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

“可惜天命在金,遼亡宋亦趨之!”

“何謂天命?”

“大金皇帝乃聖明聰慧之君,上承天命.。『』。”

“好了,女真郎主也算有德之君,公也是北方大儒。”

“大金皇帝自是有德之君,在下不敢稱大儒,亦是學得些許心得。”

“公既是孔門弟子,學的是聖人之道,就當知‘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惜天命北歸,大金皇族本是黃帝后裔,成天命而雄踞北方,何謂夷狄?”

“區區起於契丹夷族治下邦,一朝得意,竟忘乎所以,豈不知天下士人當共擊之。雄踞北方?可知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王相公就不怕大金十萬鐵騎?”

“十萬鐵騎,好大的聲勢!我與女真鐵騎會獵中原,幸女真郎主承讓,倒是斬獲頗豐。”

“大金皇帝仁德,不忍南朝盡是顏面,元帥府諸位大帥仁慈,不忍中原成牧場。”

“原來如此,那我還得率師百萬前往上京,敬謝郎主仁德,元帥府諸位大帥仁慈。”

“百萬之衆何足道哉,豈能與我鐵騎相提並論,王相公太過氣不是。”

“女真舉族可獵之丁不過十餘萬,十年間不增反減,只得以各族雜種充數。我華夏百萬精銳會上京,只怕貴地虎狼莫不奔彌。”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其實大家都明白,不過是口舌之爭,張通古恢復理智也不是傻瓜,南北力量對比他也明白。金軍數次南下失利,連他也認清了局勢變化,囂張不過是氣勢奪人,儘可能要點好處,要正視大宋行朝,他是一個。

王秀見火候差不多了,反正該玩的都玩了,張通古的囂張也被打落塵埃,他不想再多廢話,正色道:“貴使此來是與大宋訂約,交割河北各軍州,還需要快快辦理,以免耽誤了正事。”

張通古領教王秀的口舌之快,反到被倒打一耙,但皇家事他可不敢耽擱,在南北盟好佔主流的廟堂中,他也不敢過份託大,道:“那就請王相公安排,在下也不想太耽擱。”

“也好,南北永爲兄弟之國,讓生民得到喘息修養,將軍們做南山甘泉之飲,張大人居功豐偉,在下實在佩服。”王秀臉上一片崇敬,那副表情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張通古嘴角一抽,簡直是罵人,南北永爲兄弟之國,直接把底線給畫出來,明白告訴他不要得寸進尺,稱臣的事免談。他面對強勢的王秀,他忽然生出一種無力感,王秀的強勢並非虛張聲勢,人家有較量的底牌,自己卻一無所有。

河北就是個雞肋,一個算計人的陽謀,人家也不是傻瓜。雖,一個着頭皮不能不接收,卻也不是非得要接受,找個替死鬼破壞和談,相信王秀還是有能力做到的。

王秀看了眼張通古,別樣意味地一笑,風淡雲輕地道:“那你我就先談談正事,呵呵。”

大興府內左副元帥行轅

兀朮看着一封官塘,灑灑笑道:“王實好手段,張樂之堅持不住了。”

高升在坐,拿過了官塘一看,笑道:“張大人遇到王大郎,也算他倒黴,看來讓南朝臣服是不可能了。”

“本來就沒有奢望,能利用南朝斷了內患,纔是我等真實目地。”兀朮漫不經心地道,元帥府大帥有交通的線,大家心裡心知肚明,訛魯觀他們有算計,他又豈能沒有算計,韓企先、蔡鬆等漢官都不是傻子。

“郎君,咱們血戰得來的河北,豈能讓就讓了?”高升已經徹底融入女真,他真不甘心割讓河北。

“這是郎主的意思,我們還是靜觀其變。”兀朮不可能去安排告知,畢竟高升盡是軍帥級別的統兵大將。

“郎君,王大郎竟然接受河北,真不知他是怎樣想的。”高升很迷惑,河北明明是陽謀,讓大宋不可自拔的泥潭,王秀竟然全盤接受,實在讓人費解。

兀朮也不盡明白,他也不去多想,只是笑道:“管他那麼多幹嘛!只要他接受了河北,待我南下時,就不得不在平原與我決戰,正要一鼓作氣滅他精銳,讓南北真正盟好。”

他的盟好是建立在均勢上,甚至是大宋弱上一籌,如今的大宋行朝發展太快了,他已經破壞京東、淮南地經濟,要設計重創大宋禁軍,才能壓制南朝的勃勃野心。

“萬一他不在河北屯駐重兵,如之奈何?”

“除非他要身敗名裂,我想他是個高傲的人,絕不會冒着天下大不違的。”

“希望如此。”高升目光閃爍,非常渴望建功立業,也很想青史留名。

“上次,差點被他陰了,水軍也被付之一炬,這個巴掌一定要還回去,我要讓南朝真正的放棄抵抗。”兀朮的口吻非常堅決。

“大軍南下,我當爲軍鋒。”

既然是郎情妾意,雙方都算計無數,但終究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河北的歸屬。有了共同的目標,談判進行的頗爲順利,張通古再也不耍大牌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大宋天子面前,在王秀面前老老實實。

七月,南北盟好再次達成草案,簡直就是孩過家家,一紙盟約就像手紙,用的時候才當真。

大宋每年納歲幣三十萬貫,絲帛十萬匹,金歸還河北二路全境,金軍撤出不許破壞城池關防,大宋一次性向金輸送百萬金鎬軍錢,南北兄弟相稱永不相侵。

朝野上下並沒有多大折騰,就算李綱爲首的主戰勢力,也沒有過分反對。

他們是想北伐不假,但任誰都明白該休養一段時間了,這場戰爭打的太慘烈,京東和淮南二路北部受創太重,何況河北不戰而得,也讓一些人大爲欣喜,很多人的祖宅都在河北,自然得到一點滿足。仍然是兄弟之國,讓人很容易理解爲金代遼,沒有太大變動。

至於稱臣的法,沒人把他當回事,張通古也沒有再提,也就是合剌沒指望大宋稱臣。

最關鍵的是,女真人沒有堅持人口北遷,也就是把個軍州完整地歸還。

第1439章 權謀和自信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339章 撻懶對女真的威脅第1516章 河西的輝煌1第1040章 這是軍令第928章 輿論導向第213章 盜匪終於來了第1574章 怎樣看待邊務第27章 王秀的愁和莫言的笑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1165章 棒打出頭鳥第810章 轄裡的嘆息第1318章 第十一行營第424章 內訌實在對不起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61章 解試1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1202章 被掃了面子第52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9第555章 謀劃杭州11第466章 歐陽澈的投效2第1215章 草原第307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4第868章 王家的誥命夫人第1633章 決戰之輕快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1368章 女真大將的紛爭第388章 轉折時刻8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13章 雪上加霜第1514章 紅鸞星動了第871章 西北戰事的廷議1第1352章 王新真的睿智第813章 趙柔嘉該出嫁了第148章 樑師成的善意第339章 東京保衛戰28第1226章 王家兩位姐第739章 兀朮的險惡用心第976章 夏國前景和任家前途第406章 勤王第341章 東京保衛戰30第915章 正式開戰第133章 李婆子害人第1650章 戰後會商第390章 轉折時刻10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1573章 怎樣打最後一戰第44章 有琴莫言的心1第364章 東京保衛戰53第1374章 王秀的不耐煩第184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6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1473章 河北攻略第19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2第1083章 窮途末路第376章 海闊天空3第13章 雪上加霜第1216章 殺第1440章 對後代的謀劃第772章 謀劃第1202章 被掃了面子第1155章 中秋之變4第884章 南北的策略1第1151章 打通路橋戰略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1650章 戰後會商第536章 有人惶恐了第460章 南遷13第231章 利國風雲11第1492章 接納第39章 女兒心思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1064章 最後決戰1第533章 大宋新的開端2第1301章 血色驕陽之盡力了第52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6第1344章 張通古南下第1274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選擇第70章 倒黴的孩子第1246章 捕拿第1426章 禍起江寧之有點亂第853章 以南海爲內湖第226章 利國風雲6第50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0第140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443章 摘果果和刮刮肉第435章 東水門第185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7第928章 輿論導向第982章 任得敬徹底投靠第539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第1447章 範宗尹的驚懼第649章 王秀論兵3第33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1494章 趙訓的質問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58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9第377章 知孟州軍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