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0

王秀將塘報遞給尹焞,道:“處士且看。 ”

尹焞搖首不接,推辭道:“朝廷機密,非我等閒散佈衣可看,文實還需謹慎。”

“處士此言差矣,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處士身爲大儒,議政理所當然,又不是軍國機密,更不牽扯使臣身份。”王秀很不以爲然,他並贊成在野士大夫沉默,如果士大夫不關心政治,朝野將是一潭死水。

“好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老夫見識短了。”尹焞被王秀的氣度渲染,不由地接過塘報,打開細看,臉色鄭重地遞於李侗。

王秀長長一嘆,沉聲道:“朝廷新軍制尚未正式頒行,張大人重病不起,實是令人擔憂。”他對張叔夜甚至孫傅、唐格等人,都抱有非常複雜的心思。

爲了穩定大局,他必須要倚重孫傅、唐格、張叔夜、李綱等人,因爲年青一代沒有成長起來,這些人對他防備不假,卻都是當世俊傑,相對能理解他的執政理念,他也比較瞭解他們,可以說沒有人可以替代他們。

宗澤病故的危機,讓他強勢走到前臺,李綱也離開權力中樞,順便打壓了張啓元、張叔夜有重兵在握,一個七旬老人臥牀,情況是非常可怕的。他送出軍制變革的大蛋糕,卻沒想到會出現變故,本應是中流砥柱的張叔夜,很可能被淘汰出局,知樞密院事成了衆人眼饞的目標。

尹焞深有感觸,道:“邊地紛亂,張相公年近七旬,主持樞密院,卻是勉爲其難。”

李侗看也沒看將塘報遞迴給宗良,搖頭道:“政事非我所長!”說罷向王秀拱了拱手,飄然而去。

王秀並沒有挽留,對自持風骨的理學家,斷不可拂了他的意願,否則不好說話。

尹焞望着李侗的背影。長長一嘆道:“願中高才,不予國事,實在可惜了!”

王秀搖了搖頭,他希望在野士人議政,卻並不堅持所有人都議政,人的志向不能勉強嘛!淡淡地道:“人各有志,我爲朝廷攬才。卻不能奪人志向,只願各位大賢能爲朝廷培養棟樑。建立辯論堂,就在各抒己見。”

正如王秀的心煩意燥,張叔夜突然病倒,讓他原本在杭州慢慢試點改良,張叔夜、秦檜等人在行在進行軍制改革的計劃有了變化。他真的考慮到張叔夜臥牀,看塘報上的口氣病情似乎很重,一旦有意外發生,朝廷局勢很有可能會被打破,他不能完全相信秦檜、範宗尹等人。

雖然。新軍制是朝廷上下的共識,也是送給兩府的大蛋糕,但職掌、增設機構在朝廷中,引起一場激烈辯論。

新任兵部尚書胡安國主張緩緩行之,聲稱改之太促,建言逐一試行實施,然後再向全軍推行。而其子起居郎胡寅卻是新軍制的熱心擁護者,表示逐一試行,何年方能成軍禦敵。

爲此,理念不同的父子,竟然發生公開辯論,被行在的各家小報津津樂道。

正當議論紛紛之際。張叔夜意外的病倒了,沒有參加新軍制的最後定奪,譚世勣、蔡易暫時主持樞密院,當然的贊成王秀主張。有秦檜、範宗尹等重臣的呼籲,孫傅、唐格也傾向於新軍制加快進行,加上朱璉的支持,朝廷中立即實施軍制改革風向正盛。

張叔夜病情剛剛穩定。新軍制終於正式頒詔實行。

“典兵主政衙門由樞密院、兵部分掌,節制殿前司、馬步水新三衙,並軍器監、衛尉寺、太僕寺,職掌略有變動。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亦是官家之最高軍事參議機構,增設樞密都參軍司,備爲樞密使質問軍機,助樞密院掌管兵防、戎馬政令,由禁軍將校八十三人組成。”

“兵部的職掌,包括正六品上以下武官品級的補選和升調轉遷;徵募兵員、吏士的遷補,退役;驛傳,後勤軍資,執掌職方司使臣和都虞侯司軍法官,無虞候副署,將帥任何軍令無效。衛尉寺掌甲仗儲備,儀仗出行,軍器監掌研究、監督生產軍器,太僕寺專掌馬政不變。”

“原三衙改爲侍衛馬、步、水三軍都指揮使司,掌天下禁軍事務,典督導各軍訓練、建議獎懲官兵、提出裝備建議,各部將帥名籍。殿前司爲行在護軍,單獨成軍,地位與樞密都參軍司平齊。”

“增設北面侍衛親軍都指揮司、西面侍衛親軍都指揮司、南面侍衛親軍都指揮司,掌征戰、屯田。逐步廢除將兵法,都指揮司下設軍、旅、營、隊、都、旗、什八級,各有大小學校培新將校,兵部講武院爲最高學府。”

張伯奮拿敕書讀着,張叔夜半躺在榻上,張仲熊在一旁侍候。

“沒想到十餘日內會有變動,朝廷做事從來不曾這麼果斷,看來王秀是鐵心了!”張叔夜咳了兩聲。

張仲熊疑惑地道:“難道朝廷速決政務,並不如人意?”

張叔夜淡淡一笑,疲憊地道:“你們都太年輕,有些事看的還不透徹,增設軍法官,設立樞密都參軍司,恢復元豐前武散官,又重新授予職事官。嗯,很有意思啊!”

張仲熊遲疑半響,猶豫地道:“孩兒愚昧,不明王相公有何深意。”

張叔夜冷冷一笑,道:“你在樞密院小心當差,自己慢慢領悟。”說罷示意張伯奮說下去。

不說行在那點事,新軍制在兩大宣撫司也引起轟動,張啓元和許翰走的很近,當他看到朝廷敕書,不由地道:“恢復元豐前武階官名稱,仍舊用武階定俸祿,職事給貼錢,武散官爲名號,難道王文實不知元豐後以階易官,武散官除蕃官照給,軍中早就罷了?”

“還有,武官以職事、武階、散號並行,武階、散號對等,職事可上下調整,這叫哪門子事。又要增設從三品上將軍名號,從五品上雜號將軍,又是魏晉餘風,簡直亂七八糟。”

許翰眼皮子一抖,實在不知怎樣說纔好。

第1539章 亡命徒的遊戲第57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5第1080章 最後決戰17第262章 一場政治鬥爭4第1181章 宮變8第1274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選擇第132章 大宋頂級的風月場所第689章 撻懶的心思第868章 王家的誥命夫人第1088章 王秀很不高興第991章 各方的謀劃第305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2第61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6第554章 謀劃杭州10第24章 與老狐狸謀皮第110章 羞辱的就是你第1029章 張啓元的計劃第818章 丹青史冊的獨傳第826章 對家國改良的核心問題第222章 利國風雲2第955章 王秀和高升第825章 王家內眷齊聚第1363章 謀劃反叛第1391章 禍起江寧之發動第1435章 十二孃第1320章 秦檜的上位和憂慮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1538章 功成身退第1262章 血色驕陽之冒進第1101章 夏殤之謀劃第310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7第1555章 主動破圍第34章 沈默的疑問第173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0第1455章 高升和秦敏第861章 党項人的動靜第56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1第793章 危機繼續中第210章 丟人的哥剽悍的姐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1451章 河西的局勢第456章 南遷9第1346章 大國的邦交利益第1580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336章 東京保衛戰25第1669章 你在逼迫我第335章 東京保衛戰24第204章 回鄉1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442章 該結束了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796章 蔡駙馬到來第1164章 太子監國第1456章 王秀對趙家底蘊的打擊第1259章 賀氏第50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2第57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6第971章 王秀的觀風第1228章 王門子弟沒有庸人第227章 利國風雲7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1232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1665章 趙炅尋根第1668章 王門子弟的心思第1249章 陰謀兵變第698章 官制革新的第一步第53章 要你的命第827章 位極人臣第327章 東京保衛戰16第189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1第60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8第1427章 禍起江寧之趙炅登基第126章 賜進士及第第1157章 中秋之變6第48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第1211章 元帥府的無奈第266章 繼續用心思第1618章 決戰之行轅被襲擊了第368章 虛虛實實第244章 到詔安的時候了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1556章 拼死第59章 偷兒第1639章 岳飛領受好意第985章 瀚海輜重轉運線第552章 謀劃杭州8第112章 張俊的善緣第438章 出戰第90章 商水縣的博弈1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1083章 窮途末路第625章 北方的局勢2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60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3第685章 女真人對大宋的刺探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1434章 少年輕狂時第1238章 遭遇刺殺第1015章 選擇第831章 去還是留