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

李藎忱眉頭緊皺,看着急報,裴子烈的字跡有些潦草,說明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的陣腳也亂了。不過李藎忱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只是緊緊盯着這每一個字,彷彿要把這單薄的紙一口吃進去。

尉遲迥、韋孝寬······

李藎忱在心中反覆顛倒着念着這兩個名字,兩個在這個時代說出來足夠振聾發聵的名字。

蕭世廉靜靜的看着李藎忱,他已經與料到李藎忱會有這樣的神情,不過緊接着李藎忱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反倒是讓蕭世廉看不明白:“這都什麼時候了,估計過了這個年,尉遲迥和韋孝寬就要上門來祝咱們新年快樂了,你還有心情笑得出來。”

現在已經是年底下了,北周朝廷當然不會輕易動兵,畢竟就算是他們想要發動進攻,下面的將士們也不一定有這個心思,因此這進攻十有八九會拖到明年開春。

可是無論什麼時候進攻,對於北周來說還有什麼區別麼?

尉遲迥和韋孝寬這樣的陣容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殺雞用牛刀”了,甚至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根本就不要用什麼奇謀,只要以堂堂之陣一路推過來就可以完全碾壓李藎忱。

李藎忱不慌不忙的將這急報重新遞給蕭世廉,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你不覺得這兩個人選很有意思麼?”

蕭世廉怔了一下:“什麼意思?”

知道自己的腦子本來就不好用,到了這等急迫關頭更是已經空蕩蕩的了,所以蕭世廉乾脆就不去瞎想,跺了跺腳說道:“好了,你都什麼時候了還賣關子!”

李藎忱指了指那急報:“尉遲迥在前,韋孝寬在後,尉遲迥的調令已經下來了,而韋孝寬的還沒有,不過十有八九也會下來······伯清,你不覺得哪裡不對勁麼?”

“你是說韋孝寬有可能根本不來巴蜀?”蕭世廉同樣露出喜色,不過他旋即搖了搖頭,“就算是沒有韋孝寬,尉遲迥就是那麼好對付的?!世忠,你可不要以爲你打敗了尉遲迥一次,下一次也能夠輕而易舉的勝過他。”

李藎忱輕笑一聲:“韋孝寬是肯定要來的,這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蕭世廉一怔,旋即皺眉說道:“那你幾個意思?”

“伯清你別忘了,”李藎忱整好以暇的說道,“韋孝寬是誰的人,而尉遲迥又是誰的人。”

“嘶!”蕭世廉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韋孝寬和尉遲迥雖然都是北周的柱國人物,但是兩個人的關係卻並不怎麼樣,歸根結底實際上還是鮮卑和漢人之間愈發緊張的關係。韋孝寬本來就不是喜歡玩弄陰謀詭計的人,所以在之前就曾經旗幟鮮明的站在楊堅這一邊,在幾次重大決策上都毫不猶豫的發聲支持楊堅。

而尉遲迥自然就不用說了,對於楊堅可是一點兒好感都沒有,而和韋孝寬之間也沒有聽說有什麼交集。之前兩個人分別鎮守南方和北方,至少不會有什麼打交道的機會,可是現在讓他們兩人帶兵入蜀,這背後可已經不僅僅是剿滅李藎忱的問題了,還牽扯到了北周朝堂上兩大已經形成氣候、並且正在對峙的利益體系!

說到這一點,李藎忱也頗有些無奈。現在主持北周朝政的顯然不可能是宇文贇這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君主,而是宇文皇室之中公認最有才能的齊王宇文憲和宇文贇的岳父楊堅。

正是因爲李藎忱一手炮製了江陵之戰,導致南陳驟然在荊州打開局面,進而使得宇文憲根本不可能再如歷史上那樣堅決退居二線以避嫌,現在天下局勢已經愈發撲朔,遠遠不是另外一個時空中北周佔據絕對優勢的模樣,因此宇文憲也絕對不可能拒絕宇文邕的託付。

這也就導致北周朝堂從另一個時空中的楊堅一家獨大、尉遲迥偏居外線難成氣候演變成現在的兩強對峙。

楊堅再想要如歷史上那般整合一國之力,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因此北周朝廷變成這樣子,也有李藎忱的一份“功勞”在裡面。

更重要的是,在宇文贇這個北周新任皇帝還沒有表達出來自己的態度和意見之前,宇文憲現在佔據優勢,楊堅只能算他的副手。

這當然是李藎忱樂得見到的,雖然他從來沒有幻想着宇文邕最信任和倚重的弟弟會是等閒之輩,但是至少要比楊堅這個一手開創了隋唐盛世的偉大帝王好對付一些吧······

而現在在尉遲迥實際上已經有能力和實力平定巴蜀的情況下,北周朝廷還要派出韋孝寬,自然而然是對尉遲迥的質疑和牽制,至於這背後有沒有楊堅想要牽制宇文憲的意思,李藎忱和蕭世廉都不是當事人,自然不好評說。

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入蜀的這兩個老將,就算是表面上不會表現出來矛盾,在私下裡肯定也會相互不對付!

蕭世廉斟酌說道:“世忠,按你這麼說,那這一戰也不是打不得,你有沒有想好要從哪裡打,怎麼打?”

李藎忱搖了搖頭:“當然沒有,合州和瀘州纔剛剛打下來,咱們現在最是兵員不足的時候,如果要打,豈是那麼好打的······”

緊接着他的聲音低下來,自言自語:“如果能把戰線推出去,不對已經開始建設的南部郡、巴郡造成破壞最好······”

蕭世廉一時間語塞,只能苦笑着搖了搖頭。

這傢伙還真是敢想啊!

就在這個時候,李平快步走過來:“啓稟將軍,唐太守門外求見,說是濮人已經派人聯絡峽江唐氏了!”

“濮人?”蕭世廉錯愕的重複了一遍,顯然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狠狠一拍手,笑着說道,“咱們還真是缺什麼,就有什麼找上門來啊!”

李藎忱臉上也露出輕鬆神色,微微點頭:“這些巴人坐不住了也在情理之中。現在某需要擔心的已經不是尉遲迥而或韋孝寬了。”

“嗯?”蕭世廉詫異的看向李藎忱。

“某現在擔心的,是千里之外的朝廷不要藉助這個機會插一手進來啊,”李藎忱下意識的看向東方,“有了巴人來投,這局面某已經有信心可以自己支撐住,但是如果再有人在背後捅刀子,那就算是某有通天本事,也只能據守巴郡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