在第六版秦淮風月。但整個大明江南四省上下,無論何等階層,都對第五版上連載的射鵰英雄傳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並且經常展開各種各樣的大討論。

明代是中國小說的黃金時代,《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以及一本無法顯示書名的四大名著就不必說了。各種評話、劇本、雜劇也層出不窮。加之明代的經濟發達,有了廣泛的市民階級。所以評書是一種很流行的東西。整個社會對小說、評書的接受度本來就極高。

等到朱由棟把金大師的經典作品拿上臺面後,洗練的文字,輾轉的劇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字裡行間的家國情懷、兒女情長。每一個受衆都能在這部故事裡找到自己的共鳴點。於是,這部小說不出朱由棟意料的,爆了。

十月初一,金陵日報創刊。當天南京城裡就有目光敏銳的酒店老闆僱了說書先生在中午和晚上於大堂之上朗讀當天報紙上的《射鵰英雄傳》章節。到了十月中旬,整個南京城的酒樓,若是不安排說書先生朗讀《射鵰英雄傳》,那這個酒樓的人氣也就完全垮了!

江南地區,水網密佈交通快捷。南京城出現這樣的新事物後,很快的,應天府其他各縣,臨近的鎮江府、揚州府、滁州府、常州府、蘇州府等,紛紛迅速跟上。進入十一月後,東南的浙江司、西南的寧國府、西北的鳳陽府、東北的淮安府等,都開始全民熱追《射鵰英雄傳》!

和明代小說節奏進展相對緩慢,暫時聽了一段,對下一段沒聽到不會很急切的想知道後續情節不同。現代社會的小說,在情節方面的吸引力絕對完爆這個時代的任意一部作品。因此,從未有過每天等着更新經驗的大明百姓,紛紛對各家經常去的酒樓提出了要求:你們能不能把最新的報紙儘快的送過來?

於是便有一些生意不太好,但魄力驚人的酒樓老闆,爲了吸引人氣讓本酒樓半死不活的生意實現翻身。便下了血本僱傭專門的人手守在南京皇城附近的金陵日報編輯部,每天清晨當日報紙出來後,就以最快的速度往着酒樓所在的縣城送!

他們這樣做了,其他酒樓人氣大滑的老闆們自然有樣學樣。於是,原本就算快捷的江南物流渠道,其速度又明顯的提升了幾分。現在,應天府及鎮江府各縣,都可以實現當日報紙當日送達。而鄰近的常州府,長江沿岸各縣是當日送達,其他各縣至少也是次日送達……而有些稍稍隔得遠的縣城,昨日或者當日報紙要晚上才能送達的。甚至出現了各大酒樓中午門可羅雀,晚間門庭若市的極度反差!

這射鵰英雄傳是如此的火爆,連帶着這部書的作者‘王棟’也成了風雲人物。更有不少南京市民跑到金陵日報編輯部要求見王棟本人:快點說,下面的情節是什麼?

但是在南京錦衣衛有力的彈壓了幾次後,有心人就砸吧出味道來了:王棟?那不就是皇太孫嘛!不然誰敢在棟字前面加王?也是啊,太孫殿下白鶴護衛,蒼龍轉世。什麼樣的東西拿不出來?沒看見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見》麼?署名還不是王棟!沒錯,一定是太孫本人無疑了!

對於這樣的猜疑,特別是每十天的南京六部旬會上各級官員的公開詢問,朱由棟都是一臉正氣的回答:我沒有!我不是!別瞎說!

雖說他祭出了強大的‘否認三連’,但這個時代的大明百姓可不認這套。所以,在各個說書場合裡,有些家大業大有官方背景的酒樓還穩重一點,只說作者王棟先生云云。在一些小縣城的酒樓裡,大家乾脆就是:太孫殿下教令!

總之,《射鵰英雄傳》是徹底的爆了。到了十二月初五的時候,張以誠興奮的跑來告訴他:《金陵日報》每日發行量已經超過十五萬!而且還有湖廣、浙江、福建、河南、山東各個布政司的許多商家,除了要求訂購後續報紙外,還要求購買前面所有六十多期的報紙!

“殿下!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不少商家要求在我們的第八版做廣告。有些商家更是直接放下數千兩的銀票,要求直接包下本報第八版一個月!還有應天、常州等地的秦樓楚館,也陸續派人來要求在第六版刊登各類廣告,只說價錢隨便我們開!”

“哈哈哈哈~~~吾以前怎麼跟張先生你說的?現在,我們可以考慮報紙擴版的問題了。”

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