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

“嘀~~向右刺!”

“嚯~~”

“停!王順文,出列!”

“啪啪”兩聲中,一個十來歲的半大孩子昂着頭但卻一臉沮喪的從整齊的橫列中走了出來。

“剛纔爲什麼要躲?”

“稟教官,都是學生的錯,學生無話可說!”

“嗯,多的話本席不說了。總之,在訓練的時候都如此膽怯,上了戰場面對敵人如何能戰而勝之?訓練了這麼久,看到對面的木刀還是要躲,你到底要挨軍棍到什麼時候?罷了!今日扣你學分1分,照例加罰軍棍。看你出列的時候沒有低着頭,酌情減免。自己去軍法處領五軍棍。”

“遵命!”

方山東南側的山腳下,是朱由棟讓曹化淳買來的一千餘名水災孤兒的安置地。

這批孤兒裡,男孩子大約九百餘名,女孩子不到兩百名。年齡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只有七歲。在朱由棟的計劃裡,這批孩子,以後就是他親衛軍的軍官團。

大明這顆大樹已經從裡到外腐爛透了,朱由棟沒有心思去修修補補。但是呢,在沒有新的樹苗成長起來之前就貿然的把這顆朽木斬斷也是不行的。所以,他也只能一邊掙錢往大內送以期給這顆朽木吊命。另一邊則是努力的培養自己的新勢力。

既然這是自己將來的倚仗,朱由棟當然是耗費了極大的心血。

在硬件設施上,朱由棟是毫不吝嗇的。不管是在紅河莊還是方山,這些孩子住的房舍,穿的衣服,吃的東西,都是極高的標準。絕對遠勝大明這個時候的大多數小地主。

軟件方面,這些孩子的日程如下:上午,由南華宮聘請的秀才、老童生們來教這些孩子識字唸書。下午,由劉招孫、李世忠帶着一干侍衛輪流對他們進行軍訓。晚上,只要朱由棟有時間,就會親自來給他們進行洗腦,呃,不,是愛國忠君教育。

事實上,太孫殿下雖然很忙,但是真正最上心的就是方山基地。只要有時間,朱由棟是要親自更衣下場,和這些孩子一起訓練的。而且,最讓劉招孫、李世忠等人佩服的是,太孫犯了錯,也是一樣要挨軍棍的——當然,負責執行的士兵只要不是傻得出奇,手裡的力度還是知道看人下棍就是了。

在軍訓的內容上,隊列訓練當然是最基本的。但是男孩子們一樣得學冷兵器格鬥和槍陣突刺——雖然由於七個穿越者的原因,這個世界將很快進入熱兵器時代。但無論如何,不敢白刃作戰的軍隊是靠不住的。而且短時間內,受限於技術瓶頸,自動槍械的研發還需要較長的時間。也就是說,可以預見的十年內,子彈的火力密度仍然無法超過戰士的戰場密度。故而,短時間內,白刃戰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朱由棟的這一安排,劉招孫、李世忠等大爲贊同。但是讓這兩位青年將領不太理解的是,太孫殿下對他們要慢慢教導這些孩子刀法、棍法、劍法之類的想法一概予以否決。反而是不斷告誡他們:白刃戰,槍陣就可以了。便是單兵作戰時,也只需要教他們幾下最簡單的格擋、突刺便好。

至於女孩子,朱由棟可沒有把她們培養成秦良玉的想法——那是要天賦的。所以,下午男孩子們軍訓的時候,她們要麼跟着吳有性等人做《明醫彙總》、《新醫彙編》等醫學類文集的編纂,要麼是跟着徐光啓、趙士禎等人,做他們的試驗助手。

當然,人都有勤奮懶惰聰慧愚笨之分。一千多個孤兒,一旦進入繁重的學習後,彼此之間的差距慢慢的就出來了。朱由棟又和這羣孩子文化課的總教習張以誠,軍訓總教官劉招孫等一起制定了一套學分制度。每年達不到基本學分的要留級一年,若是留級一年還是趕不上進度的。紅河莊、方山兩個生產基地以及未來以崇明沙爲基地的海貿,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些多少唸了幾年書,懂一點軍事常識的孩子,以後都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一份生計。

是的,在朱由棟的計劃裡,培養孤兒並不是就這麼一屆。最起碼,在他登基爲帝之前,方山學校是要一直辦下去的。大明朝這個時候其他的東西可能不是太多,但流民可到處都是。要購買兒童簡直不要太簡單。

……

“徐先生,按照我們的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始,方山學校的第一批學生就要開始數學教學,您這邊的教材編訂好了沒有?”

“殿下,教材不是問題。但是這教師……按照目前您要求的小班教學,就算加入數學課程後,與國文課交替進行,這一千多名孩子,至少也需要三十名教師。若是在今年下半年,曹公公再買來一千多孩子……而現在已經確定下來的教師,也就臣、仲堅(楊廷筠)、振之(李之藻)三人而已。我們三人除了自己身上的職司,還有方山山頂實驗室的很多實驗要做,這……”

按照朱由棟的規定,方山學校的學生全部都實行小班教學,一個班也就二十來個學生,每個秀才負責一個班的文字功課。軍訓的時候,也是一個侍衛負責一個班。這就造成了每個班的秀才和侍衛拼了命的想把這些孩子教好——每個月都要月考,而月考排名除了排學生個人名次,也是要排班級名次的。雖說太孫殿下並沒有說明月考排名最後的班級,其教師、教官會被如何處罰。但誰都要臉的是不?你那個班要是長期吊車尾,負責的兩人自己都混不下去了。

至於太孫殿下晚上不定期的洗腦,呃,不,講課的問題。那當然也不可能一千多人同時參加。而是每個班這個月月考的前三名參加。這些孩子聽完課後,回到班裡要負責轉述,而轉述的質量非常重要:月考裡太孫語錄的分數極重!

毫無疑問,像那種每個月都能考進班上前三名,持續的出現在太孫面前的人,以後定然會是太孫首先提拔、使用的對象。而剩下的那些,則是被這些長期佔據前三名的精英們驅使的對象。

人,在任何地方都是要分等級的。好歹這方山學校還給了你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是不是?

不過說到數學老師的問題嘛。

大明的讀書人還是不少的,在江南這個地方那就更多。所以,在方山學校開出每月五兩銀子的薪酬招聘文科老師的時候,無數久久沒有考上舉人的落魄秀才們爲了爭取一個職位簡直打破了頭。

南京官場不是沒人對殿下興辦學校表示異議,可是皇家拿錢出來收養受災孤兒,還讓這些孤兒唸書,從大義上來講已經站到了道德至高點。

太孫殿下來南京第二天就去了黃冊庫,消息傳開後,不光是南京,整個江南的官場都打了一個寒顫——作爲一個羣體,士紳階層不怕皇權。但作爲個體官員,萬一自己被太孫抓出來做典型呢?

結果太孫去看了一圈黃冊後,兩個月下來什麼話都沒有說。大家在長出一口氣的同時,也不約而同的互相串聯:除非真是被逼到牆角了,不要去招惹太孫啊!

所以,一方面是站到道德至高點,一方面是江南官場的整體默契。故而朱由棟招聘窮秀才去給孤兒們講課,倒也沒遭到什麼反對——當然,讚譽啥的你就別想了,皇室的人,安安靜靜蹲在臺上做吉祥物纔是明君風範,像你這樣一天到晚各種折騰的。要不是你搶佔了道德高地的同時沒怎麼觸犯我們的利益,我們纔不會這樣輕輕放過你呢!

朱由棟在南京的所作所爲,南京守備太監和南京錦衣衛是一五一十的向北京的大內進行了彙報的。但朱由棟到底是皇太孫,所以這些傢伙在彙報的時候只能是客觀的描寫太孫殿下做的具體事情,絲毫不敢加任何的,諸如:收買人心、居心叵測的主觀推測。

而在萬曆還能繼續保持對他信任的時候,這些報告,於他沒有任何損傷。

“徐先生,這樣如何,孤出一道教令,發給江南四省的縣衙,讓他們各自推薦縣內精於術算的人才前來方山任職?”

“殿下,所謂精於術算的人才,很多都是經年胥吏。這些人在算學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臣有兩點顧慮。”

“徐先生請講?”

“其一,殿下給那些秀才發的是每月五兩銀子。這些胥吏來了後,至少不能超過那些秀才。而五兩銀子,這些胥吏在縣裡鄉間上下其手,未必掙得比這個少。這錢少了,這些人未必肯來。其二,這些胥吏,大多品行敗壞,來教這些孩子……”

“徐先生言之有理,不過孤對此事有另外的想法。”

“請殿下明示。”

“其一,各個縣的胥吏往往都是世襲的。很多胥吏也會爲自己兩個以上的兒子的出路發愁。這次發佈教令,不是讓他們推薦胥吏,是推薦人才。所以,來的人,更多的是那些學好了本事,一直候着職缺的人。其二,胥吏大多奸猾,這點是沒有疑問的。但孤的學生,可不能傻乎乎的只學聖人之言。其三,如果有能夠放棄縣衙裡的差事來這裡的胥吏,這樣的人,要麼心中有大志向,要麼對靠欺壓百姓發家致富心有牴觸。以上三類,不管是哪一類,都是這所學校所需要的。”

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