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中路的攻勢

只要能擊潰或全殲中軍秦風、環慶路大軍,這場戰爭也就勝利了一半,東路宋軍必然潰敗,兩路主力敗績,邵興的熙河路兵馬,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涼州指日可下(權傾大宋980章)。

不過,骨力黑真的害怕了,宋軍的攻勢實在太猛烈,外圍據點夏軍不斷投降,就在宋軍進攻韋州的第八天,他不得不率軍突圍,讓宋軍順利佔領了城池。

這廝並沒有退入西壽保泰軍司,而是率軍北上,穿過近百里瀚海抵達靈州川,好在都是馬軍,並沒有被宋軍追上。

韋州的丟失,讓夏軍重要據點萌井再也守不住了,清遠軍城東部的兵馬,直接退入春崗峽,萌井城守軍,也不得不北退,宋軍完成對韋州城、清遠軍城、萌井城的佔領。

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標誌着中路大軍完成北進準備。

曲端的行動很快,他立即抵達樂山,親自部署進攻,吳玠的第七行營勝捷、廣銳兩軍損失不大,迅速補充甲仗器械,劉延亮的第八行營雲翼軍並第五十二車旅,進入了萌井城。

五十二旅鎮的強大戰鬥力,讓西侍軍大將看重,暫時編入第八行營序列。

三萬鄉軍跟隨兩大行營作戰,五萬鄉軍匯兵平羌城,準備實施聯營戰略,一切做好了準備。

就在此刻,宣撫處置司調整殿前司西北行營,王宣兼差行營副都參軍,王躞任行營副都指揮使,原副都參軍封元罷副都參軍,兼差天武軍都指揮使,正任陳州刺史。

關於王宣兼差行營副都參軍,也讓人非常玩味,本來應該是都參軍,最終卻來了個副都參軍,讓人尤感貓膩。

蓋因高平的堅持,西北行營是臨時的,不設副都指揮使和都參軍,說是精簡官吏,說白了怕人爭權,要知道副都指揮使和都參軍,都是能和都指揮分庭抗禮的。

單說西侍軍的解潛、張昇,那就不是太鳥曲端的主,要是設置了副都指揮和都參軍,還不要了他的命。

王躞也就是平庸之輩,完全不具備和他抗衡的標準,一切以他馬首是瞻,是可以接受的人物,王宣可就不一樣了。

當年,這廝跟隨宗澤發家,屯兵滑州讓虜人不敢進犯,端地一員猛將,現任同知樞密都參軍司行軍司,樞參絕對能說上話的人物,那要是正任都參軍,不就來個擡槓。

不能不說,王宣仗着樞參身份,敢和曲端頂牛,就別說他了,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他直接給王秀髮官塘,隱約地提出,舉薦封元任天武軍軍主,王躞可以任行營使副,但絕不設都參軍。

王秀還沒到永興軍,看到高平的官塘就笑了,風頭是他放出去的,等的就是高平沉不住氣,看來是捏住這廝七寸,

他也就順水推舟,給高平結個善緣,至於王宣的怨氣,那是樞參和殿前司的貓膩,不半點鳥事,兩大衙門不和纔是正道理,這就是朝廷的權謀平衡。

曲端得知只是一笑,高平那點心思,他是知道的,只要不耽誤他建功立業,他纔不管殿前司和樞參的齷齪,能憑藉戰功升任樞參纔是正道理,不把殿前司看在眼中。

既然,各路大軍枕戈待旦,夏軍也開始調整部署,定難地區的大戰不可避免,他還要加快行動才行。

李彥仙的第八行營率先發動攻勢,以第五十二旅鎮的戰車爲先導,雲翼軍跟進,兩軍掩護兩翼,直接對溥樂城進攻。

吳階也沒閒着,各部隊抓緊補充,先頭部隊也開始北上,從側翼對溥樂城逼近,韋州防禦由鄉軍接手,防備西壽保泰軍司的襲擊,確保大軍後方安全。

曲端沒有舉行誓師,一切都是突然發動,數萬宋軍精銳直接發動,李良輔知道必有戰事,卻沒想到曲端那麼狠,直接幾萬人黑壓壓上來,溥樂城大戰一觸即發,興慶的旨意也到了。

興慶來的旨意讓他們堅守溥樂城,放任宋軍圍城北上。儘可能讓宋軍深入,然後在外圍組織馬軍待機。

李良輔和骨力黑卻有不同意見,他們作爲前方大將,對宋軍瞭解非常深刻,認爲誘敵深入戰略不妥。

因爲,宋軍已經佔據韋州城、清遠軍城、萌井城,形成兩翼掩護,正面突進的戰略之態,就算深入耀德城,也能保護他們的轉運通道。無它,耀德城到萌井城區區百餘里,偷襲轉運通道,那絕對是找死。

他們的反對意見發出,被任得敬駁斥,他自詡瞭解南朝,認爲宋軍必然全力北進,預設戰場在耀德城沒錯。

因爲,老謀深算的察哥認爲,要把預定戰場設在西平府,恐怕宋軍會虛晃一槍,對鹽州到西平府的方向致命一擊。

党項人不是沒有人才,作爲宗室親王的察哥,雖說是貪婪成性,喜光蓄美色,卻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將。

他不瞭解王秀的部署,也沒有判定宋軍的戰略部署,卻不防他從戰略角度觀察。

放宋軍深入西平府,等於讓他們進入了內線防禦圈,那位於夏軍第二道防線軟腹部,宋軍要有強大的馬軍,很可能給鹽州方向造成極大威脅,決不能讓人危險存在。

整個戰爭的關鍵點,王秀設計到了,察哥也看到了,就看誰棋高一着了!

李良輔卻不那麼認爲,自西平府奇襲鹽州,需要強大的馬軍部隊,根據前方的情報,宋軍西侍軍有限的馬軍,分散在東、西路,光是兩路投入的馬軍,就是整個西侍軍的八成,中路不可能有強大馬軍。

第七行營的廣銳軍,曾經號稱大宋禁軍最強悍馬軍,鼎盛時期備甲萬五千騎,聲勢頗爲浩大,連捧日天武也難望其項背。但是,那都是過去了,廣銳軍重組號稱馬軍,卻缺乏戰馬淪爲步軍,並不受到重視。

所以,宋軍實施中路突破,完全會既定策略,沒有奇襲鹽州的可能性,從南朝擺開的陣勢來看,絕對是東攻、中守、西策應,宋、夏地形避不開的開戰方式。

本書來自品&書

第402章 王秀的惱怒第976章 夏國前景和任家前途第173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0第1521章 王秀思想的變化第472章 波瀾又起5第784章 反擊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7第1378章 禍起江寧之陰謀第1435章 十二孃第207章 回鄉5第56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8第355章 東京保衛戰44第1344章 張通古南下第1645章 戰爭的善後第1286章 血色驕陽之危機第16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2第253章 一鍋子爛事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404章 商水人的驕傲第678章 秦敏1第990章 陰險的任得敬第1552章 岳飛的妥協第1076章 最後決戰13第772章 謀劃第1198章 一切都在規則內玩第178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5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937章 決勝南海3第856章 趙柔嘉的不滿1第1633章 決戰之輕快第780章 終於暴露了第1519章 強悍的草原野蠻人第716章 書院的發展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364章 東京保衛戰53第457章 南遷10第1203章 王門子弟的面子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1343章 邱雲的前途第1348章 朝野詭異風動第790章 王家人的擔憂第457章 南遷10第793章 危機繼續中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1391章 禍起江寧之發動第647章 王秀論兵1第408章 真珠被刺第1273章 血色驕陽之 最失敗的一招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1056章 駁斥嶽鵬舉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1279章 血色驕陽之生死之間第1408章 禍起江寧之大日東昇第142章 爭權奪利的開始1第834章 雞飛狗跳第815章 鐘山書院的講學會第1653章 需要解決的事很多第469章 波瀾又起2第462章 王門九子2第827章 位極人臣第22章 家庭的溫馨第123章 爭論和拳頭第668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1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532章 大宋新的開端1第1597章 決戰之披掛上陣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762章 轄裡的棋子第111章 蔡易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1665章 趙炅尋根第689章 撻懶的心思第95章 商水縣的博弈6第1067章 最後決戰4第170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7第57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7第639章 引狼入室第131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18章 夏宮之謀1第29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5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126章 賜進士及第第683章 高級臥底第1019章 平亂第49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8第483章 王家事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774章 羣魔亂舞1第793章 危機繼續中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1509章 真有人作死第1章 一夢初醒是非多第240章 利國風雲20第1352章 王新真的睿智第911章 高升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