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革新繼續中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大家幾乎一致擁護縣士紳議事會,除了某些人取政爲事,沒有人刻意的反對,大家非常熱心討論議事會條例,認爲《皇宋郡縣議事條例》堪稱完美,給予在野的士人廣闊的天地。

只不過,堪稱完美並不是完美,某些人仍然認爲有瑕疵,甚至有人提出擴大議事會權力,可以不用上奏軍州,直接彈劾知縣和縣尉、主薄。

也是,議事會等同給在野的士人和有產者參政議政權力,傻子纔不會同意。但是,朝廷同樣給議事會規定了責權,只有議政的權力,能夠向各道監察御史或知州彈劾知縣等官吏,卻沒有對施政指手畫腳權力。

至於那些妄自菲薄的直接彈劾言論,沒人當成一回事,王秀聽了也是搖了搖頭,要真是那樣就是君主立憲和地方自治了,這個時代要是實施,恐怕要天下大亂。

時代,沒有發展到有線或無線通訊,比較成熟的制式火器,還有便捷的能源型大規模運輸工具前,絕對不能邁出大步,物極必反的道理,他還是相當警惕的。

總體來,新官職除了換了名目,增加幾樣新鮮事,沒有太大的變化,最關鍵的是放出各道監察御史,逐步成立縣士紳議事會,這可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不過,王秀在最後關頭決定慢慢來,並沒有拋出全部內容,太急進了容易中途夭折,經濟各法的改良進入關鍵階段,他不願節外生枝,還需要等一等。

面對兀朮在大興集結操練大軍,總結往日幾次大戰的教訓,也讓王秀認識到軍事和經濟改良的不足。

他果斷地調整經濟方向,鼓勵洞庭、鄱陽、太湖和蜀川大力發展農業,懸賞改良農作物的法子,鼓勵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推廣棉花的種植,勸農家多養綿羊。

棉花、綿羊是他整個計劃中重要一環,他需要不斷積累棉花和羊毛製造技術。

同時,他在中山院專門設置農桑、畜牧,鼓勵學子從事農桑作物改良,還有經濟動物的養殖和毛類紡織技術改良,但一切都從零開始。

軍事方面,這場大戰暴露出很多問題,首先是軍事指揮不暢,十二個軍是沒有完全組建,但北侍軍幾乎無法指揮,沒有中間指揮機構的協調,京西和京東幾乎各自爲戰,岳飛甚至直接率軍入京東,打的全無章法。

要不是各軍都指揮使,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恐怕兀朮的後防穩定,這場戰爭恐怕會在大江結束。

他已經意識到缺少一個指揮環節,就像現代化戰爭中,任何一個軍團司令部,都無法指揮五個之上的軍,那會帶來指揮體系上的不協調,兩到三個下級指揮機構最合適,他對屯駐大軍體制很感興趣。

但是,萬人的固定編制,已經讓朝廷不太放心了,還要分都指揮使、使副、都參軍和都虞候來分權,要是設置統率幾萬人的大軍都司,或許他能強行成立,但用不了多久就會名存實亡,朝廷絕不可能放任集中幾萬人。

行營制,這個在真宗時代衰落,英宗時代完全消亡的制度,再次出現在朝堂上。

不過,也就是借屍還魂,在王秀的奏章中要求回覆行營,不作爲常設機構,發生戰爭或是發動戰爭,由三大侍軍司一名大將充任,每個行營都負責一個大的戰略方向,平時只設置架子,還有一些直屬行營的部隊,指定行營都校的人選,一旦有事可以直接調動兵馬。

北侍軍設四個行營、一個制置使司,西侍軍設置五個行營,殿前司和南侍軍暫不設置。王秀的意圖是三大侍軍司爲戰略性軍區,各大行營爲方面軍。

也就是禁軍又多出三十個高等都校職事,自然得到那些將帥的擁護,軍都指揮使到三衙或三侍軍都指揮使,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些人一生也跨越不過去,既然跨不過去,做個行營都指揮使也不錯啊!

還有一個並不明顯的編制變化,禁軍低級簡直取消旗編制,簡化爲隊、什、伍三級。

王秀沒有停留在軍事指揮體系上,在兵種結構上也做了調整,軍中的偏廂戰車出現了,四輪的馬車也出現了,步兵可以用四輪的偏廂車保護,實行機動作戰,戰場醫療救護還有各種草藥急救配方,正在急鑼密鼓地進行。

不過,這種四輪戰車並不受人待見,絕大多數大將那位,是古代車兵的死灰復燃,面對日益完善的馬步軍聯合作戰,車兵只能消耗資源。

王秀也不能不感嘆,保守的思想真是頑固,真正理解後世各國裝甲兵之父的付出,強行通過兩個車旅和個軍配置車營的決議,還遭到大將們反對。他不僅寸步不讓,還在兵部講武院,侍衛馬軍大學校設置車兵齋。

不過,車兵重現輝煌時,才讓人真正歎服他的遠見,這是後話了!

最引人眼球的是,在他強烈的要求下,禁軍設置醫務兵種。軍醫制度自古有之,卻未能成爲體系,之所以引人關注,是他把軍醫作爲自上而下的獨立系統,形成一個軍中的兵種,真正形成一個體系,不再從民間徵用。

從侍軍司和軍都指揮使司的醫藥院,一直到隊的醫藥效用,把軍中的醫藥和太醫局徹底分開,形成穩固的軍中醫藥系統,不在受制於地方,配置到隊的御藥效用,能夠在戰場上按照編制實施專業救護,大大提升了生還率。

兵部講武院,侍衛馬、步、水軍大學校和學校,全部設立醫藥齋,培養軍中醫官,進行軍用的急救醫療研究。

就在大宋朝廷一切按部就班時,北方和西北傳來了令人騷動的消息。

重陽節的前夕,市面上菊花正在上市,人們紛紛製作糖面蒸糕準備饋贈友人,士子準備去城郊或遠處登高歡飲時,傳來女真內亂的官塘。

相對女真人的內亂,党項對橫山的騷擾並不引人注目,自女真入侵大宋,西軍不斷東調,党項人就按耐不住心思了,挑戰大宋行朝底線,不斷在橫山邊地增兵,似乎有點別樣心思,但相對比較剋制。cad3;

第136章 樊樓的絕色美人第1555章 主動破圍第904章 絕地之戰10第268章 有學問的職事第784章 反擊第49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2第532章 大宋新的開端1第1573章 怎樣打最後一戰第219章 戰5第1024章 給人好處自有好處第1219章 王門子弟的面對面衝突第696章 戲耍張通古第58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3第1018章 封元之威第882章 北上第224章 利國風雲4第42章 原罪源自內心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976章 夏國前景和任家前途第54章 好個葛初陽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1588章 決戰之大宋明光鎧第1337章 邱雲登場第301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0第1131章 秦檜的離心第1152章 中秋之變1第1036章 金軍的干涉第145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1第16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2第789章 對質第59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9第130章 爲天子開源第926章 曲端的歉意第1139章 大用史浩第27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152章 中秋之變1第60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5第896章 絕地之戰2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57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4第327章 東京保衛戰16第1268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判斷第1603章 決戰之王秀的以權謀私第1244章 對付佛門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58章 宛丘縣第817章 大宋必有一亂第1378章 禍起江寧之陰謀第741章 張啓元的暗查第178章 秉燭夜談1第971章 王秀的觀風第456章 南遷9第1146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2第885章 南北的策略2第1527章 挑唆第1053章 俊傑的對話第1645章 戰爭的善後第1393章 禍起江寧之等一個人第1224章 人心無止境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1636章 岳飛的想法第416章 正是豪情迸發時第1032章 罔氏的嘆息第1297章 血色驕陽之烏烈吃虧第1295章 血色驕陽之 奮擊第1618章 決戰之行轅被襲擊了第1331章 分路北伐打算第1631章 決戰之逆臣們的下場第91章 商水縣的博弈2第1344章 張通古南下第45章 有琴莫言的心2第1399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3第626章 風雲又起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355章 東京保衛戰44第1661章 打趣張啓元第61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2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750章 王秀對戰和的打算第1626章 決戰之徹底失敗第541章 衆人沉默的原因之一第61章 解試1第121章 太子聘婦第724章 歐陽澈的大用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678章 秦敏1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第296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5第1340章 王秀的偏袒第465章 歐陽澈的投效1第1080章 最後決戰17第1540章 各有算計第753章 國策不可率意2第162章 羣英會第1139章 大用史浩第19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3第52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4第1241章 婦人們的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