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1

“樞密院正副都參軍、殿前司正副都指揮使、馬、步、水軍都指揮使,南、北、西三面都指揮使,皆爲從三品之上。 看來,王文實深知武人心思,新軍制出臺,必然不會有人再反對!”許翰捻鬚長嘆,大宋開國定製,武官職事只有殿帥是從二品,達到二品武官無不是加節度使,但那卻是虛職。

就算是殿前副都指揮使,那也是正四品,就不用說侍衛馬步軍正副都指揮使爲正五品,武人升起的路子很窄,也就是加階官,從五品職事官家從二品節度使。

王秀給軍人開啓不少高等職事,光是三品實職就有八個,讓他們晉身路子寬了,自然被武人擁戴,不要說中低等將校看到希望,就是高等武官也有心競爭。

張啓元咂咂嘴,不滿地道:“王文實是可以擡高武人地位,就看看他把長行分爲效用,就能看出居心。更可恨的是,太祖限制武人權力,罷黜禁軍都點檢,他竟然李代桃僵,巧取名目,重新設立禁軍點檢。”

他把都參軍看成都點檢,也是有一定根據的,都參軍司的權力不小,除了沒有直接調兵權,幾乎等同都點檢。再加上殿前司徹底分離,新三衙的建立,更是有點檢兵的味道。

許翰一怔,看着張啓元玩味等地臉色,猛然想到了,驚訝地道:“都參軍位列新三衙上,高出殿前司半籌,豈不成了禁軍最高統軍衙門?”

“樞密都參軍司沒有調兵權,從其職掌來看,只是天子的參軍官。都參軍使從二品、副都參軍使正三品、都虞侯正四品,爲樞密院諸公詳參軍機。但是,都參軍使地位崇高,無人出其右,完全有都點檢之實。”

“畢竟權力限制許多,也無可厚非,還是兩年一任。最高兩任就要致仕。”許翰細想,都參軍實權並不算高,限制也很大,並從法理上進行限制。不僅都參軍有任職限制,連其它都校都有任職限制,規矩拿捏的很死,沒有半點商量。

甚至連軍人最高任職年限也有。超過四十年,無論官位大小。一律致仕,沒有半點商量餘地。除非,朝廷遇到大事,經過兩府會商同意,由天子下詔才能迴歸。

他想了半天,才說道:“真正有意義的並非都參軍和三衙,而是天子衛率殿前司,還有三大侍軍司。好在三大侍軍司暫時不列實職,西、北由宣撫司代行其責。南侍軍司空置,哦,還有傳言,侍衛水軍暫不設都指揮使,增設知雜事。”

“那還不好說,李寶、上官謙資歷不夠,他們不過是遙郡刺史。一躍從三品都指揮使,那也太過份,恐怕要引起軍中非議。王文實可不傻,絕不會自設障礙,給他人反對口實。”張啓元看透王秀心思,滿臉地不屑。

想想也是。水軍剛剛獨立成軍,那些原侍衛步軍司將校,他們的品階都不算太高,也就是正七品橫班,再掛上遙郡刺史,你要一躍成爲大帥,直接跨越承宣使。那還不翻天了。

許翰啞然失笑,道:“侍衛水軍是王文實一手創建,三衙中唯一掌兵,自然要非常重視。”

張啓元有點吃味,但也無可奈何,你說王秀抓兵權,人家現在是在外郡,怎麼能抓兵權。你說侍衛水軍職權過大,竟然獨立統軍,但殿前司不也是獨立統軍?何況,侍衛水軍船隊遠渡重洋,不節制兵馬豈不亂套了?

“王秀所倡軍制,重新統一禁軍,劃分參謀、統軍和征戰,成立大小學校、設立講武院系統培養將校,使武官逐步能識文斷字,杜絕文人領兵弊端,虞候正式歸兵部,不受將帥左右,極爲高明啊!以兵部制衡樞密院,都虞候制衡都指揮,要不成功天理難容。”

許翰搖頭長嘆,道:“王文實心思縝密,看是極爲劇烈,實則面面俱到,爭取上下人心,恐怕他下一招會更精妙。”

張啓元一怔,心中升起不太好的感覺,本以爲會有很大反對聲音的新軍制,竟然抓住天子心意,兩府制度還有軍心,實在太妖孽了,恐怕陸續推出其它改良,會更加完善。屆時,王秀的聲譽地位將到何種程度,自己應該怎麼辦?是到了該好好想想的程度了!

新軍制的頒佈實施,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正如張啓元和許翰討論一樣,有人很不滿,但大多數人很擁護,就算不滿的也不是對新軍制不滿,而是對即將設立三軍司不滿,幾乎集中在文官方面,武官也有,集中在幾個人身上。

北、西侍軍司的成立,明顯獨立在宣撫司之外,預示着宣撫司權力的縮減,甚至有裁撤宣撫司的可能。爲了平息宣撫司非議,兩大侍軍司暫時和宣撫司合併,這又引起了曲端和王淵的不滿,設置北、西侍軍司,他們是鐵定的都指揮使,就算資歷無法擔任都指揮,那也可以仿照侍衛水軍,擔任副都指揮使或知雜事,怎麼能讓宣撫使代理?那不是跟不設置一樣,讓他們非常的憋屈。

新軍制的好處,只要不傻都能看出來,那是戰時絕對節制,殺伐任由一人承擔,而不是現今的相對統率,既然有機會,誰願意受宣撫司的節制啊!

御史可算逮到機會,紛紛彈劾曲端和王淵,說是大將干政的兆頭,絕不能開此例。諫官紛紛上書言事,說李綱、許翰,唐重,王庶不能節制大將,實不堪重任。朝廷上下鬧的雞飛狗跳,上上下下各種人物紛紛粉墨登臺,多是要在這個時候搏上一搏,增加名望,積累晉身的資本。

李綱以前所未有的果斷,毫無條件地支持新軍制,並在各部選拔低等將校和吏士,數百人赴行在進入大小學校培訓,張啓元很擔心金軍趁機入侵,但他的態度去是非常堅決,生命就算被金軍打敗,只要能陸續培養出種子,就能夠取得最終勝利,買賣是很划算的。

第1611章 決戰之張啓元被俘第476章 無悔有悲第1365章 犧牲第817章 大宋必有一亂第1584章 決戰之首幕第783章 匕首現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430章 可惡的螻蟻輩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1289章 血色驕陽之奇襲第232章 利國風雲12第828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1642章 要麼死要麼接受羞辱第96章 商水縣的博弈7第74章 疑惑第406章 勤王第19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2第103章 國學精華第1221章 忽圖剌第960章 王秀要去陝西第1152章 中秋之變1第136章 樊樓的絕色美人第51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6第49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0第1061章 培養岳飛第324章 東京保衛戰13第146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2第894章 入套第245章 東京保衛戰34第1539章 亡命徒的遊戲第1250章 竟然和虜人勾結第401章 爭奪秦獻容第994章 奔襲第85章 對生意的規劃第269章 鄉里鄉親的第1108章 夏殤之逃命第332章 東京保衛戰21第980章 沒有別看人看不到的戰略第1517章 河西的輝煌2第142章 爭權奪利的開始1第851章 泛王勢力的成型第1537章 事發突然第398章 陷落敵手第1095章 劫持李仁孝的計劃第1461章 公主就國第1191章 大宋禁軍的實力第1140章 應對危機第60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0第265章 一場政治鬥爭7第320章 東京保衛戰9第1574章 怎樣看待邊務第902章 絕地之戰8第1627章 決戰之活女贖罪第1030章 宋、金尖銳的矛盾第57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2第1379章 禍起江寧之秦檜的心態第49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8第652章 獵殺第1662章 解密家事第1249章 陰謀兵變第60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3第867章 王秀的威勢第55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第426章 變了第1230章 真是爲難第1232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1435章 十二孃第1034章 王秀對道家的打算第758章 趙諶的憤怒第396章 賭贏了第644章 寶貴的時間第826章 對家國改良的核心問題第1083章 窮途末路第168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5第158章 張啓元的野望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198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0第1052章 石包寨第168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5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1254章 佛道合流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983章 夏宮亂象起第910章 王秀的手腕第475章 南遷前夜第390章 轉折時刻10第700章 女真內亂的爆發第97章 商水縣的博弈8第19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5第1609章 決戰之追殺張啓元第803章 觸動士大夫的底線第268章 有學問的職事第1099章 夏殤之亂局第414章 二月十日第120章 一個老儒第225章 利國風雲5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41章 欠揍第59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