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

冼夫人縱然已經將近古稀,但是這目光依舊鋒銳。

這絕對不是屬於一個老人的目光,只能說一生的戎馬縱橫,才磨練出了她這樣的目光,就像是利箭一樣隨時都可以把人刺穿。

兩個人幾乎同時都給對方下了結論,屍山血海之中殺出來的!

歷經死亡磨難的人,自然就不再畏懼死亡,甚至對於他們來說,生命都變得沒有那麼沉重,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因爲一城一地的丟失、成百上千的人戰死而動搖自己的立場。

“冼夫人,本將有禮了。”蕭世廉微笑着拱手。

冼夫人緩緩起身還禮,雖然已經上了年歲,但是她的動作依舊乾脆利落:“驃騎將軍,老嫗還禮了。”

頓了一下,冼夫人微微一笑:“驃騎將軍年少成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頗有乃祖和乃父之風啊。”

她的話很平淡,可蕭世廉還是挑了挑眉,而旁邊的侯亶和傅縡等人都是臉色微變。

冼夫人主持嶺南幾十年,可以說嶺南的一草一木都在她的心中。別說蕭世廉了,就是蕭世廉的爹爹蕭摩訶在這裡,實際上也是冼夫人的晚輩,且不說雙方有二十年的年齡差距,而且冼夫人當初可是和陳霸先以及蕭摩訶的父親他們打交道的。甚至就連始興槍王李成,冼夫人也認識,就算是李藎忱到了這裡,單單只是輩分上,少不得也得尊稱一聲長輩。

冼夫人開口就把蕭世廉的父親乃至祖父擡了出來,自然就表明自己的輩分,在氣勢上自然而然也就壓了蕭世廉一頭。

開局不利啊。

傅縡和侯亶等人都微微皺眉,不說別的,他侯亶的父親侯安都也是始興人,侯亶實際上也算是晚輩。

“冼夫人謬讚了,若是先祖仍在的話,也不希望看到我們刀兵相見,嶺南的和平是必然的。”蕭世廉淡淡的說道,“冼夫人能夠率衆歸入我大漢,想必故人們的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慰藉。”

冼夫人微微錯愕,不再說話。

而侯亶和傅縡心中暗暗叫好,蕭世廉這等於是在說,不管那些先輩故人們和冼夫人有怎樣的關係,他們的在天之靈肯定是想要看到嶺南這一片家鄉故土和平安寧的,而這一切的前提自然就是冼夫人率領嶺南各部徹底歸入大漢的懷抱之中。

“將軍此話差矣,當年陳國開國,我嶺南各部鼎力相助,之後雙方在嶺南相安無事,江南、淮南多是戰爭,未曾聞我嶺南有戰火,”一名首領忍不住開口,“現在換了你們,是不放心我們這些人麼?雙方按照舊例相安無事,豈不是對大家都好?”

不等蕭世廉開口,傅縡便冷聲說道:“自從始皇帝令南海尉任囂、趙佗入嶺南以來,這裡就是我華夏之土,秦之後,兩漢三國未曾有變。陳者,江南偏安之國也,嶺南如何與之無干;華夏一統,亦與之無干。而我大漢陛下,志在九州,嶺南既爲秦漢故土,自當入我嶄新之大漢!諸位皆爲南遷漢人,驅逐百越、自成一體,是華夏天威不足,今日華夏新生英主,難道諸位還想隔絕世外?”

那首領頓時啞口無言,而傅縡緊接着看向冼夫人:“老夫人學富五車,應當不會不明白何謂大一統。小小嶺南,真可爲他國?”

冼夫人並不是漢人,而是嶺南的本地土著出身,當然了這些土著包括百越都是怎麼來的本來就是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事情,而且世代和南來的漢人通婚,除了在族羣名字上還保存着原來的,和漢人分開之外,其餘的生活習俗乃至於姓名之類的都已經和漢人沒有什麼兩樣。更何況冼夫人嫁入的馮家正是北面南來的漢人,所以她本身實際上已經是個漢人了。

漢人的道理冼夫人非常清楚,因此她至始至終都沒有幻想着漢人能夠真的放過嶺南這一片樂土。

遲疑片刻,冼夫人的聲音也軟了一些:“我們可以接受大漢的統治,但是你們又怎樣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

蕭世廉笑了一聲,看向身邊的侯亶,只可惜杜齊還在和李詢一起清剿逃竄的百越人,繼續往西面的大山走,可不能沒有他那個山地戰專家,否則的話杜齊站在這裡現身說法,肯定就會讓冼夫人的擔心消散一些。

“和我們之前提出的一樣,我朝會給予夫人嶺南州刺史的職務,地方官員也會按照本地的部落進行劃分,比如在電白郡的太守,就以電白郡本地部落的首領擔任,但是這隻侷限於嶺南各部佔據多數的地方,比如南海郡、番禺郡等地,漢人更多,自然就要由漢人來擔任。”侯亶微笑着說道,“而且諸位只要進入了我大漢的官職體系,只有一切的升遷全部都按照大漢的要求來,我大漢承諾不會有偏見。”

頓了一下,侯亶急忙又加了一句:“當然了諸位如果對此有所懷疑的話,可以看南中和巴蜀,我大漢在這兩個地方採取的也是類似的辦法,巴人也好,南中各部也罷,漢人未曾有任何歧視和偏頗。更何況按照陛下的意思,以後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漢人和蠻夷的區別,既然大家都在這一面赤色的旗幟之下,那麼大家都是大漢人,我們要做的是保衛這個王朝和國家,而不單純是自己的民族。”

這一次不僅僅是冼夫人他們,甚至就連傅縡等人都詫異的看向侯亶。說句實話這個時候他們方纔明白李藎忱真正要做什麼。

一個多民族的、包容一統的華夏,真正的四方來朝、四方入國爲漢人的華夏。更不要說無論是巴人還是這些嶺南各部,在根源上和血脈上和華夏、和漢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們之間不應該存在分歧,而應該是相互之間的信任。”蕭世廉算是總結了一下剛纔侯亶所說的,旋即擡起頭來看向冼夫人,“冼夫人認爲還有什麼不妥的麼?”

冼夫人怔在那裡出神,似乎被這一段話驚訝到了,而蕭世廉也不着急,只是靜靜地等待她。

良久之後,冼夫人方纔苦笑一聲:“看來我這個老太婆是真的老了,心思也變得狹窄了。陛下當真是胸懷天下啊。”

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千二十六章 戰採石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