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

現在大漢所發現的礦產之類的,也不過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能夠滿足現在的需求,但是必然沒有辦法滿足未來的長期需求。

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

所以探險、征服和移民,現在已經變成大漢對外的重要策略之一,逐漸取代了原來的藩屬制度。

大漢不需要屏藩,而是需要把這一方土地上的人力和物力,盡數歸爲己有。

這並不是說完全否決了之前歷朝歷代對外安撫懷柔的政策,各個朝代之所以會選擇這樣做,並不是因爲當朝皇帝真的沒有一點兒吞併這些小國家甚至乾脆就是小部落的野心,而是因爲吞併這些荒蠻之地,只會爲朝廷增加屯駐守衛的負擔。

秦始皇就曾經做出令世人震驚的大手筆,五十萬大軍屯駐嶺南,固然很快讓嶺南一帶有了人煙並且發展起來,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秦朝中樞少了五十萬能征善戰的軍隊,面對六國舊貴族的叛亂,幾乎只有招架的份兒。

之後漢代亦是如此,設立的西域都護府之類的,往往對於西域的大多數國家也只是遙遙控制、討伐不臣罷了,並沒有說和唐代那樣把這些國家直接全部滅掉,一直到班定遠平定西域的時候,西域猶然還有好多殘存國家讓這位名震史冊的大佬怒刷經驗。

歸根結底,不是不想,試問只要有一點雄心壯志的皇帝,誰不想能夠開疆拓土,然後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赫赫英名?

只是沒錢,開不起;而且就算開了,這些荒蕪的土地對本朝又有什麼用呢,一旦蠻夷反攻,那到底是守還是不守呢?中原王朝就曾經在對交趾的控制上出現過這個問題。

用曹老闆的那一句“雞肋,雞肋!”來形容,或許最貼切不過。

所以還不如整一個萬國來朝,表示一下自己的威名,雖然不比開疆拓土來的好聽,但是總比什麼都不幹來得好嘛!

可是這是小農經濟爲主時候的實際情況,卻不絕對不符合現在急劇擴張的大漢。

現在已經實現初步工業化的大漢,就像是一個吞金巨獸,需要太多太多的資源,需要太多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而這種情況下,讓那些蠻夷部落再逍遙自在就不行了,大漢需要他們的土地以獲取資源,需要他們的人來作爲最廉價的勞動力。

因此不需要李藎忱多做指示,移民、拓張,這都是必然的。

他也想要喊一聲,我大漢自有國情如此,和你們不一樣!

之後移民西域也是順理成章,李藎忱對此有信心。

西域豐富的礦產還有那一條流淌着黃金的絲綢之路,足夠讓無數的大漢人爲之瘋狂。

因此李藎忱更期待的是能夠和平的實現對西域的演化,當西域各國的經濟甚至民生等等都在大漢的控制之下,國防安全更需要仰仗於大漢鼻息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的也就變成了大漢的一處州府。

而這樣最忌諱的自然就是讓西域的人反感或者敵視大漢,這樣大漢的商品不被接受、文化也遭到拒絕,又如何能夠實現對西域的同化呢?

不過話說回來,李藎忱也擔心假如大漢對於西域各國過於寬容的話,有可能導致這些傢伙並不把大漢放在眼裡,到時候他們依舊自成一體,雖然這樣或許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可能實現李藎忱的目的,但是誰知道那會是什麼時候的事了,而到了那個時候,西域又會有什麼變故,西域以西又會有什麼變故,又有誰知道?

而且李藎忱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人們就能把自己的策略一以貫之,所以大漢這邊本身就不是一個定數。

所以李藎忱本身還在猶豫之中。

他要讓西域,永恆變爲華夏的一部分。

這絕對不是隨便有一個想法就能夠落實並且發揮出來作用的。

Wшw ✿Tтkд n ✿c○

這需要深思熟慮,而且需要很多人的深思熟慮。

李藎忱至少很慶幸,自己身邊的這些都可以稱之爲當世人傑。

如此千秋大計,此生之年自然更要完成之。

總不能白來這一遭。

——————————--

新元五年六月廿三。

天氣已經很炎熱了,不過洛陽到底靠近北方,再加上小冰河期的影響,所以風中多少還帶着一點涼意。要是此時在建康府的話,恐怕冰窖裡的藏冰就要開始嘩嘩嘩的消耗了。

李藎忱站在大殿上,一身黃袍披身,頭戴天子冠冕,腰懸佩劍,伸手按着腰帶。

實際上李藎忱本身更喜歡的還是那一套黑底赤龍的龍袍,黑色自有威嚴和肅殺,而赤龍又是大漢的象徵。相比之下這黃色的龍袍屬實是有些扎眼,金光閃閃的,富貴逼人,但是卻少了幾分王霸之氣。

不過喜歡歸喜歡,李藎忱可不敢在這大太陽底下穿那傢伙。黑色本來就吸熱,衣服又厚,走一圈恐怕就要熱得渾身都溼透。只是現在還沒有走路,李藎忱就已經覺得沉重的天子十二旒就像鉛塊一樣壓在頭頂上。

至於伸手扶着腰帶,在他的印象裡,後世很多帝王的畫像都是這麼一個姿勢,似乎那腰帶要是不用手提着的話就鬆垮垮隨時會掉一樣,這讓李藎忱多少有些奇怪。

而當親自穿上這實際上已經很久都沒有穿過的一整套冠冕龍袍之後,李藎忱才知道,這腰帶是真的沉啊。上面鑲嵌的黃金和寶石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分量十足,以彰顯大漢陛下的地位。

同時腰帶一側懸白玉佩,一側懸龍淵劍,這兩個傢伙左右還不是很平衡,佩劍肯定要比玉佩來的沉,所以腰帶也跟着總是要一高一低。李藎忱只有伸手按着,才能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

此時環佩鳴響,一身盛裝的樂昌也在侍女的攙扶下走過來。

看着李藎忱頗有幾分狼狽的樣子,樂昌忍不住掩脣輕笑:“陛下還是讓內侍和宮女攙扶着吧,不丟人的。”

有人扶着,自然也就能夠伸手落在李藎忱的腰上幫他按着腰帶,同時李藎忱也能夠有一個借力的地方。

李藎忱也只能無奈的從了。

雖然覺得自己這麼一個正值壯年的皇帝這麼幹未免有些丟人,但是總比到時候一不小心摔一跤來得好。

同時他也看向樂昌。

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