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上清雲霄觀4

蔡易品了口茶,淡淡地道:“子初說的正是,要說正四品繁忙職事的公使錢,就達到一千五百貫,連清閒衙門的正四品官也有一千二百貫。雖說,朝廷嚴格控制官吏數量,確認然有增無減,在職的常參官有多少,每年需要多少公使錢?就說不要說郡縣官員了。”

各軍州和縣監官吏,公使錢是不多,但架不住地方上的貓膩多,一任郡縣就算是清廉如水,光是明面上就能收入多少?這是朝野上下顯而易見的。

“話雖如此,但牽扯太大,不像是三省合流,重釐職事那麼簡單。”沈默看了眼蔡易淡淡地道,任重道遠,他可不那麼樂觀。

三省合流是大趨勢,逐漸形成執政內閣,當然沒人反對,相反對他們也有好處。大家都是聰明人,仔細權衡都能明白,加強文官的權力,對他們百利而無一害。

“朝廷每個職事,都要以律法形勢定下來,無故不得隨意變更,官吏設置就要負責本衙門事務,絕不以它官判本衙門事務。就算難度再大也決不退縮,從開封到江寧,還能退到何處?難道真要去博望軍?”

王秀情緒有點激動,他決定要改變世情,大宋,不,是漢家退讓的太多,最終連血性也化成煙雲,他要從根本上去改變,官制或是公使錢,不過是一個比好重要的環節,甚至沒讓他放在心上。

李綱驚愕地看着王秀,毫有感於王秀迸射出的那份激情,他不含糊地道:“爲天下謀,某又豈不盡綿薄之力。當年范文正公的新政,神宗大行皇帝改制,無不是無疾而終,文實若無妙招,斷不可意氣用事。”

王秀面色舒展許多,儘管李綱的話模棱兩可,但畢竟是做出了承諾,這一步確實不易。

他能感受到李綱的善意,當年范仲淹和神宗皇帝銳意官制改革,面對的是整個大宋官僚集團盤根錯節的抵抗,范仲淹主持的新政,可謂是萬水千山,需要天子不遺餘力地支持。

可惜,仁宗皇帝的退縮,僅僅三個月便告終結,讓有志之士婉轉嘆息。

神宗皇帝在王安石變法失敗後,一個人艱難地推動着大宋官職改革,終究是阻力重重,換湯不換藥,官制改革最終在未能觸及官僚集團利益的情況下無疾而終,給有識之士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究其根本原因,是厚重的養士政策,發生了某些偏轉,讓本來利於時代發展的政策,產生了阻礙社會進步的因素。

想要去改變,必然觸動整個既得利益階層,就算你是天子,就算你是名滿天下的大儒,面對龐大的官僚階層,也是力所不能逮的結局。

其實,無外乎亢員和俸祿,超出了國力所能承受的範圍,公使錢是其中的大頭。

人非聖賢,公使錢一旦歸衙門支配,將會讓大臣個人利益受損,連李綱也不能釋懷,就不要說沈默他們了。

就滿朝文武來說,公使錢是收入的一部分,還是相當大的部分,十年寒窗苦和聞雞起舞,無外乎就是爲了榮華富貴,還有聞達諸侯,既然是自己應得的利益,爲何要放棄?

“我看公使錢還是暫時一放,如今虜人似乎要對朝廷不利,當務之急是要防秋。”呂頤浩也意識到僵局的產生,他不得不轉移視線,公使錢廢立可不玩的,搞不好大家一起玩完,王秀是他看好的後輩,不能倒在這個上面。

王秀也明白呂頤浩的好意,公使錢的改革是官制改良的三大要點之一,絕對的重中之重,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他也順着話道:“虜人肯定要取河北的,然後派出使臣議和,沒有多大新鮮事。”

李綱看了眼張啓元,輕輕地頷首示意,他和王秀的戰略指導有些分歧,傾向於張啓元。

張啓元會意,慢悠悠地道:“文實,真要放棄河北?”

王秀看了眼張啓元,以沉默代替回答,放棄河北已經是兩府的秘密決定,張啓元提出來必有深意,他需要謹慎應對。

“放棄河北,對兩府諸公的聲譽打擊太甚,不知文實可考慮過?”張啓元說的非常誠懇,無論他有私心還是秉公,河北的再次丟失,對兩府的打擊都是沉重的,這是實話。

“那也不得不捨棄。”王秀能感到張啓元的真誠,他才說出真心話,無論他心中如何戒備,他們都有共同的敵人。

張啓元目光復雜,卻沒有任何猶豫地道:“文實也是身經百戰,難道就看不到一點希望?”

王秀有點納悶,還能有什麼希望?人家數十萬大軍嚴陣以待,河北各路可是大平原,大宋那什麼去拼啊?幾十萬步軍北伐,到了大平原上任人宰割?簡直是笑話。

“子初可有良策?”李綱淡淡地問道。

張啓元雙目閃過隱晦地光芒,很平靜地道:“倒是有一策,不知成不成。”

“既然大家都在,何不說來聽聽。”李綱笑咪咪地道。

王秀感覺很不對勁,但也想不太明白,索性道:“子初兄有良策,還望賜教。”

“不敢。”張啓元見王秀態度軟化,眉頭一揚,似乎頗爲享受,朗聲道:“既然虜人能攻伐我河北,那朝廷也能收復河東,一來一往平局。”

“妙啊!”呂頤浩撫掌大笑,欣喜地道:“虜人主力彙集河北,朝廷大軍自河東北上,必能拿下二路,一得一失,兩府諸公也不會再被責難了。”

他是縱觀全局,卻不能不重視士民非議,河北的丟失很可能釀出亂子,進攻河東未嘗不是好辦法。河北是一馬平川,河東卻是關山險要,大宋很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李綱頷首捻鬚,笑吟吟地道:“子初的策略不錯,只要西軍和京西大軍配合得當,完全能奪回河東。”“河東有虜人數萬大軍,他們的主力南下,也會很快進入河東增援。”蔡易不太贊同出兵河東,實在是太冒險了,把女真人當傻瓜啊!人家不能派馬軍西進嗎?

第304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1第1402章 禍起江寧之有驚無險第803章 觸動士大夫的底線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1272章 血色驕陽之進退失據第639章 引狼入室第11章 九步成章第1499章 撥亂反正的序曲第902章 絕地之戰8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1439章 權謀和自信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1199章 夫妻鬥氣第1599章 決戰之斬殺叛逆第215章 戰2第1246章 捕拿第1524章 溫順的王新真第807章 攪屎棍秦檜第1185章 王秀的右翼戰略第1589章 決戰之心計第1119章 衣錦還鄉第877章 殘酷的殖民戰爭2第1095章 劫持李仁孝的計劃第1647章 邊事未靖行在波瀾起第823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1221章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第1051章 局勢緊張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218章 戰5第382章 轉折時刻2第1475章 河西戰事開啓第827章 位極人臣第51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4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908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3第1461章 公主就國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325章 東京保衛戰14第1589章 決戰之心計第539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第1268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判斷第1641章 羞辱北方士林第217章 戰4第1129章 時不我待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1469章 不得不走第1092章 靜州內亂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1392章 禍起江寧之叛賊如潮第15章 街頭鬧事第10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54章 東京保衛戰43第1522章 論戰第1327章 朱璉的責備第163章 朱璉的決然第941章 兩種戰略分歧第909章 虜人到河上了第1365章 犧牲第266章 繼續用心思第1072章 最後決戰9第52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9第2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第633章 大宋侍衛水軍出戰第1546章 壓力第19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2第55章 小丑而已第680章 兩銀法1第1184章 李長昇和張過的心情第693章 王秀的戰略構想第1145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1第51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3第410章 人之情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851章 泛王勢力的成型第50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9第798章 殿對第833章 大宋士民的憤怒第1673章 她是我姑母第393章 金軍開始進攻了第1512章 王新真的智慧第62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5第1032章 罔氏的嘆息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966章 不好的兆頭第1190章 禁軍的爭權奪利第349章 東京保衛戰38第1432章 廟堂百態第1002章 李仁忠的謀逆第50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0第834章 雞飛狗跳第948章 份量太輕第998章 戰爭的轉機第642章 王秀的態度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50章 有琴莫言的氣第267章 再次以退爲進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1474章 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