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呆在建業

初六,李亦奇駕臨吏部尚書諸葛瑾家中。

君與臣民之間關係很好,新年中,皇帝與大臣之間經常請吃,不時下到民間尋常百姓家共同吃喝。因此,皇帝到諸葛瑾家中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諸葛瑾原在北方負責,後來皇帝節前南歸,他也一同返回。

全家老小,一起迎駕,當中儼然有交到諸葛家中軟禁的諸葛亮!

他被李亦奇捉住,不降!李亦奇並不難爲他,着將他押回建業,送諸葛瑾家中軟禁。

所謂軟禁,根本不禁止諸葛亮的走動,僅僅在他出外時有二個特務跟着他而已。

李亦奇任他看,任他走動,用獅屎勝過熊便(注)去折服諸葛亮。一個透明的國家,光明磊落,不怕人去說去看的。

國家內戰,既往不咎,諸葛亮是人才,願意出來做事最好,不願意,李亦奇也不難爲他,給出路,有他不多,總有一碗飯養着他,無他不少,大元人才濟濟,不爲皇帝做事是諸葛亮自己的損失。

諸葛亮買了很多江南的新書去學習,又去了很多地方看過,很受觸動。

而且,諸葛瑾出於兄弟之情,又有皇帝的授意,不時與諸葛亮書信來往,講述大元的方方面面。

他的心漸漸軟化,特別是諸葛瑾對他說:“此次陛下駕臨,也不無考察你之意,兄弟你可要抓緊機會!我知道你心高氣傲,想獨擋一面,可是本朝注重團隊精神,沒有哪一個能夠獨佔鰲頭,就連皇帝陛下,也把政務委給后妃和大臣,軍務派給大將,所以你想單獨掌權,很難很難,識事務者爲俊傑啊!”

因此諸葛亮與諸葛瑾一同到家裡大廳迎駕。

皇帝上門,一來就送重禮。

李亦奇拿來一個紙盒,裡面有五隻白色有斑點的小狗,李亦奇道:“這是宮裡大丹狗生下來的第二代狗崽子,朕今天就賜給你了,還有另一盒五隻在車上。”

大丹,又名花丹、斑點(就是101斑點狗啦),一種高貴而溫柔的犬,王者之犬,是皇帝從天上帶回來,宮庭貴婦的寵物,沒有在民間出現過。

諸葛瑾大喜接過,伸手逗弄,看了又看,兩君臣旁若無人,居然大談特吹起狗經來!一個說卿家你要趕快去戶部辦個證,做個血統圖譜,這可是大丹的第二代始祖;另一個說陛下您年初三有沒有看過鬥犬?就是您從天宮帶回來的猛犬加納利犬,唉呀呀,打得可真精彩……

諸葛亮撇撇嘴,稍有三分不屑,心忖皇帝怎麼會新春送人狗崽子,這不是明擺着臊皮人來的嗎,還當諸葛瑾是重臣?自己的兄弟也不爭氣,玩物喪志!

他還是首次接觸到高層內幕,皇帝素來喜歡賞賜別緻的玩意兒給立功的大臣大將,在民間沒有的,籍此收買臣子之心,大臣們相當喜歡,象大將們得意洋洋地騎着皇帝送的皇帝馬(極品基因的阿拉伯馬)出行,看得大家心思思!

至於玩物喪志,諸葛亮並不清楚,元朝有此說:工作要拼命工作,玩要拼命去玩。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文武之道,一張一馳,是爲正理。

既然放假,那就是玩樂,而在工作中,絕不可玩樂。

隨駕同來的糜環皇妃見兩君臣說得不堪,都擠在正門,只好去拉拉皇帝衣襟,李亦奇醒悟,大家入內。

接下來令諸葛亮大開眼界,君臣之間談話相當隨意,都是談春節之事、品茶、搶燒頭柱香、看鬥犬下注、……押根兒沒有說到什麼軍國大事。

只聽着諸葛瑾說着大年初一時,在建業城煌廟燒的香火之盛,居然令一些退役老兵誤以爲着火了,與他們放火燒屋時十分相似……啊,年初三的鬥犬(公賭,元朝有鬥雞、鬥犬、鬥蟋蟀、賽馬、六合彩,均爲仿香港式的公賭,所得利潤用來做善事,私人不得設賭),小臣下了十兩銀子的注,居然蠃了五十兩銀子回來,嘿嘿,蔡邕老頭不知發什麼瘋,居然押了30兩銀子,押在小臣押注的對家,結果輸個精光,感謝他,又爲帝國的慈善事業做出了貢獻……

一直以來,諸葛亮看到如此強大的帝國,以爲君主大臣都是沒日沒夜,忙個不停,爲帝國的發展終日苦思冥想,哪知現在看到君臣都是一副悠閒的樣子!他纔對諸葛瑾和他說過的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幹活不累稍有所悟。

正胡思亂想,皇帝詢問他道:“孔明先生,最近都在看什麼書呢?”

諸葛亮鞠身道:“不敢當先生二字,回陛下的話,亮在看聖經和新學!”

“哦,可有何心得,說給朕聽聽!”

諸葛亮道:“陛下做事,貴在創新,從舊制中改革,尊儒法兵三家,卻去儒家之弊、無法家之烈、對外逞兵家之雄,對內興儒家之仁,內聖外王,天下歸心也!”

他侃侃而談道:“陛下的治理,以法家治國,以儒家治民,相互爲濟,天下大治!”

李亦奇喜悅道:“孔明先生讀書,已入三味,深知朕心矣!不知可否出山爲朕做事?”

諸葛亮情知是一個好機會,恭敬道:“亮願爲君效勞!”

李亦奇原以爲要花費不少口水,哪知形勢比人強,諸葛亮一口答應下來。於是李亦奇欣然道:“好極了!朕就委你爲西域副都護使!三品官,在江東大學政治學院培訓三個月,走馬上任!”

正合諸葛亮之意,由於政治透明,臣民都知政事,諸葛亮關心朝政,又多看聖論,已猜出朝庭下一步打算矣。

最好建功立業的地方是北方,不過那裡極重要,又有一大幫人搶着往那裡鑽,按他資歷,皇帝不可能派他去,現在派他去西域,倒是好事一件,天高皇帝遠,可大展拳腳,只要努力經營,等朝庭重心向西,實施西部大開發,馬上能飛黃騰達,日月東昇,掛印封侯是指日可待。

諸葛亮受詔,行三跪九叩大禮,正式以臣子之禮見帝。

李亦奇受了禮,宣諭道:”平身!”

至此,關係大不一樣了。由於諸葛亮新晉爲官,李亦奇與他談起爲政爲官學問之道,一些觀點,以他皇帝的眼光說來,別有新意,令諸葛亮大爲折服。

大家隨意交談,連糜環皇妃也加入話題,她是大元帝國安理會五常之一,見識不凡,實在不容小覷,諸葛亮暗暗心凜她居然把皇帝的聖論能倒背如流,恭維道:“娘娘的理論很熟啊,誠可爲陛下分憂擔勞!”

糜環不以爲然地道:“本宮算不得什麼,蔡皇后娘娘能把陛下的聖論在哪一本書,哪一頁第幾行都能夠說清楚!”

李亦奇臉露微笑得意之色,他與后妃的夫妻店開得相當成功!

須知李亦奇搞的是新制,還在不斷更新中,若他不在,由一般人來主持,絕對不能如臂使指,得心應手,他們各有各自的打算,各有各的私心。

在外打仗,無現代化的通訊,還能遙控朝庭,此爲癡人說夢話。

朝野的政治鬥爭之殘酷完全出乎你的預料,根本不以你意志爲轉移,若不牢牢掌握住權柄而去搞改革,只想說:你太天真了!

唯有以夫爲天,以國爲家,絕對死忠的當家主婦蔡琰纔可以完全信任。她知書識禮,溫柔恬靜,李亦奇娶到她,三生有幸。

另一個皇后曹節很不錯,曹操把她教育得太好了,令她骨子裡都浸透了封建思想,最講三從四德,從一而終。

糜環也算不錯,當她還是12歲時,就成爲了皇帝的女人,從小被皇帝玩到大,在她看來,皇帝如同參天大樹,她就是纏着大樹的一根藤,如果樹枯了,那麼她也活不成了。在皇帝的懷裡,她就象只小貓咪那樣幸福地睡着,沒有了皇帝,她也就沒有生存的意義。

另外二個皇妃,洛神和大喬同樣深受封建主義的毒害,滿腦子對李亦奇的忠誠,象洛神被貶,廢了軍權,然據觀察,她毫無怨言,照樣盡心爲他辦事。

如貴妃張子儀則不太可信,她出身商人世家,中毒太少,過於斤斤計較,又極爲風騷,在高級后妃中,她是SEX欲最旺盛的一個,若由她掌權,不妥,很不妥。現在皇帝在,控制得住她,她守規矩,萬一山陵崩,后妃們或殉節或守節,難保張子儀這騷貨會否紅杏出牆,特別在她有權的時候。

問題是騷貨蕩婦玩起來很爽,她又沒過錯,所以李亦奇並不打算廢她,也沒有重用她。

李亦奇心忖中……

君臣吹了牛,品了功夫茶,然後就是大吃大喝,此爲中國的傳統文化,李亦奇照樣發揚,他鼓勵“食”文化積極發展,但決不鼓勵公款吃喝,諸葛瑾請皇帝吃喝是諸葛瑾自己掏腰包的,皇帝的待從則是皇帝出錢讓他們吃快餐。

回來的路上,馬車裡,坐在皇帝腿上,玉臂圈着皇帝的糜環乘皇帝的興致很高,進言道:“陛下,臣妾有話要說!”

“說吧!”

“後宮有些怨言,說陛下太過恩寵番女了!”

“此話怎講?”

“陛下在一年中,足足令多名番女懷上龍種,而建業後宮,去年只得孫尚香懷上龍種,這未免……太過不公平,那些番女並不全是真心歸於陛下,倒是建業後宮的姐妹們,她們可是一心想着陛下啊!”

作爲皇帝的女人,代表了皇帝的恩寵,就是能爲皇帝生育兒女,所以,糜環爲後宮姐妹請命。

亦奇點頭,表示收到。此事,他自有他的主張。

JIAN淫敵人的妻女,弄大她們的肚子後,帶出去給敵人看,敵人那種悲憤、屈辱的感情,委實令老子我覺得太過癮了!

誰也不知道,在新年許願中,BT的李亦奇固然祝願大元帝國強盛,百姓富裕安康,他的統治穩固,收納世上最美的女人入後宮,也良好祝願他的所有敵人(真心的!):

一、夫人青春美貌;

二、夫妻恩愛。

青春美貌,纔有被玩的價值。夫妻恩愛,嘿嘿,當他們夫妻分離,他的妻子被老子我弄大肚子,讓敵人知道後的揪心般的痛苦。

敵人的痛苦就是我的歡樂,敢與我作對,除了在肉體上的消滅,還要讓他們嚐到心靈上巨大的傷害。

不過,讓自己後宮的女人不快樂,決不是一個好皇帝所爲,亦奇和藹地道:“好寶貝,朕以後會讓朕後宮女人懷上龍種必定多於番女的!”

知道君無戲言,糜環高興地往皇帝的臉上蓋滿了脣印……

大年初八,結束了七天春節長假期,皇帝叫大起(滿朝文武齊集),舉行大典,先是在承天門廣場升國旗,齊唱國歌。然後在皇宮“開筆”、“開璽”,大臣們早早就備好“表”(對皇帝歌功頌德的奏章)呈獻給皇帝。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官員們,也在這時向皇帝所在的方向遙拜。

新年開朝第一天,連發了三道重要聖旨。

每一道是宣佈《宅地法》;

第二道是宣佈對大城市實施稅務改革;

第三道是宣佈拓寬了女子的權利。

《宅地法》宣佈九州之外,帝國所攻佔的新領土,所有合法的帝國男子民,均可申請600畝新佔領的無主之地開發、耕作、放牧,5年以後,對土地擁有支配權,可自由進行轉讓、買賣、繼承,當過兵(野戰軍和國民警衛隊)、警察的男子民則可申請800畝,立過軍功者(銀星勳章以上)更可申請至1000畝!

與之配套的有種種保障措施和技術也跟着出臺,以保障帝國子民能順利拓邊、福利、安全、教育。

首批開放的是原東部鮮卑的地方,後來,隨着北方戰事的結束,陸續有幾十萬的各地男人(漢族)移居長城之外,形成了北上運動。

軍隊不斷向北推進,大元帝國的子民也不斷進入極北,最終到達北冰洋邊。

北上運動使中國成爲幅員遼闊、自然資源極度豐富的國家,從土地肥沃的東北到森林密佈的西伯利亞,全部納入了帝國的版圖,成爲了帝國有效控制的範圍。

北方的開發,帶動了大規模鐵路的建設和大批忠心於帝國的子民流入,使中國形成了巨大的國內市場。

更可貴的是,帝國勢力進入北方,不斷吞噬和同化當地的遊牧民族,那些民族可是後世的突厥、遼、金、蒙古、滿人的始祖!如此既壯大帝國的實力,又把後世的對中原地區爲禍最烈的北方民族問題完全解決掉。

因爲,北方民族沒有了,存在的僅是中華民族,同文同種,同一個帝國,向着偉大的皇帝李亦奇效忠。

北上運動還昇華了帝國的精神,北疆是產生英雄奮鬥主義的場所,在廣袤無垠、冰冷刺骨的北方,帝國的子民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向北擴張帶來的新機會以及跟強悍遊牧民族的不斷接觸,提供了支配帝國性格新的力量,開拓精神成爲了中華民族精神之一,人們不再死死着眼於腳下的土地,而是眼光向着遠方。

遠方,就是在遙遠的遠方,有着希望。哪怕你在中原混得再不如意,去到遠方,也能重新開始!

全國各大報紙,爭先登出了《宅地法》的內容後,立即在民間激起了軒然大波。

有真心想得到土地的,有想掛羊頭賣狗肉僱傭他人去佔有土地的,有想着借北方宅地之機撈上一筆的,都跑去各大城市官府的北上辦事處詢問,到了六月間的夏季,首批二千人的拓荒者就在上海坐上海船,往天津而去,然後在帝國軍隊護送下,進入了東部鮮卑舊地開始土地開發,他們開始試種官府發下的耐寒高產麥種,種牧草學着畜牧,發瘋般地翻地皮找礦……。

朝廷發出的第二道聖旨是對建業、上海、會稽、福州、溫州、廣州、江夏七郡開始試行稅務改革,即分出國稅、地稅二種,國稅上繳國庫,地稅則入地方財政,歸當地“鄉議局”決定用途!

鄉議局本來有二個主要用途,一用是監察地方官員,實行以民管官;二是用來協助管理地方事務,爲地方建設出謀劃策。

原意不錯,可是後來在完善的法律下,透明的政治中,個人修養、收入的提高,造成大元官員極度廉潔奉公和誠實,所以監察地方官員根本不需要,各城市的鄉議局幾年來甭說打大老虎,連蚊子也沒打到幾隻!

爲地方建設出謀劃策,很多時候,議員只有建議權而無決定權,不少財政決定都是從中央下來,用途限定死了,比較難更改,造成議員的積極性不高。

鄉議局,成爲了議員清淡、聚會和合法吵架、鬥毆的場所,或者說是戲臺,百姓跑去看衣冠楚楚的議員之間辱罵、打鬥,看得津津有味。(只要不打出人命和重傷,警察是不管的,因爲議員有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按帝國法律,就是皇帝要抓議員,也得先罷掉議員的身份才能捉)

又由於經濟發達,很多議員忙於生意,無暇出席會議,造成經常開會人數沒有達到法定人數,無法通過決議。

總之,鄉議局問題多多。

於是,李亦奇就下旨進行稅務改革,分出一部分財權給議員決定,由官府執行。

以前根本不可能稅務改革,當時稅收能有多少?還分出一部分?

現在大不一樣,經過20-30年間長期的和平建設,形成了農業、外貿、工礦業、服務業多頭髮展,上交的稅收不斷創出新高,財稅改革得以實現。

當然,好的稅源是要交到國家,差的稅源交給地方,因爲國家承擔着全國子民的福利和軍隊建設,並且各地方官員的薪水絕對不由地方財政開出,必定由國庫支出的。

實施財稅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各地議員的參政議政的熱情,帝國的民主不斷向前取得進展。

民主,是個好東西,也是李亦奇的最終目標,在他完成全球帝國的大業後,此時必定經濟發達,民智高度開發,他打算交出權利,實行君主立憲制。

但是,民主制要與經濟與政治發展相適應,不是說給大家民主,就能實現民主。

當中涉及到種種問題,例如民主決策財政支出,你只有一千兩銀子的稅收,卻要一百個人來討論怎麼樣用?等你討論出來,恐怕銀子都發黴生出白毛來了,換作是一千萬兩的稅收來討論纔有價值吧?這也是李亦奇掌權這麼久後,纔開始實現稅務改革的原因。

封建主義並不是一無是處,它使中國無論怎麼樣四分五裂,始終有着種向心力,重歸統一,纔有我們今天國家的存在,也纔有我們!反之,羅馬實行的民主制,最終導致了分裂成諸多小國。

在戰爭年代,集中力量對外,只有一個核心的獨裁勝於多核心互相牽制的民主,羅馬開始實現民主制,最終不得不實現帝制,已經證明了歷史的選擇。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能撥苗助長,在南方的揚州、荊州和交州,對帝國有着高度的認同感,百姓心中想的是“我是皇帝的子民,我是帝國的子民”!加上經濟的高速發展(花了長遠的時間),百姓有閒又有錢,政府也有錢,法制也深入人心,才能搞一搞民主來玩玩。

在帝國新佔領的土地上,當地老百姓還沒有對你有認同感,經濟、教育、法制都沒有跟進,你就來搞民主、自由和平等,唉,你嫌你的命長了。

李亦奇認爲,九州之外新佔領的領土和當地的子民,起碼要經過30-50年封建主義的毒害,他們的心,纔會蛻變成爲帝國之心,纔會對帝國有着認同感,日後即使會叛亂,也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始終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

而在羅馬和前蘇聯,一旦分裂,就永遠不可能統一了!因爲它們沒有經歷封建主義的毒害,強扭在一起,卻還搞什麼民主。(羅馬的民主就不必說了,在前蘇聯,雖然說是聯共(布)的統治,可是在形式上還是分爲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的民主,更SB的一條,蘇聯的法律上居然說各加盟共和國有權退出聯盟!)

發出的第三道聖旨,給予婦女更大的權利。

廢除鄉試中專設的“女科”,允許婦女與男子同時報名參加考試,同等待遇(在體育方面有所不同)招聘,允許婦女中的“公務員”參加京試,換言之,可以出現普通女人當的政府主官,例如縣官、郡守和刺史,甚至上到中央,拜相封侯!

在社會上,婦女可以全面進行各行各業,同工同酬,可以註冊當老闆,真正做起老闆來,財權可歸她們。

給予婦女更多的保護,如果她們生育,要求不得解聘,還要給予假期。

不過,在男女平等和一夫多妻的問題上沒有觸及,只是宣佈當婦女參與官府事務時,萬一與夫權、家權產生衝突,則以國家爲重,屬於她個人的財產,可受官府保護。

這道旨意的發出,是由華歆上奏引發的。

青武三年,是科學技術經歷多年的耕耘,大爆發的一年,除了火車和蒸汽船的發明,在帝國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中,世界上第一臺蒸汽織布機問世。

按孔老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求的中央大員們去過考察,皇帝是要求他們必須瞭解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

他們當中,積極向組織靠攏,去好好學習的大元吏部尚書華歆敏銳地發現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與以前相比,對體力的要求大大降低,靠的是技術和智慧,必可緩解目前大元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帝國是皇后當家,華歆諂事皇后,大拍皇后馬屁,上書曰有必要授予婦女更多的權利,普通的女人可以參政議政,當老闆。

奏摺到得內閣,內閣大員們,加上列位大學士、各部尚書,袞袞諸公看後人人面容古怪,私底下把華子魚(華歆的字)罵個狗血淋頭,痛罵華子魚是豬油蒙了心,害(男)人不淺!

他們能公然反對嗎?

不能!

如果說女人不如男人,由后妃組成的中央執政團隊和地方(實習)行政團隊已經把這種說法擊得粉碎;

社會上不斷出現的女掌櫃和女工展示了她們的實力;

不分男女的全民義務制教育爲婦女的素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所以大臣不能反對,不過,華歆上書是建言,不屬於必定答覆的奏摺,因此所有看過的大臣均是不置一詞,不給意見!

奏摺到得後宮,蔡皇后看過後,留中不發。

等皇帝回京,蔡琰翻出華歆的奏摺給皇帝看,緊張地看着他的反應。

李亦奇僅僅說了一句話“是時候了”,蔡琰明白他的意思了,於是發出了提升婦女地位的聖旨。

爲了“是時候了”這句話,花了多少的時間去準備!潛移默化,根本沒有花費到什麼代價,帝國子民在接到這道聖旨後,就完全遵守了。

從此,更多的女人走出家庭,走到社會上去做工、當老闆、加入政府爲官,……此爲後話。

甚至在“宅地法”執行中,有些婦女居然也得到了六百畝地的土地。

按帝國法律,只有男性子民才能得到土地,有些婦女宣佈收養了某小男孩爲養子,以小男孩的名義,得到了土地,土地到手後,由小男孩宣佈轉讓給他的養母,然後宣佈取消收養關係,把小男孩兒還給他的父母,外加一份貴重的禮物。

大鑽帝國法律的空子,不過,官府對此根本是睜一眼閉一眼,不理不問,反正土地有主就是了,男的女的都一樣,都要交納相同稅收。

大年十五,元宵節,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建業主幹道上燈火通明,人們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入夜後一片燈海,倒映於長江和秦淮河、遊人如鯽,提着花燈,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帝國,走向盛世!

一年之季在於春。

過了新年,名義上還是羅馬人,實質已經成爲大元GRU特務,代號爲007的bearxiong在上海揚帆出海回羅馬,他帶回了整整二十船的貨物,當可大賺特賺。

作爲對他的考驗,D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搞到玻璃的配方,讓大元也能製作出玻璃!

且看這位詹姆士.邦德怎麼樣完成他的任務,組成“紅色樂隊”的特務組織大顯身手。

與此同時,本來要大張旗鼓南下的龐統則可省下這份工,不用出洋了。他被指令要加強中情局的情報能力,積極收集邊界各國的情報,帝國千秋霸業離不開情報,皇帝十分看重情報。

起初李亦奇想派他爲使者出使羅馬,但李亦奇改變主意,認爲沒必要與羅馬搞得太熱乎,反正羅馬重商主義,它反而會想盡辦法與大元進行貿易。

剛剛進入陽春三月,大地解凍,這天爲星期一,皇帝叫大起視事,蔡邕乘坐有頂蓋無車廂的馬車入朝面聖。

路上見到的景象,他的擔心成爲了現實。路上風景太好了,女人們衣着暴露,不時看到衣着入時的美女袒胸露臂現肩,與春天爭風!她們是一般的女人,而不是昔日那些膽大包天、有一羣母老虎女兵保護着的皇宮美女。

三聖啊,救救我吧!

蔡邕看到了一名青春美少女,騎着快馬,超過他的馬車(多車道)。

她眉清目秀,穿着貼身吊帶裝,胸部鼓鼓,那兩個半露的粉團似的肥大肉球,隨着馬匹的震動而顫抖着,真是蕩人魂魄。胸部以上雪白也似的肉,看得馬路上的男人個個雙目放光,人人喝采,時有男騎士一頭衝進拐彎的綠化帶裡或者追尾。

這爲害人間,導致車禍的辣妹,居然只穿了條短褲,搭在馬上的長長粉腿,男人看到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

殺掉她的馬,靠,它居然有幸能讓一對美腿夾着它?!豈有此理!

蔡邕沉聲道:“小唐!”

小唐是他的隨從,特勤局的,騎馬在他側邊道:“大人,有何吩咐?”

蔡邕指着那個少女道:“看見她了嗎?”

小唐會意地道:“大人,可是要小人捉她去見官府,告她一個衣衫不整,有傷風化之罪?”心忖死老頭想辣手摧花,這類事情他做得多了。

哪知蔡邕搖頭道:“不,派人跟着她,查她是何家女子。”

“大人這是?”

蔡邕心忖遲早也會讓他知道,而且這小唐長得人高馬大,英俊俊朗,難保不會先下手爲強,因此蔡邕搶先道:“看她是何家女子,有無婆家,老夫要向她家下聘,納她爲老夫的第六房小妾。如此美女爲小妾,老夫足慰平生!”

“啊!”

小唐心中詛罵着死老淫蟲,死色鬼,做夢想着老牛吃嫩草,一枝梨花壓海棠,身爲執掌禮法的大臣,卻是打着如此齷齪的主意!真可爲衣冠禽獸!祝你掛在那個辣妹的肚皮上,早早去見三聖!(蔡邕連打數個阿啾!)只得吩咐道:“老金,你去!”……

知道社會風氣已經日益開放,不可能螳臂擋車,不如順之,懷着對不知名少女有不良企圖的蔡邕上朝,與諸大臣見過皇帝后,馬上丟掉了他滿腦袋的色慾狂想。

驚聞前線急報:軻比能、步度根、呼廚泉發動全面的進攻,這回還加多了一個高句麗,在進攻遼東!

另外,我軍接戰不利,有一個軍傷亡很大。

注:皇帝一向說事實勝過雄辯,後來西域獻來的獅子和北方的狗熊在名爲“香江”的野生動物園中大解,人們發現獅子方便之處野草長得格外旺盛,稱爲獅屎勝過熊便。

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1節 入宮見聞第52節 朕來溝(二)第93節 內廷抽風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5節 天津會議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8節 開國大典第15節 吞併日耳曼(十一)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1節 和尚來了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1節 和尚來了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12節 高峰會議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45節 天津會議第4節 茫茫雪路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6節 東部鮮卑完了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58節 羅馬新生活(一)第37節 門神、封神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68節 發羅拉城的元老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8節 秋交會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24節 情與恨(一)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7節 三進貴霜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3節 北方軍情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63節 天災人禍第19節 春節團拜第25節 大收穫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11節 吃了蔡琰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12節 前進路上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14節 兩軍議事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2節 輕取華雄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7節 孫策之死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10節 航渡中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帝國的聚寶盆三第10節 黃埔軍校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5節 路途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3節 北方軍情第9節 君心兩面第6章 第3節樓蘭公主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54節 元宮秋(二)第17節 老將出馬?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8節 致命絞索第54節 元宮秋(二)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1節 居獅子國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