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

路逃路,過河、丟城、棄寨,日耳曼人心中的怒氣填戰開始,他們屯兵於早被搜刮一空的福爾米埃城外丘陵處,羅馬兵大至。

連“勝”十二場,每次都來得容易,羅馬兵雖然有紀律要求,兵士還是懈怠了。

瞧他們衝上來的隊伍,人數少且鬆鬆垮垮,後面的人隊列不整,還大唱“土狗變兔子”之歌,跟隨前進,想來日耳曼人會乖乖逃跑。

日耳曼營中百夫長埃諾瑪依是位優秀的戰士,他渴望戰鬥就象沙漠裡的人們渴望水,打仗時從來都是勇往直前,不怕犧牲,得過三枚近戰突擊勳章,這種勳章主要獎勵那些白刃戰中的好漢,是軍中第二優質的勳章。

這陣子不停後撤,埃諾瑪依在營中非常暴燥,有如炮仗一點就着,其他人都注意着不要惹他。

事實上,大家的脾氣都不好,經常發生鬥毆事件——日耳曼人精力過盛,得不到發泄在敵人身上,就轉移到自己人身上,日耳曼許多人鬧情緒,他們懷念着跟隨女王的金戈鐵馬的日子,那時多快活啊,不停地打仗,不停地打勝仗。

討厭目前的狀況;

討厭張遼的命令,他們把免子的綽號安到了張遼的頭上,一說到“我們去烤兔子”,弟兄們的臉上就浮出了會意的笑容;

討厭魏延,身爲長官。沒有爲步兵兄弟們據理力爭,而且他沒有和他們一起棄營(他也愛惜自己地名聲),真不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兄弟!

湊巧今天埃諾瑪依作爲巡邏兵值星官,在探子報告敵人到來的消息後,他一邊讓探子火速去見長官通古斯卡,一邊注意觀察敵情。

看到羅馬人的叼樣,埃諾瑪依勃然大怒。喝道:“弟兄們抄傢伙。隨我打他們去!”

日耳曼人大喜!有人帶頭。就象泄洪的洪水般轟地一聲衝破了理智的堤壩。

日耳曼軍隊一樣採取帝國軍的“雙頭領導”,千夫長(團長)——政委,百夫長(連長)——指導員,出兵之令,須得雙頭連署方有效,以作節制。一般地,政工幹部比較理智。政治覺悟更高,對命令執行更堅決。

現在形同虛設,埃諾瑪依的指導員也是日耳曼人,經過一個月地培訓而已!

帝國正規軍地指導員類,可是正兒八經地從政戰軍官學校中畢業,受過系統地政工培訓和嚴密的洗腦,每隔上一定年份就要回爐再學習(重新洗腦),升團政委時更要經過高級政戰系的學習培訓。皇帝非常重視。每期畢業時經常親切接見學生,勉勵他們。

他們在軍隊中,往往起到閘門的作用。

唉。埃諾瑪依的指導員帶頭衝,他X的,又不是攻堅,而是要不戰,他起了嚴重壞表率的作用。

整隊向下衝,其他部隊也鼓譟跟進,三百多人象一把銳利地鋼刀直插上來的羅馬人。

羅馬人呆住了,他們一向的規程被違反了,日耳曼人怎麼這麼不乖?!

埃諾瑪依拖着鬼頭大刀,足不點地,一個箭步,把第一個敵人兜頭砍翻,旋風般連過三人,好快的刀!那三人搖晃着身體還沒倒下之際,埃諾瑪依已經如大鳥騰飛般衝向第五個人,噹的一響,兩人飛快對上。

那是個老兵了,有點本事,劍盾拼鬼頭刀,連擋埃諾瑪依十八下。

埃諾瑪依大怒,把刀使得上下盤旋飛舞,只見刀光不見人影,風雨不透,滴水難進。

羅馬老兵若有隊友幫助,護住側翼,倒是不容易敗,然而隊列不整,隊友沒幫得上忙,被埃諾瑪依覷個空,一刀將他做了!

身後埃諾瑪依的兄弟們早趕過了隊長,向羅馬兵展開兇猛的攻擊。

羅馬帝國早期,軍紀嚴明,一聲令下,部隊遵照不違,如長途行軍,隊列不變,能聚能散,如臂使指,而且各軍隊之間的作戰力和體力差不到哪裡去。

現在地羅馬軍,已是日過正午,走下坡路了,士兵耐不得疲勞與痛苦,長途行軍,隊形散亂不堪,整個隊列被拉成了一條前後長達十里地長蛇。

最初捱了日耳曼人的一頓揍,稍稍老實,後來連勝,就好了疤痕忘了疼,故態重萌。

被日耳曼人居高臨下,雪崩般地一泄千米,沿路吞噬了所有羅馬兵。

很棒的“條頓式衝鋒”,極短地時間內,一百多個羅馬人倒在山路上,日耳曼人死不到十個!

想來當年日耳曼人在公元9年消滅羅馬萊茵蘭總督瓦盧斯的戰鬥也不外如是!可惜山路上羅馬人太少了,否則包他們無一活口。

只是衝到山腳下,山路變成寬闊的大路、山坡也比較平坦的地方,羅馬兵驚魂稍定,在軍官的大聲吆喝下,拖着疲倦的身體,開始結陣,日耳曼人遇到的抵抗持續加大,但猶佔上風——一個憋了許久的傢伙開動起來時馬力強勁無匹!

山崗上的通古斯卡先是聽聞探子說羅馬人來了,他有氣無力地道:“參謀長,你……”

他的參謀長道:“繼續退!”開始部署起來,叫部隊收拾東西,準備閃。

門外,有人來報“埃諾瑪依帶人衝下去了……”,結果被守衛的門官阻住,不讓他進去報告,估摸戰鬥已經打響了,才施施然放人進來報告。

通古斯卡先是一驚,旋且一喜,參謀長怒道:“埃諾瑪依膽敢違令,快,去鳴金收兵……”

哪裡收得上來,把鑼都給敲破了,山下早打得如火如荼。還有多二百多人不得令擅自離營而下去參戰。

通古斯卡嘿嘿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傳令部隊,隨我出去殺敵!”

參謀長驚慌地道:“你不能……哎,哎!”

通古斯卡已經走遠,臨行前不忘把鳴金用的鑼也給帶走,以免參謀長把鑼亂敲,攏他好夢!

無奈地參謀長中只好派人飛報時時與已部保持十里距離的魏延大人。

……

衝到山腳下。眼看大家打成了一窩粥。通古斯卡哈哈大笑。率部隊直插敵人羣中。

首先找到的是一羣人多的地方,雷錘烏光閃過,馬上染紅,揮舞鐵錘,縱橫馳騁,誰人可敵?!

他的殺敵氣勢升到高點,眼看一羣羅馬兵排好陣勢。他卻信心百倍,哪怕你結成軍陣又能奈我何。

一錘在手,天下我有!

撲向

陣,濃洌的殺氣令到本來跑得腳顫的羅馬兵從頭到腳一起顫。

砰砰砰砰砰……!連串的錘擊,羅馬兵陣營被硬生生地敲開了一個大口。

沒有什麼是萬能地,遇到巔峰狀態地猛將兄,再厚再密地戰陣也一樣破!

“殺啊!”他酣暢呼喊。部下戰意大漲。頓時把羅馬兵一陣飽揍。

遠處,羅馬二十六軍團和三十二軍團的部隊開進……

…………

當魏延帶着本部三百個華族騎兵趕到戰場時,猛將兄的三千人危險迫在眉睫。

起初打得淋漓盡致。日耳曼人殺掉羅馬軍一千人,自身死傷不到二百!

他們本來戰力驚人,又是生力軍,羅馬兵遠來疲勞,心理上又輕敵,有此戰果絲毫不足爲奇。

然而,羅馬人畢竟有三萬人,十比一的兵力優勢,能戰的兵將還是不少,驚魂過後,集結隊伍,即使通古斯卡把十七軍團幾乎擊潰,羅馬的二十六與三十二軍團呈兩把鐵鉗般圍上來。

如果通古斯卡審時度勢,掉頭就跑,縱然二個軍團四倍兵力於他,也徒呼奈何。

可是……正如他的參謀長悲哀地報告道:“日耳曼人作戰勇敢,死戰不退,着迷於戰鬥,不怕犧牲,在大部分地時侯都是優點,但在敵人優勢兵力圍攻下,不懂得保存自己。”

在山崗上看得清清楚楚敵人合圍,日耳曼人還在圈中興奮地大喊大叫,猶不知死期來臨,魏延輕輕地搖了搖頭。

在他心緒裡二個計較:一、馬上出動救人,然而日耳曼人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教訓,甚至肯不肯撤退都難說。

二、待日耳曼人受到教訓,死的人又不太多時,此時救人最好。

於是他吩咐騎兵們道:“下馬,休息!”

騎兵們馬上遵照執行,根本不問什麼。

……

打上一會,羅馬兵層層圍上,日耳曼人漸漸覺得壓力大增,束手縛腳,陣勢不斷向內收縮。猛將兄左衝右殺,對方軍勢大陣已成,敵衆我寡,如碾盤壓至,任你三頭六臂,在羣戰中也是難以逞威!

二十六軍團在外圍的羅馬兵眼看已軍已佔上風,都變得輕鬆起來,放鬆了警惕,高興地談笑,唱起了那首“土狗變兔子”之歌,。

忽聽到馬蹄聲響起,駭然回頭,見到帝國軍的騎兵風馳電掣地從樹林中出來,羅馬兵頓時大呼小叫起來,急着向隊友靠攏——單個士兵對上一騎兵,別想討好。

步伐跑不過弓箭,弓弦響過,箭枝呼嘯而至,只聽到噗哧噗哧,箭簇鑽進人體的聲音,接着就是人的慘叫聲連續不斷地響起。

三百騎兵以鋒矢陣前出,前面騎兵直射,後面騎兵拋射,箭枝在一個方向上突擊,立即讓羅馬兵慌亂起來。

儘管在馬上,但帝國軍的騎射功夫過硬,直射地基本上一射一個準,拋射地射進人羣中,不時傳出的慘叫聲讓羅馬兵神經緊張,隊形慌亂起來。

“呀!”魏延大刀高舉,有如一條出海的蛟龍,霸道地砍開了羅馬人地陣形。

沉重而鋒利的刀鋒,斬將下來,發出驚人的刀嘯,轉瞬即至。

羅馬兵被斬得殘肢斷頭,身軀破爛,他那大刀攪起了漫天的血雨腥風,連串的慘嚎響起,那刀就象活了的一樣,斬哪哪就出血,從不落空!

“噗!”重重一刀,斬中一名大個子的羅馬兵頸動脈,鮮血就象噴泉般向上噴射!

後面的騎兵高速跟向前,一刀斬下,銀光閃過,盾牌斬破,兵器打飛,然後羅馬兵只覺得身體劇痛,馬刀把頭一分爲二,頭盔仿如紙糊!

馬快,刀利!

殺起來就象鐮刀刈草,草越密,殺得越快!

殺,殺,殺!

用不到多少時間,受到猝然攻擊的羅馬二十六軍團陣勢一下子被捅透,帝國騎兵與步兵見了面,緊接着鳴金聲大起,翻譯用土喇叭大叫道:“弟兄們,跟我們走!”(喇叭那玩意兒在軍中挺受歡迎的)

聽到命令,被圍的日耳曼人精神大振,相互吆喝,扶起傷員,往缺口而去。

嘿,日耳曼人還是有點好處,每個人都想讓弟兄們先過,自己來掩護,沒有發生被圍軍隊打開缺口後人人急於逃命,混亂起來,反被敵人打個稀巴爛的慘案。

相互禮讓,部隊有條不紊地通過缺口。

一部分日耳曼人守着缺口兩端,在他們的外圍,魏延的騎兵與敵人來回纏戰,他們殺上一陣,馬勢衰竭時撥馬離開,然後再度衝鋒,散而復聚,聚而復散,來回衝殺。

馬鈴聲大作,羅馬人的騎兵也上來了。

與日耳曼人交戰,羅馬人捨不得上騎兵——那幫傢伙太狠了,專門砍馬,小標槍也特喜歡往馬身上招呼,沒法,森林裡養成的習慣,最愛打動物了。

羅馬是個缺馬的地方,哪堪日耳曼人來玩。

上來的約有百騎多,立即兵器交擊的鏘鏘聲大作,五分鐘之內,帝國軍騎兵乾淨利落地把羅馬騎兵全部砍倒!而他們倒下的不過十多騎。

騎射、馬刀是帝國騎兵的驕傲,以前帝國軍的漢族騎兵,甚至把馬背上的民族——匈奴、鮮卑,就在他們的特長上把他們壓倒,打得他們落花流水!

對上小兒科式的羅馬騎兵,簡直是吃他不牙!

看到到手的鳥兒要飛,自己的騎兵慘遭屠戮,羅馬兵也打出了火性,狂叫着向前衝。

魏延纔不會蠢到和一羣瘋狗硬拼,指揮騎兵就在羅馬軍陣邊邊打轉,不衝進敵陣,用馬刀與羅馬兵交鋒。

左砍右砍,或者跑來一陣,再回馬殺上一陣,待敵人將要圍上來時,即閃。

二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羅馬兵的標槍與弓箭射來,也被帝國騎兵盾牌擋下。

嘿!本來要是使出弓箭來回敬,只怕打起來更輕鬆,不過魏延知道張遼的計劃,不想過早暴露實力,遂只用馬刀去戰。

兩軍一路迤邐戰鬥,漸漸脫離了接觸。

追之不及,羅馬人不唱“土狗變免子”之歌了,捉着幾名受傷的俘虜,盡數斬死以泄憤。

魏延輕輕鬆鬆地把人救出,趕上通古斯卡,後者硬着頭皮向他請罪,魏延嘆氣道:“隨我去見張元帥吧!”

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63節 兵臨城下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11節 蔡琰勸夫第9節 龍遊大江第3節 破局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72節 攪屎棍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2節 戰略決策第18節 狼吃小羊第7節 前哨戰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39節 作戰計劃第2節 圈套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23節 雲州始建第81節 進謁皇后第12節 正常說書第49節 小人得志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80節 羅馬行第9節 真是無恥第26節 山中捉鹿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73節 攪屎棍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4章 20節地形第34節 什麼禮物?第9節 龍遊大江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40節 再度血戰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2節 高峰會議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55節 紛爭、潛流(三)神秘的樓蘭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73節 攪屎棍第88節 二次革命第20節 上天朝聖第45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二)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7節 三進貴霜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0節 烈火焚城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14節 齊家治國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45節 大豐收(三)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24節 統治阿三第66節 炮轟波斯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27節 操統北方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44節 大豐收(二)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29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一)第2節 初戰曹軍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16節 皇后閱兵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