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

李藎忱登時瞪大眼睛。

我說你纔是老司機吧,拿着車軲轆在朕臉上碾?

朕是那種夜夜笙歌之人麼?

你個看戲的不累,朕耕地也很累的好不好?

尉遲貞發現李藎忱的神情,知道自己真的錯怪他了,急忙吐了吐舌頭:“陛下,臣妾錯了······”

“今天你繼續看着。”李藎忱面無表情。

耕地雖然很累,但是也很快樂啊。

所以你個臭丫頭就在旁邊乖乖看着吧,順便幫忙做點兒善後工作。

“不要!”尉遲貞搖頭跟撥浪鼓一樣。我已經學得很會了,不要再懲罰了好不好?

只准看,很難受的好吧?

“沒得選。”李藎忱徑直說道。

尉遲貞慘叫一聲,撲倒在奏章上。

我命好苦啊!

李藎忱則瞥了她一眼,嘴角微微翹起。

讓你胡言亂語,破壞氣氛。

不過今天晚上李藎忱還真的沒有時間給這臭丫頭看,趕到洛陽城的時候天色就已經不早了,和樂昌她們一起用個晚膳,聽取一下內府最近的發展狀況,李藎忱還要接見楊素、王昌和蕭世廉。

既然陛下回到了洛陽坐鎮,那麼遼東的戰事也就可以拉開帷幕了。

這一次李藎忱最多也就是趕往青州或者鄴城督戰,多年南征北戰,他也已經太久沒有正兒八經的作爲一個大漢的皇帝居中調度指揮了。

雖然李藎忱知道,長此以往,朝廷就會之間淡化皇帝在決策之中發揮的作用,最終就和大多數的君主立憲制一樣,皇帝變成詔令的簽署者,可是上面寫的什麼,根本就不是他決定的,他只負責充當國家的精神領袖罷了。

這的確是李藎忱想要達到的目的。

大漢正在快步進入工業化時代,原始資本的積累其實有可能會導致兩個結果,一個是這些資本用來發展工業,工坊林立、科技樹依次點亮,後世的日落帝國,之所以當初能夠成爲日不落帝國,就是因爲把錢都用在了刀刃上,沒有浪費,自然就有回報。

每一個帝國的崛起,都是有很多人無私無畏奉獻的。

第二個自然則是這些錢財全部囤積在社會的中上層手中,也就是囤積在世家和皇室的手中,如此,只會讓世家和皇族擁有大量的財富卻一事無成,就像是一條條惡龍守衛着自己的珠寶。之前的西晉就是因此而導致上層之間爲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一場八王之亂,把好好地西晉玩成了華夏曆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大一統王朝。除此之外,曾經作爲日不落帝國之對手的西班牙,其實亦是如此。

南美的海量財富讓西班牙王室做夢都能笑醒,只可惜他們把這些錢財都用來享樂,先手優勢竟然硬生生被英國給追了上來,那一切的紙醉金迷,留給後人的就只剩下一條條西班牙大寶船的傳說。

現在李藎忱所做的,就是積極開拓商路,用外界的資源反哺大漢的工業,帶動着大漢的經濟和工業同步騰飛。

而這樣做帶來的海量資源,李藎忱必須要讓它們化爲國家發展的動力,而不能變成一小羣人享樂的依憑。

因此淡化皇帝的存在,只是把皇帝當做一塊磚,哪裡需要就頂在哪裡,同時突出朝廷作爲一個獨立體系的運轉能力,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則。

當然······假如讓樂昌或者誰聽到李藎忱的如此心聲,只會默默吐槽一聲,實際上陛下只是懶罷了,能夠當甩手掌櫃不香麼?

但是李藎忱還是比較現實的。

至少現在大漢的一切決策不能沒有自己,至少現在大漢大大小小的事情實際上都需要自己拍板,至少現在爲了能夠讓大漢的這些政策一以貫之,李藎忱非但不能向下放權,甚至還得加強中央集權,不然誰還聽自己的?

當然了,現在李藎忱加強的中央集權,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皇帝完全掌握大權,而是儘可能的把大權都掌握在朝廷高層的手中,大方向的發展政策等等,至少是六部,不,九部纔有資格制定。

如此,李藎忱才能更好的操控這條大船,先走上正確的航路。

“陛下,已經入宮了。”尉遲貞扯了扯李藎忱的衣袖。

剛剛還沒有和陛下打鬧兩下,陛下就又陷入了沉思。

這讓尉遲貞的眼眸中也多多少少有了些擔憂,是什麼事讓陛下總是露出糾結的神情?

今天晚上幾個一起麼?

“走吧,下車。”李藎忱伸了一個懶腰。

他先是握拳,然後又張開五指,前後反覆看了一眼。

自己手掌翻覆之間,便是風雨,便是乾坤變化。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啊。

尤其是李藎忱還要努力想辦法去打破常規。

不按套路來,就意味着自己需要更努力地去建立一個獨立的體系並且讓它平穩運轉。

但願自己能夠做到。

而旁邊的尉遲貞瞪大了眼睛。

五······五個?

小姑娘忍不住吐了吐舌頭。

就算自己這個小秘書只是負責湊數的,陛下也得節制啊。

“陛下,多了點吧?”尉遲貞低聲說道,俏臉緋紅。

李藎忱有些奇怪,看着她,旋即想起來之前的對話,大概明白。

這小丫頭怎麼總是拿着車軲轆在朕的臉上碾壓。

————————

樂昌的神情還是很嚴肅的。

她本來就是清冷卻又溫婉的性格,這種性格放在平時自然就是平易近人又不喜歡鬧鬧騰騰,是大家喜歡的領導類型。而放在衆目睽睽之下,自然就顯得有些嚴肅。

陛下回宮,到底是大事,好多內侍和宮女都看着呢。

隨同樂昌前來的徐素也比較嚴肅。

大家閨秀,一向比較注意這個。

而另一邊的陳宣華,小腳不耐煩的輕輕摩擦地面。

怎麼還不來啊。

馬車進入宮門,很快停下。

然後樂昌她們就看到馬車簾幕掀開,一個小丫頭飛也似地抱頭鼠竄,身後還有一個人影手裡拿着奏章追着她敲腦袋:“讓你亂開車,讓你亂開車,正事不幹,一天到晚就知道胡思亂想,編排朕!”

不少內侍和宮女們都忍不住暗暗發笑。

站在臺階上的幾個人默默對視一眼。

大家的神情出奇的一致。

突然好想扭頭就走,說自己根本不認識眼前這個一點兒形象都沒有的傢伙。

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