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

獵獵的海風,吹着立在船頭側,峨冠大袍的龐統衣袖不停地拂動。

龐統是CIA局長,受皇帝之命,以大元特派全權使節,領欽差大臣關防(大印)的身份前往三韓公幹。

他腳下的戰艦,是大元海軍的驕傲,最新一代的蒸汽戰艦,已經沒有了風帆,純蒸汽動力,定級爲“神盾級”,艦名爲“武略皇后”號(帝國皇后曹節的封號)。

神盾戰艦由皇帝起名,當他帶着羣臣,走上這條戰艦參觀,他欣然道:“此艦不用風帆,乃神造之艦也!爲帝國之盾,護朕萬里海疆!”因此定級爲“神盾級”。

“武略皇后”號是明輪蒸汽船,兩個明輪槳輪,對稱地放置在船的左右兩舷,由蒸汽機帶動,三個煙囪,最高時速達15節,巡航時速10節(1節=1.852公里)。它體形狹長,三層甲板,排水量超過1200噸

它的作戰形式分遠近二類:船頭水下處有角鐵,仗着時速高,噸位重,一撞上去,無船可擋!船頭有座吊橋,橋有活動可控式倒鉤,此艦可載800人,定員300人,多出來的500人就是精銳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待鉤上敵船,士兵們通過吊橋,一擁而上,海軍變陸軍,任何船隻也難以抵抗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可怕攻擊。甲板主要使用直射的弩箭,投放火彈和化學彈到敵船,另有三部投石器。

此艦實際能兩棲作戰,既可海戰,又可陸攻,非常靈活。

戰艦的防護也是一流的,採用了水密艙,外側均釘有鋼板防護,水線下鍋爐房的方位,也釘有銅板保護,在明輪外側,對外漂出鋼板,以防動力系統被損。

神盾戰艦也有諸多不足,在艦上中部有船長戰位,但他旁邊沒有操舵的水手,舵室放在船尾,由竹製傳聲筒接受船長命令,這是因爲帝國造不出從船中到船尾的舵索;使用明輪,不僅速度慢,也容易損壞,帝國的造船業,還是無法解決水下螺旋漿的問題,這個不是人有多大膽,地就能多高產,一切都需要時間,哪怕是給出藍圖,給出數據給你,你也一樣要去摸索、去試!更何況李亦奇對此是一竅不通,只能給工程師提示,要他們慢慢去搞。

李亦奇曾開玩笑道:“天宮有女神,掌管‘科學技術’,不過當時朕在天宮,向女神要造螺旋漿的技術,不合亂摸了她的屁股,捏了她的奶子,所以她一怒之下,不給了!”這種說法,大家都理解地點頭。

“神盾級”是帝國第二批製作的蒸汽機戰艦,由江南造船廠、上海造船廠、金陵造船廠和江夏造船廠四大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共有十八艘入役,全部隸屬北洋水師提督丁奉節制,其它二支艦隊,東洋水師和南洋水師眼紅得要命!不過帝國皇后曹節安慰張允、毛階二個水師提督:麪包會有的,遲早你們二支艦隊也會用上的,須知東洋艦隊衛護江南,江南有帝都,還是帝國最富裕的地方;南洋艦隊保護着帝國的通商航線,錢袋子當然非常重要,如今皇帝對北方用兵,是件大事,資源要優先調配給他們。

十八艘神盾戰艦盡數出動,但是真正能用於作戰的只有十二條戰艦,其它六條,全部作了改裝。二條是彈藥、給養的運輸補給船,一條是醫療+補給船,三條是運煤、淡水補給船。

由於皇帝的堅持,帝隊十分注重後勤輔助兵力的建設,整支艦隊輔助類艦船佔了三分之一,使得部隊的遠程持久作戰能力非常強大。

雖然一次只能投放六千士兵,但在公元214年的古代,六千士兵,已經能打下很多地方了,尤其是訓練最好的陸戰隊。

如今,在招納新兵時,最好最強壯的的新兵,全部分到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陽光水份,泥地裡柔柔輕滲,帝國播種又灌溉,春風裡生下的海軍陸戰隊,經過充分的訓練,他們的身體素質和作戰能力是大元諸軍中最好的。

龐統正在眺望,身後走來一人,向他躬身道:“大人,預計還有三個小時,我們就要抵達麗水港了!”龐統有欽差大臣的身份,代表皇帝,領有尚方寶劍一口,因此不能不向他行禮。

來人是北洋水師提督丁奉,此次任務,共派了龐統、丁奉和陸戰隊司令甘寧三巨頭一起出動,以便成事。

龐統微微點頭,指着遠遠的一艘帆船,對丁奉道:“汝昌,我們與三韓的貿易十分頻繁,這是今天我見到的第八條大船了!”

“嗯”,丁奉同意道。

丁奉,字汝昌?他原本字承淵,後來皇帝看得起他,賜了他新字,就是汝昌,嘿嘿,大元帝國北洋水師提督丁奉丁汝昌。

龐統自丁奉手上接過了“千里眼”單筒望遠鏡,一下子就把水天間的景象拉近了。

望遠鏡是用水晶磨出來,成本極高,整個帝國不超過10個,丁奉作爲水師提督,擁有一個,珍視如命。

經過帝國特工人員的努力,已經從羅馬得到了一些玻璃製作的技術,但用那些技術製作出來的玻璃非常差劣,無法用於製造望遠鏡,帝國正組織工程師作改進,一面繼續指令特工從羅馬得到更好的技術,帝國太需要玻璃了!

龐統用望遠鏡看到,水天處出現了陸地,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他感慨地對丁奉道:“真快啊!如今用蒸汽船,幾時想去三韓,想去就去,以前可就不太容易啊!”

丁奉同意道:“是啊!”他憶起了往事,當年皇帝都還不是皇帝呢,江南有水軍,但比較少打仗,經常派出去護航貿易航線,記錄水文,製作海圖。

要去三韓,初時遠洋技術不行,不能直航,只能沿大陸一直向北,再折向東南,才能到達三韓。航路不好走,要看潮流和風向,所幸的是江南與北方勢力向來交好,通行無阻,待到操統北方後,與曹操開戰時,已經能從長江口直航三韓,但是還是不太方便,哪象現在,想去就去。

龐統有些心不在焉地拿望遠鏡亂照,他在想着心事。

他將要執行賈詡面呈皇帝通過的吞併三韓的計劃,計劃將用二條腿走路,主要是收買,收買不成,就明火執仗去殺人滅族。

收買?絕非癡心妄想,三韓與大元交往之密切,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三韓居住在朝鮮半島南部,爲馬韓、辰韓、弁韓三支,馬韓在西,勢力最大,“凡五十餘國(部落),大國萬餘家,小國數千家,總十餘萬戶”。辰韓在馬韓之東,弁韓在辰韓之南,都各有十二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戶”。

李亦奇是個生意佬,船隊開到哪裡,就把生意做到哪裡。三韓向江南輸出貂、水獺、豹等毛皮,海蔘、鮑魚等海產乾貨,金、銀、銅、鐵等金屬,尤其是在直航的線路開通後,粗煉過的礦和原礦就源源不斷地向江南發來(帝國精煉技術不外傳),輸出的東西自然少不了人蔘、虎鞭、虎骨等藥材和在寒帶長出的木質細密的大木。

至於三韓要進口江南的東西就海里去了,紙張、燒酒、瓷器、絲綢是大宗的進口貨,至於剪刀、針、線等線頭線腦,雨傘、馬車、鉛筆、毛筆、墨、硯、水壺等日常用品多不勝數,貴重的金銀珠寶首飾,三韓通用大元的銅幣和銀幣(巨慘!他們向大元出口銅和銀礦,大元再用煉出來的銅錢和銀幣付報酬給回他們,當中大元“食水”很深),他們進口無所不包,乃至大元的孔老二和阿彌陀佛,統統拿了回去。

江南政權與三韓的貿易如此密切,李亦奇的策略是積極接觸,派遣出華商進駐三韓,觸角進入了三韓內部,與三韓進行頻繁的交往。

當中並不是沒有磨擦,三韓居住半島,地方狹小,人心眼也小,他們樂意與華商作交易,但不歡迎華商進入他們的部落,最好就是在部落外交易完,財貨兩訖後,就拍拍屁股,請華商走人。

李亦奇說:“你娘咧,你想做小姐,做過就算,我可想包你做二奶,天天見面!”他自有法子炮製那些高麗棒子前身的韓人。

法子很簡單,就是貿易封鎖,哪個最囂張,就不和哪個做生意,對於肯做二奶的部落,則給予貿易優惠,打壓+優惠兩手,無往而不利。

這一手做得爐火純青!三韓部落不是不樂意讓華商進來嗎?行,沒問題,假惺惺地表示對你部落的尊重,先做着買賣吧,做得二三年,乃至四五年,等到你部落的人用慣了我們華人的東西,那就對不起,不做買賣了!想做?就得讓我們進來!部族頭頭如果頂着不肯,那麼他的部族,那些用慣江南的東西,用得方方便便的族人,自然會對頭頭不滿了。當然華商也有損失,可是全局一盤棋,李亦奇用盡辦法爲商人們開拓市場,商人們爲李亦奇作作犧牲也是應該的。

另外,江南那時候,沒有對外展開兵力,但要武裝那個部落的對手部落,不是件難事。還有,哪位部落的頭頭都不可避免在本部落中存在着敵人,那麼李亦奇就重金扶持部落頭頭的對頭與部落原來頭頭做對。

好,頂不住了?就讓華商進來。漢商一進來,可不是坐等收購和只做批發,他們兇相畢露,他們要控股!

直接下到地方上,與生產者進行交易,與部落頭頭合股做生意,與地主合作開發土地,以獨資、合資的形式對三韓還處於低級階段的經濟進行吞噬,吃掉三韓的初級產品,

當然,華商很厚道,會向部族交稅,不會是硬拿,做到至仁至義、假仁假義是李亦奇的招牌嘛。

種種手段,大元對三韓進行了強大的經濟滲透,在三韓的各個部落,都能見到華族的大商鋪、酒樓,華族的招牌,華族的衣服,華語通街都能聽到。

三韓,徹底地淪爲大元的經濟附庸!

可以說,大元已經在經濟上已經吞併了三韓。如今,實現徹底的吞併:土地吞併。

龐統不禁想起了他進謁皇帝時,皇帝說的話:“朕的國家,不是普通的國家,而是帝國!

什麼是帝國?帝國要對外開戰,進行經濟、文化的滲透,把敢反對它的人消滅滅,無論是帝國外帝國內的人,帝國的本質就是吞併土地,佔有土地,沒有遼闊的土地,就不能稱爲帝國!”

皇帝的眼睛直盯着龐統道:“龐卿你可知道,現在吞併三韓,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請聖上明示!”

“卿可知道,朕爲什麼一直在三韓維持平衡,哪個想出頭,就專門打哪個,天天講,日日講仁義道德,要三韓人學習‘非攻’,‘不戰’,學習佛教的和平主義呢?”皇帝悠悠問道。

“那是聖上宅心仁厚,不想見到三韓兵火連天”。

皇帝輕笑一聲:“此爲虛的,實際上,三韓正如我國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所謂合久必分,分必必合,三韓現有幾十個國(部族)的,慢慢部族間會互相吞併,越來越少,最終形成國家,在形成國家時,產生國家意志和文化,成形後的三韓,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若那時吞併,將大費周折。

如今三韓,處在形成國家的進程中,朕以前做的,就是打斷它這個進程,讓它無法形成國家,對於敵人,在它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就要把它給幹掉!萬萬不可有宋襄公之仁或者神經黏線腦袋弱智甚至做出扶持敵手的SB行動,例如象吳王夫差在越國遭災時,向越國送糧!等到吳國遭災,越國還糧,還的種子都是煮過的……。

在三韓沒有形成國家前吞併它,是功在千秋的事,龐卿須盡力促成此事!”

“是!臣一定完成這件事!”

經過多年的佈局,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

“鳴鳴鳴!”在構杆上的瞭望水手發出警報,打斷龐統的回憶。

有人來向二位大人稟道:“剛纔從我們身邊經過的那條貨船發出了求救信號!”

龐統和丁奉撲到右舷,遙遙看到那條三桅帆船在海中打橫,似乎情況十分嚴重,龐統手拿千里眼看過去,不禁笑了起來。

人家失事他居然笑?丁奉疑惑地接過千里眼觀察,映入眼裡的是那條客船,一條桅杆上爬有三個人,桅杆下二隻大貓繞着桅杆氹氹轉,菊花園。桅杆上的人,有個水手模樣的,手舉小旗,發瘋地打着江南船員必學的旗語:救命!

手旗旗語是一種海上通信方式,適用於白天、距離較近且視距良好的情況下。夜間距離較近時,一般使用燈火通信。

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李亦奇會旗語嗎?不會,他需要去想嗎?不需要,他只是找來海軍和商船的人,跟他們說了旗語的概念,如何設計,就是他們的事,設計出來,試行後,覺得好,大家遵守,成爲標準,這不就結了!

再看過去,船舷邊一隻白額吊睛大貓正抓着一條纜繩玩來玩去,順着纜繩看下去,三聖啊!海里泡着一個人,拉着纜繩隨波逐流。

在船尾的舵房,一隻大貓的頭從窗戶露出來,好奇地東張西望,舵房上面,擠了三個人,拼命地用鞋子打着意圖和他們親熱的另一隻大貓……

怪哉!怪哉!船上怎麼會有大貓?沒錯,這條名爲江南2006的的貨船從三韓回來,滿載着粗銅錠,還有四隻老虎和十隻小老虎運回江南,在與帝國海軍艦隊交匯時,船員首次見到這麼大的艦隊,爭着去看,船長養的寵物猴子趁人不注意,把虎籠打開了,老虎們出來放風活動。

四隻大貓是從小被人類養大的(成年的野生虎比較難養),因此不太兇猛,這一帶海域平靜,手上也沒有武器,那些船員只得東避西閃,倒也無事,在桅杆吊艙瞭望的水手連忙向帝國船隊發求救信號。

如果是其它商船,可能不一定注意到,海軍船隊的瞭望哨多,一見旗語,助人爲樂是海軍的優良傳統,立即發出警報。

雖然艦隊是丁奉管,但要聽過龐統的意見,龐統下令道:“派出一條戰艦下小艇去救人,其它船隻繼續前進,放慢速度等那艘戰艦。”

丁奉小聲道:“我們說有18條戰艦一起到達,必須按時抵達,若放慢速度的話……不過,不救似乎也有麻煩。”

龐統道:“你說得有理,所以要救人,不要擔心,遲不了多少,到時開全速就是了。倒是救人,是件大事!如果不救,日後我們會遭到投訴,那些人如果不死,必然控告我們見死不救,在船上的GRU,不屬我們管的,他們一向上級彙報,我們也過不了關。皇帝陛下是內聖外王,極爲注重本國百姓,搞不好,一點小事都會影響你我的仕途!”

點點小事,已經看出了百姓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那是視本國百姓爲第一位,對外,將領們雙手沾滿鮮血,血債如山,皇帝視若不見,但是一個國內的升斗小民,如果遭到官員的侵犯,那個官員不論地位多高,一定會付出代價!

作爲官員,第一要務是忠君,忠君自然就是忠於帝國了,朕即爲國;第二要務是愛民,不愛民的官,不把百姓冷暖、安居樂業放在眼中的官,甚至侵犯百姓利益的官,是坐不長的;第三條是廉潔守法;第四條才輪到智慧才能,才能再好,如果前面三條只要有一條做不到,那麼也是白搭,皇帝不會因你的才能而對你眼開一面。龐統久在CIA,除了要蒐集情報,常常要讓CIA協助華商,開展業務,甚至CIA的溼活處,要幫華商去幹掉經濟的競爭對手!

因此必須救人,丁奉先令人打旗語:大家一起減速。然後用鉛筆草草寫了幾個字在紙上,把紙穿過箭桿,去掉箭頭,嗖的一聲,射向後方的“江夏”號戰艦。

接到命令的“江夏”號速度驟減,放下二隻小艇,海軍陸戰隊士兵往商船划過去。在每艘神盾戰艦上,都載有六條小艇,每艇一次能運15人。

龐統問丁奉道:“他們怎麼去救?”

丁奉回答道:“他們有繩網,投出後越掙扎,捆得越牢,帶了大頭棒去敲,用盾牌去擋,還有軍醫隨船一起去。”

什麼都想到了,龐統壓根兒不爲這樣小事掛心,先回艙房休息。

17條船繼續前行一個小時後,江夏號追上來了,打出旗語:“一切OK!”,“無人傷亡!”

於是丁奉下令:全艦隊提速至15節!

低沉的轟鳴聲中,煙囪吐出大朵大朵的煙雲,整條船都在“格格格”地抖動,蒸汽機發出強大的馬力,打水輪的速度不斷加快,十八條戰艦如同十八條巨獸,馳騁在帝國的遼闊海疆上,立足於這樣的艦船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海上起浪了,艦隊劈波斬浪,奮勇前進。

終於見到麗水港的港外礁石上巨大的燈塔座,隨着艦隊的接近,可以看到塔基上漆着紅紅大字:“麗水港歡迎你的到來!”

華文也!該死的,三韓完全通用了華語,你呆在三韓,交流絕不成問題。

麗水港的防波堤上,一羣人不耐煩地等着,見到十八艘巨大的戰艦,沒有風帆,如同猛獸般向着他們撲來,都發出了陣陣的驚呼聲!

前鋒旗艦《廣州號》由副提督徐盛指揮,此君御船勇猛,一船當先,在其它艦隻按指令減速,他絲毫不減速,依舊維持原來15節航速,對着堤岸衝過去,大叫道:“左滿舵!”值星官對着傳聲筒複述他的下令道:“滿舵左,左!”再經過二人的傳聲後,舵手按他的指令,猛打舵盤急轉彎。

喔嗚嗚嗚!船梢離岸不到三米處一擦而過,1200噸的船大幅傾斜,左舷甲板已經浸到海水中,右舷騰空,右側的整個明輪全部離水,岸上的人能把空轉着的明輪看得清清楚楚!

劇烈的轉彎,海水被壓成白浪濁天,鋪天蓋地,嘩的一聲涌向不高的防波堤,浪頭竟高出堤壩三四米,氣勢洶洶地向岸上的人撲去!

在堤邊的人按他們的常識,風帆船根本不敢也很難作這樣的野蠻駕駛,措手不及,發出陣陣的驚呼聲,逃得快的只被水花濺上了一些,逃得慢的全部被淋成了落湯雞!所幸的只是來一下,若是浪頭持續不斷地來,浪花回捲,甚至能把那些人帶到海中去!

先行到達的甘寧興災樂禍地笑道:“海軍那幫兔崽子們,不是人來的!”他見識多了,當岸上的人見到前所未見的船隻,涌上去觀看,他則和他的部隊呆在稍遠的地方,絲毫無事。

李亦奇的軍隊中,殺人王、瘋子、狂人爲數不少,但軍中以戰功論成敗,只要成功,那些都是可以被容許的“個性”,軍隊懲戒的力度輕得微乎其微。

一揮手!軍樂隊奏響了歡快的“迎賓曲”……

在樂曲聲中,十八條戰艦,井然有序,從防波堤邊通過,帝國的戰艦造得非常漂亮,力與美的和諧展示在人們的眼前,人們忘記了剛纔的不快,欣賞着向他們耀武揚威的戰艦。

龐統的架子很大,先讓三千海軍陸戰隊上岸,和早到的三千陸戰隊員分二翼排好後,他才讓座艦靠岸。

坐艦抵達,拋出纜繩繫牢,搬出了繩橋,龐統含笑而下。

岸上的人一齊鞠躬道:“恭迎欽差大臣!”清一色全是華語。

沒錯,正是三韓各國(部族)的頭領,齊聚麗水港,共商大事!

龐統揮手道:“好!各位如此給面子,龐某真是面上有光啊!”他口說不停,向前走去,甘寧此時迎上來道:“大人,部隊都已經準備好了,請大人檢閱!”

“好啊!”龐統對各路三韓大神道:“大家與龐某一齊檢閱帝國的軍隊吧!”

一大幫人,嘻嘻哈哈地隨着龐統、甘寧和一名高個子拿着軍刀的軍官走入了兵林中。

進得來,他們的聲音就小了下去。因爲,六千人的帝隊,最精良的帝國部隊,他們挺撥如山,軍姿堅毅,顯示出力量和堅不可摧的精神,每一個都是無與倫比的帝國鬥士,他們的眼睛,牢牢地盯向前方,仿似擇人而噬,殺氣直衝九霄雲外!

www● ttкan● Сo 當龐統在他們身邊經過,士兵們的眼睛齊刷刷的跟着他的身影走動,他們的動作一致,角度對齊,剎時間,軍隊那種整齊的壯觀美讓所有人都爲之打從心底深深地震憾!

軍樂隊不停地奏起了軍歌,先是《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接着又奏起《牢不可破的帝國》!這是一首催人奮進的進行曲,取自已經逝去的CCCP,一個偉大的、令人敬畏的紅色帝國,作爲傳統的繼承,李亦奇用《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作爲整個帝國部隊的軍歌,而把《牢不可破的帝國》賜給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作爲他們的第二軍歌!

雄渾、激越、悠遠的旋律,配之隊列嚴整,軍容雄壯的部隊,跟隨着龐統的三韓人,再沒有一個人能出聲說話!一些沒見過世面的韓人,居然被嚇得面青口脣白,他們的部族不過少少人,如今大元隨便一拉出來,就是裝備精良的六千人,真是嚇得他們夠嗆。

龐統心中驚歎!皇帝何止是靠軍隊去征服呢?音樂,也是帝國對外征服的利器啊!

龐統最喜歡哼〈〈一條大河波浪寬〉〉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是美麗的帝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歌詞中的“祖國”全被某個厚顏無恥的人渣改爲“帝國”,以他的爲人,改改歌詞不過小事一件,還有更厚顏無恥的《世上只有帝國好》,專用於投降的人們洗腦之用,歌詞大意是:世上只有帝國好,在帝國的百姓象塊寶,……怎麼,不習慣?你吐啊吐啊就會好了

唱着沁人肺腑的歌曲,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帝國的的滿腔愛戴和自豪,就會轉變成爲對帝國皇帝的衷心擁護!

龐統聲如洪鐘(聲嘶力竭)地叫道:“弟兄們好啊!”

“大人安好!”士兵們氣衝斗牛的回答。

“弟兄們辛苦了!”

“爲帝國服務!”…………

當然要進行檢閱方和被檢閱方的互動,李亦奇懶得動腦筋,就這麼着了。

檢閱過部隊,龐統深諳趁熱打鐵之道,他在麗水港的空地上設下大帳,讓三韓人吃茶更衣小息後,正式開始講數。

先是清點人數:

百濟部金明堂大人到!阿加部尹天照大人到!新羅部金泰陽大人到!金官部樸正茂大人到!……

三韓七十五部,倒來了七十部的頭領。

大家就在大帳內排排坐,前面右側坐着龐統、甘寧(丁奉沒有來,在船上)。中間供奉着尚方寶劍和大印,左側是一個講臺,後面掛着青龍旗。

所謂講數,也沒得講,各部都知道今天所爲何來。

龐統離座,在講臺上致詞道:“歡迎各位大人,能來出席這次會議,這次會議,議題就是,你們七十五部,加入帝國!”

各部大人,懷着各種心情,聽龐統說道:“大元帝國,與三韓早就脣齒相依,象兄弟那麼親,經濟上已經水乳交融,無分彼此……因此,至尊的帝國皇帝陛下,認爲我們融合的偉大時刻已經到來!”

他斷喝道:“擡上來!”

一隊士兵,吃力地擡着一個個大箱進來,把大箱往地中間一放,士兵們把板拆開。

“譁!”

一堆金子流了出來,金光甚至令前排的人都閉上了眼睛。接着是一箱銀錠,再一箱金子……

黃澄澄的金子,白晃晃的銀子,大塊的是金磚,薄片的是金條,還有每個重25兩的銀錠,堆成了一座小山。

七十個部族的三韓人,連同龐統、甘寧和在場的海軍陸戰隊員,誰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金銀。

人人的眼中,都射出了貪婪的目光。

這些金銀,全部從國庫中提出,它們向來作爲國家金融的穩定劑,當中有些金塊,上面刻有“大漢中平二年鑄”(公元184年),至今(公元214年)已經三十年,但依舊光閃如初,毫無褪色。

李亦奇在對外貿易,收稅得來的黃金,六分之五入國庫,六分之一給自己當辛苦費,三十年的積累,還有大量的銀子,重新澆鑄,成爲一個個25兩胖乎乎的元寶,沒有誰知道皇帝和他的帝國究竟有多少黃金和白銀,就連李亦奇本人也不太清楚,知道確切數目的只有賢妃大喬,她主管帝國財政。

如今,從來是吃進來,不吐出去的黃金白銀,終於有一些重見天日了。

龐統重重地在講臺上敲槌,才把人們的靈魂收了回來。

他沉靜地道:“帝國皇帝陛下,是個講究‘公平交換’的人,要對你們三韓融合,不是白白融合,不會白要你們的,而是等價交換!”

龐統開出價碼,大的部族,頭領得五萬兩白銀或者等值黃金,中等部族頭領得四萬兩,小部族頭領得二萬兩,同時,每個部族得來的是雙份,例如你是大部族首領,你能領到十萬兩,五萬歸你,五萬由你分配給你的手下(不是百姓),怎麼分,隨便你。

表面上看來想得挺周到,實際上,暗藏禍心,另外的一半,如果沒有全部分出,而是私吞一部分,日後帝國可就有話可說了……

爲此,帝國足足動用了約等於五百萬兩白銀的鉅額資金!

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的,五百萬兩買來一個民族和一大塊土地,李亦奇根本不心痛,對於錢,他不是個守財奴,極爲大方,賞賜時一擲萬金,這也是他的女人和部下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搞不清楚,這個皇帝面對着金山銀海,眼中居然沒有一點貪婪之色!真不慚是天子啊,或許他是在天宮裡面,看得太多的金銀珠寶,纔有如此的抵抗力!真實的原因是,李某某當然沒有在天宮住過,不過他在天空飛過,當飛船行進在無限的星河時,人的精神,也得到了無限的昇華……

至於三韓百姓,雖然沒有一杯羹分,但是帝國會在合併後,把他們全部納入“福利”中。

軟的說完,就來硬的。

龐統威脅道:“如果不肯合併,我們皇帝是個講仁義的人,當然不會對你們動武(纔怪),我們將撤走所有的資產,封閉所有的貿易,如果你的部族四周都是和帝國合併的領土,那麼對不起,帝國會關閉所有的通道,如果你們硬闖,那是你們挑釁在先,休怪帝國動用大軍,摧毀你們,這一摧毀,就是殺光所有男的,女的全部爲奴,到那時,說不定你們家中的女性家人,會成爲在座的哪位大人家裡的……嘻嘻!”

他笑得非常淫賤,在座的人心中冷氣直個冒!

還有一句話,更讓韓人從心冷到腳,就是:“如果在座的不肯,本欽差想你們部族中,會有人肯的,只要有人肯,你們同意不同意,都不成問題了!”

他的話說完了,等大家的表態。

三韓人面面相覷,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作不得聲。既想着黃金白銀,又捨不得手中的權勢,更怕帝國的報復,心態複雜哪。

會議出現了冷場。

龐統對着臺下的百濟部頭領金明堂使了一個眼色。

金明堂心領神會,他咳嗽一聲,走上講臺發言:“本人,是百濟部大人金明堂,我的部族很大,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認識我,我想說的是,加入帝國,是我們三韓的不二選擇,在帝國裡,我們才能過上好日子,皇帝陛下是無比的英明神武……(省略以下N個字),所以,我鄭重宣佈,我的百濟部,加入帝國!”

啊喔,金明堂是個“托兒”,他先暗扛了一手,得了十萬兩銀銀子,先行發言,鼓動大家加入帝國。

接着,又一批傢伙上臺,全是說加入帝國好的,大部分傢伙都是“托兒”。

很不錯,一個個講,風氣漸漸上來。

講到中午,不知爲何,茶水不再供應,也沒有點心和飲食,七十個部族頭領又餓又渴,倒是龐統和甘寧穩坐釣魚船,他們呷着參茶……

平心而論,真要聯合,很多部族的頭領損失並不大,因爲最好的土地、水域他們佔有了,不少和華商合資貿易着,現在不過最後來賣多一次。

一直坐到下午三點,竟沒有開飯,終於達成共識,七十部族,盡數加入帝國,當然有人是不情不願的,留下隱患,此爲後話了。

下午五點,沒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七十個部族都在會盟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或者打上手印,三韓成爲歷史!

有了這份會盟書,大元帝國合法地吞併三韓,納入了自己的國土裡,史稱“麗水會盟”。

開過會議,龐統這才盛宴招待韓人,並且派出大批大批的金銀。排排隊,分金銀,你一塊來我一塊。

好笑的是,帶來金銀的戰艦,在返航時,又帶回去起碼一半的金銀,原來,隨來的有帝國建業的大銀行職員,帝國銀行的名聲實在太好了,很多三韓人比信自己老母還要信帝國的銀行,他們當場把金銀存進銀行的辦事櫃檯,帶回建業。

帝國或征服、或吞併鮮卑、匈奴、高句麗、夫餘、三韓,基本上,北方的各大反對勢力盡數撲滅。

尾聲:

大元青武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建業。

在承天門廣場中心,李亦奇親手填下第一鍬土,“中華英雄紀念碑”奠基!

用來紀念中華民族在反抗外族戰爭中涌現出來的英雄,涵括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元三朝。

參加奠基典禮的有:帝國皇帝、兩宮皇后和重要妃嬪、內閣、六部官員,各大州刺史(有些沒來)、各兵種司令、各軍軍長、兵團長、社會賢達、戰鬥英雄、各大報系記者等二千人。

李亦奇致詞道:“北方外族,是最能威脅我們中華民族生存的敵對勢力,從周王朝開始,在春秋戰國時期,再經歷秦、漢、元三朝,北方外族不斷南下牧馬,侵略我們的國家,殘酷殺害我們的族人,我們中華民族,多次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在這危難的時刻,始皇帝派出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故地,擊退匈奴700餘里,漢武大帝,派出衛青、霍去病多次大破匈奴,陳湯,更是發出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最強音!”

他激動得渾身發抖地道:“除了他們,還有千千萬萬在抗擊外族戰爭中普普通通的軍官和士兵,還有支邊支前、往國家金庫裡交納軍費的的父老鄉親,他們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中華民族將永遠牢記他們,歷史將會永遠記下他們的豐功偉跡!”

他親手執鍬剷土,以表崇敬英雄。兩宮皇后,內閣首輔和六部尚書、魯肅、趙雲、周泰、龐統、張遼也跟着剷土……

第二天,八月二十八日,是帝國的生日,盛況空前!

帝國皇帝李亦奇當天宣佈:“北方戰事完全結束!北方外族,已經被英勇的帝隊盡數掃平,帝國取得了空前的勝利!歡呼吧,朕的子民們!”

廣場上,響起了如同巨雷般的呼聲:“皇帝萬歲,帝國萬歲!”

十萬只和平鴿騰空而起,遮蔽了天日,預兆中華大地,永享太平!

這天,舉行了超大規模的閱兵式,受閱的部隊高達二十萬!

滾滾鐵流氣勢磅礴,一瀉千里,駛過承天門廣場。

承天門廣場上,三十萬條手臂舉起,向帝國致以最誠摯的生日問候。

空前的整齊壯觀!帝國子民們被一個皇帝、一個帝國、一個民族的偉大思想照耀得意氣風發,皇帝猶如天神般的氣慨,極權統治下偉大的中華民族萬衆一心、雄視天下,試看天下誰敵手!

世界,一定是中華民族的世界!

世界,我們就要來了,你聽!

在建業對出的江面上,十八艘神盾戰艦以及二十多艘蒸汽船同時拉響汽笛,悠揚的笛聲傳遍了大江南北,在帝國的上空傳送着,仿似預示着大元帝國,中華民族的帝國,邁步走進了一個新紀元,走向世界。

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6節 一個士兵JB的命運(二)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25節 周泰發瘋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6節 山中捉鹿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28節 人渣皇帝第17節 居仁堂會議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10節 鬼城豐都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43節 三跌臭水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19節 荷蘭港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第15節 吞併日耳曼(十一)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17節 老將出馬?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36節 新野絞肉機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29節 夢斷樓蘭(三)第3節 北方軍情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1節 和尚來了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67節 激戰泰西封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63節 天災人禍第20節 大舉進攻(二)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8節 寵殺曹植第6章 第3節第18節 龍噬人心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6節 裝藥過量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3章 說明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51節 朕來溝(一)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45節 劉備出川第70節 夫人英明第8節 秋交會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35節 福兮禍兮第51節 貴霜僵局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14節 揭秘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14節 吞併日耳曼(十)第17節 可愛小兔第52節 朕來溝(二)第41節 經營西域第3章 番外話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76節 希臘有戰火(六)第9節 真是無恥第20節 上天朝聖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79節 中國式方式本書說明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印度教二大史詩第34節 拳王賽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28節 人渣李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