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上清雲霄觀3

“高麗國內重臣多附女真,以金富軾、任元、李之爲核心,他們首鼠兩端,臣服虜人的治下,完全喪失恭敬天朝之心。只有本兵崔溱、金正純心存天朝,力主隔海相望。他們王廷中也有中立勢力,如崔濡、李仲等人態度曖昧,實力也不容小窺,朝廷有心卻不可不防。”

蔡易是總理各國事務,他對高麗的情報如數家珍,分析高麗王廷三方的實力,顯然是下足了功夫。

雲浩真人神情閒散地自顧品茶,似乎並不關心方外俗務,但他雙眼是不是閃過精光,時刻關注着王秀動靜。

他不是傻瓜,王秀是剛回朝廷不假,但無論是前塵往事,還是今日今時,那都是大宋朝野第一人,一部心學正論奠定了宗師前程,而後和道家的牽連行爲和著作,讓他認定緊跟王秀,絕對沒有虧吃,前提是王秀依然高高在上。

“反正有道門全真在,我想北方事就不用我等擔憂了。”李綱瞥了眼雲浩真人,態度很是平淡。他是看明白了,王秀是依仗道家擡高身份。

有李綱的讚譽,雲浩真人虛榮心得到滿足,他是方外真人不假,但那也是人啊!有着治國平天下,留名丹青史冊的雄心壯志。高麗是佛老傳播不假,但他們的高層依然信奉老莊,以漢家旁支爲榮,這就是道家的機會。

想想,道家入世能爲天下,朝廷還能不優待?不想佛老處處投機。

“西南夷、南海、扶桑、高麗,嗯,還有党項和韃靼諸部,就看這盤棋如何下了。”王秀的目光轉向李綱,這可是一盤大棋,考驗棋手的掌控力。

李綱和王秀對上目光,捻鬚沉思、品味其中萬般滋味。王秀胸中的確是大手筆,收復故土不過是其中一環,讓他萬分的驚訝,也不能不爲之嘆服。

雲浩真人看了看王秀等人,不由地笑道:“今日二位大人與四位君子聚會,貧道去準備素飯,還望各位大人不嫌粗鄙。”

“四君子?”王秀一怔,不免看向了雲浩真人,目光中頗多疑惑。

“大人難道不知,大人和張大人、沈大人、蔡大人被譽爲四君子。”雲浩真人似乎很淡定,波瀾不驚個模樣。

王秀看了看李綱,又看了看臉色各異的張啓元、沈默他們,卻不知如何說纔好。

張啓元有些無奈,他也是苦笑不已,竟然和王秀並稱君子,不知諷刺還是榮耀。

呂頤浩捻鬚笑道:“我倒是聽說過,也是最近才傳開的,朝野把四位做比,風評爲君子,也是一件雅事。”

張啓元臉色那個精彩,卻又搖了搖頭,似乎不太在乎,沈默和蔡易也是有幾分異色。

“道長請自便,待會還要討幾杯酒吃。”雲浩真人去了,王秀不免多看張啓元幾眼,才正色道:“真的很新鮮,看來我的消息很閉塞。”

“四位也是俊傑之士,當之無愧。不過,下步當如何?”李綱對什麼四君子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國事。關係北伐成敗的朝廷內政,因爲內政得失直接影響國力的發展。

內政又直接關乎到收復河山的成敗,不容半點馬虎,他可以放任王秀經營域外,但內政他不能有絲毫放任,必須要經過全體執政公議,也是他堅持的底線。

誠然,王秀可以囂張,也能夠跋扈,卻要在滿朝公卿的掌控內,絕不能有半點差池。

“海外風浪易搏,朝廷暗流難治,一步錯步步錯,慶曆、熙寧無果,究其內因是用人不當,急功近利。”張啓元悠悠地道,他毫不避諱前朝得失。

王秀不免又看了眼張啓元,他不能不承認這廝見解獨特,慶曆、熙寧變法最終失敗,就是觸動了各方利益,他之所以小心翼翼就在於此。

但是,他也很有成功的信心,既得利益階層成長起來,具有新思想的代言人形成氣候,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那時舊勢力中的保守者想反抗也晚了。

“無論再多艱辛,官制改良必須推行,最重要的是借鑑漢制,官員增設必須有制度,決不能任由增添,朝廷的常參官更要嚴格控制,哪怕是天子也不能隨意。還有,公使錢制度也要改革,不能發到個人手中,而是由戶部直接撥到衙門,由衙門的度支按照公務撥給,審計院和御史臺監督。”

不要說李綱和呂頤浩,就是張啓元、沈默、蔡易也吃了一驚。公使錢是朝廷官員的辦公經費,可以聘請幕僚也可以當燈燭紙張費用,但那都是沒有準的東西,用不完可以留給自己,絕對是一筆大大的財富。

每年,節度使的公使錢達到兩萬貫,直學士知開封府也有一千五百貫,要是真被收走了,很多官員會不滿意的,甚至會引發實施新官制的反對浪潮。

李綱很欣賞王秀的謹慎,到目前爲止各項法度都慎之又慎,小步地向前邁進,能不觸動各階層利益就不觸動,

“公使錢牽扯太廣,能否從長計議?”他也是利益的牽動着,不能不考慮,畢竟每年萬貫的公使錢,不是小數目啊!

王秀沒有看李綱的臉色,拿起砂壺斟上茶,平靜地道:“朝廷的公使錢發到個人手中,能用者不過一二,結果戶部還得支付衙門的貼錢,朝廷每年要多付出數百萬貫。”

“何止數百萬,我看千萬還差不多。”張啓元冷不防來了句,語氣透着幾分決然。

他並不喜歡王秀,甚至願意取而代之,卻不妨礙他認識到政策的進步性。當然,他也有另一層打算,能成了固然是好,不成也能打擊王秀,讓其成爲官僚士大夫厭惡的對象,你從人家的飯鍋子裡搶食,豈能不遭人嫉恨。王秀詫異地看着張啓元,他絕沒想到竟然是這廝挺他,感覺人生最大的玩笑莫過於此。不過,他隱約地猜測道張啓元的用心,不是一般地毒辣,這是可進可退的策略,比竭力反對或是博取利益更可惡,他不能不多看張啓元幾眼。

第537章 復出第1212章 主動南下試探第877章 殘酷的殖民戰爭2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1036章 金軍的干涉第692章 李綱的到來第58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0第50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6第1230章 真是爲難第316章 東京保衛戰5第170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7第139章 秉燭夜談2第860章 鍾離睿的不服第1007章 江雲的算計第555章 謀劃杭州11實在對不起第49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0第365章 惡人先告狀第544章 左膀右臂第1017章 受降之亂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799章 宮門外的騷動第1600章 決戰之張啓元的驚慌失措第753章 國策不可率意2第428章 要變天了第1112章 嫉妒第404章 商水人的驕傲第1539章 亡命徒的遊戲第1344章 張通古南下第59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2第674章 南安北亂第464章 朱璉的滿意第219章 戰5第1316章 血色驕陽之反殺第60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7第368章 虛虛實實第981章 夏廷的爭鬥第332章 東京保衛戰21第50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0第1244章 對付佛門第678章 秦敏1第1623章 決戰之斬殺合魯索第1038章 西平府爭奪戰第680章 兩銀法1第443章 摘果果和刮刮肉第1018章 封元之威第446章 告別了一個時代第639章 引狼入室第1095章 劫持李仁孝的計劃第46章 能忍的張啓元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783章 匕首現第673章 女真的變局第107章 白礬樓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145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1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1292章 血色殘陽之暗箭第1349章 高升南下第1408章 禍起江寧之大日東昇第318章 東京保衛戰7第865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14章 生活還是要繼續第714章 營救撻懶4第1254章 佛道合流第59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1第799章 宮門外的騷動第1545章 文武意見衝突2第344章 東京保衛戰33第52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1第1543章 大勢如意第1086章 是否招降?第111章 夏殤之 高升的妥協第930章 思想的微妙變化第124章 君生我已去第1183章 北伐的開始第173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0第1677章 箭在弦上第1604章 決戰之第一天第312章 東京保衛戰1第1288章 血色驕陽之震懾第1478章 碣石第956章 給你看機密又如何?第829章 薄章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1561章 高升的垂死掙扎第52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8第900章 絕地之戰6第1501章 河西捷報2第468章 波瀾又起1第1436章 坦白第1298章 血色驕陽之困守第668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1第382章 轉折時刻2第770章 轄裡的陰謀第1098章 重重阻力第276章 利國父老的再次敬意第1009章 江雲的翻雲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