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

裴子烈不由得放慢了馬速,有些驚訝的打量着周圍的景象。

徐德言既是得意,也有些惋惜:“要不是吐谷渾人找茬,集市上的人當再多兩三倍不止。現在更多的只是在採購貨物、準備根據守城軍隊的安排入城閉門,或者分流到周圍的城鎮。國公所見之場景,明日有可能就不復存在了。”

坐鎮安定這麼多年,徐德言對於這一片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城池還有這一片土地自然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此時看到這一切都因爲即將到來的戰爭而蕭條下來,當然惋惜和憤懣。

裴子烈沉聲說道:“至少現在我們可以把戰事控制在武威一線,吐谷渾人就算是衝破了武威,距離安定猶然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修遠不用惋惜,局勢當還沒有惡化到這個地步。”

徐德言嘆息道:“話雖如此,但是總歸還是要未雨綢繆,而且國公不知,戰火一起,西北民間就多有傳言,天之將覆,大漢無力阻擋吐谷渾進攻,所以大家當各自逃命。屬下這幾個月來除了要來往調動糧食兵馬之外,倒是有很多精力都落在平息謠言、安撫百姓上了。”

裴子烈笑道:“西北重入華夏不過數年,一代人尚且不足,且多年來西北受困於突厥和吐谷渾,百姓雖同爲我華夏之人,但是對於大漢沒有多少信心也在情理之中,修遠也要多擔待擔待。”

裴子烈當然清楚,徐德言在西北這麼長時間,所見到的人情風物畢竟比不上江南。從晉室南渡之後,江南倒是一直沒有受到胡人的干擾——假如先降後叛的侯景不算的話——所以頗有幾分華夏正統的感覺,看北方的這些胡人王朝自然覺得其名不正而言不順。

至於中原以及關中、河北等地,雖然在鮮卑人的掌控之下也已經很久了,但是鮮卑人一直以來推行漢化,所以這些地方的百姓至少還知道什麼是華夏,也知道自己是華夏子孫、是曾經的秦漢晉朝之百姓,隨着漢軍北上,這些百姓自然而然的也就願意歸附於大漢。

但是西北不一樣,西北這裡,當初五胡亂華的時候,已經被羌人、氐人殺過一通,除了武威等寥寥幾個隸屬於涼州的州府得以保全之外,其餘地方十室九空。之後北魏之類的爲了穩定西北,也的確曾經遷移百姓並且修繕邊塞,不過這些對西北元氣的恢復自然只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大漢拿下的西北,是一片胡人和漢人已經混居不知道多少年,百姓基本上已經喪失了民族或者家國概念,單純的只追求溫飽,別的一概不問。當然了話說回來,連溫飽都沒有辦法保證,也不能苛求這些已經和華夏正統文化圈子分開太久的百姓能夠對保家衛國這種概念有多少了解了。

當時大漢立足西北的時候,別說是尋常百姓了,即使是地方世家也都是首鼠兩端,差點兒在大漢和突厥血戰的時候背後捅刀子。之後大漢摒棄前嫌並且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經商等發展思路,這才讓西北世家能夠甘心聽從於大漢的命令和調遣。

不過短短數年,能夠讓這些世家因爲獲利頗豐而快速發展起來,並且對大漢有忠誠感和歸屬感,但是還遠不足以將這種情緒和思想落實到每一個百姓身上。尤其是西北百姓早就已經血脈混雜,不少人都是漢人和羌人等等混居之後,對於華夏的認可和對於國家的忠誠自然無從談起。真正想要培養起來這一種情感,只能從娃娃抓起,也就是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人身上。

還好裴子烈之前瞭解過,徐德言已經着手推進西北書院的建設,再加上地方世家的積極響應——經商雖然來錢很快,但是在絕大多數世家眼中,到底只是應急之策,讓孩子接受正統的教育並且去參加科舉考試,以求能夠在未來的某一天進入大漢朝堂爲官,從而能夠代表整個家族、甚至於代表整個西北人發聲,那再好不過了。

不過現在受到戰火的影響,這件事恐怕又要推後了。好在只要是稍微有點財力的家庭,現在都已經開始把孩子送到長安接受教育,不過這距離大漢最終想要實現以及甚至已經在江南等地實現了的全民教育還有很大的差距。

徐德言嘆息一聲:“西北不穩,在於外有吐谷渾,何日我大漢能擊破吐谷渾、直入西域,此時西北便不是前線而是後方,則西北穩矣。”

裴子烈笑道:“我大漢南北征戰、所向無敵。擊敗一個區區吐谷渾,又有何難?”

徐德言看向裴子烈,武威戰局緊張,給了西北文武官員很大的壓力。大家都很清楚,一旦前線崩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徐德言也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多少天輾轉難眠了。

現在裴子烈的豪言壯語,讓他覺得心神爲之一振。

是啊,久在西北,看到的都是大漢如何在吐谷渾的強大壓迫下苦苦支撐,卻忘了大漢之所以在西北不得不採取這樣的姿態,還是因爲大漢的主力都已經集中在中原地區、爲天下一統而戰的緣故。現在大漢主力都已經從戰火之中解放出來,蕩平吐谷渾,又有何難?

徐德言對着裴子烈拱了拱手:“西北局勢,全看國公的了。”

裴子烈搖了搖頭:“修遠說的有些差錯。”

徐德言眉毛一挑。

裴子烈對着東南方向拱了拱手:“天下百姓,心繫西北,而陛下更是以西北爲大漢未來征戰之主要所在,所以此次西北局勢,要看陛下的統籌安排。”

徐德言不由得大喜:“這就好!”

陛下已經重視西北之戰,則大漢必然傾盡國力而爲之,西北之站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安定西北,當真是指日可待了。

“援軍會在幾天之內陸續抵達,如何安排部署,到時候還得多聽修遠的建議啊。”裴子烈笑道,“只希望修遠一身謀略沒有遺忘乾淨就好。”

說着,兩個人已經來到了府衙外。

西北巡撫並涼州刺史實際上是在一起辦公的,涼州刺史長孫晟此時身在金城,因此前來迎接的文武官員以安定本州府爲主。

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