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

大漢新元五年七月初九。

由鞏漢軍、鎮林軍組成的援兵抵達安定,旋即北上武威。

次日,由鷹揚軍和虎翼軍組成的援兵也抵達天水,將兵分兩路,一路直接從天水支援武威,而另一路則向西配合金城守軍進攻洮水東岸羌人盤踞的各處城寨。

而早在三日之前,蕭摩訶就已經整備兵馬,出陽平關直接往武都而去,算時間,前鋒應該已經進入城池。

兩天後的七月十一,李藎忱過潼關,抵達長安城。

西北局勢驟然緊張,朝堂上羣臣已經不可能阻擋陛下動身前往長安,甚至陛下前往長安已經是大家達成共識的現在能夠穩定軍心、民心的最好辦法。畢竟論大漢的定海神針,除了陛下之外沒有人能夠當得上此稱呼。

而李藎忱當然並不是真的把此次前往長安當成自己一次簡單的向西巡視或者說坐鎮西北戰場罷了,對於他來說,這是一次巡查和坐鎮,更是一次新徵戰的開始。

大漢對於河西以及西域的征服和開發,從李藎忱踏入長安城的這一刻正式拉開帷幕。

李藎忱前來長安,不只是孤身一人,和之前北伐一樣,各部同樣抽調官員隨駕,尤其是戶部尚書陳叔慎、商部尚書唐正良更是親自隨駕,雖然聲勢並不浩大,但是足以表明朝廷對於此次西北之戰的重視程度。更不要說隨駕的禁衛軍以及陸續抵達在洛陽集結的虎翼軍、揚武軍等等各路兵馬。

而後宮之中,李藎忱依舊留皇后和淑妃以及衆多妃嬪在洛陽坐鎮,帶着賢妃以及楊妙和元樂尚前往長安,賢妃尉遲熾繁已經可以負責內府的財政事務,而楊妙可以負責醫院方面的事務,元樂尚可以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主要還是爲了能夠讓新分離出去的醫院和教育這兩方面能夠更好的和地方政府進行對接。

在此之前,各地的書院還有醫院等等,只要是皇家名號的,實際上都是由內府直接管轄,這固然是方便了內府對資金以及人手等等進行統一調配,但是無疑也加大了醫院、書院和地方州府之間的隔閡,雙方曾經不止一次因爲某地醫院以及書院的資金調撥、報銷問題而出現爭執,同時真的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地方州府無權直接命令醫院等等內府直屬的機構採取應急措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地方州府對於這些中央直屬機構的反感。

不聽話還得給你錢、給你地,我們憑什麼?

李藎忱當然也明白這其中的問題所在,而且地方上的醫院和書院改爲隸屬於地方,本身也不是什麼壞事。隨着教育和醫療從內府中獨立出來,內府更是不會再給予這些地方上的機構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完全移交給地方,由地方財政負責醫院和書院的所有發展事宜,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大漢各地,就算是再窮,養一個醫院和一個書院還是可以的。

不過說着輕巧,做起來可就沒有那麼輕巧了,地方州府原來只是負責承擔醫院和書院日常運轉時一定比例的開銷,而現在要全盤接手這些機構,財務上怎麼對接、人員上怎麼安排、之後又應該怎麼規劃發展,其實都是需要一點一點推敲的。

李藎忱現在也只是打算趁此機會以關中爲試點,逐步展開。

至於爲什麼是關中呢?

這其實還是因爲關中本來就面向西域而連接中原和巴蜀,本來就是各方文明、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思想更爲開放,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強。

而且大漢是先拿下的關中再拿下的中原,關中久在大漢旗幟之下,大漢推行的各種政策實際上已經深入人心。而且當初隨着漢軍入關中,也有很多江南等地當年南渡的老家族逐漸遷回本宗所在,自然而然也帶來了外界的思想和觀點,另外再加上商貿的往來等等因素,讓關中百姓的思想很是超前,人們對朝廷的認可度也很高,在這裡進行試點,就算是真的鬧出了什麼幺蛾子,事情也好解決。

另外關中距離朝廷中樞也近,方便朝廷及時作出調整。

對此李藎忱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在這個時代,長安以及關中的位置還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長安能夠成爲隋唐兩代帝都並且一躍成爲整個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絕非只是因爲幸運或者因爲歷史的因素,和其人文地緣也有着脫不開的關係。

車馬行進到長安城外,李藎忱便下令停車,沿着城外的土塬一直走到坡頂。

不遠處的長安城,闊別經年,早就不是李藎忱當初第一次見到的長安城了。

一座嶄新的、足以代表關中的豪邁精神氣象、也足以代表現在大漢蒸蒸日上之國力的長安城,佇立在龍首原之南,而曾經的那座漢代長安城,盤踞在龍首原之北,就像是皓月之下的星辰一樣,很難再吸引人的目光。

舊有的殿宇此時都已經修繕一新,不過李藎忱並沒有讓再修建更多的宮殿,畢竟長安只是行都,作爲國都的洛陽需要大興土木,是因爲朝廷怎麼着也得有個配得上東方大國身份的辦公和居住所在,但是行都也要跟着大興土木就過分了,典型的浪費。

不過宮殿沒有修建新的,不代表長安城的規模就縮水了。

這座長安城或許比不上歷史上作爲隋唐都城的長安那麼大,但是要比漢代長安城大很多,並且不亞於現在正在修建的洛陽新城。

與此同時在城池的周圍還有大量的衛星城,這些衛星城都是在長安周圍已經形成的市鎮基礎上修建的。工商業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鄉村向村鎮的轉換,尤其是大城市周圍,工坊以及商貿倉庫等等都已經扎堆出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衛星城。

如果真的把這些衛星城也考慮在內,那麼實際上一個具有自己完整產業鏈的大長安,其規模以及發展前景,絕對不亞於輕工業和小農經濟支撐下的歷史上的隋唐長安。

一座城垣圍住的,只是一座城的核心所在,而工業時代的城,當然不是城垣就能夠束縛住的。

這是座嶄新的城,也是嶄新的時代。

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尾聲 江山如畫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章 溫飽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